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对于癫痫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抽取80例2016年1月—2017年2月癫痫患者按随机表分组。对照组用的药物是卡马西平;观察组用的药物是奥卡西平。比较两组患者癫痫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癫痫治疗效果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癫痫发作频率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比治疗前低,P<0.05,且治疗后两组癫痫发作频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对于癫痫患者均有良好效果,均可有效对癫痫发作进行控制,但其中,奥卡西平不良反应更少,症状更轻,具有更高的治疗安全性。

  • 标签: 卡马西平 奥卡西平 颞叶癫痫患者 不良反应
  • 简介:痴呆是一种与基因突变有关的因额叶和(或)的退行性变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以进行性精神行为异常、执行功能障碍、语言损害为主表现,最终发展为全面的痴呆,同时可合并其他运动障碍,是常见的早老性痴呆,在临床表现、病理、遗传方面具有异质性,预后不佳.本文从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等多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额颞叶变性 病理过程 体征和症状 诊断 鉴别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对于癫痫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癫痫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卡马西平治疗,给予观察组奥卡西平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癫痫患者给予卡马西平与奥卡西平均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奥卡西平临床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佳,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 标签: 卡马西平 奥卡西平 颞叶癫痫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癫痫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2月~2018年4月我院诊治的110例癫痫住院患者资料,以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施以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与常规护理,评估2组治疗状况、生活质量、SAS评分。结果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治疗状况更优(94.55%vs.83.64%)(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更高(p﹤0.05);观察组SAS评分更优(p﹤0.05)。结论对癫痫住院患者施以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状况,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缓解其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临床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广泛实践与应用。

  • 标签: 癫痫患者 临床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额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并发脑疝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2015年5月—2018年1月收治额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77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37例基础护理对照组,40例综合护理实验组,比较2组结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GOS评分为(4.45±1.19)分,比对照组的(2.98±0.07)高。并发症发生率为5.0%,比对照组的21.6%低,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给予额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综合护理,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值得学习。

  • 标签: 额颞叶脑挫裂伤 颅内血肿 脑疝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癫痫患者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癫痫患者363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迟发组134例,早发组56例与中青年组173例。对比分析3组病因、发作类型、脑电图表现、并发症及抗癫痫药物治疗情况。结果3组男性、年龄、起病年龄、病程、脑血管病、癫痫复杂部分发作、单纯部分发作及强直阵挛+复杂部分发作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中青年组比较,迟发组脑血管病及复杂部分发作类型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P〈0.01)。迟发组最常见病因为脑血管病(18.7%)。3组最常见的发作类型均为强直阵挛发作。早发组强直阵挛+复杂部分发作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和迟发组(33.9%vs26.0%和9.0%,P〈0.01),中青年组强直阵挛+复杂部分发作率亦明显高于迟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0%vs9.0%,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单一药物治疗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癫痫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为高血压、糖尿病等。3组脑电图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病是迟发老年癫痫最常见的病因,最常见的发作类型是强直阵挛发作。老年癫痫患者伴发疾病以高血压为主,治疗以单一药物为主。

  • 标签: 癫痫 癫痫 强直阵挛性 高血压 脑电描记术 抗惊厥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癫痫发作致意外烧伤患者的病情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7-2018年本科室收治的9例癫痫合并烧伤患者资料,在正规化、系统化抗癫痫治疗的前提下,早期给予游离植皮和皮瓣移植覆盖创面。结果9例均治愈,住院时间15-37天,平均24.6天,住院期间癫痫再发作者2例,经治疗后控制。结论在癫痫症状控制下,应争取早期切削痂扩创植皮或有效的皮瓣修复创面,减少伤残,是减少癫痫合并烧伤行之有效的途径,另外平时积极的安全性保护。可降低癫痫患者的烧伤发生率。

  • 标签: 癫痫 烧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下颌偏斜患者下颌关节对称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成人下颌偏斜患者45例,均给予SPECT-CT检查,观察各部位放射性强度结果,并对聂下颌关节对称性情况观察。结果放射性强度观察,各部位包括下颌升支、下颌角与髁突等,偏斜侧强度与对侧强度比较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关节对称性变化观察比较,髁突前倾斜面倾斜角、髁突前斜面长度与髁突前后径等双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如髁突内外径、髁突后斜面倾斜角度、髁突后斜面长度以及髁突高度等双侧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关节在成人下颌偏斜患者中,偏下侧与对侧有一定形态学差异,应作为临床诊疗的参考。

  • 标签: 成人下颌偏斜 颞下颌关节对称性 骨显像
  • 简介:目的:探讨下颌关节(TMJ)疼痛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的特征。方法:选择单侧TMJ疼痛患者与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者各20名,测量并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开口度(OR)、双侧TMJ的机械疼痛阈值(MPT)和压力疼痛阈值(PPT)。结果:病人组VA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病人组开口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01)。患者TMJ疼痛侧MPT、PPT均小于对照组同侧(P<0.05)。病人组TMJ疼痛侧与无痛侧之间的MPT及PPT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MJ疼痛患者对疼痛感觉较敏感,运动功能下降。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定量感觉测试 疼痛
  • 简介: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口腔科常见却难治的疾病之一,随着国内外研究者对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医学理念的进步,逐渐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治疗理念转化为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的治疗理念,临床工作者也逐渐重视心理因素在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生中的影响。本文从下颌关节紊乱病分类、常用心理量表、常见心理影响因素、心理治疗方式4个方面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并采用下颌关节腔冲洗术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治疗方式改善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疼痛及不良情绪,为进一步提高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颞下颌关节 心理护理 心理因素 心理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癫痫对脑卒中恢复期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进行发作部位、类型、治疗时间及效果等分析,并按病情轻、中、重三组进行功能康复评分。结果癫痫发生率6%(60/1000),其中早发癫痫71.7%(43/60),迟发癫痫28.3%(17/60)。皮层病灶继发癫痫71.7%(43/60),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占28.3%(17/60)。癫痫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差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皮层病灶多见,早发癫痫以全身发作为主,迟发癫痫以部分发作为主,抗癫痫治疗有利于神经功能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癫痫 病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的观察与护理, 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 2016年 11月— 2018年 1月收治癫痫持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在发作后 0.5—5h内病情控制, 5例反复发作 6h后病情控制。 3例反复多次发作,持续神昏迷,意识状态未恢复家属要求自动出院。 1例死亡。经积极的抢救及治疗, 27例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准确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有效的护理,预防并发症,对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癫痫持续状态 观察与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小儿癫痫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2010年7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小儿癫痫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接受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满意度、对于疾病有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护理之后产生癫痫发作次数以及服药依从性,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后,其中研究组患者的提升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小儿癫痫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和家长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小儿癫痫 健康教育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的脑电图特征。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有无继发癫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继发癫痫50例,观察组无继发癫痫50例,观察两组脑电图数据,对脑电图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对照组46例(92.00%)脑电图存在异常,观察组7例(14.00%)脑电图异常,两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图对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疾病的预后及预测作用显著。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继发癫痫 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癫痫患者采用围生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于我院接受护理8例患者。结果经过围生期护理,患者在妊娠期间癫痫症状复发次数减少,较护理前比患者身体状况明显改善,通过产前、产时、产后三个阶段护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结论在患者妊娠期间开展为生期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癫痫症状出现,降低因癫痫病引发多种疾病可能性,保护患者及新生儿生命安全,进而提高医院护理水平。

  • 标签: 癫痫 围生期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延续性护理对癫痫患者的影响,促进患者复诊的规范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癫痫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65.0%,结果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用于对癫痫患者护理效果较好,建立延续性护理服务体系,可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癫痫患者 延续性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脑病癫痫发作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病癫痫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治疗中的护理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护理前后的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例患者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BPRS、SDSS、ADLS发生显著改善,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脑病癫痫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降低患者发作的几率,对患者的健康恢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脑病癫痫发作 护理 体会
  • 简介:目的:使用多导睡眠图来研究癫痫患者的睡眠结构特征;探索癫痫活动与睡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的成人(年龄≥16岁)癫痫患者和58例正常对照的含16导脑电图的视频多导睡眠监测图,分别以性别、发作类型对癫痫组进行分组,进一步分析比较癫痫组和对照组、男女性癫痫组、不同发作类型癫痫组的各项睡眠结构参数。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癫痫患者的WASO(16.90±14.32VS53.95±60.08,P〈0.05)%、睡眠周期次数减少(3.65±1.40VS4.19±1.25,P〈0.05)。2)与女性癫痫患者比较,男性癫痫患者的BMI(24.04±2.86VS20.08±3.01,P〈0.05)、总觉醒时间(121.63±74.73VS77.26±59.47,P〈0.05)、WASO(19.43±15.12VS12.24±11.71,P〈0.05)%、AHI增加(15.25±20.09VS7.93±16.35,P〈0.05),睡眠效率下降(76.43±15.58VS84.98±11.84,P〈0.05),N3睡眠期比例减少(11.57±8.79VS16.04±6.76,P〈0.05)。3)与全面性起源癫痫患者比较,局灶性起源癫痫患者的年龄较大(49.93±21.94VS33.25±14.42,P〈0.05),夜间癫痫活动较多(76.2%VS33.3%,P〈0.05)。4)癫痫患者的夜间癫痫发作均发生N1、N2睡眠期;IEDs在N1、N2、N3、REM睡眠期的分布分别为37.0%、40.7%、14.8%、7.4%。结论:1)男性癫痫患者更易出现睡眠结构紊乱。2)癫痫活动在NREM睡眠期较为活跃,而在REM睡眠期受到抑制。

  • 标签: 癫痫 多导睡眠图 睡眠结构 癫痫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癫痫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n=29)与对照组(n=29),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健康教育,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依从性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健康教育应用在癫痫患者护理中可显著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的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癫痫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小儿癫痫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7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小儿癫痫住院治疗的患儿108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组在此基础上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家长护理前后相关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患儿治疗依从率和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接受护理前,两组家长各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两组家长各项知识掌握程度均明显提高,观察组家长各项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后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小儿癫痫患者护理中应用利于家长对疾病知识、影响因素、护理知识等方面有深入的认知,可以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工作并做好自身的家庭护理,患儿的治疗依从率显著的提高,家长的护理满意也大大提高,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癫痫 健康教育 护理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