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之栋梁,肩负着家庭和社会的厚望,但也难以避免地面临着诸多的压力。近年来,青少年成为各类问题行为的实际主体,其心理健康、道德观念等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目前青少年的教育主要是在学校进行,但是仅仅依靠学校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的。个人成长的主要空间是家庭,它对个人的社会化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养育是个人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位也是影响最深远的教师,同时,在个人生活中,亲子关系是最持久的一种关系。家庭介入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共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父母监管则是家庭介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基本形式之一。

  • 标签: 父母监管 青少年 问题行为 影响 家庭
  • 简介:摘要:心理行为问题是现阶段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生长的最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不良行为问题有着一定上升趋势,对儿童身心带来十分严重的损害和影响。因此,为保证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社会对于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研究越来越深入,对于影响干预因素以及健康教育了解更加全面。本文就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儿童青少年 心理行为问题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青少年共计245名作为研究对象,剔除无效问卷,225名青少年纳入研究。采用网络成瘾量表(IAT)评估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孤独感自评量表(UCLA)、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青少年网络成瘾和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分别为3.56%和28.44%,合并网络成瘾行为检出率为32.0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症状(OR=1.158,95%CI:1.088~1.233)、消极应对方式(OR=2.283,95%CI:1.242~4.196)、独立生活能力过得去(OR=2.703,95%CI:1.205~6.061)和独立生活能力很差(OR=39.741,95%CI:5.858~269.619)是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状、消极应对方式、独立生活能力过得去和独立生活能力很差是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

  • 标签: 青少年 网络成瘾 影响因素 抑郁症状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青少年群体间逐年上升,且危害性极大,部分青少年反复自伤,对其身心健康不利。该行为可能与心理因素相关,但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病情迁延,治疗具有困难性。国内对NSSI的健康管理起步尚晚,目前尚无统一指南或结论,对青少年群体的干预也鲜有所见。从生物-社会-心理模式来看,心理干预可能是该行为的有效治疗方式,改变父母养育方式、青少年进行自身约束及学校和社会层面的综合性管理可能是该行为健康管理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非自杀性自伤 青少年 心理干预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学习问题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教师可以干预和帮助解决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包括认知、动机、情绪、行为等。青少年的学习心理问题有的是单一原因导致,而有些是综合原因导致。教师首先要及时发现问题。其次,对学习者进行科学、准确的归因分析。最后,对症下药,根据学习心理的表现和根源,因人而异开展工作解决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技术发展的推动下,运动健身类APP的功能不断完善,影响力也随之拓展。在小学体育教学以及各类青少年的体育活动中,运动类APP的应用得到了集中关注。通过电子设备以及智能穿戴设备,APP能够对于青少年的身体状况以及运动状态进行精确的监控,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信息参考。同时,运动类APP的丰富功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行为参与积极性、运动心理等。为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挥出运动健身类APP的应用优势,需分析运动健身类APP的基本状况,结合其特点分析这类APP对青少年健康行为的促进影响。基于此,本文展开探讨。

  • 标签: 运动健身类APP 青少年健康行为 促进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已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教育越加重视。但是,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学校及社会教育资源的不足,使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其影响。每年因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事件频发,社会反响强烈。因此,切实有效地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社会责任。

  • 标签: 青少年 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 策略 责任
  • 简介:摘要:作为三项国际球类比赛之一,足球受到了我国很多体育爱好者的喜爱。然而足球产业是我国最弱的体育产业之一,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缺陷,尤其是是青少年足球产业的发展。本文从中职足球体育教师的角度深入分析了青少年足球训练的重要性,提出并解决当前青少年足球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促进行业适度发展。

  • 标签: 青少年 足球训练 问题分析
  • 简介:【摘要】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当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已经不容忽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家已把健康问题提升到战略层面,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主人翁,其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健康中国的重要部分,并逐渐成为各界学者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从青少年心理特点、影响因素、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引起教育工作者重视,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青少年 心理健康 对策
  • 简介:摘要:在教育发展的新时期,青少年的篮球训练越来越被重视。通过篮球训练,不仅能够保证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青少年篮球训练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对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且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

  • 标签: 青少年 篮球训练 问题
  • 简介:摘要: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使得研究信息技术哲学成为需要,其中信息技术伦理问题无疑是信息技术哲学的重要组成,对其开展研究也是时代的必然。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遵守信息时代道德规范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的正负面影响,随后阐述了存在青少年当中的信息伦理问题,并对其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剖析,同时提出了具有实践价值的解决对策。

  • 标签: 信息技术 影响 伦理问题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青少年中高发且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但有研究发现青少年经常会隐瞒NSSI。自我表露是指个体把自己的有关信息向他人传递的行为,个体表露自己实施NSSI可能为获得支持和帮助提供重要机会。本文对青少年NSSI自我表露率、自我表露对象、促进或阻碍自我表露的因素、自我表露的作用和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相关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自杀 自我伤害行为 青少年 自我表露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青少年父母的近视防治相关知识及防治行为,指导青少年近视防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门诊携带子女进行视力诊治的青少年父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调查青少年父母的一般资料;采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门诊高年资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设计的《青少年父母近视预防认知调查表》《父母对青少年近视预防行为调查表》,分别调查青少年父母对近视防治相关知识及防治行为。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向664名青少年父母开展调查,有效问卷648份;其中男292人(45.06%),女356人(54.94%);年龄<30岁69人(10.65%),年龄30~40岁439人(67.75%),年龄>40岁140人(21.60%);初中及以下66人(10.19%),高中及中专351人(54.17%),大专及以上231人(35.65%)。根据父母所生育子女中是否存在近视,将青少年父母分为近视青少年父母组与视力正常青少年父母组。近视青少年父母组在“夜间阅读光线强度应≥200 Lux”“写字距离、胸部离桌距离、书本离眼距离应分别保持3.3 cm、6.0~7.0 cm、33.0 cm”“即使采用台灯照明应从优势手的对侧射入光线”“视觉训练可延缓近视屈光度的增加”“佩戴过度矫正的近视眼镜可加重近视进展”“屈光手术是屈光度稳定,年龄≥18岁视力矫正的有效方式,但应保持合理预期”“每天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1~2 h有助于预防近视”条目的知晓率低于视力正常青少年父母组[分别为69.21%(281/406)比76.86%(186/242)、55.17%(224/406)比71.07%(172/242)、74.88%(304/406)比85.95%(208/242)、77.09%(313/406)比84.30%(204/242)、79.80%(324/406)比89.26%(216/242)、74.14%(301/406)比81.82%(198/242)、88.18%(358/406)比93.80%(227/2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05、16.133、11.212、4.879、9.756、4.614、5.465,均P<0.05)。近视青少年父母在“定期督促或携带子女至眼科机构检查视力”“经常督促子女保持良好的睡眠”“经常督促子女户外活动”“经常监督子女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共同生活期间控制青少年屏幕观看时间”“经常向青少年探讨或分享近视危害、预防的相关话题”“与良好的视力比较,更坚持优异的学习成绩,并付诸行动”等条目表达的预防行为与视力正常青少年父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问卷调查的青少年父母对近视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不乐观,视力正常青少年的父母在近视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与近视防治行为优于近视青少年父母。

  • 标签: 青少年父母 近视防治知识 防治行为 调查研究
  • 作者: 郭雅倩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4-11
  • 出处:《教育考试与评价》2021年12期
  • 机构: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 简介:摘要 为明晰青少年父母婚姻质量、不良同伴、问题行为和性别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480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不良同伴与问题行为显著正相关,与父母婚姻质量负相关。不良同伴在父母婚姻质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间的调节通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与低不良同伴男生相比较,高不良同伴男生其父母婚姻质量不能显著负向预测其问题行为。建议学校和家庭重点关注高不良同伴男中学生,并及时对他们实行监控和管理,避免其误入歧途。

  • 标签: 婚姻质量 不良同伴关系 问题行为 青少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水平是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在短视频风靡的时代,科学影像的制作可将“科学”与“视频”两者结合起来。在学校开展科学影像的制作,常常会遇到学生积极性不够、学生视频制作相关的技能不成熟、科学素养不够以及其他一些现实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并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制定了开展科学影像活动的方案与流程,以期能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媒体素养等。

  • 标签: 科技创新 科学影像 视频制作 媒体素养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以从自伤到自爱: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心理干预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及其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其次从识别与发挥优点、情绪共情体验和记录愉快幸福事件等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