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慈藏,本金氏,辰韩(新罗)真骨苏判(三级爵位)茂林之子,大唐贞观十年(636)受敕,与门人僧实等10余人西行入唐,先谒山西五台山文殊院,得梵偈,受袈裟舍利.再入长安,得太宗皇帝慰抚,安置胜光寺别院.因宠赐频厚,藏嫌其繁,启表入终南山云际寺之东崿,架岩为室,居3年,人神受戒,灵应日错,即再入京师,又蒙敕慰.贞观十七年(643),受本国善德王表请,携藏经一部及杂彩丝绢等回国,任大僧统,主理僧尼一切规猷.

  • 标签: 新罗 考证 王子 五台山 爵位
  • 简介:本文分析和探讨了《以西结书》中的"安神学",并将之与其它先知书中的平行观念作比较,借此反省今日教会如何看待上帝的爱与公义、保守与审判。

  • 标签: 《以西结书》 “锡安神学”
  • 简介:辽代塔公元9世纪,居住在我国北部的契丹族崛起,耶律阿保机时期占据了北方大部平原地区。公元947年,耶律德光正式建立大辽国,是为辽代,年号大同。辽代吸取中原文化,所建造的京城、宫殿、庙宇、佛寺等,都仿照汉族式样。其都城定为上京,位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县境,其后又陆续建设四京:东京辽阳府(现辽宁省辽阳市);

  • 标签: 佛塔 元代 耶律阿保机 平原地区 耶律德光 中原文化
  • 简介:灯寺,原名宝岩寺,位于山西省平顺县东南60公里杏城镇背泉村的悬崖峭壁上,其南与河南林州市交界.它建在百丈悬崖腰际的一个天然石崖下,一年四季迷漫的山雾使寺院时隐时现,自古就有“中州之蓬莱,晋豫之奇观,仙境宝地”之美称.

  • 标签: 金灯寺 寺庙 建筑物 历史文化
  • 简介:来自普鲁士的郭实腊(K.F.A.Gutzlaff,1803-1851)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传教士。一方面,他从事传教工作,创办刊物介绍西学,把中国基督徒组织起来,训练他们传教;另一方面,他又为商人、政客、英国侵略军甚至鸦片贩子提供服务,助纣为虐。1833年8月1日,郭实腊在广州出版了一份中文月刊,名为《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简称《东西洋考》)。

  • 标签: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郭实腊 《东西洋考》 传教工作 刊物介绍
  • 简介:话说从前有一位道士,名叫张果,隐居在恒州中条山修道,修成了长生不老之术。他到底有多大年纪,谁也说不清楚。当地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说,他很小的时候就见过张果,那时张果就有几百岁了。张果自己说,生于尧丙子年间,可是看他的相貌,只像六十多岁的人。他经常往来于汾晋之间,时常骑着一头白色毛驴,据说一天就可以行数万里。休息的时候,他既不给毛驴草吃,也不给毛驴水喝,而是像变戏法一样,用手往毛驴背上一拍,毛驴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慢慢瘪了下来,变成

  • 标签: 金榼 恒州 中条 道童 唐明皇 仆臣
  • 简介:因笔者从事于辽史的研究工作,近年来考察、抄录、研究了大量辽尤其是北京的辽经幢,因而爱屋及乌,深感作为古代石刻的一种,辽经幢有着其独特、别致的美。

  • 标签: 辽金 经幢 佛教 造型美 质朴美 残缺美
  • 简介:梁相在《大兴国寺记》中写道:“教以礼东方为主,与天竺寂灭之教不同。且大明出于东,四时始于东,万物生于东。东属木,主生。故混沌既分,乾坤之所以不息,日月之所以运行,人物之所以蕃盛,一生生之道也,故谓之长生天。”《大兴国寺记》中强调也里可温“以礼东方为主”,迥异佛教。东正教和聂斯托利派有一个习惯,祷告时要面向东方,

  • 标签: 东方 神学 中国 兴国寺
  • 简介:“春早人勤泥土香,济贫任侠一粮王。长歌祝酒鲍田富,携手扬眉奔小康。”这是一首报纸上赞扬全国劳动模范王连弟兄的诗。王弟兄确实当之无愧。王弟兄是浙江瑞安市鲍田镇新坊村人。80年代初期,他是个搬运石坭沙建材的个体户,日收入丰厚,令人羡慕。1983年,王弟兄看到村里

  • 标签: 劳模 全国劳动模范 农业生产 瑞安市 责任田 粮食
  • 简介:《华严师子章》是华严学的重要著作,是中国唐代高僧法藏大师所著,对中国华严宗的开创和华严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是解读华严学"法界缘起"思想的重要著作,对华严学的形成和奠定至关重要,概括了整部《华严经》的中心思想,提出了华严学的宗旨和指导思想,是研究华严学思想的重要文献著作。本文就《华严师子章》的形成背景、版本与注释、基本大意和社会价值等方向略作考辩,提出一点个人的认识和理解,对研究华严学和修学华严宗提供一点基础文献!

  • 标签: 《金师子章》 法藏 华严学 法界缘起
  • 简介:在道观的经济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如何处理,张宇初说:“苟求衣食,欺诳神明,租课湮没,修造不举,祭祀荒违,以致科差点充,上下靡宁。甚则攘窃非为,有乖教法,不惧天理之诛,有负檀施之愿。在公库,则众职举行,方丈会众,查理议罚,计其轻重,甚则更替,轻则罚倍其数,入库公用”。意思是,如果为了自己穿衣、吃饭的生活问题,因而欺骗神明,骗赖应该交付的租金,偷盗国家规定的赋税,又不进行必要的道观修缮维护和保养,荒废道观里正常的祭祀活动,以致于让朝廷来征收赋税或者派差役的人要点道观的名或者拘捕道观里的人,使得整个宫观上上下下不得安宁。

  • 标签: 道观 经济管理 道教规戒制度 张宇初 道长
  • 简介:自20世纪30年代《藏》重现于山西省赵城县(今已并入洪洞县)广胜寺后,学界关于该藏雕造地的认识长期以来都较为统一。

  • 标签: 30年代 20世纪 广胜寺 洪洞县 山西省
  • 简介: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及经济的全球化,地球变得越来越小,马可·波罗、哥伦布式的对异族文明的探索已成历史,人类的命运更加休戚相关。信息时代及经济的全球化拉近了人与人之间、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之间、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距离,这并没有使不同文明、不同信仰之间相互有更多的理解和认同,反之,人们比以往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彼此之间外在的差异和内在的隔膜。文化的多元化和民族的差异性更加凸显。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价值观念、不同伦理准则,加重了人们之间的陌生和距离。宗教战争、文化冲突在世界范围内此起彼伏。“文明冲突论”一时甚嚣尘上。与此相应的是,信息时代及经济全球化同时带来的是各种社会问题的全球化,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民族传统下的人们几乎不约而同地感到,在世

  • 标签: “因信称义” “金规则” 宗教信仰 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 伦理准则
  • 简介:本文系统地考察了辽两朝的佛教政策,并对它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做了分析。文章认为,辽初契丹统治者对于佛教只有利用而无信仰,太宗时佛教才进入契丹人社会,圣宗以后臻于极盛,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不遗余力。辽代佛教一则因为僧侣人口的冗滥超出了社会的正常承受能力;二则因为佞佛之风侵蚀了契丹人勇武雄健的民族精神,以致后人有“辽以释废”之说。金代社会崇佛之风依旧,但统治者鉴于辽代佛教的消极影响,实行了利用与限制并重的佛教政策,加强对佛教教团的统治,并使其逐渐制度化。朝佛教政策的调整导致了僧侣社会地位的跌落。

  • 标签: 佛教教团 僧侣 辽朝 《金史》 统治者 《辽史》
  • 简介:汕头教区六位神父晋铎庆97年12月3日,广东汕头市若瑟堂为汕头教区的林泽民、陈希天、叶培、苏宗仰、姚稚衷、李问津等六位老神父举行了晋铎庆典礼。在刚刚平整好为修建主教座堂的地基上,设置祭台,陈时集神父主礼,23位老、中、青年神父共祭,神长、修女、堂...

  • 标签: 庆祝会 五十年 主教座堂 汕头市 父代表 天主堂
  • 简介:在金代“三教合一”的思想背景下,儒士与全真高道之间的交往较为频繁且融洽。迨至“贞祐南渡”后,赵秉文等人掀起了一场旨在重估儒学价值的思潮,辟佛老以维护儒学“吾道”的意识开始出现。亡后,全真教达到全盛状态,这更加激起了元好问等源遗士的不满。入元后,面对异质文化的压力,儒学与全真教的关系又有所调整。元门弟子群体在与全真教的交往中,虽然还在标举末儒学重估思潮留给他们的儒学“吾道”观念,但乃师对全真教的那种怨怼情绪则已然是消解不见。

  • 标签: 三教合一 贞祐南渡 赵秉文 元好问 元门弟子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