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天师文化自祖天师张道陵创教起,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如果加上其前身的道家学说和方仙道崇拜,历史就更加悠久。数千年来,宗派传承,历代高道孜孜不倦地探索,创造了与儒、释并立的中国主流文化之一。其深厚的文化沉淀,丰富的人文哲理,至今仍闪烁着先辈智慧的光

  • 标签: 天师道 道教 传统文化 科仪 民俗文化 中国
  • 简介:关于道教斋醮,学术界和道教界已在思想和仪轨方面研究得较为深入。如柳存仁的论文《五代到南宋时的道教斋醮》考察了斋醮的历史和特点。陈耀庭的研究论文:《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论“先天斛食济炼幽科”仪的历史发展及其社会思想内容》、《论道教仪式的结构--要素及其组合》,系统地提出了在仪式研究中的结构分析和层次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学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卿希泰教授曾发表《关于道教斋醮及其形成问题初探》一文。张泽洪专攻道教科仪,《步罡踏斗———道教祭礼仪式》、《道教斋醮符咒仪式》二书分别叙述了“斋醮源流”、“宫观仪范”、“醮坛仪范”、“斋醮仪式”和“当代斋醮巡礼”等内容。闵智亭编写了《道教仪范》的教材,陈耀庭编写了《道教科仪概述》的讲义。以上成果全面考察了道教斋醮、斋仪。近年来中生代的教内人士任宗权道长也出版了一系列著作研究道教斋醮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从美学的角度,研究早期天师斋醮的审美特性,重点旨在挖掘“指教斋”、“涂炭斋”等斋法的宗教美学内容与审美活动方式。一、早期天师斋法之源与斋法之美陆修静认为道教立德之基为“斋”,道教寻真之门户亦为“斋”。正因为此陆修静在《太上玄皇等四十九章经》中说:“...

  • 标签: 师道斋 斋法 早期师道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了陶弘景对旧天师'黄赤之道'的改造.认为陶弘景对'黄赤之道'的改造主要采用了虚化策略、语言策略,以及情调化策略.

  • 标签: 陶弘景 “黄赤之道” 天师道 道教
  • 简介:天师是早期的道教流派,信徒多为下层民众,为便于传教,其典籍语言通俗,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日常生活用语。魏晋南北朝天师典籍中"县官"常表"官司"之义,这个义项在传统典籍中不多见。

  • 标签: 天师道典籍 县官 官司
  • 简介: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南二十公里处,是天师张道陵最初修道炼丹之所。其后裔第四代天师张盛,自汉中移居龙虎山,创建天师天师又名正一道,其后在张氏子孙世袭相传之下,天师便成了中国道教史上嗣教时间最长的一个道派,它与金元时兴起的全真道并称道教的两大派系,延续至今。天师尊崇老子为教主,修习老子五千文,在官方教徒的支持下,使天师从民间草根进一步向社会上层发展,巫术、占卜等仪式活动趋于程式化。东晋时期葛

  • 标签: 师道科仪 正师道 科仪音乐
  • 简介:西晋末年,益州刺史赵廞据蜀叛乱,利用先世同为张鲁旧民并信奉天师的关陇流民为羽翼。但其合作很快破裂,赵廞旋即败亡。其后不久,以李雄为首的关陇流民与同奉天师的范长生集团合作,却成功地割据巴蜀,建立了成汉政权。本文通过考察曹魏西晋时期天师在不同地域的发展和分化,指出赵废所信仰的天师不同于关陇流民,不再具有张鲁时期整合夷夏贵贱,结成政教合一共同体的能力,这是促成赵、李据蜀一成一败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师道 范长生 关陇 曹魏时期 西晋末 州刺史
  • 简介:本文对南朝天师经典《正一法文法箓部仪》做了细密的分析和考释。从此经我们知道南朝天师举行登坛告盟仪,这是天师传入南方后受南方道教(尤其是南方方士传统)影响而创立的新仪式。它应当是信奉"太一"神且自称"太一道士"的天师道士举行的仪式,与敦煌写本S.203记载的南朝天师授箓仪多有近似之处。

  • 标签: 天师道 登坛告盟仪 太一道士 授箓 黄赤券契
  • 简介:汉末的五斗米道从巴蜀汉中迁徙到中原,永嘉之乱时再从中原迁徙到江南地区,汉末五斗米道与晋宋天师是一源单绕的传承,这几乎已是早期道教史中一个固定的论述模式。本文认为降曹之後的五斗米道,很难再保有自己的宗教组织形态;永嘉之乱时从北方传到江南地区的道教组织,主要是来自青徐兖豫诸州信奉“大道”的南渡流民。束部地区的“大道”信仰源自汉末的太一崇拜,与五斗米道不同。从地域和信仰上,都可说明两晋之际传入江南的道教组织,并非来自巴蜀汉中的五斗米道。这些青徐之地的北方流民,被晋、宋政府集中在京口、晋陵一带,给予户籍和赋税政策上的特殊待遇,也是理解《三天内解经》《陆先生道门科略》等六朝天师经典的重要历史背景。

  • 标签: 东晋南朝 五斗米道 天师道 历史渊源 大道信仰
  • 简介:旅游作为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据统计,2017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率逾11%,已成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载体。旅游主要游览的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不管是游览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文化都是旅游中的灵魂。作为自然景观的秀美山水,本身虽具有审美价值,然而这仅仅是自然美的表象。

  • 标签: 旅游业 道教音乐 文化 天师道 龙虎山 牵手
  • 简介: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是天师在汉末兴起后的再次勃兴时期。它历经了曹魏时期(公元220-265年)对它的制约,而又盛行于大江南北;并且在教团组织形式及教义上均有较大的变革与发展。这是道教发展史上一段十分重要的时期。兹据史籍记载,略述梗概。一、曹魏之制约天师天师之传播曹魏时,太平道随黄巾起义的被镇压而衰微;天师(即五斗米道)随系师张鲁之归顺曹操与移民北迁,造成组织分散,其势大减。在社会历经黄巾起义之后,魏统治者深知对方士、道徒们的活

  • 标签: 道教史 陆修静 上清经 杨羲 老君音诵诫经 三皇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江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印章中,有十二方张天师印。现将其中一方“阳平治都功印”介绍如下:印为正方形,边长12.1、高2.6、纽高4.1厘米,狮纽,白玉质,印面为阳文篆刻“阳平治都功印”六字(如图),粗边细文,结构严紧,印文自然,疏密得当。

  • 标签: 阳平治 张天师 张道陵 博物馆馆藏 张恩溥 印文
  • 简介:师道观是中国古代师资队伍建设的杰作,是宝贵的教育遗产,所追求的是教师真善美的贯通,所反映的是教师的社会目标、教育理想、生命质量的追求,是教师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的统一。

  • 标签: 师资队伍建设 师道观 社会责任 教师教育 政治观 师德观
  • 简介:在中国古代,一般人不可以为师。苟子提出:“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在苟子的心目中,教师除了有渊博的学问外,还应具备四个条件:一是要有为师的尊严、威信,

  • 标签: 文化源 师道 荀子 尊严 教师
  • 简介: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专门劳动者,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光荣任务。职业是神圣的,有“人类灵魂工程师”之美誉。然而,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悖于“师道”的各种惩罚现象,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亵渎了教师这一崇高职业。

  • 标签: 中学 教师 职业道德 教学理念 沟通方法
  • 简介:2007年的某一天,《师道》杂志的田编辑给了我一个电话,说是“走近名师”栏目想要推介我。我半信半疑,毕竟,我与《师道》杂志编辑部素不来往,与田编辑也并未谋面。仔细打听之下,方知田编辑在中央教科院的《教育文摘报》第一版看过我的“事迹介绍”,

  • 标签: 《师道》 编辑部 第一版 文摘报 杂志 名师
  • 简介: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正在家中看书,忽然有人敲门,原来是一位银须髯髯的老人,我礼貌地问:"老先生,你找谁?"老先生问:"你是汤礼春吗?"我点点头。"我就找你。""找我?有啥事?"我颇感意外。"向你赔礼道歉!"老先生脱口而出。"道歉,道什么歉?"我越来越糊涂了,问:"你是谁?他含笑地说:"我叫金晶欣,是你小学老师。"

  • 标签: 汤礼春 小学老师 须髯 十年 鼓起勇气 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