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国内遗存的金刚宝座塔为数并不多,其中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因其雕塑形象的精美绝伦而首屈一指。时代的晚期性丝毫无损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的艺术价值,反而因其具有多民族艺术的融合性,成为实物的明证,文献的补证。但金刚宝座塔作为藏传佛教艺术的承载体之一,并未得到过足够的关注。文章从碧云寺金刚宝座塔上的雕像出发,追溯历史,探寻图像之源,力图展现乾隆统治初期以兼收并蓄为主的时代审美特征,体现中西融合的艺术特色,彰显汉、藏、蒙等民族的审美情趣,以期准确把握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的艺术与宗教特征。

  • 标签: 碧云寺 金刚宝座塔 图像 藏传佛教
  • 简介:每年的正月末,雍和宫中都会举行“打鬼”仪式,老北京人俗称为“喇嘛打鬼”。清末满语称为“跳布扎”,蒙语称“查玛”,藏语称为“羌姆”,翻译成汉语为“金刚驱魔神舞”。“打鬼”仪式来源于“羌姆”。“羌姆”的产生和流传与藏传佛教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

  • 标签: 雍和宫 金刚 喇嘛 变迁 “羌姆” 藏传佛教
  • 简介:鎏金铜大威德金刚像称之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是藏传佛教传承文化中的传世奇葩,属藏传佛教的珍贵文物。它以形象造型喻佛理,是宗教思想与哲学理论开象化、具体化的一个缩影,也是清代同类题材中的精品之作。鎏金铜三十四臂双身大威德金刚像现藏大英博物馆。

  • 标签: 鎏金铜 大威德金刚像 赏析
  • 简介:拉越地处婆罗洲岛的西北部。拉越的南部与西部与印度尼西亚西婆为邻,北部是汶莱苏丹国,东北部是沙巴邦(前名北婆罗洲)。拉越原曾是英国殖民地。1963年联合北婆罗洲,新加坡与马来亚联合邦,共组成马来西亚联合邦。拉越是马来西亚联合邦最大的一个邦,面积几相等于联合邦的一半,达124,450平方公里,人口却仅有270多万人。华人是拉越五大主要族群之一,散居各地;人口约65万,占拉越人口的24%。

  • 标签: 社团 客家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英国殖民地 西北部
  • 简介:金刚宝座塔是依据密教五佛曼陀罗的义理修建的,起源于印度,是佛教东渐过程中的建筑遗迹。相比其他类型的佛塔而言,金刚宝座塔与《金刚顶经》体系中的五佛五智说具有直接的关联,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融合西域和汉藏建筑的元素和文化内涵,最终形成中印风格兼具、汉藏佛教文化融合的建筑定式。

  • 标签: 金刚宝座塔 密教 曼陀罗文化 坛场
  • 简介:在难以计数的汉译佛经中,《金刚经》可以说是对我国思想界影响最大的一部佛经了,历代对《金刚经》的注释与讲解也层出不穷。但迄今为止,对《金刚经》中若干重要词语的解释和理解仍有不少分歧和不令人满意之处,以致于对《金刚经》全文的理解仍不能说清楚和透彻了。笔者拟对《金刚经》中若干分歧较大、解释模糊而又带关键性的词语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 标签: 《金刚经》 词语 汉译佛经 “法” 两种含义 含义很深
  • 简介:一九八六年《江苏画刊》和四川美术学院学报《当代美术家》登载了一种神奇的民间艺术——陶造像及面具,据称出自云南某个人迹罕至的地区。这批艺术作品以其罕见的想象力和古朴率真手法凝聚成一种神秘莫测的形象,引起了美术界人士的震惊和关

  • 标签: 江苏画刊 一九 四川美术学院 李恩贤 史前文化 南行
  • 简介:通过素面夹红陶瓮修复的实例,介绍了意大利文物保护修复的理论与方法,从中可以领略到中意两国在文物修复原则和方法上的迥异之处.

  • 标签: 保护 修复 陶器
  • 简介:陶是陶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品种,特别是作为炊煮器是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器具。对夹陶器中掺合料的研究能够反映当时夹陶的制作工艺,也可以用来探讨掺合料的来源以及当时手工业分工以及产品的流通等问题。为此,本研究主要利用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出土夹陶器中人工分离出的掺合料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了其中掺合料的类别、所占比重及来源。结果表明,西坡遗址出土的红褐色夹陶中掺合料的矿物成分主要以长石、石英、云母为主,而对样品及砂粒的称重结果表明,一些样品所用掺合料的比重可达20%左右。同时,对该遗址出土石料的分析表明,石料的物相组成与掺合料相似。另外,结合对良渚古城遗址夹陶器的分析结果,提出古代夹陶器的掺合料很有可能一部分来自于当时石器和玉器等加工废料的论断。研究成果为今后有关陶器掺合料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同时也为探讨古代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模式提供依据。

  • 标签: 夹砂陶器 掺合料 拉曼光谱
  • 简介:佛教经典《能断金刚经》有诸多藏汉译本,文章选取两种藏译本和两种汉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各译本之间的差异,确定其完整标题为《神圣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多大乘经》,分析了藏译本修辞手法的运用特点。

  • 标签: 敦煌文献 P.T.99 能断 金刚经 藏译本 汉译本
  • 简介:前几年,笔者在成都市古玩市场购得一长卷书法作品,虫蛀很凶,细看为清代黄绫精裱,细辨此件过去曾补过或重裱过.古玩铺的老板告诉我,这是集旧拓泰山中的四个字"即身说法"而成的一幅作品,整卷长3米以上.展卷而观,字大如斗,字体古朴,每字高约50CM,当时要价也不贵,就买下了.

  • 标签: 《金刚经》 泰山 经石峪 作者 艺术风格 “北齐人”
  • 简介:何应钦,字敬之,1894年出生于贵州省兴义县的一个官宦门第。幼年,他的父亲为他聘请老师在家中设馆教读,除教四书五经外,还为他讲解历代兴亡存废的历史。

  • 标签: 何应钦 金刚 谋权 贵州省 门第 兴亡
  • 简介:敦煌藏经洞发现的三种唐碑拓本受到广泛关注。其中题为柳公权所书《金刚经》拓本最为完整,却引起学者们的争议。本文结合文献史料及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从拓本缺字现象及书法风格两方面来论证这一碑拓为后人伪托之作。

  • 标签: 敦煌 柳公权 金刚经 拓本 伪作
  • 简介:1939年4月,傅抱石跟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辗转来到重庆金刚坡,不久接受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专修科主任吕斯百的邀请,重新执掌中国美术史教席,过起了平凡而宁静的生活。在教学和研究之余,傅抱石默默无闻地开始了自己的绘画实践。1942年10月,他在重庆夫子池励志社举办了较大规模的个人画展,成为其人生历程中一个重大的里程碑。正如吕斯百所言"一个画家之发现"。

  • 标签: 傅抱石 政治部第三厅 吕斯百 中国美术史 国立中央大学 绘画实践
  • 简介:前言藏式佛塔——菩提金刚塔,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观音岩纯阳洞小区内。佛塔建成于1930年,系民国时任重庆市第一任市长潘文华筹措修建。潘氏上任后即在重庆通远门外修筑马路、开辟新市区。因此地古坟累累,工程期间迁坟甚多,故引来非议,并有鬼怪作祟的谣言不断传出。

  • 标签: 佛塔 金刚 菩提 重庆市渝中区 成因 地藏
  • 简介:《晋魏隋唐残墨》第36号《夹注金刚经》是对鸠摩罗什译《金刚经》部分经文的注释。此件《夹注金刚经》文字精练,释义甚精,内容上与《金刚经解义》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其主旨与大乘佛教所宣扬的“性空”思想相一致。其作者身份可能是中晚唐时期某位禅宗僧人。

  • 标签: 《晋魏隋唐残墨》 《夹注金刚经》 禅宗僧人
  • 简介:藏传佛教密宗金刚神舞──兼谈萨迦夏季神舞边多宗金刚神舞,是藏传佛教所独有的一种属于密宗方面的舞蹈艺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随着藏传佛教的弘扬和发展,这种宗教舞蹈艺术也得到了相应的丰富和完善。逐渐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面具。独特服饰、独特乐曲、独特舞蹈程式的宗...

  • 标签: 佛教密宗 藏传 桑耶寺 莲花生 羌姆 佛教教派
  • 简介:大理国写经《诸佛菩萨金刚等启请》是大理国时期的密教仪式文本,其中记述了佛、菩萨、金刚(明王)等几十种尊圣的启请次第。经过录文、整理发现,该写经绝大部分次第内容与汉地密教经轨有关。尤其通过对比不空所传相关经轨,显示出该写经受不空所传金刚界教法的影响至深,说明了该写经与唐代密教文献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从而折射出唐密在大理国的遗存。通过对该写经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大理密教总体上属于汉地密教在云南的传播,是汉地密教经轨在大理的流布,是中国中古时期汉地密教的一个流脉。

  • 标签: 《启请》 唐密 不空 五佛种子字 月轮观 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