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康德的道德哲学可以从如下要点来理解:道德哲学的目标和方法,善意志、道德价值和义务,义务与对道德法则的尊重,绝对命令与假言命令,普遍的自然法则公式,人性公式,自主性公式,目的王国公式,诸公式的统一,自主性,德与恶,对康德道德哲学的定位。以这些要点为线索,本文简要介绍了当代解读康德道德哲学的主流观点,梳理了对各要点的理解中存在的争议,由此反映了对康德道德哲学的前沿研究动态。

  • 标签: 康德 道德哲学 诠释
  • 简介:《易传》通常被认为是释《易》之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哲学思想,但目前的中国伦理思想史教科书多不见对《易传》伦理道德思想的阐述,这与《周易》“群经之首”的地位是不相称的。有鉴于此,本文从三个层面上对《易传》的道德哲学思想进行了新的系统的阐释:一、依据儒家天人合一的思维架构,阐述《易传》阴阳相反相成而为“易”(即“变”)、“生生之谓易”的生命本体论,人道本于天道,故人要成就自己,就必须“继善成性”,人之所以能够“继善成性”的依据是“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二、“继善成性”的具体实现路径是“修业进德”即内修其身与开物成务,其原则是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具体方法是“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三、“修业进德”的境界是“圣人气象”即“与天地合其道,与日月同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同其吉凶”的圣人境界。

  • 标签: 《易传》 道德哲学 《周易》
  • 简介:道德是一切哲学研究的主题之一。在尼采哲学中,道德哲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尼采的道德哲学是以“一切价值重估”为出发点,并以对“道德的重估”为重点的。本文主要从尼采对基督教思想的批判切入来阐发尼采的道德思想,并对他的道德哲学进行简单的评述。

  • 标签: 价值 道德 重估
  • 简介:西方道德哲学的寻根理路,经历了一个由神→人性→心理活动与主体自由选择→规范的主体间有效性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西方道德哲学在不同阶段上的不同基点的选择与定位,又使之彰显为由外在权威向内在权威,由有权威的绝对主义向无权威的相对主义,由个体主体范式向交互主体范式的转换与发展。

  • 标签: 西方 道德哲学 价值取向 合理性运动 唯科学元伦理学 非理性人学伦理学
  • 简介:<正>我国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大家都很关心我国的文明传统.我们主张现代化,但不是全盘西化,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文明传统.我们也不是以传统为现代化,但现代化忘不了传统.传统的文明,传统的科学精神,那为真理而多辩的精神,那至高无上的道德哲学,我们有理由自豪,不失去信心而现代化.而中庸思想正是我国传统道德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洪范》 传统道德 道德哲学 刚健中正 《吕刑》 《中庸》
  • 简介:  其二、现代论证道德合理性运动之所以失败还在于,当代西方道德思想家承继了现代论证道德的,  当现代道德思想家摆脱了传统道德的外在权威而确定了现代自我主体之后

  • 标签: 寻根理路 西方道德哲学 道德哲学寻根
  • 简介:儒家道德哲学是由三个层次的基本内容构成的整体结构,它为我们研究黄宗羲的道德哲学思想提供了诠释框架。黄宗羲的道德哲学集儒家道德哲学之大成,在价值目标上强调仁义与事功的统一;在道德哲学的形上基础上,强调主宰与流行的统一;在实现道德价值目标的路径上,强调本体与功夫的统一。黄宗羲道德哲学思想的这些特点,对于晚明的空疏学风有补偏救弊之功,同时对当时经世致用实学思潮的兴起也有推波助浪之效。

  • 标签: 黄宗羲 道德哲学 仁义 事功 主宰 流行
  • 简介:道德哲学一方面可以运用哲学的方法解决道德教育中的问题,对各种道德教育的计划、设想和实施手段进行理智的验证,从而提出可供参考的模式或建议;另一方面则通过对道德道德教育领域基本概念的澄清,以及对道德道德教育性质的广泛讨论,对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产生影响。道德哲学对这两种问题的讨论都对道德教育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 标签: 道德哲学 理智 道德教育 实践 设想 领域
  • 简介:护理关怀有其专业性,而在其专业性的基础之上,护理关怀还应有其伦理意义、精神意义与终极意义。试图透过道德哲学反思,探讨当代护理关怀所涉及的意义向度及其相关问题,并由此进一步阐明其与文化、伦理及宗教可能交关的理念思考与实践课题,以彰显护理关怀作为一种生命关怀的真实意义。

  • 标签: 护理关怀 专业伦理 终极关怀 灵性照护 缓和护理
  • 简介:生产力标准在道德哲学层面上,不仅体现了以社会为本位、以人民幸福为终极目标的功利主义原则,而且体现了以物质文明为基础、以精神文明为灵魂的社会进步的综合价值取向;不仅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利益关系体系的客观要求,而且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和人类自我完善的主体性特征.

  • 标签: 社会主义 标的 生产力标准 客观要求 人民 主体性特征
  • 简介:勇敢与勇气是紧密相联的,但也有区别的。勇敢是高尚的、理性的、多样的与有差异的。勇敢不仅是个体之所需,更是家庭、社会与国家之所需,因而勇敢是重要的。勇敢的产生与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又不能使之绝对化。勇敢也是流变的,在现代性社会,理性之勇取代了尚武之勇,而且坚韧被视为勇敢的最基本样式。与之相随的则是个体的血气之勇日渐式微,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道德冷漠。

  • 标签: 勇气 勇敢 道德冷漠
  • 简介:研究传统思想文化,不仅在于认知古贤思想的原貌,揭示古代哲学话语形式下的思想内涵及其实质,更为重要的是把握其精义,发掘包含于其中的"古今通理",发现可以进行创造性转化的现代"价值对象性"。反思传统"天人合一"思想体系,可以发现其中确实包含着一些"古今通理",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普遍性的"精神危机"和"生态危机"提供了颇具现代"价值对象性"的文化思想资源。然而,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要真正成为现代的文化构成,就需要运用文化演进的"源原之辨"历史辩证法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标签: 天人合一 古今通理 生态智慧 重己役物
  • 简介:杜威的道德哲学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学界和后现代主义哲学中具有极高的影响力。而其最具特色的地方就在于杜威在道德哲学理论中所进行的一场生活世界化的转变,即以经验世界中的实践境遇为基础,把传统道德哲学所一直奉行的理性逻辑转化为生活世界中的实践逻辑,把对“至善”的追求转化为对实践境遇中具体善生成因素的探究,从而使道德哲学由生活世界的旁观者转变为生活世界的参与者。本文主要以此为切入点,剖析其实践道德理论的深刻内涵,进而从实践哲学的角度阐发其对当代道德哲学的影响及其启发性的作用。

  • 标签: 实践境遇 道德情境 道德判断实践理智
  • 简介:每一种道德教育计划都与某种道德哲学有着逻辑上的渊源关系。教师作为道德教育计划的实践执行主体,无疑也有着自己的道德哲学,并对道德教育实践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最终决定道德教育的方向和具体运作。教师的道德哲学道德教育实践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其经验性倾向较重,而相对的理性水平较低,也就决定了其对道德教育实践的局限。

  • 标签: 教师道德哲学 道德教育实践
  • 简介:康德的直观理论是由感性直观、想象力和智性直观三个层次构成的。直观在第一批判和第三批判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践理性批判》和其他道德哲学的著作中,康德明确拒斥了直观的作用,这种拒斥集中体现在《实践理性批判》的分析论中。然而直观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仍然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发挥着作用,即康德借助于类比和象征,用可直观之物来表现不可直观之物。从象征的角度也可以理解康德提出的"德性义务的图型"这一看似自相矛盾的概念。

  • 标签: 直观 道德 图型 类比 象征
  • 简介:10月7日,首届国际道德哲学研讨会在南京东南大学新华厅举行。研讨会由江苏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王霞林主持,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志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英国牛津大学哲学系主任约翰·布洛姆教授也在开幕式上致辞。

  • 标签: 系主任 开幕式 致辞 省委常委 研讨会 东南大学
  • 简介:<正>翻开中国几千年来的思想发展史,人们就会发现,伦理道德思想占着特殊重要的位置。在具有这种特色的民族文化的熏陶下,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伦理学很感兴趣,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各家伦理思想都有接触,而且对西方伦理思想也非常关注。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他的老师杨昌济于1917年下半年到1918年上半年讲授修身课,以“伦理学

  • 标签: 青年毛泽东 道德哲学 道德律 伦理学说 文化渊源 康德
  • 简介:毛泽东诗词中关于道德哲学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这些内容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道德哲学整体逻辑框架。挖掘和梳理毛泽东诗词中的道德哲学思想,对于深入研究毛泽东诗词的广博内容和思想体系,以及拓展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新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毛泽东 诗词 道德哲学
  • 简介:古典资产阶级伦理学家作为现代性道德哲学的典型代表,尽管他们对现代性伦理谋划展开的伦理分析及提供的解决方案各有不同,但他们在现代性伦理谋划中却有共同的特点,即:都以抽象的人性作为伦理体系建构的本体论基础,以理性作为现代性伦理谋划的方法论依据,以美好的幻想及“乌托邦”式的社会运动开启现代性伦理实践。这种道德哲学呈现出唯心的、乌托邦的特征,当用这种道德哲学理论指导实践之时,便会出现现代社会伦理的危机及道德生活实践的悲剧。

  • 标签: 现代性 伦理谋划 理性 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