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植入了心脏起搏器,基层医院的就诊患者数量增加,也给基层的医生临床处置心脏疾病带来了一些相关的问题,特别是起搏心电图上如何对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室肥大等疾病进行有效的识别,以及起搏器的功能问题等难点。

  • 标签: 全科医师 起搏心电图 临床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起搏器功能异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46例需要安装起搏器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检出率56.52%比对照组的39.13%要高(P<0.05)。观察组在准确度、敏感度以及特异度方面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起搏器异常中,更有利于指导治疗,判断预后,为医师提供重要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心律失常 起搏器 动态心电图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24h动态心电图诊断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的应用价值。方法:起搏器植入患者60例为研究资料,采样时间2019.01~2021.07,密封信封抽选分组,比较检测方法,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均对60例患者实施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24h动态心电图诊断,分析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室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结果:24h动态心电图诊断对比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有明显提升价值,(P<0.05)。结论: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24h动态心电图诊断在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诊断当中,24h动态心电图诊断检查率明显增高,诊断有效率较好,检查过程安全可靠,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常规12导联心电图 24h动态心电图 起搏器植入 心律失常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4h动态心电图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时心脏起搏应用于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安全有效,但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本文报道1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临时心脏起搏术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CT提示临时起搏导线经心内膜垫缺损致左心室起搏,需重视临时心脏起搏并发症。

  • 标签: 心脏起搏,人工 左心室 心内膜垫缺损 穿孔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来我院进行冠心病诊断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方式,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方式,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诊断情况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房性早搏早发为26(52.00%),房性早搏成对为25(50.00%),室性早搏为22(44.00%),室性早搏成对为20(40.00%),诊断准确率为49(98.00%),诊断效果评分为93.32±3.41,诊断满意度为49(98.00%)。实验组患者诊断标准和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诊断效果和诊断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检查较为良好,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较为良好,与常规心电图相比,诊断价值比较高,应用效果更好,可以在冠心病诊断中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诊断 冠心病 价值对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探讨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HPCSP)在有起搏适应证且合并巨大右心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巨大右心房患者155例,分为3组:希氏束起搏(HBP)组53例,男35例,年龄(69.5±11.7)岁;左束支起搏(LBBP)组72例,男44例,年龄(71.3±8.6)岁;右心室起搏(RVP)组30例,男20例,年龄(69.5±10.3)岁。评估和比较术中及随访期间导线阈值、感知、阻抗等参数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右心室收缩压(RVSP)等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3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①成功行HBP 45例(84.9%,45/53),成功行LBBP 68例(94.4%,68/72);RVP组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②与RVP组比较,HBP组术中阈值及R波感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阻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3组患者随访期间阈值、感知、阻抗较术中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P组和LBBP组术前及随访期间LVEF和LVED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VSP均较基线下降[HBP组:(44.0±19.9)mmHg (1 mmHg=0.133 kPa)对(50.1±25.4)mmHg,P=0.04;LBBP组:(41.8±15.7)mmHg对(51.7±19.8)mmHg,P=0.03]。RVP组在随访期间LVEF较基线下降(45.1%±18.2%对50.8%±19.9%,P=0.04),LVEDD及RV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PCSP在巨大右心房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对于有起搏适应证的巨大右心房患者,HPCSP可能是较优选择,可通过鞘管塑形或使用"鞘中鞘"等技术提高植入成功率。

  • 标签: 心脏起搏,人工 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 希氏束起搏 左束支起搏 右心室起搏 巨大右心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起搏装置感染移除术后患者中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移除感染起搏装置后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患者,回顾性分析手术相关参数(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X线曝光量)、起搏电学参数(阈值、R波振幅、阻抗)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共入选10例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76.2±6.0)岁,其中9例患者为囊袋感染,1例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所有患者均完整移除感染起搏装置并成功植入无导线起搏器(Micra,美国美敦力公司),植入部位均为右心室中位间隔部。平均手术时间(65.0±24.8)min,平均X线曝光时间(9.6±2.3)min,平均X线曝光量(212.6±96.4)mGy。植入时起搏电学参数:阈值(0.5±0.2)V/0.24 ms、R波振幅(9.0±2.2)mV、阻抗(687.0±120.9)Ω。围术期未出现心脏穿孔、心脏压塞、血管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器械移位、装置感染、胸痛、血胸等不良事件。结论在起搏装置感染移除术后患者中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是安全、可行的,无导线起搏器将为此类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 标签: 心脏起搏器,人工 无导线起搏器 起搏装置感染 导线拔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常规右心室起搏(RVP)和左束支起搏(LBBP)对三尖瓣反流(TR)影响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因心动过缓行首次起搏器植入且术前2周内和术后1年以上超声心动图资料齐全的患者,根据心室导线植入位置分为RVP组和LBBP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导线相关TR(LRTR)的发生情况。结果140例患者纳入研究,年龄(65.0±11.3)岁,男58例(58/140,41.4%),RVP组73例(73/140,52.1%),LBBP组67例(67/140,47.9%)。两组术后新发TR的发生率分别为13.7%(10/73)和7.5%(5/67)(P=0.282),TR加重的发生率分别为16.4%(12/73)和13.4%(9/67)(P=0.6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基线特征和基线超声心动图参数后,两组术后随访新发TR(校正OR=7.26,95%CI 0.99~53.42,P=0.052)和TR加重(校正OR=3.40,95%CI 0.70~16.45,P=0.128)的发生风险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植入器械时长(校正OR=1.11,95%CI 1.01~1.22,P=0.042)、基线二尖瓣轻度以上反流(校正OR=4.64,95%CI 1.01~21.43,P=0.049)为TR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VP和LBBP术后新发TR或TR加重的发生风险相当,LBBP并不额外增加术后TR加重的发生风险。随访时长和基线合并二尖瓣反流为TR加重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心脏起搏器,人工 三尖瓣反流 左束支起搏 右心室起搏
  • 作者: 汤宝鹏 张澍 黄德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21
  • 出处:《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起搏电生理科 新疆心电生理与心脏重塑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54,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本文评述了无导线起搏器在治疗心动过缓的研发历史及思路、适应证探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心脏起搏器,人工 研发 适应证 问题 未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9年4月-2021年8月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诊断阳性率(95.00%)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75.00%),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结果。方法:心律失常患者70例为我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5月收治,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例数相同的观察组。应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比较心律失常检出率以及患者的检查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检出率、心电图检查评价均高结论:对为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心律失常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检查与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方法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各心电图指标。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冠心病心律失常者的检出率70.00%,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56.00%,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动态心电图的房性早搏单发、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传统右心室非生理性起搏可导致室内和室间电机械不同步,进而增加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的风险。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是生理性起搏的研究热点。希氏束起搏的阈值高、植入困难等因素限制了其应用和普及。近年来,国内学者提出了左束支区域起搏(LBBP)方式。且大量研究已证实左束支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左束支起搏沿着传导系统下传,有效实现心室的电机械同步,同时,左束支起搏还具有电学参数良好稳定、明显改善心功能、可跨越阻滞部位起搏等诸多优势,将成为未来生理性起搏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旨在对LBBP的起源、标准及分类、优势和局限性等进行综述。

  • 标签: 左束支传导阻滞 生理性起搏 左束支区域起搏
  • 简介:摘要传统右心室非生理性起搏可导致室内和室间电机械不同步,进而增加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的风险。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是生理性起搏的研究热点。希氏束起搏的阈值高、植入困难等因素限制了其应用和普及。近年来,国内学者提出了左束支区域起搏(LBBP)方式。且大量研究已证实左束支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左束支起搏沿着传导系统下传,有效实现心室的电机械同步,同时,左束支起搏还具有电学参数良好稳定、明显改善心功能、可跨越阻滞部位起搏等诸多优势,将成为未来生理性起搏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旨在对LBBP的起源、标准及分类、优势和局限性等进行综述。

  • 标签: 左束支传导阻滞 生理性起搏 左束支区域起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