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同步治疗(CRT)对慢性心衰(CHF)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探讨血清NT-proBNP、TIMP-1、ADM、IL-6、hs-CRP水平检测能否预测CRT的疗效,并对左室射血分数与NT-proBNP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宽、窄QRS组间CHF患者的相关指标有无差异。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入选人群分为正常对照组(20例)、CHF并窄QRS组(10例)、CHF并宽QRS组(12例),共3组。术前、术后3月检测血清NT-proBNP、TIMP-1、ADM、IL-6、hs-CRP水平以评估宽、窄QRS组对CRT疗效的预测价值。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与NT-proBNP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法分析宽、窄QRS组间CHF患者相关指标有无差异。结果①宽、窄QRS组CHF患者血清NT-proBNP、TIMP-1、ADM、IL-6、hs-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术前血清NT-proBNP、TIMP-1、ADM、IL-6、hsCRP水平在宽、窄QR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前、术后血清NT-proBNP、TIMP-1、ADM、IL-6、hsCRP水平在CHF患者(包括宽QRS组、窄QRS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血清NT-proBNP、TIMP-1、ADM、IL-6、hsCRP水平在宽、窄QR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LVEF与NT-proBNP显著负相关(P<0.001)。⑥宽、窄QRS组相关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NT-proBNP、TIMP-1、ADM、IL-6、hs-CRP与左室重构、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相关,其血清水平随心脏负荷增加而升高,且与心衰、术后心脏事件有关。因此,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HF严重性及危险程度。使用心脏超声新技术筛选CHF患者,对窄QRS波左室不同步者,亦可通过CRT获益。

  • 标签: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机械收缩同步性 心力衰竭
  • 简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临床相当常见的心血管综合征,是医学上的难题,也是心血管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过去十余年中,药物治疗[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已被证实可降低病死率。尽管使用最佳的药物治疗.仍不能改变相当一部分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及预后不良的现实。心脏移植是治疗晚期心衰的有效方法,但由于供体有限及术后抗排异反应的高额医疗费用,使其很难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室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心电图预测心脏同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入的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心脏同步治疗(CRT),于术后12个月时,是否存在CRT反应划分为两组,有反应者28例纳入观察组,无反应者28例纳入对照组,回顾两组术前及术后24h接受心电图的检查结果,了解QRS时限、QTc间期、Tpe间期等指标与CRT反应的相关性。结果: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CRT术后24h的QTc间期明显缩短、Tpe间期缩短是CRT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P

  • 标签: 心电图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预测
  • 简介:摘要希浦系统起搏是目前最具潜力的生理性起搏方式,初步的临床应用展示了良好的前景,现阶段可作为心脏同步治疗无反应患者的有效替代手段,实现更佳的心脏同步,逆转重构。本文就希浦系统起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希氏束起搏 心脏再同步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同步治疗慢性心衰的护理。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100例医院接收行心脏同步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的应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慢性心衰患者治疗安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治疗 慢性心衰 综合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心脏同步治疗(CRT)后右心室形态、心肌收缩力、左心室同步性的改变,以定量评估其对右心室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符合CRT适应证的患者,通过四维右心室容积定量分析测量32例CRT患者术前,术后3、6、12个月右心室基底部横径、右心室中部横径、右心室长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16个节段的面积追踪达峰时间标准差,以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结果患者术后6、12个月右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4.47%±5.69%、47.13%±5.27%,较术前38.84%±6.58%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右心室中部横径为(29.52±1.74)mm,较术前(32.22±2.31)mm及术后3个月(31.32±1.63)mm有所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为33.90%±6.71%,较术前28.13%±7.98%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左心室16个节段的面积追踪达峰时间标准差为(134.40±20.69)ms,较术前(156.80±25.27)ms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T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

  • 标签: 心脏再同步治疗 右心室收缩功能 四维右心室容积定量分析
  • 简介:  近十年来中重度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有了飞速的发展.其中心脏同步治疗(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是一种较新的方法,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约有30%的心衰患者由于传导系统阻滞导致心脏收缩不协调或不同步[1,2],这种不同步收缩加重了心室的机械障碍[3],增加心衰患者死亡率[4].……

  • 标签: 再同步化 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治疗
  • 简介:摘要心脏同步治疗(CRT)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伴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症状,降低其住院率和全因死亡率。CRT的关键技术为经冠状静脉窦(CS)将左心室导线植入靶静脉,存在一定风险和并发症。本文报道1例82岁患者在CRT术中因操作不慎而出现心脏静脉造影球囊破裂及相应处理。

  • 标签: 心脏再同步治疗 球囊 冠状静脉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脏同步治疗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分为CRT组和药物治疗组,在治疗前,对所有患者的心功能级别、QRS宽度、LAD、LVEF、LVDd、6MWD、EVD、ESV和IVMD进行测量。治疗后6个月测量一次。结果CRT组的心功能分级的降低程度、6MWD和IVMD等指标均要优于药物治疗组。两组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T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也大为好转,与治疗前指标数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同步治疗可以有效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与单纯的药物治疗相比较疗效更好。

  • 标签: 心脏再同步治疗 难治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
  • 简介:目的:探讨和总结心脏同步治疗(CRT)器治疗心衰的疗效。方法:21例心功能Ⅲ~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符合左室射血分数(LVEF)〈35%、心电图QRS波宽度≥160m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0mm的CRT建议标准。评价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术前后的单次最远行走距离、6min步行距离、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经左侧(n=20)和右侧锁骨下静脉(n=1)CRT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43.3±30.8)min和235min,而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19.7±15.5)min和75min;CRT术后单次最远行走距离显著增加[(921.7±253.8)m:(675.8±172.1)m,P〈0.013,6min步行距离术后较术前显著增加[(409.8±43.6)m:(292.5±55.6)m,P〈0.01],而NYHA心功能Ⅳ级者所占的百分率术后比术前显著减少(23.8%:85.7%,P〈0.01)。结论:对左室射血分数〈35%、心电图QRS波宽度≥160m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0mm的心衰患者,行CRT可显著改善6min步行距离和NYHA心功能分级。

  • 标签: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治疗 心脏起搏器 人工
  • 简介:摘要传统心脏同步治疗(CRT)要求尽可能实现100%双心室起搏,然而高比例的双心室起搏放弃了自身房室传导的功能,可能会削弱了CRT的作用。近年来研发的Adaptive CRT程序和SyncAV程序均以起搏融合自身激动传导为核心理念,两者有共性之处,但具体算法各异。本文对两种程序的基本算法做一简单介绍,并复习了相关文献,对起搏融合自身激动传导在CRT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心脏再同步治疗 起搏融合自身激动
  • 简介:摘要2021年8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2021版心脏起搏和心脏同步治疗指南,对相关的临床证据和临床诊疗规范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为起搏电生理医生的临床实践指明了方向。本文针对此次ESC新指南的更新进行重点介绍,帮助读者了解此次ESC指南的主要进展及其与上一版相比的变化。

  • 标签: 心脏起搏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传导束起搏 起搏适应证 心力衰竭
  • 简介:心脏同步治疗(eardiacresvnchronizationtherapy,CRT)在高达40%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疗效甚微,这可能与左室不同步的病因、严重程度、心肌瘢痕组织的数量和部位以及左室电极的置人部位有关。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和合理地放置起搏电极,一直是心衰治疗的难题。

  • 标签: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影像学技术 三维 起搏电极 心力衰竭 瘢痕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同步治疗三腔起搏器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 2018年 8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在我院实施心脏同步治疗的 14例患者资料,患者临床治疗围手术期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 QRS波宽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左心射血分数( LVEF )均明显改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1%。结论:心脏同步治疗三腔起搏器应用中采取综合性护理对于治疗效果就有明显价值。

  • 标签: [ ]三腔起搏器 心脏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56例植入心脏同步起搏除颤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植入心脏同步起搏器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56例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随访1-27个月,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明显改善,起搏器功能测试正常,无误感知,误放电现象。结论通过56例患者的护理,认为术前应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需加强心电检测,预防伤口感染,指导患者活动,并进行定期的随访指导,优化起搏参数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心力衰竭 起搏器 除颤器 护理
  • 简介:心室收缩机械不同步心脏同步治疗的重要前提,而目前评价室壁机械运动同步性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以超声心动图的应用较为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不同超声心动图参数在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方面的作用,以进一步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同步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左心室收缩不同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同步治疗(CRT)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双心室同步化起搏治疗。术后随访30±5个月,观察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的变化。结果46例患者顺利完成CRT植入术,46例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由术前4级改善为1-2级,QRS时限由术151.0±11.5ms减少到120.2±3.7ms,左心室射血分数由术前0.29±0.04增加到0.49±0.07;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由术前70.9±8.4mm减少到52.0±6.8mm,P<0.01。结论CRT结合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血管病学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 三腔起搏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接受心脏同步治疗(CRT)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心功能测定,评价治疗后患者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1例扩张型心肌病符合接受心脏同步治疗的患者行CRT治疗,并分别于术前3天内和术后3个月接受心脏超声检测,分别测定左室舒张末径、EF值,Tei指数。比较术前、术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与手术前相比,患者左室舒张末径减小,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EF值显著增大(P<0.05),Tei指数减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接受心脏同步治疗心脏功能改善可能早于结构的逆转。

  • 标签: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心脏再同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