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为探讨国内茯苓人工栽培的主要品种和贵州野生茯苓菌株亲缘关系,利用RAPD技术对供试菌株的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从41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7个有效引物,共检测到101个RAPD标记位点,其中39个位点(38.6%)具有多态性,通过PAUP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最大简约法(MP法)进行聚类分析,并建立系统树。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茯苓菌株亲缘关系非常相近,仅在某些引物的扩增上存在较小的差异。

  • 标签: 茯苓 种质资源 RAPD 聚类分析
  • 简介: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采集自丽江古城的建筑梁柱上的木腐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引起丽江建筑梁柱褐色腐朽的真菌为绵腐卧孔菌(Postiaplacenta)。同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以期尽可能地降低丽江古城建筑的安全隐患。

  • 标签: 微生物学 木腐菌 鉴定 防治
  • 简介:依据文献报道和实际考察记载了吉林省毒蘑菇166种,隶属于2门5纲12目35科76属。其中,担子菌152种,子囊菌14种。部分凭证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文中对拉丁学名和中文名称进行了订正,同时列举出已报道的毒素成分及中毒类型,并引证了相关参考文献。

  • 标签: 吉林省 毒蘑菇 名录 毒性成分 中毒类型
  • 简介:采用化学发光法比较了灰树花各提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灰树花子实体和菌丝体的提取对羟基自由基均有很好的清除作用,灰树花菌丝体水提(GFME)、灰树花子实体水提(GFE)、灰树花子实体水提多糖(GFP)、灰树花子实体碱提多糖(GFAP)清除羟基自由基的IC50均小于1.0mg/mL,其他提取清除羟基自由基的IC50也均小于3.0mg/mL。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仅GFME、GFMP、GFE有清除作用,其他的提取清除作用很弱。

  • 标签: 灰树花提取物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羟基自由基
  • 简介:药用地衣长松萝(UsnealongissimaAeh.)是藏、蒙、维、傣等多个民族以各自的传统医药理论为依据,应用于医疗实践中的传统药材之一,其次生代谢产物有二苯骈呋喃类、缩酚酸类、单环苯酚类、甾醇类、三萜类、脂肪酸类及多糖等,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抗血栓活性、抗血小板、免疫调节、抗辐射生物活性等。该研究采用ABTS和DPPH2种方法对长松萝干燥枝状地衣体中提取分离纯化得到的2个新化合(4aR,9bS)-2,6-二乙酰基-3,4a,7,9-四羟基-8,9b.二甲基-1-氧代-1,4,4a,9b.四氢二苯骈呋喃酮(1)、4-[3.(7.乙酰基-4,6-二羟基-3,5-二甲基-2-氧代.2,3.二氢苯骈呋喃基)]-4-[2-(7.乙酰基-4,6-二羟基-3,5-二甲基苯骈呋喃基)]-3-氧代丁酸乙酯(2)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2个化合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抗氧化能力,并显示浓度依赖性。2种方法测定结果:化合(1)的ABTS法测试总抗氧化能力为3.53mmol/LTrolox;DPPH自由基半数清除浓度(IC50)为0.31mmol/L,化合(2)的ABTS法测试总抗氧化能力为12.39mmol/LTrolox;DPPH自由基半数清除浓度(IC50)为0.01mmol/L,标准品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UT)半数清除浓度(m50)为0.16mmol/L。

  • 标签: 长松干燥枝状地衣 抗氧化 新化合物
  • 简介:甾类化合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类很重要的天然产物。在菌物中,甾类化合不仅种类多样,含量也相当丰富,尤其是由28个碳原子组成的麦角甾类化合更具有代表性,是菌物的特征性成分。文中对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菌物中麦角甾类化合的种类进行了归纳总结。

  • 标签: 菌物 麦角甾类化合物 种类
  • 简介:将榆耳深层发酵浸膏95%乙醇提取过大孔树脂柱,以体积分数为10%、30%、50%的乙醇进行梯度洗脱,回收洗脱液后得3个组分,即A1、A2、A3;另将A1、A2、A3进行正丁醇萃取后得到相应的3个组分B1,B2,B3。对6个组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A2、B3组分的还原能力较强,分别为0.215,0.218;A1组分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较好,清除率分别为13.0%、79.3%。

  • 标签: 榆耳深层发酵浸膏 抗氧化活性 超氧阴离子 羟基自由基
  • 简介:在生物多样性中,地衣是一类独特的生物.新疆地衣资源丰富,至今在新疆已定名的地衣有398种,隶属于98属;包括不完全真菌类地衣4属、4种.深入了解新疆地衣物种多样性和其生态环境及地衣的应用价值,有利于合理利用新疆的生物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 标签: 地衣 物种多样性 生态环境 应用 新疆
  • 简介:对6种"桑黄"的石油醚提取进行了抗肿瘤体内试验,测定其对H22荷瘤小鼠抑瘤率、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因子含量和生存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粗毛纤孔菌、鲍姆木层孔菌、火木层孔菌和瓦宁木层孔菌的石油醚提取高、低剂量(100,50mg/kg)以及黑壳目层孔菌石油醚提取高剂量(100mg/kg)对肿瘤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抑瘤率均〉40%;瓦宁木层孔菌石油醚提取低剂量组(50mg/kg)的抑瘤效果最佳,为76.82%,其脾指数、胸腺指数均明显高于阳性组(P〈0.01),IL2的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阳性组,能延长小鼠的生存期;椭圆嗜蓝孢孔菌石油醚提取也具有一定的抑瘤效果,高、低剂量(100,50mg/kg)抑瘤率分别为39.30%和36.17%。

  • 标签: “桑黄” 火木层孔菌 鲍姆木层孔菌 瓦尼木层孔菌 椭圆嗜蓝孢孔菌 粗毛纤孔菌
  • 简介:为快速鉴别白灵菇种质资源的真伪,对58个供试菌株进行ITS特异性扩增,根据遗传差异选择菌株进行ITS克隆测序,经ITS-RFLP分析和ITS序列分析得知:58个供试菌株中,Pl.n0010、Pl.n0020、Pl.n0025、Pl.n0041这4个菌株为杏鲍菇;菌株Pl.n0037是糙皮侧耳;余下53个菌株为白灵菇。结果表明:ITS-RFLP可应用于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间的鉴定。

  • 标签: 白灵菇 ITS-RFLP 种质资源 鉴定
  • 简介:对采自吉林省不同地区的基进行了黏菌的湿室培养,共获得5目7科17属42种黏菌,其中柄罐无丝菌(Liceaoperculata)、钉形钙皮菌(Didymiumdavus)和长轴绒泡菌(Physarumpuniceum)为吉林省新记录种。

  • 标签: 黏菌 湿室培养 新记录种
  • 简介:采用MTT法对从瓦宁木层孔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的化合樱花亭、7-甲氧基二氢莰非素、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二氢莰非素、hispolon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100μg/mL时,化合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和hispolon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抑制率分别为34.83%和48.09%,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率分别为71.09%和74.57%;半数抑制量IC50分别为69.48,61.57,30.22,24.68μg/mL。说明化合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和hispolon对SMMC-7721细胞和MCF-7细胞的增殖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 标签: 瓦宁木层孔菌 MTT法 SMMC-7721细胞 MCF-7细胞
  • 简介:通过对我国18个省市地区的农作物根际土壤进行采样,使用木霉菌选择性培养基(TSM)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对采样土壤中的木霉菌(Trichodermaspp.)进行分离和纯化,再与同一地区的多种植物病原菌进行平板对峙测试,筛选和保存了1300余株有拮抗功能的木霉菌株。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ITS&Tef1-α)鉴定,这些菌株分属9个木霉菌种。其中哈茨木霉(T.harzianum)和棘孢木霉(T.asperellum)为优势菌种,分别占29.07%和29.91%(总数:393和382株);其次是绿色木霉(T.viride),占筛选总数的14%(总数:185株);而渐绿木霉(T.viridescens)和康宁木霉(T.koningii)分别占7.53%和7.00%(总数:99和92株);深绿木霉(T.atroviride)和钩状木霉(T.harmatum)分别只占5%以上(总数:69和67株);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和橘绿木霉(T.citrinoviride)的群落在我国农作物根际土壤中的分布最少,分别只占1.5%和0.5%以上(总数:21和7株)。同时,为了解不同地区的木霉菌株对上海地区的草莓灰霉菌(Botrytiscinerea)的拮抗作用的差异性,选用14个不同地区的木霉菌株,通过对峙培养拮抗测定,筛选出6个木霉菌株,进一步做了抑制草莓灰霉病的室内生测试验。结果显示,来源于华东地区的木霉菌株TR78和TR85,在平板对峙试验中对草莓灰霉菌生长的抑菌率分别为85.49%和82.90%,室内生测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19%和80.02%,显著高于(P〈0.05)其他菌株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 标签: 木霉菌 根际土壤 种质资源 多样性
  • 简介:对桦褐孔菌在我国的资源调查情况进行了汇总,在已报道桦褐孔菌综述的基础上,重点针对近5年来野生桦褐孔菌与桦褐孔菌发酵产物药理活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桦褐孔菌的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桦褐孔菌 资源分布 药理活性
  • 简介:由福建野生紫芝人工驯化得到的栽培菌株“闽紫96”,子实体中型,菌盖大小7.0~9.0×10.0~17.3cm,其担孢子形态饱满,6.84~7.37×10.26~11.05μm,较灵芝担孢子大;标本(HMAS77207)经鉴定确认为紫芝(CmaodenrmasinenseJ.D.Zhao,L.W.Hsuetx.Q.Zhang),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的灵芝药材的来源菌物。2004—2005年,采用阔叶树枝桠材栽培“闽紫96”,推广栽培面积860m3(菌材),平均年产量为12.70kg/m^3(干品/菌材)。将“闽紫96”子实体超微粉碎加工成300目超细粉。扫描电镜观察可见:其超细粉呈纤维状,以分散、破碎的菌丝片段形态存在,长度范围为10~50μm,直径1.2~4.5μm不等;激光粒度检测结果表明:超细粉的表面积达到227.54m^2/ks,D97=63.8μm。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闽紫96”超细粉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总糖、灰分及多糖含量分另1为4.2g/100g、10.84g/100g、3.71g/100g、36.5g/100g、30.2g/100g、1.7g/100g和1.3g/100g;所含17种氨基酸总量为9.30ms/100mg,其中必需氨基酸占65.7%;其脂肪酸构成以油酸(45.5%)、亚油酸(27.7%)及棕榈酸(18.8%)为主。此外,其重金属元素Pb,As,Hg,Cd等含量分别为〈0.2mg/g、0.13mg/g、0.072mg/g、0.24mg/g,符合国家商务部《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WM/T2-2004)要求。

  • 标签: 紫芝(中国灵芝) 枝桠材栽培 超细粉 显微形态 粒度 化学成分
  • 简介:以金针菇的非食用部位为原料,探讨了该部位水提的膜分离工艺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实验结果表明,金针菇非食用部位的水提经过膜分离纯化后,多糖含量从9.46%提升至17.24%,得率11.30%;该部位的水提取及其膜分离后各组分对人结肠癌(HCT-8)、人肝癌(HepG2)、人胃癌(BGC-803)和人鼻咽癌(KB)肿瘤细胞都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对于HepG2和KB的作用最为明显;该部位水提取对HepG2和KB的IC50分别为6.9和7.6μg/mL,而膜分离后的超滤膜截留液组分抑制作用最强,对HepG2和KB的IC50分别为1.0和0.8μg/mL。

  • 标签: 金针菇 多糖 膜分离 抗肿瘤
  • 简介:综述了中国种子植物内生真菌资源研究概况,比较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内生真菌种类,它们都具有肉座菌目(Hypocreales),粪壳菌目(Sordariales),散囊菌目(Eurotiales),毛霉目(Mucorales)及不产孢类(Myceliasterilia)内生真菌.裸子植物内生真菌涉及52个属,既包括高等的子囊菌和担子菌,也包括低等的卵菌(Oomycetes)和接合菌(Zygomycetes)类.被子植物涉及60个属,主要为高等的子囊菌(Ascomycetes)和担子菌(Basidiomycetes),低等的卵菌和接合菌报道很少.双子叶植物涉及40个属,单子叶植物内生真菌涉及30个属,两类被子植物所报道的内生真菌只有11个属相同.裸子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内生真菌相似程度较高,都具有炭角菌目(Xylariales)、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柔膜菌目(Helotiales)和白粉菌目(Erysiphales),刺盘孢菌属(Colletotrichum)、拟茎点霉属(Phomopsis)、枝孢霉属(Cladosporium)、地霉属(Geotrichum)等内真菌,共20个属相同.各类种子植物具有自己独特的一些内生真菌.还对植物与其内生真菌的协同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种子植物 内生真菌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