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财政包干好:当家更知柴米贵1993年以前,酉阳县对乡镇财政名曰包干,但实际是包而不干,增人增资部分照样由县财政解决,导致一部分区乡干部经常抱着一种侥幸心理──管它的,反正工资由县财政拨,饿不死,因而不重收支管理,得过且过。殊不知,1994年县财政快...

  • 标签: 酉阳县 优质烤烟 乡财政 中药材 年计划 乡镇财政
  • 简介:财政宏观调控目标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应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与增长三大职能。根据公共财政理论,财政管理的范围应主要包括维持政权的正常运转、确保公共投资需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管好国有资产。由于现行分税制未能正确地把握好事权与财权的划分,还需作进一步的改革;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改革目标;二是要明确界定事权与财权;三是要建立起规范、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

  • 标签: 财政职能 财权划分 分税制
  • 简介:发生在中国的县乡财政困难,是社会结构转型中制度转型有效支持不足所积累的矛盾在基层政府理财上的反映,与政府体制、省以下财政体制现存问题和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制度建设滞后有密切关系。本文在重点分析中国基层财政困难加剧的三个财政体制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配套改革、调整政府体制和省以下财政体制的三个建议:(1)减少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2)按'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预算,一级产权,一级举债权'思路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同时健全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完善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3)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积极推进农村区域和基层政府

  • 标签: 体制创新 县乡财政 解困财政
  • 简介:财政体制通常指的是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是划分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预算收支范围和管理权责的一项基本制度,所以国家历次发布的财政管理体制,其内容都是讲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管理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一、理顺财政体制的必要性我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 标签: 省以下财政体制 中央与地方 地方政府 各级政府 转移支付 分税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78年以后,根据“放权让利”思路进行的财政包干制使过去三十年没有被突破的“统收统支”财政体制发生根本变革,并催生了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对于财政包干制,人们认为国家财力下降是其直接后果,“分税制”取而代之正在于提高国家财政汲取能力的努力。事实上,除了这一引起海内外广泛争议的“国家能力”论,海外还有其他一些对于财政包干制后果的不同判断与理解,其中比较典型和有影响的有“保护市场的财政联邦主义”论、“地方性的国家

  • 标签: 国家能力 后果 根据 十年 根本 政治
  • 简介: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屡禁不止,“小金库”泛滥成灾,专项资金被截留,挤占,挪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将铲除这些现象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在一定意义是这些现象的“克星”。

  • 标签: 财政支出体制 改革 会计制度 财政风险
  • 简介:摘要财政税收作为调控经济和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是整个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税收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财政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关系到我国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本文对财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进行分析,对于我国目前财政税收体制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就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财政税收 体制改革
  • 简介:摘要:财政税收作为调控经济和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是整个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税收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财政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关系到我国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本文对财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进行分析,对于我国目前财政税收体制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就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财政税收 体制改革
  • 简介:改革开放30年来,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体制改革与建设成效显著,取得了“两改一建”的重大进展,初步确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财政分配体制(收入划分)和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支出管理),形成了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从当前情况看,政府财力与事权、收入划分、转移支付制度、财税体系等仍然影响一般预算收入比重增加,成为完善财政体制体制性障碍。为此,我们必须协调配置政府财力与事权,减少财政管理体制层级;调整规范政府间收入划分,努力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地方财力保障基础;创新税收征管体制,健全财税运行体系;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摆脱基层收支困境。

  • 标签: 财政分配体制 一般预算收入 政策建议
  • 简介:由于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已经运行八年的现行财政体制,必须进行适当调整。在建立公有制财政框架的目标下,地方提供公共产品的范围和领域都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理清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政的划分。应该在税收分配和政府间转移支付等方面对各级政府的财力格局进行新的调整。

  • 标签: 中国 公共财政 财政体制 事权 财政 市场经济
  • 简介:福建省财政一直把支农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历年来财政预算内支农支出的增长幅度一直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1999年财政支农支出19.59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1.1%。福建省财政预算内支农支出,以1998年为例,支农支出合计18.46亿元。其中,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8.81亿元,占47.7%。开支款项有14款84项。当年全省由国家供养的农业服务部门8400个,供养人员84661人。人均经费10405元,除了发工资是无法按规定款项开支的。而支援农业生产支出7.05亿元,支出内容十分庞杂,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就有7款16项,包括小型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小水电、农村开荒、农技推广、农作物病虫害防除、粮食自给、扶持乡镇企业(包括村、组、户)、抗旱等,以及草场改良、畜禽保护、造林、淡水和海水养殖、林木病虫害的防治费保护费等等。农业综合开发支出2.61亿元,也有2款8项。从上述支农结构看,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主要问题是:一是近一半资金养了8万多人,由于资金不足,业务难以开展;二是资金少而支出项目多,资金分散现象难以避免。如此最终导致财政支农资金效益不高。这种财政的“越位”和“缺位”现象,是长期以来“大包揽”的传...

  • 标签:
  • 简介:本文首先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所取得的重大进展,然后提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财政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给出重构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思路.

  • 标签: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财政 义务教育财政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