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调查报道写作的前提是调查,可以说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是,为了写好调查报道,究竟应该怎样进行调查,却大有学问。先说说西方记者写调查报道前如何进行调查的。一般地说,他们在调查时,只要能搞到“秘闻”或“揭老底”的材料,什么手段和方法都可施展。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白人记者约翰·格里芬六十年代初对美国南方种族歧视问题的调查。当时,格里芬冒着诱发皮肤癌的危险,接受大剂量紫外线照射以及服药等方法,改变了皮肤色素,使自己看上去同黑

  • 标签: 调查性报道 疯牛病 再谈 隐性 离退休职工 西方记者
  • 简介:调查报道是二十世纪初期兴起的,它意味着新闻记者开始冲破文学界限从而进入政治领域,同时也预示了记者与社会上层之间复杂的角力关系(Fitzpatrick,1994;Lotz,1991)。尤其在社会动荡或改革时期,调查报道尤为兴盛。它的兴衰取决于大众对政治经济资源分配的合理悱是否了解,是否要求更多的知情权,以及该政治体系对批评是否有足够的忍耐力(weir&Noyes,1984)。

  • 标签: 中国 调查性报道 新闻调查 新闻报道 叙事技巧
  • 简介:年月日节目英国调查世界报道新闻事件政府 调查新闻事业的传统1960年代,当时另外一个重要的调查报道也是由《星期日泰晤士报》进行的,英国记者进行调查报道的自由有限

  • 标签:
  • 简介:作为一种独特的新闻报道方式,调查报道的叙事也是自成一格。本文在研究了部分获得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的调查报道作品后发现调查报道非常青睐“寻宝”母题,在叙事建构方面多采用较为复杂的复合式序列,钟情于外在式焦点叙事视角,在报道的叙事结构方面也有一些独到之处。

  • 标签: 调查性报道 叙事 母题 视角 结构
  • 简介:甘伟珊在《中国记者》2014年第7期撰文《调查报道的内在矛盾及其掌控——以(南国早报)》为例,指出:调查报道所具有的天然悖论,如阶段推出还是和盘推出、追求真相与适度保护、新闻调查与司法审判等,几乎是每一篇调查报道都无法回避.

  • 标签: 调查性报道 内在矛盾 《中国记者》 适度保护 司法审判 新闻调查
  • 简介:王艺在《中国记者》2014年第8期撰文指出,调查报道是最能体现传统媒体专业水准的报道形式,大数据时代,调查报道越来越多地依靠对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新闻事件做出的深度剖析和阐释。这种“变”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参与者之变:从个体记者到与公众协作。大数据时代的调查报道,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传统媒体必须从以往由单个记者采写调查报道的思路中走出来。

  • 标签: 调查性报道 “变” 《中国记者》 传统媒体 新闻事件 报道形式
  • 简介:摘要调查报道又称“揭丑”报道。它是西方国家报刊上的一种特殊报道形式,专门用来揭露社会阴暗面、政府里的黑幕、大企业的罪恶勾当以及黑社会的内幕等等。

  • 标签: 调查性报道类型 特点 制作要求
  • 简介: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报刊、电视与新媒体渐趋融合。在媒介融合发展趋势下,传统新闻调查报道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消息来源、采编制作、传播内容等方面。本文围绕调查报道的嬗变,分析其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反思当下调查报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 标签: 媒介融合 调查性报道 新闻生产
  • 简介:因此我们在运用调查报道进行的新闻舆论监督时,如果《大河报》没有进行这一系列的调查报道,各媒体进行的相关调查报道

  • 标签: 性报道 报道新闻 新闻舆论监督
  • 简介:因此我们在运用调查报道进行的新闻舆论监督时,如果《大河报》没有进行这一系列的调查报道,  三、调查报道的舆论监督作用 

  • 标签: 性报道 报道新闻 新闻舆论监督
  • 简介:以《西安晚报》为例,本文分析了受众与媒介对调查报道及其公信力的影响。本文认为,受众的心理接近与地理接近是营建媒介公信力的起点,媒体在进行调查报道时应根据受众的不同分类、社会关系来选择和解释媒介内容;媒介在调查报道的研究中是公信力营建的支点,媒介组织现存的制度弊端、潜规则现象是削弱媒介公信力的重要因素;媒介从业人员新闻专业主义缺乏、报道独立弱化和面临重重压力是制约媒介与受众关系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如何改善调查报道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 标签: 调查性报道 地域性 受众 媒介公信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丛集头痛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对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疼痛科2011年5月至2020年9月期间诊治的182例丛集头痛患者,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头痛分类第3版,进行详细的头痛临床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2例患者中,除3例外,全部单侧疼痛,左右侧无差异。男女比例为4.9∶1。首次发病的平均年龄为(29±14)岁,首次发病至确诊的平均时间为(10±9)年。丛集头痛最常见的部位是颞区(61.5%),其次是眼周区(42.3%)。最常见的自主神经症状是流泪(74.2%),其次是结膜充血(45.6%)。大多数患者(73.6%)每年发作一次。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为60~180 min。丛集头痛多发于冬季和季节交换期。结论丛集头痛患者以年轻男性居多,常见于颞部、眼周、眼球后部位,未见有慢性丛集头痛,多发于冬季和季节交换期。

  • 标签: 丛集性头痛 三叉自主神经性头痛 疼痛 临床特征
  • 简介:受众到底在多大程度上相信新闻媒介的报道?这一命题始终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要部分。然而文献显示,关于受众媒介信任度的调查结果有完全相反的几种结果。单以北京为例,柯惠新在2001年进行的《北京奥运申办媒介传播效果研究》中,对北京居民的两次媒介公信力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对新闻媒介报道内容的信任程度达到“‘完全信任’和‘基本信任’的人数两项合计分别达到了85.3%和91.2%,其中‘完全信任’分别有21.3%和30.2%”。

  • 标签: 信任度 状况调查 受众 新闻媒介 房产 传播效果
  • 简介: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中,也就是说在调查电视深度报道中调动故事因素的力量去满足受众审美心理往往意味着传播心理效果较高质量的实现,即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

  • 标签: 中故事性 因素开掘 开掘新闻调查
  • 简介:《深度阳光》这本书,收集了新快报创刊十年来最具代表的十个调查报道的案例及其背后的故事。在广州报业竞争如此激烈的生态环境里.新快报在调查报道领域的执著探索.是制定、贯彻、执行、打造比较优势战略的一部分。《深度阳光》一书的出版,彰显了新快报在寻求比较优势战略中所形成的人本框架意识。

  • 标签: 调查性报道 阳光 人本 比较优势战略 报道领域 生态环境
  • 简介:但是区分调查报道和深度报道的意义在于,调查报道栏目,  文章的前一部分把《新闻调查》在调查报道和深度报道之间进行了严格区分

  • 标签: 新闻调查谈 深度报道 电视深度
  • 简介:电视调查报道就其严格的意义来说,是指电视新闻媒体独立开展的针对损害公共利益却又被势力集团极力掩盖的行为所做的调查报道,并通过电视媒体公布于众的新闻类型.毫无疑义,调查报道是中国社会实施舆论监督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一个社会公共空间和民主程度的标志,而电视调查报道则是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节目形式.2004年11月18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系在新闻学院新校区报告厅围绕"电视调查报道与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开展了学术研讨.会议特别邀请来自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传播学、新闻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中外专家学者,围绕中央电视台栏目、上海电视台栏目、大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栏目三个代表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和市级媒体的典型案例,在不同视野的交汇和碰撞中探讨电视调查报道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以及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

  • 标签: 电视报道 调查性报道 中国 社会发展 研讨会 综述
  • 简介:2015年,江苏广播电视台江苏新闻广播一共完成了深度调查报道288篇,其中,一批报道在全国形成了影响力:兰菌净真假疫苗系列:在中国疫苗市场,“兰菌净”是一个神话,一个注册为药品的山寨疫苗却让全国大多数省市预防接种部门沦陷。“兰菌净”这个伪装者缘何堂而皇之地进入到官家疫苗管理系统达8年之久?2015年3月25号,4月9号、10号、12号,王哲、刘志、王博男组成的团队,持续关注了兰菌净是否属于疫苗的事件。

  • 标签: 江苏广播电视台 突发事件报道 调查报道 新闻广播 疫苗市场 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