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报道2例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合并皮疽(Nocardia farcinica)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病例1因头痛、言语不清及肢体运动障碍就诊。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提示颅内占位,核素扫描提示脑脓肿。脓液培养为皮疽。给予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病例2因咳嗽、发热入院,胸片提示胸腔积液,穿刺液培养为皮疽。给予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皮疽感染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患者,可出现多部位感染灶,临床表现多样,积极行脓液引流加抗感染治疗可改善临床预后,复方磺胺甲噁唑为首选抗生素。

  • 标签: 肾小球肾炎,膜性 细菌感染 肺炎,细菌性 皮疽诺卡菌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肺病确诊时的胸部CT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认识。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贺州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6例肺病患者,分析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胸部CT特征。结果16例患者中单纯肺病15例,1例为播散性病(皮肤、肺)。多数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或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少数可出现咯血、胸痛。胸部CT常表现为多发结节(81%,13/16)、实变(75%,12/16)、支气管扩张(56%,9/16),其他表现包括空洞(25%,4/16)、胸内淋巴结肿大(44%,7/16)、胸膜增厚(56%,9/16)、胸腔积液(6%,1/16)、肿块(13%,2/16)。结论肺病的胸部CT表现是多样性的,常见的表现为结节和实变,少见空洞病变常发生在免疫抑制宿主,支气管扩张患者出现新发结节需高度警惕并发肺病。

  • 标签: 肺诺卡菌 胸部CT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慢性颈深部脓肿病例,病原学提示新星复合群感染,该患者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1年,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脓肿引流术后选用敏感性相对较低但副作用小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维持治疗,随访12个月无复发。对于免疫抑制状态下的不典型脓肿,应警惕感染。其抗菌治疗疗程长,首选磺胺类药物治疗,如有禁忌,备选敏感抗生素配合充分外科引流同样有效。该病罕见且临床表现及治疗特殊,加强临床、检验及药学等专科的认识及协作至关重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道1例DM患者合并皮疽脑脓肿、肺感染及败血症感染。患者为74岁男性,皮疹8个月,乏力4个月,头痛1个月就诊。于我院完善肌电图、肺部CT、头磁共振、血培养、痰培养、CRP、ANA、抗dsDNA抗体、ANA谱等检查后诊断为DM合并皮疽脑脓肿和肺感染及败血症感染,经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患者咳嗽咳痰减轻,但出现大小便失禁和精神行为异常,因患方原因自动出院,出院后2 d患者死亡。出院后血培养结果为皮疽,临床上遇到肺感染和脑脓肿的患者需要警惕皮疽感染,尤其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患者。

  • 标签: 皮肌炎 皮疽诺卡菌 肺感染 脑脓肿 败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分离的致关节感染的两株皮疽(Nocardia farcinica)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2020年1月收集两株导致老年患者膝关节感染的皮疽菌株,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对细菌进行鉴定,根据CLSI M24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和E-test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通过ABRicate工具比对获得性耐药和毒力基因,Snippy等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同源性等基因特征分析。结果本研究的临床分离株均为皮疽,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噁唑(TMP/SMX)耐药,对亚胺培南、利奈唑胺和含有酶抑制剂类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携带A类β内酰胺酶基因far-1、RNA聚合酶结合蛋白基因RbpA、多耐药外排泵转录激活因子基因MtrA和调节转录因子基因vanR-O,分别介导对β内酰胺抗生素、利福平、大环内酯类药物和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不含有获得性TMP/SMX耐药基因,二氢叶酸还原酶家族基因存在多个错义突变,均携带与结核分枝杆菌同源的icl、mbtH、phoP、relA毒力基因,SNP同源分析表明两株皮疽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两株仅存在10个SNP位点、6个复合基因和1段基因缺失变异。结论全基因测序技术有助于研究的分子特征和耐药机制;皮疽对TMP/SMX耐药现象需要重视,参与二氢叶酸代谢途径的酶基因突变有可能是TMP/SMX耐药的原因之一。

  • 标签: 皮疽诺卡菌 耐药 二氢叶酸还原酶 同源分析
  • 作者: 沈轶 张海 李锋 李志夫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国际呼吸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上海市胸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重症监护科 200030,上海市胸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 200030,上海市胸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检验科 2000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代测序(NGS)技术在肺病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对1例肺炎患者的肺泡灌洗液行NGS检测,发现豚鼠耳炎感染,报告该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情况,并在PubMed上以关键词"NGS"和"Nocardia otitidiscaviarum"搜索并复习文献。结果通过NGS快速检测诊断豚鼠耳炎肺病1例。豚鼠耳炎肺病无临床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多发空洞或片状低密度阴影,诊断主要依据细菌学检验。作为目前最前沿的微生物检测技术,NGS可以更快速、更精确地鉴定致病菌。结论肺病是一种疗程长的少见病,NGS可以帮助肺病快速精准诊断。

  • 标签: 豚鼠耳炎诺卡菌病 肺炎 二代测序
  • 简介:摘要病常见于免疫缺陷人群,但并非常见艾滋病定义性疾病。现报道1例以呼吸道症状起病的艾滋病合并播散性病患者,起初误诊为肺结核,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结合临床资料和抗感染治疗过程,临床初步诊断为播散性病,最终借助脑脊液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检测明确诊断为感染。就该病例的诊疗过程,分析在病原学检测手段有限的医疗中心,如何结合临床表现及既往抗感染治疗过程,进行临床推论和限定病原学范围,从而优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诺卡尔菌感染 宏基因组第二代测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与中青年奴感染患者在临床表现、菌种分布、体外药敏结果、治疗与预后上的差异。方法纳入2007年5月到2011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经细菌培养和基因测序确诊的27例奴感染病例,依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两组,并对两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7例奴感染中,男性11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50岁(20~84岁),中位病程3.0个月(0.5~60.0个月),其中老年组6例,中青年组21例。老年组的常见基础病为:慢性肺部疾病(4/6,66.7%)、代谢性疾病(2/6,33.3%)和结缔组织病(2/6,33.3%),而中青年组的常见基础疾病为:结缔组织病(9/21,42.9%)、慢性肺部疾病(6/21,28.6%)和血液系统疾病(2/21,9.5%);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均提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升高、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老年组中全部为单纯肺部感染,中青年组中71.4%(15/21例)为肺部感染,28.6%(6/21例)为全身播散感染;老年组患者肺部CT表现出实变的比例高于中青年组(100%比42.9%,P=0.02);老年组与中青年组的菌种分布:圣乔治奴3/5株(50.0%/23.8%)、鼻疽奴1/9株(16.7%/42.9%)、脓肿奴1/3株(16.7%/42.9%)、非洲奴1/1株(16.7%/4.8%)、沃伦斯奴0/3株(0/14.3%)。老年组患者死亡率为16.7%,中青年组患者死亡率为28.6%。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均为100%。结论老年奴感染患者常有肺部基础病,病程长,以圣乔治奴感染为多见,CT上常表现为双肺多发结节斑片影及实变影;治疗上需多药联合,合并真菌或其他细菌感染是预后不良因素;奴感染的远期预后佳。

  • 标签: 奴卡菌 真菌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报道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例病的诊治经过,回顾性分析近3年国内外文献报道的32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为68岁老年女性,基础疾病为间质性肺病,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因胸痛及胸壁包块15 d入院。胸壁包块穿刺活检除外了肿瘤性疾病,脓液培养及二代测序(NGS)明确诊断为皮疽感染,给予利奈唑胺联合米环素治疗后好转出院。大多数感染患者存在基础疾病,主要受累部位为肺,其他包括皮肤软组织、头颅、眼等。大多预后良好,经积极规律治疗一般可痊愈,少数患者可能因病情较重、诊断延迟、误诊等原因死亡,统计学分析显示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具有显著影响。结论间质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临床上常使用激素/免疫抑制治疗,需注意感染的可能。传统培养结果需1周左右,NGS在24~48 h可出结果,对危重症患者NGS可尽早明确诊断,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诺卡菌 间质性肺病 米诺环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染科患者多重耐药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在我院内部收治的 1986名患者,比较其不同耐药感染发生率、易感发生部位、耐药菌种类以及耐药感染致死率,来探究多重耐药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对人体生命健康的影响。结果:根据最终的实验结论可以观察到,多重药物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并且这种感染对于患者的最终致死率也比较高。 结论:通过探究多重耐药感染危险因素来不断提示医务人员要密切监控高危患者的多重耐药感染情况,以有效减少多重耐药感染的发生,从而不断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1例79岁男性荨麻疹患者,在持续近4个月激素治疗后出现肺孢子感染,因既往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予泊芬净单药治疗,21 d后治愈出院。并通过文献复习了解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肺孢子肺炎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借鉴。

  • 标签: HIV 肺孢子菌肺炎 卡泊芬净 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为探究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综合护理。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多重耐药感染患者共56例,比较两组的再次感染率和漏报率并记录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控制护理在小儿多重耐药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此次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入的住院治疗患儿,其中在实施医院感染控制护理前(2018年6月~2019年5月)的患儿纳入对照组,实施后(2019年6月~2020年5月)的患儿纳入研究组,两组各有患儿35例。对比两组患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多重耐药感染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多重耐药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医院感染控制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医院多重耐药感染的出现。

  • 标签: 医院感染控制护理 小儿 多重耐药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胰腺坏死(IPN)患者复数多重耐药(MDROs)感染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2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34例具有明确病原学依据的IPN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5例,女性49例,年龄(46.69±14.11)岁。按引流液中病原耐药情况将IPN患者分为复数MDROs感染组和非复数MDROs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更换抗菌药物种数、联用抗菌药物种数、入住ICU时间等相关因素差异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134例具有明确病原学依据IPN患者中,复数MDROs感染41例(30.60%),非复数MDROs感染93例(69.40%)。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APACHEⅡ评分、胰腺外感染、外科手术次数、发病至手术时间、引流管通畅、住院时间、入住ICU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更换抗菌药物种数、联用抗菌药物种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复数MDROs的发生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OR=3.957,95%CI:1.073~14.600)、发病至手术时间(OR=6.086,95%CI:1.263~29.325)、更换抗菌药物种数(OR=3.560,95%CI:1.077~11.772)、联用抗菌药物种数(OR=3.560,95%CI:1.077~11.772)、入住ICU时间(OR=3.590,95%CI:1.126~11.448)是IPN患者复数MDROs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早期病灶清除、持续控制血糖、减少入住ICU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频繁更换抗菌药物与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减少IPN患者复数MDROs感染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感染性胰腺坏死 多重耐药菌感染 相关因素
  • 作者: 杨媛洁 郭莹 陈相宏 乔莉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0年第07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二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成都 116044;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二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成都 116044
  • 简介:摘要由于抗生素广泛使用导致的日渐突出的多重耐药感染问题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多重耐药感染现已呈现逐渐增长趋势,对儿童威胁尤大。多重耐药的分布呈动态变化,且儿童细菌感染患者中分离的主要病原特点较成人有所不同,抗菌药物选择方案与成人有很大差别,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因此,了解我国儿童多重耐药感染的现状有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延缓儿童多重耐药的产生。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现状研究 儿童 抗生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多部门协作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 对11个多部门协作案例开展调查分析。结果 11个MDT案例以重症医学科病例为主占63.64%,90.91%病例通过多学科的协作感染得到控制。结论 多部门协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效果,但院感专职人员参与多学科协作能力有待提升。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协作 案例分析
  • 简介:摘要高毒力肺炎克雷伯日益活跃,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与经典的肺炎克雷伯不同,该细菌多造成免疫功能健全宿主的感染,以肝脓肿最为常见,常伴有多器官系统的共感染或血流感染,导致发生严重致残、致死事件。本文从高毒力肺炎克雷伯的起源、定义、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诊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感染呈逐渐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多重耐药及泛耐药,前者已成为了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影响了患者的恢复效果,临床处了要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外,还需辅以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基于此,本文就1例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了阐述,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化感染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共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强化感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多重耐药感染的发生概率。结果:两组患者的转归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而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为10%,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为20%,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感染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感染有一定的控制效果,感染的概率,同时还能增强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强化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