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解剖切除和非解剖切除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前瞻随机对照试验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肝癌患者进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解剖组(行腹腔镜解剖切除)和非解剖组(行腹腔镜非解剖切除)各53例。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围期指标、肝功能指标用(±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复发转移率和生存率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解剖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非解剖组,但中出血量、输血量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显著短于非解剖组(P<0.05)。非解剖组术后第1、3、7天血清ALT、TBIL值明显高于解剖组(P<0.05);术后1、3天血清AST值解剖组低于非解剖组(P<0.05)。解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非解剖组22.6%(P<0.05)。解剖组与非解剖组1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4.3%和88.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0.6%和75.5%(P=0.0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腹腔镜非解剖切除,腹腔镜解剖切除临床疗效更好,并有效提高1年无瘤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肿瘤 腹腔镜 肝切除术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我国肝细胞癌患者常同时伴有病毒性肝炎甚至肝硬化,术前肝功能及肝脏储备功能不佳,因此,对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有较高要求。解剖切除是目前治疗肝细胞癌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患者的远期疗效。解剖切除不同于规则切除,其可以在完整切除癌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实质,理论上是肝细胞癌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案。随着腹腔镜切除的发展与进步,实现了腹腔镜解剖切除,但判断之间的界面仍非常困难。采用吲哚菁绿荧光引导腹腔镜解剖切除安全、可行,有助于外科医师对之间界面的识别和肝脏外科医师安全、规范地行腹腔镜解剖切除

  • 标签: 肝肿瘤 解剖性肝切除术 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吲哚菁绿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腹腔镜解剖切除是被公认难度较大的切除手术方式之一。因其位置与解剖特点,行解剖切除时存在显露不佳、操作困难、解剖复杂、切除平面难以确定和断容易出血等问题。笔者在行腹腔镜解剖切除时病人常规采取左侧半卧位,将Trocar布局整体向右季肋区偏移,根据术前三维重建个体化选择适宜的解剖方式,由Ⅵ和Ⅶ间平面开始离断肝脏,以垂直方向寻找和显露右静脉主干,然后以右静脉作为内路标指引实质离断。笔者临床经验表明:通过选择合适手术策略能有效降低腹腔镜解剖切除难度、提高手术安全和可控,同时保证肿瘤根治效果。

  • 标签: 肝肿瘤 肝Ⅶ段 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策略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精准解剖切除对于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4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0例,给予精准解剖切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20例,给予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以及中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其结石清除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其中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进行肝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精准解剖切除其能够取得良好的结石清除效果,并能够大幅度降低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因此值得进行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精准肝蒂解剖法肝段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解剖切除治疗早期肺癌、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的可行。方法2011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行VATS肺切除30例,采用全胸腔镜三切口,用推结器丝线结扎或钛夹夹闭肺动、静脉,切割缝合器闭合切断支气管,恶性肿瘤最后系统清扫区域淋巴结。结果30例成功施行全胸腔镜解剖切除,无中转开胸,其中切除左上肺舌8例、尖前段1例、左下肺背9例、基底2例、右下肺基底1例、背9例,无围期死亡。术后病理:ⅠA期肺癌20例,肺转移瘤2例,肺良性疾病8例(其中肺结核4例,支气管扩张2例,炎假瘤2例)。ⅠA期肺癌手术时间(151.2±31.3)min,中出血量(139.5±102.4)ml,术后拔胸管时间(4.6±1.3)d,术后住院时间(5.3±1.4)d。肺良性疾病手术时间(143.2±38.3)min,中出血量(132.5±102.6)ml,术后拔胸管时间(4.1±1.4)d,术后住院时间(5.2±1.3)d。1例结肠癌肺转移手术时间150min,中出血量136ml,术后拔胸管时间5d,术后住院时间6d。1例直肠癌肺转移手术时间141min,中出血量128ml,术后拔胸管时间4d,术后住院时间5d。30例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1月,均无复发及死亡。结论VATS解剖切除安全可靠,在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的前提下应用于ⅠA期肺癌、不易行肺楔形切除的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患者,尤其适用于老年低肺功能患者,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电视胸腔镜手术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癌 肺转移瘤 肺良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慢性阻塞肺气肿老年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65%;治疗后患者的PaO2明显高于治疗前,PaCO2明显低于治疗前,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 肺气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腹腔镜解剖切除(Lap-S8)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描述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例肝癌(7例肝细胞癌、1例内胆管细胞癌)行3D打印技术辅助Lap-S8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7例,女1例;中位年龄为56.5岁,年龄范围为49.0~80.0岁。8例肝癌病人中,6例行腹腔镜解剖切除,1例行腹腔镜解剖腹侧亚切除,1例行腹腔镜解剖背侧亚切除。8例病人均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术前评估和中导航。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互联网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术后生存及肿瘤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8例病人均顺利完成3D打印技术辅助Lap-S8,无中转开腹。8例病人手术时间为(216±41)min,门阻断时间为(56±11)min,中出血量为75 mL(50~300 mL)。8例病人无中输血,手术切缘均为阴性。(2)术后情况:8例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为(9±3)d。8例病人均未发生术后出血、胆瘘、脓肿和腹腔感染等并发症。(3)随访情况:8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0~24.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5个月。随访期间,8例病人中,1例术前诊断为复发性肝细胞癌病人于术后5个月发生肿瘤复发,病人再次行腹腔镜手术,并采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和靶向治疗后带瘤生存;其余7例病人无肿瘤复发。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Lap-S8安全、可行。

  • 标签: 肝肿瘤 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Ⅷ段 3D打印技术 腹腔镜检查
  • 简介:目的:总结完全腹腔镜与传统开放左外叶切除的临床疗效与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62例左外叶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32例,常规开腹组30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中失血量、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无一例中转开腹,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开腹组术后2例发生切口感染。两组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开腹组。结论:不解剖血管及左静脉的完全腹腔镜左外叶切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可取代传统开腹手术,有望成为腹腔镜左外叶切除的新技术。

  • 标签: 肝左外叶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剖腹术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模拟切除技术在腹腔镜解剖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因肝细胞肝癌接受术前行模拟切除后实施腹腔镜叶、、亚或联合切除病例22例。观察分析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信息。结果22例患者均在术前进行了模拟切除的规划,部分患者因术前规划改变原定手术方式,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中位手术时间170.0 min,中位中出血量150.0 ml,中位阻断次数4次,中位术后住院时间6.5 d,所有病例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模拟切除能精确规划出手术切除范围,显示重要的解剖结构,能够提高手术效率、保证足够的手术切缘。

  • 标签: 模拟训练 成像,三维 腹腔镜 解剖性肝切除
  • 简介:目的探讨染色指导下切除中灌注化疗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7月~2006年10月收治的46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方法分成两组:A组210例,中应用解剖分离门联合染色指导下行切除中灌注化疗;B组250例,行常规切除。术后定期复查肝功能、AFP和影像学检查。结果A组比B组中出血少,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和并发症少(P〈0.05),A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8.27%和31.41%,明显高于B组的42.28%和20.13%(P〈0.05)。A组1、3和5年复发率分别为20.24%,34.62%和44.20%,明显低于B组的43.21%、70.21%和89.24%(P〈0.05)。结论解剖分离门联合染色指导下切除中灌注化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肝肿瘤 肝段切除术 灌注 局部 肝段染色
  • 简介:摘要腹腔镜解剖切除已成为肝细胞癌的治愈治疗措施之一,从外科学和肿瘤学的角度,都被证实能给患者带来微创和生存双重获益。我国肝细胞癌患者>80%合并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受损,肿瘤常跨越生长、累及多个,传统腹腔镜解剖切除切除肝脏体积较大,容易导致术后衰竭而应用受限。基于肝细胞癌的肿瘤生物学特性和传统腹腔镜解剖切除的局限性,腹腔镜限量解剖切除的理念应运而生并用于实践。腹腔镜限量解剖切除又称保留实质的解剖切除,是指以肿瘤病灶为中心,以荷瘤门静脉流域为参考平面,根据肿瘤所在位置及其与亚和(或)解剖关系,切除肿瘤及其所在亚和(或)门静脉流域,其核心理念是在保证肿瘤学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留功能实质。腹腔镜限量解剖切除的手术方式包括解剖切除切除和保留实质的联合亚和(或)切除,其适应证主要是位于(亚)之间的小肝癌或微小肝癌,采用三维可视化、腹腔镜超声检查和吲哚菁绿融合荧光等导航技术,通过多个亚的拼接组合,实现以肿瘤病灶为中心、以切缘为本的解剖切除,可以达到既最大限度切除荷瘤门静脉流域的组织,又最大限度保留功能肝脏结构和体积的目的。目前腹腔镜限量解剖切除治疗肝细胞癌尚处于探索阶段,其远期肿瘤学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技术进步和理念更新,腹腔镜限量解剖切除将成为肝细胞癌微创精准治疗的核心手段。笔者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深入阐述腹腔镜限量解剖切除的概念与发展沿革、理论和技术支持、肿瘤学安全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 标签: 肝肿瘤 限量肝切除 解剖性肝切除 外科 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病变行开腹精准解剖切除的可行。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桂林市南溪山医院肝胆外科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肝脏病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手术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开腹精确解剖切除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中出血量、中输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脏病变行开腹精准解剖切除有效可行。

  • 标签: 肝脏病变 开腹精确肝蒂解剖性肝切除术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解剖切除在左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96例左肝胆管结石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为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精准解剖切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镇痛药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切除在左肝胆管结石中效果显著,对机体反应影响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解剖式肝段切除术 左肝胆管结石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胸腔镜解剖切除治疗外周型早期肺癌的可行和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行胸腔镜解剖切除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8.0(42-81)岁。切口选择3孔法。肺血管使用Hemolock或直线型切割合器处理,肺支气管及间水平均使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处理。分析手术效果和安全。结果30例患者成功施行了胸腔镜解剖切除,无中转开胸,无中转肺叶切除,无围期死亡,无围期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23.0(90-240)min,平均出血量95(50-200)ml。术后平均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6(2-7)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4-11)d。结论胸腔镜解剖切除安全可行,可以选择应用于Ia期肺癌或者不易行肺叶切除的患者。

  • 标签: 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癌 肺转移瘤 肺良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切除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的护理并与开腹解剖切除患者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切除者25例,作为实验组,以及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开腹切除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将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下地所需的平均时间、肛门排气以及进食所需的平均时间、总住院平均时间均比对照组少;两组患者在术后1天、2天以及3天腹腔引流量情况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切除相对较安全并且创伤较小,与手术护理密切配合,有利于患者安全通过围手术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解剖切除与肺叶切除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在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肺部手术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12例患者采取肺切除,肺切除数目低于3,其余18例患者采取肺叶切除。观察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术后6个月的肺功能情况。结果手术后6个月,采取肺切除患者肺功能FEV1明显高于肺叶切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患者在FVC和MVV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完全胸腔镜下进行肺部手术,进行肺切除对于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更有利。

  • 标签: 肺段切除 肺叶切除 完全胸腔镜 肺功能恢复
  • 简介:探讨早期肝细胞肝癌(HCC)采取解剖切除治疗的近期疗效及预后效果.回顾分析2009年8月-2012年8月手治疗的93例早期HC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患者采用手术方式分为解剖切除组(52例)和非解剖切除手术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中情况、术后近期疗效及术后2年随访结局的差异.解剖切除组的手术时间(4.6±1.4)h,显著高于非解剖切除组(P<0.05);中出血量(753.4±331.8)mL、中输血量(437.5±201.4)mL,显著低于非解剖切除组(P<0.05);两组患者的切缘距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切除组术后第3天的ALT、AST值显著低于非解剖切除组(P<0.05),两组患者的ALB、TBIL、ChE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切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15%,显著低于非解剖切除组的41.46%(P<0.05),两组均有1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解剖切除组患者术后1年内有15例患者出现复发或者转移(29.4%),非解剖切除组有23例(57.5%),非解剖切除组显著高于解剖切除组(P<0.05).解剖切除组的术后2年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显著高于非解剖切除组的17个月(x2=4.034,P=0.041).采取解剖切除治疗HCC可以减少中出血量,减轻术后肝功能损害,降低术后并发症,同时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标签: 早期肝细胞肝癌 解剖性肝切除术 近期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胆管结石疾病利用规则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内胆管结石疾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规则组(观察组)和不规则组(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规则切除,对照组患者采用无规则切除,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取得90%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患者取得76.67%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规则切除对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明显较优,具有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优势,适合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规则性肝段切除术 治疗效果 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