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牟宗三先生的佛学论述做一简单介绍,主要以其著作《佛性与般若》上、下两册为讨论依据。牟先生的佛学体系论述极为完整。若作为一个佛教徒,以其一辈子时间,要对印度佛学发展到中国佛学之历程,做一佛学史的介绍实属不易,更何况牟先生并非佛教徒,亦非所有精神都用在佛学上。牟先生共花了七年的时间以完成《佛性与般若》上、下两册之大著,此书中亦收纳了以往发表的佛学论文。而七年的时间要收摄进全部之《大藏经》岂是容易,牟先生亦做不到,因此牟先生的佛学思想是有所本,其所本者,系以天台宗的义理为标准,即借由天台宗的判教理论,评断佛学各派系的发展之圆不圆、完整不完整。此书之作,系面对于内学院的欧阳竟无与吕澂而发。牟先生乃熊十力先生之弟子,而熊先生跟着欧阳竟无学佛,而由佛转儒,转为当代新儒家的开创者。牟先生想站在其师熊先生立场,为中国佛学伸张,认为发展到中国佛学才圆熟;盖因内学院一派之视中国佛学,甚至如来藏体系非正统佛学,进而放弃之。本文欲在此二派——牟先生与欧阳一系之间,做一分判,以视谁人的讲法较为合理。

  • 标签: 天台 欧阳竟无 判教 唯识 中国佛学
  • 简介:在19世纪英国汉学的兴起阶段,印刷工汤姆斯在汉学知识生产与翻译政治中扮演了何种角色,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借助多种原始资料的梳理,以及汤姆斯翻译实践所涉及的中英文本对比,考察翻译作品的生成、传播与译介策略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知,汤姆斯作为主张文化理解的汉学家,以其对中国文学独特的翻译实践,最终疏离于大英帝国的翻译策略,其风格被称为"野蛮的修辞"。因此,关于汤姆斯汉学译介的个案考察,或有助于增进对英国早期汉学翻译策略的多元化理解。

  • 标签: 汤姆斯 翻译策略 野蛮的修辞 文化理解
  • 简介:在日本“汉学”这个名称,是进入明治时期以后才产生的,此前则被称作儒学。明治以后,日本受到西洋学的影响和冲击,为了同西洋学抗衡,才把儒学改称为汉学,如此在日本最终形成了国学,汉学,西洋学的三足鼎立。日本学者的汉学研究大多在选题上注重实际,研究方法上注重讲求实证,多以材料取胜,善于从细微的细节中以小见大,阐发哲理,这也体现了他们在治学方面的特点和风格。金谷治作为上述汉学研究者当中的杰出代表,特别是其巨著《秦汉思想史研究》,集中展现了其日本学者的汉学研究学风,以及其浓郁的中国情结。

  • 标签: 日本学者 思想史研究 汉学家 秦汉 汉学研究 明治时期
  • 简介:现当代文学史上,相当多的新文学家写作旧体诗,其中有些人如鲁迅、郁达夫、田汉等的旧体诗还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新文学家的旧体诗创作普遍存在着一种非常复杂的矛盾心态,值得关注。他们一面创作旧体诗,一面又认为旧体诗的文学价值不如新诗,常常把旧体诗当作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文体,甚至为他们的旧体诗写作感到不安或自责。

  • 标签: 矛盾心态 旧体诗 文学家 写作 现当代文学史 文学价值
  • 简介:黄苏是粤西(广西)乾嘉时期的重要词学家,他编选的《蓼园词选》虽是取材于明代顾从敬选、沈际飞评的《草堂诗余正集》,但在选词与评词上却有自己的特色,并引领了粤西词学不事依傍的风气。

  • 标签: 黄苏 《蓼园词选》 选词特色 词学观
  • 简介:[美学家简介]阿诺德·伯林特(ArnoldBerleant,1932-),美国长岛大学荣誉退休哲学教授。1962年于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路易斯维尔大学、布法罗大学、圣地亚哥学院和长岛大学。

  • 标签: 美学家 阿诺德 伯林 纽约州立大学 访谈录 环境
  • 简介:苏李之争发生在词功能嬗变由量变发展到质变的北宋中后期,其本质是词学家面临词学变局而表现出来的迷惑以及各种观念的交锋。作为一种诗乐结合的综合性文体,词的发展趋势是音乐功能的不断下降与文学、社会功能的不断增强。李清照的观点代表了对词音乐性的坚守,苏轼的观点代表了词文学性、社会性增强的趋势。两家的观点在相互对立的同时又表现出融合的趋势,并从不同方向推动了词的完善与发展。

  • 标签: 苏轼 李清照 词的功能 乐本位 诗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