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盲人定向行走教学中,听觉定向训练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开展听觉训练是视觉障碍定向行走教学中的重要分内容。本文就结合当前的视觉障碍定向行走训练实践教学,探究如何有效地开展听觉训练,利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训练的效果。

  • 标签: 视力障碍定向行走教学听觉训练
  • 简介:【摘要】听觉定向在盲人定向行走中运用广泛,听觉训练是盲校定向行走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对听觉训练在盲人定向行走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盲校 定向行走 教学 听觉训练  定向行走是盲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可帮助盲人融入主流社会,实现个人价值。定向行走中,定向行走的前提,只有行走的方向是正确的,行走才有意义。盲人在行走中,主要依赖耳朵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定向听觉定向定向行走中运用最多最广泛。学校定向教学主要教授盲生定向的方法与技巧,听觉训练定向行走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括听觉注意、听觉记忆、听觉定向训练。  一、听觉对盲人定向行走的作用  在定向行走中盲人主要依赖耳朵接收到环境的各种信息进行安全有效的行走。有研究表明,盲人通过听觉学习定向。当某一物体发出同样的声响时,距离近则响,反之则小,所以盲人可通过声音的大小来判断远近 ;他们将听到的声音与具体的事物建立神经联系,通过记住不同事物不同环境下的声音、注意各种声音的回声等协助他们准确定向。他们能根据自己发出的声响回声躲避障碍物 ;他们根据汽车的声音确定在马路上的位置 ;可根据车辆在不同行驶方向和距离发出的声音不同,判断车辆与自身的位置关系。这些信息可帮助盲人定向与定位,使他们安全行走。  二、听觉训练的原则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对盲生进行听觉训练时,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如进行声音的辨认时,先辨认熟悉的声音,再到不熟悉的声音 ;对盲生进行音色音调的训练时,从单音过渡到多音等。  2.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听觉训练时,要和盲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他们多听有意义的声音。设计听觉训练时充分利用盲生的日常生活用品,如进行音色、音调的练习,可让盲生敲击自己的洗脸盆、书包、枕头等,让盲生体会到 :质地坚实的物件,音调高而细 ;质地松软的物件,音调低而粗。  3.学以致用  进行听觉训练时,要注意培养盲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如进行听觉注意和声音辨认时,让盲生站在十字路口的马路边上听红绿灯装置的声音。让学生认识并按要求练习 :听到绿灯急促的“哒哒哒”的声音时可以安全有效地通过马路 ;听到红灯间隔较长的“哒 -哒 -哒 -”声则不能通过。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盲生就能从理论学习应用到实践中。  4.设计真实的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结合日常的活动或实践整合多重的内容或技能,不但能让盲生学习听觉训练的知识,而且情景交融,给盲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听觉训练时可设置真实的任务 :判断车辆行驶的声音与自己的位置,能否安全通过路口 ?  三、听觉训练在盲人定向行走教学中的教学实践  1.听觉训练与体育课相结合  在体育课的走跑跳投活动渗透盲生的听觉训练,特别是听觉定向。如游戏“摸摸大树跑回来”,教师在“大树”旁放置一个录音机,播放音乐,盲生通过听录音机的音乐判断“大树”的方位、判断与大树的距离。如跳远时,在起跳点放置一个蜂鸣器,让盲生进行踏点。在投掷项目中,在一定距离的地方放置木板,让盲生把实心球或者沙袋往木板的方向投掷,通过击打木板的响声判断投掷的距离等。  2.听觉训练与寻找失落物相结合  盲生在日常生活常需要寻找失落物,要快速地找到掉到地上的东西,就需要盲生有较好的听觉注意、记忆、定向的能力。当一件物件掉到地上时,它与地面碰击会发出声响,不同性质的物件落地时,与地面碰击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质地松软的物件 (如书本等 )落地时,与地面碰击的声音比较浑厚、稳实,而物件在地面上的位置也基本是在声音处或附近。质地坚硬的物件 (如钥匙、硬币等 )落地时,与地面碰击的声音比较尖锐、清脆并可能有反弹或滚动,致使失落物远离原落地的位置。盲生可根据反弹或滚动的声音判断方向和大致距离。  3.回声训练与躲避障碍物的训练相结合  回声是指声音遇到障碍反射回来再度被听到的声音。回声对盲人在行走过程中成功躲避障碍物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回声的教学中,可让盲生倾听老师播放的回声现象,认识回声。然后再让盲生在空旷的、密闭的房间中倾听自己的喊声、脚步声、弹琴声、盲杖击地声等,让盲生体验各种回声的细微差异。最后让盲生尝试在行走的过程中,利用嘴巴发出“咂咂”声来判断前面有没有障碍物。因为有无障碍物,回声会不同 :有障碍物,回声会发闷 ;没有障碍物,回声会发空。在盲生探寻到有障碍物的地方,请盲生用躲避障碍物的方法,安全地绕过障碍物。  四、结语  盲人要安全有效地行走,依赖盲人定向的准确性,盲人确定方向则多数依赖听觉定向,在定向行走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听觉训练,提高盲人的定向行走能力,使盲童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  [1]王德深,钱志亮等 .全日制盲校定向行走课程教师用书 [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2]钱志亮 . 盲校定向行走课程教学 [J]. 特殊教育研究, 1994(1)  [3]姚伟 .关于失明者定向行走训练的价值 [J].现代特殊教育, 1994(1)第 1期 .  [4]钱志亮 .盲校定向行走课程教材建设的理论研究 .国家“九五”教育规划课题“盲校特殊课程教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之六 .  [5]彤宇,王晓玲 .论盲人的空间感知 .北京市盲人学校,内部资料 . 

  • 标签:
  • 作者: 陈琳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7-11-21
  • 出处:《大众科学》 2017年第11期
  • 机构:智力障碍儿童语言功能发育迟缓的定义为: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出现语言能力不符合其年龄正常的发育水平[1]。智力障碍儿童语言功能发育迟缓此种疾病的临床发病率与其它儿童疾病相比发病率较高,此疾病可对儿童的读写能力、认知能力、精神和行为等造成严重不良影响[2]。因此,本次研究中针对此疾病延用听觉统合训练法对智力障碍儿童语言迟缓进行功能恢复性治疗,现将详细的研究结果做出如下报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和声听觉训练是练耳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但可以发展学生的“音乐的耳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立体的耳朵”,在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意志品质方面也起到不可轻视的作用。因此要让学生真正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将是保证整个教学质量的关键。

  • 标签: 和声听觉 音乐理论 构唱 听辨与听记 因材施教
  • 简介:[ 摘要 ] 因恐惧心理而影响学习的现象,在盲生定向行走训练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特殊学校的定向行走教学中,努力让盲生克服恐惧心理的方法,引导盲生正确的自我缺陷补偿,为盲生学习生活本领、体验生活乐趣、应对生活问题等探索了有效途径,扩展了盲生的认知范围,为盲生自食其力、回归主流奠定了基础。

  • 标签: [ ] 恐惧心理 定向行走 缺陷补偿
  • 简介:内容摘要: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对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有效的组合过程。盲童由于视觉的丧失,外部信息无法通过眼睛输入头脑中,造成盲童感知经验的缺乏,导致盲童的感觉统合失调,限制了盲童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展,影响了盲人的定向行走,所以对低年级盲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是必要的。

  • 标签: 感觉统合概念 感觉统合失调  定向行走 感觉统合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 简介:双耳刺激为听障儿童口语康复提供先决条件,通过刺激获得双耳聆听技能更有助于听障儿童语言学习。本文介绍了双耳刺激的类型与形式,并针对听障儿童接受双耳刺激后听觉训练方案及随班就读后的康复指导要点进行了介绍。

  • 标签: 双耳刺激 听觉训练
  • 简介:<正>长期以来,音乐听觉训练是以调性为中心的。在古典传统音乐的影响下,人们的听觉也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即在一个音调组织内,每一个音,每一个和弦,每一个调的设计,都要对一个中心(即主音)具有妥善而明确规定的关系。”([英]莫·卡纳《当代和声》第11页)调性思维已在人们的听觉意识中打下了深深地烙印。自二十世纪始,随着音乐观念的变化,传统的调性原则已发生动摇。以单一调式、调性为基础的古典大、小调体系,在调性扩张、调式扩充等多种手法的冲击下,终于被极为多样化、个性化的音高关系体系所取代。许多风格各异、个性鲜明的新的音乐语言毕竟在音乐领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些新的音乐语言,由于与传统的常规不符,使人们长期形成的听觉习惯一时难以适从。新的音乐语言难以理解与不易听辨,已成为听觉训练中的一大难题。因

  • 标签: 听觉训练 音乐语言 调性感 调性思维 传统音乐 音高
  • 简介:摘要:这篇论文以专业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听觉训练为切入点,通过音乐听觉产生的胜利基础在对音乐听觉训练的基本定义进行阐述之后,探讨了音乐听觉训练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分析并解决了音乐听觉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通过多角度的研究和实践,获得对音乐听觉训练新的理念和新的训练方法。

  • 标签: 音乐听觉 旋律 音准 发音 听觉训练
  • 简介:摘要:这篇论文以专业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听觉训练为切入点,通过音乐听觉产生的胜利基础在对音乐听觉训练的基本定义进行阐述之后,探讨了音乐听觉训练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分析并解决了音乐听觉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通过多角度的研究和实践,获得对音乐听觉训练新的理念和新的训练方法。

  • 标签: 音乐听觉 旋律 音准 发音 听觉训练
  • 作者: 陈一心 周洋 高润 陈图农 王建军 曹娟 黄懿钖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 210029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 215000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精神病学研究所 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物理诊断科 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 210029 ,安徽省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 241000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 210029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接受听觉统合训练(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AIT)后听觉传导功能障碍得到缓解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核心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将存在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的ASD患儿分入AIT组(接受训练后恢复正常的组成试验组)、对照组A组(空白对照组)、对照B组(应用行为分析训练组),分别在各组入组时、入组1个月后、入组3个月后进行波特奇发育检核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ATEC)评估,以各因子分数的变化值评价核心症状改善水平。结果入组时试验组、对照A组及对照B组CARS[分别为(36.31±4.08)分,(36.33±3.76)分,(36.33±5.14)分]及ATEC语言[分别为(19.08±6.43)分,(16.40±6.42)分,(18.48±5.96)分]、社交[分别为(15.63±7.13)分,(16.05±7.57)分,(16.19±7.19)分]、感知[分别为(16.78±5.39)分,(16.92±6.75)分,(17.12±6.73)分]、自理[分别为(15.98±8.71)分、(17.93±8.22)分、(17.26±8.93)]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组1月、3月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试验组、对照B组、对照组A组CARS分值[1月:(33.96±3.79)分,(35.09±4.38)分,(34.30±3.98)分;3月:(32.95±3.15)分,(36.86±3.86)分,(33.95±3.90)分]的影响:时间主效应显著(F=22.308,P<0.01),组别主效应不显著(F=2.647,P>0.05),时间与组别存在交互作用(F=8.626,P<0.01);对ATEC语言[1月:(16.18±7.10)分,(18.62±6.63)分,(13.40±5.44)分;3月:(14.13±6.13)分,(18.40±6.35)分,(10.75±5.17)分]、社交[1月:(12.31±6.68)分,(17.76±6.82)分,(15.08±6.75)分;3月:(10.71±5.42)分,(16.31±6.30)分,(12.15±7.30)分]、感知觉[1月:(14.37±5.86)分,(17.43±7.22)分,(18.58±6.92)分;3月:(10.35±5.43)分,(16.44±7.05)分,(16.68±7.37)分]分量表分值的影响,时间主效应显著(F=35.534,40.729,40.401,均P<0.01),组别主效应亦显著(F=7.600,6.193,7.675,均P<0.01),时间与组别存在交互作用(F=7.602,3.355,7.649,均P<0.05),事后多重比较示:试验组与对照B组、对照A组与对照B组在干预后ATEC语言量表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1-J1=-1.69,P1<0.05;I2-J2=-4.98,P2<0.01);试验组与对照A组在干预后ATEC社交量表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J=-4.54,P<0.01);试验组与对照A组、试验组与对照B组在干预后ATEC感知觉量表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1-J1=-3.16,P1<0.05;I2-J2=-4.89,P2<0.01);对ATEC自理能力分量表分值影响的时间主效应显著(F=22.876,P<0.01),组别主效应亦显著(F=3.427,P<0.05),时间与组别无交互作用(F=1.885,P>0.05),事后多重比较示:试验组与对照A组在干预后ATEC自理能力量表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J=-4.46,P<0.05)。结论AIT训练听觉传导功能恢复正常的ASD患儿的核心症状也能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听觉统合训练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疗效
  • 简介:英国一项研究显示,患有阅读障碍的儿童多数不存在视力问题,这对一直以来所采用的视觉辅助疗法提出了质疑。研究人员对该国超过5800名儿童进行了眼科测试。结果显示,患有阅读障碍的儿童与其他儿童相比,存在远视、近视等视力问题的概率基本相同,甚至前者大部分的视力都非常好。

  • 标签: 阅读障碍 视力 辅助疗法 研究人员 儿童
  • 简介:摘要:听觉功能障碍指由于损伤或疾病等各种原因致听觉系统解剖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出现的听力损失或者丧失。在鉴定中听觉功能障碍的案例并不少见,客观准确的评估听力损失的程度,确定听力损失的部位和性质是听觉功能障碍鉴定的前提。

  • 标签: 法医学 外伤性鼓膜穿孔 听觉功能 伤残鉴定
  • 简介:摘要:在盲童定向行走中,定向是盲童行走的方向,行走则是确保盲童能够到达目的地的重要方式。在盲童定向行走中,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同时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实现盲童的有效行走,教师首先要确保盲童对于定向以及行走这两种技能有着全面的掌握,以此确保盲童可以精准且安全的到达最终的目的地。

  • 标签: 盲童 定向行走 心理地图 形成及应用
  • 简介:因偏瘫造成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当病情稳定后,基本上能翻身、坐起时,即应开始进行起立动作与行走动作训练

  • 标签: 偏瘫患者 行走训练 肢体活动障碍
  • 简介:摘要:特殊教育是针对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视力或智力、听力、情绪等方面存在障碍的特殊儿童的教育。由于学生个体的特殊情况,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对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保证特殊儿童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基于此,本文针对视力障碍儿童,就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进行探究与讨论,希望能够有效解决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相关的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特殊教育 视力障碍 小学语文
  • 简介:训练赛鸽的方式方法颇多,根据我国的地形、地势,最适用、最简捷的方法就是“扇形”训练法。优点:差距小,印象深,损失少,方向明确。我国的地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山脉从西北走向东南.传统习惯放鸽都是从高到低,从西北到东南,很少由低到高的放飞。地球表面是圆形.船只从远处向我们开(驶)来先看见的是船顶,后见船身,高处的鸽子带到低处去放归巢很困难.

  • 标签: 训练法 扇形 传统习惯 地球表面 西北 东南
  • 简介:定向越野训练及竞赛活动特点与实践能力需求的梳理分析,从夯实体能、强化技能和锤炼心理三个方面入手,总结探索定向越野能力生成规律及训练方法,为军队科学组织实施定向越野训练,提升竞技水平提供辅助参考.

  • 标签: 军队 定向越野 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