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维护时采取低半卧位、上肢外展90度、穿刺点下方彻底悬空体位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5年1月—2O15年10月在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科住院的肺癌术后联合化疗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实验组采取低半卧位,留置PICC导管一侧上肢外展90度且穿刺点下方悬空体位;对照组采取平卧位,留置PICC导管一侧上肢外展60度,且尽最大可能外旋体位,进行常规维护。评价指标包括穿刺点疼痛程度、留置PICC导管一侧上肢肌肉酸痛程度、舒适度;维护前后,PICC留置一侧肢体经皮血氧饱和度、手心皮肤温度、心率;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均小于50分;两组患者首次维护时穿刺点疼痛程度、PICC留置一侧肢体经皮血氧饱和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留置PICC导管一侧上肢肌肉酸痛程度及舒适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90.00,63.44;P<0.05);对照组维护前后,心率、手心皮肤温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37,-3.27;P<0.05);实验组维护前后,心率、手心皮肤温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护前组间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护后组间比较,心率、手心皮肤温度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65,3.28;P<0.05)。结论改进后维护体位,具有穿刺点下方彻底悬空的特点,完全不需要通过肢体外旋来暴露消毒范围,用物简单,可操作性强,患者舒适度高,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体位。

  • 标签: PICC 悬空体位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口腔宣教方法对牙周维护的疗效。方法挑选2015年1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12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都接受牙周炎基础治疗,分成4组,每组32例,实施不同的口腔宣教,A组接受口头宣传教育,B组接受牙齿模型示范教育,C组接受视频教育,D组接受口腔菌斑显示直观教育,对比实施教育后各组牙菌斑指数情况。结果对比实施教育后各组牙菌斑指数情况,各组的GI、PLI、SBI都比宣传教育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开展不同口腔宣传教育方法,可以提高牙周炎治疗效果,其中口头教育的效果较差,因此临床上应该应用多种口腔宣教方式,有效地进行牙周维护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牙周维护 口腔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置管后防止感染管路维护与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6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展开研究分析,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行置管后展开常规护理,观察组积极实施管道维护与护理改进,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低,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管道维护与护理改进于PICC置管后可有效降低渗血、导管脱落以及导管感染,且得到了患者的满意认可,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PICC置管 防止感染 管路维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应用牙周维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牙周附着水平(AL)、牙周袋深度(PD)。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L与PD厚度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且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可使牙槽骨收缩有效减缓,使牙周组织长期处于稳定状态。

  • 标签: 基础治疗 牙周维护 慢性牙周牙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牙龈健康维护措施在青少年正畸治疗中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口腔正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口腔健康强化管理模式1对青少年正畸患者戴固定矫治器后,进行个体化口腔健康教育,建立口腔卫生档案,记录患者日常口腔卫生情况联合家长有效监督,酌情给予专业洁治,应用化学药物等。对照组初装矫治器时,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教育。两组患者矫治前牙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3,6,9,12个月后,实验组牙龈指数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牙龈指数有上升,同一时间点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牙龈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口腔卫生强化管理对青少年正畸患者牙龈健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中选取72例,将患者的入院时间选定于2020年2月到2021年5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实施分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牙周维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周附着水平、牙龈出血指数(BI)的变化情况、年均缺牙数与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PD、BI明显较小,牙周附着水平明显较高,同时试验组的年均缺牙数明显较少,复发率明显较低,相比较于对照组,P

  • 标签: 基础治疗 牙周维护治疗 慢性牙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周炎维护期应用赤藓糖醇龈下喷砂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口腔左右侧对照设计原则,即同一研究参与者的一侧牙随机设计为观察组(赤藓糖醇),另一侧为对照组(超声龈下),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务人员在牙周炎维护期之中给予患者应用赤藓糖醇龈下喷砂的效果理想,可以有效清除患者的龈下菌斑,有利于抑制菌斑微生物。

  • 标签: 赤藓糖醇 超声龈下 牙周炎维护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思乐扣固定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l4年6月本科室收治的207例次使用PICC静脉化疗的肺癌病历。其中60例次使用思乐扣固定,53例次使用缝合固定,94例次使用3M透明敷贴固定,分别比较思乐扣与其他两种固定方式患者PlCC移位、接触性皮炎、PICC管周围软组织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使用思乐扣固定与缝合固定,PICC移位发生率、接触性皮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ICC管周围软组织感染绿明显降低(P<0.05);使用思乐扣固定与3M透明敷贴固定,PICC移位率明显降低(P<0.05),接触性皮炎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PICC管周围软组织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思乐扣固定装置兼具传统缝合固定及3M敷贴固定牢固,不易滑脱,能减少接触性皮炎及周围软组织感染的优点,能有效延长PICC使用时间。

  • 标签: 思乐扣 3M透明敷贴 缝合固定 PICC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治疗的8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40例,单纯采取基础治疗,观察组40例,采取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基线、治疗6周的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时PLI、BI、PD、CA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两组患者PLI、BI、PD、CAL水平均较基线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PLI、BI、PD、CAL水平低于对照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大于对照组的77.50%,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可协同提高对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改善牙周临床指标,确保疗效的长期稳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基础治疗 牙周维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对慢性牙周炎的治疗作用,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中选取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实施基础治疗,观察组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实施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运用统计学方法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复诊时的牙周袋浓度深度(PD)和牙周附着水平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其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的牙周袋浓度深度、提高患者的牙周附着水平,保持牙周组织的长期稳定.关键词基础治疗;牙周维护;慢性牙周炎中图分类号R78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97-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谈论对PICC置管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对其维护及减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本项研究2021年5月正式启动,截止时间是2022年5月。选用此时间段到本院救治的68例PICC置管病人进行研究,依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归为对照组(常规形式护理)与实验组(优质护理),每小组内部34例。对比两小组病人的护理详情。结果:实验组病人得有效干预后,其护理满意度、导管维护依从性、生活质量得到理想提升相比于对照组更高,并发症发作率明显减低,组间对比含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提升患者对管道的充分认知及减低并发症现象出现。

  • 标签: PICC护理置管 维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早产儿实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标准化流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96例早产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维护方法,观察组采用PICC维护标准化流程。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较佳(P

  • 标签: 早产儿 PICC维护 标准化流程
  • 简介:摘要观察贝肤瑞舒润保湿霜(pH5.4)在维护皮肤屏障功能的作用。2020年8—11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医疗美容中心观察健康女性志愿者27名,年龄20~59(39±11)岁,用贝肤瑞舒润保湿霜前后,进行面部皮肤pH值、皮肤含水量、皮肤失水量、皮肤黑色素、红色素5项指标检测。27名使用贝肤瑞舒润保湿霜品后,均无不适、过敏、皮炎等不良反应。与基线比,皮肤含水量和皮肤失水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H值与皮肤含水量和皮肤失水量配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贝肤瑞舒润保湿霜使用后有维护皮肤屏障功能的作用,有益于皮肤健康。

  • 标签: 皮肤 皮肤屏障 表面pH值 皮肤含水量 皮肤失水量
  • 简介:(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口腔科陕西延安716000)摘要目的研究观察牙周病维护期治疗中牙线的使用与牙周炎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来来院治疗的牙周病维护期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在治疗开始,治疗3、6个月时的牙齿菌斑指数(PLI)。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牙齿菌斑指数没有差别,但治疗3个月、6个月后后实验组分别为1.21±0.42、1.13±0.55,对照组分别为1.70±0.38、1.53±0.61。结论使用牙线清洁牙齿在牙周病维护期有良好的作用,并能够有效的预防牙周炎的产生,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牙周病 维护期 牙线 牙周炎症中图分类号R781.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094-01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 PICC日常维护和使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 PICC护理开展 QCC活动,对活动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评价。结果 PICC维护合格率、患者带管时间均有显著提高 ( P<0. 05),护理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有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 QCC活动,规范了 PICC护理流程,提高了 PICC 护理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提升了专科护理能力,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 标签: 品管圈 PICC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PBL教学在门诊导管维护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11月期间至我院门诊导管维护进行实训的80例护士作为研究主体,随机分为分为对比组(n=40)及研究组(n=40),对比组实训护士接受常规带教模式,研究组实训护士采用常规带教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观察对比两组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基础操作与理论知识评分以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导管维护带教中运用PBL教学法开展教学,可提升护士对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掌握,同时对提升护士对带教的满意度,确保教学更高质量的完成。

  • 标签: PBL教学 门诊 PICC导管维护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维护措施在夏季PICC置管术并发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夏季期间在我院进行PICC置管术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行一般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加用改进维护措施。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发生局部感染1例,静脉炎0例;对照组发生局部感染8例,静脉炎2例,菌血症1例,细菌定植1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局部感染和静脉炎的发生比率均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维护措施对于减少夏季PICC置管术患者感染的发生机率具有极其重要的辅助治疗价值。

  • 标签: PICC置管 感染 夏季 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慢性牙周炎患者,探析系统性口腔维护在护理方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从2018.7-2019.8收治时间中,抽选6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研究法,分组标准为护理方案的不同,具体将落实常规护理的命名为参照组(31例)、落实系统性口腔维护护理的命名为实验组(31例)。对比指标为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结果最终检验数据呈现出,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等指标中,数值较高的均为实验组。结论将系统化口腔维护护理干预路径应用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

  • 标签: 系统性口腔维护 慢性牙周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在种植牙修复后牙周维护中的护理效果及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牙列缺损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研究组采用知信行模式,两组患者均接受2个月护理,对比分析护理前后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及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知信行模式教育后其依从性表现较之前比例为(70%26.67%),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后依从性表现与之前比例为(55%25%),其统计学差异为(P<0.05).研究组患者实施知信行模式后,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6%,知信行模式护理后PD、BI、PLI和GI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行模式在种植牙修复后牙周维护中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掌握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提高依从性,恢复患者口腔功能.关键词知信行模式;种植牙;牙周维护;临床效果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knowledgenobuyukimodeinthedentalimplantsafterrepairperiodontalmaintenancecareeffectandtheinfluenceofpaGtientcompliance.Methodsusingrandomnumbertablemethod,120patientswithdentitiondefectcanbedividedintoresearchgroupandthecontrolgroup(n=60)andcontrolgroupweretreatedbyroutinehealtheducationmode,theteamusingnobuyukimode,twogroupsofpatientsreceivecare,2monthsagentbeforeandafGterthecontrastanalysisofnursingdiagnosisdepth(PD)andbleedingindex(BI),plaqueindex(PLI),gingivalindex(GI)andtheinfluenceofpatientcompliance.Resultstheteamafterknownobuyukimodeeducationitscomplianceperformanceiscomparedwithbefore(70%70%),thecontrolgroupweretreatedbyrouGtinenursingcomplianceperformancebeforeandaftertheproportion(55%55%),thestatisticaldifference(P<0.05).Team,afternobuyukimodeforthedegreeofsatisfactionwas93.33%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76.66%oftheknownnobuyukimodelnursingafterPD,BI,PLIandtheGI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controlgrouppatients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nobuyukimodeindentalimplantsafterrepairhassignificanteffectofnursingcareinperiodontalmaintenance,caneffectivelypromotethepatients’oralhealthknowledgeandbehavior,improveadherence,recoveryofpatientswithoralfuKnecytiownor.dsknownobuyukimode;Dentalimplant;Periodontalmaintenance;Clinicaleffect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41-02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