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正>五、感受多于音画让听众(自己)将(乐曲里的)情景摸索出来罢。——一首具有特征的交响曲,或者说,对农村生活的回忆。每一幅图画,假如在器乐里(被作曲家)搞得过份了,也就会消失。——田园交响曲。谁一度对农村生活有了一点体会,谁就不必借助于许多标

  • 标签: 西方哲学 音乐理论 思想 效用 德国哲学 理性
  • 简介:<正>二、音乐又是能激动人心的艺术音乐是表达的艺术,这也就是应研究其全部结果的论点……。表达,广义说,就是使简单或复杂的思想与内心活动变成可以被接受的。音乐特别善于表达后者,但音乐完全没有局限于此。人们说,音乐表达内心活动,并未断言,说音乐能够解释这一或另一个人体验的是什么。音乐可以做的更多,它引起听众的激动,它可按自己的意向产生出悲哀或欢乐的印象,对听众产生某种磁力作用,以此为中介,把听众带向其他有感受的人。音乐不只是表达的艺术,它还是能引起激动的艺术。音乐是以其激动的范围来表达的,这也就是它与只能表达于理智的语言的不同点。这一差异说

  • 标签: 内心活动 法国 音乐评论家 戏剧 艺术家 西方哲学
  • 简介:20世纪,关于音乐作品的综合研究,或“音乐学分析”,与西方文艺研究或批评一道,也显露出从文本分析到话语分析的转向。这一转向有其西方哲学背景:文本分析(“文本-语言学取向”)源于实证主义对理性主义的反思,也得益于哲学上“语言的转向”及结构主义语言学;但文本分析又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社会学取向”)的挑战以及非理性主义(“作者-心理学取向”)与现代解释学(“读者-解释学取向”)的质疑;60年代后,随着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及解构主义的崛起,话语分析取代文本分析而成为文艺研究或批评方法的主流。音乐学分析应是文本分析、社会-历史分析、话语分析的整合。

  • 标签: 音乐学分析 文本分析 历史-社会分析 话语分析 音乐作品 研究方法
  • 简介:<正>古人用音乐,神秘的仪式,节日,战争舞蹈,也许作为工作的歌曲音乐的故事开始。每一个文明,古代到现代,已经使用和享受音乐中的一种或另一种形式。早期基督教时代在早期基督教时代,ONELINE旋律圣歌或格列高利圣咏被称为用于宗教仪式。圣歌模式或规模均来自遥远的未来音乐成为了标准的建材。这些圣歌的词写下

  • 标签: 西方音乐 格列高利圣咏 圣歌 战争舞蹈 宗教仪式 早期基督教
  • 简介:该文阐释了美国著名哲学家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以及与音乐人类学的音乐文化观和当今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关系,说明了音乐教育哲学方向和美国社会后现代文化转型的一致性.

  • 标签: 罗蒂 现代 后工业 后哲学 系统哲学 教化哲学
  • 简介:本文是孟文涛教授发现的杨荫浏早年撰写的一篇佚文,介绍了西方音乐家对待民族音乐的一些观点,它对现今的音乐学研究仍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西方音乐 音乐观
  • 简介:古典主义时代(1750—1820)欧洲的弦乐艺术(上)欧洲的18世纪是大转折和大革命的世纪,社会结构在变,哲学观点在变,美学思想、审美观点、艺术的形式和风格,都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宫廷艺术在衰落中演变,市民艺术在革命中发展。

  • 标签: 弦乐 艺术史 琴弓 古提琴 洛可可风格 古典主义
  • 简介:(一)这不是一个规范的时代,也不是几首歌做代表的时代。人们更善于思辨了,人们更珍措自由和选择了。“在中国文化的地平线上,今天发生在歌词两侧的故事是:音乐的坚冰已经打破,文学的海堤巳经冲毁,音乐变革的冲击,文学变革的震撼,加上歌词自身变革本能的欲望与要求,这三种力量的综合,定能使它发生不可思议和不可阻拦的变化……”(任卫新语)曾经极大地冲击和骚动着人们视听的邓丽君们,给干涸苦涩的心灵予一种亚文化的滋润。人们曾经是怎样羞涩不安地、新奇地、如饥似渴地寻求着心理补偿,这是对文化禁忌的巧妙和无可奈何的逆反。

  • 标签: 邓丽君 新语 文学变革 亚文化 年轻的朋友 哲理化
  • 简介:西方记谱体系常常随着具体乐器的表现需要而发展。自中世纪以来,人们一直来努力尝试简化记谱体系,减少记忆和计算因素,也产生了数百种着重访谱法的变革形式。在这些记谱法的演变、更替过程中,已经有几种记谱体系流行于世界各地,而且新的数码记谱体系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音乐工业和音乐艺术实践中。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有关记谱法改革历史和现状的研究,以便为音乐教育者提供一些信息。

  • 标签: 西方音乐 记谱法 乐器 变迁
  • 简介:<正>研究《乐记》,必须首先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它的作者是先秦的公孙尼子,还是西汉的河间献王刘德。拙作《<乐记>作者问题辨证》(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创刊号)即为此而发。二是它的基本哲学思想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本文所谈的便是这一问题。三十多年来,哲学界、音乐界大多认为《乐记》

  • 标签: 外现 哲学思想 乐记 感情激动 唯物论 唯心论
  • 简介:生活中时时处处有音乐,人们对不同种类的音乐的喜好程度也不尽相同,本文以西方古典音乐中的三位代表人物为例,初步探究了西方古典音乐的美丽之处。

  • 标签: 西方古典音乐 海顿 莫扎特 贝多芬
  • 简介:<正>第二讲文艺复兴以后的一百年(下)第三节巴赫和亨德尔总述J.S.巴赫(1685—1750)和G.F.亨德尔(1685—1759)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并没有象上两个世纪的音乐家那样重于音乐形式上的创造,而是充分利用已有的形式,将其补充和更加完善,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去深刻地反映他们生活的时代。这两位大师承继以往的传统,并汲取同时代各国的音乐成就。他们的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后来的欧洲音乐发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 标签: 作品 意大利 巴赫 亨德尔 法国 创作
  • 简介:<正>《音乐艺术》1988年第一期发表了林华题为《丑,丑感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运用以的论文。全文分为《丑族二公子以、《丑感发生原理》、经没有丑感的丑史》、经把丑感还给丑》、《丑与丑感的功与过》、《丑族在东方的命运》六部分加以论述。文章说,美与丑,美感和丑感,这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的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但很多人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美与丑,是审美意识的基本范畴的划分问题。美感与丑感,指的是人类在审美活动中得到的审美愉悦或厌憎。虽然美与丑,美感与丑感在审美科学中所涉及的方面不同,但二者有着密

  • 标签: 美与丑 艺术欣赏 艺术创作 西方现代音乐 美感 审美活动
  • 简介:<正>界说关于民间音乐、古典音乐与新近出现的流行音乐之间的区别,已有很多著作论及。但这类讨论,不管有无正确的理论根据,往往被轻易地看作是无实际效用的、纯属抽象的分类方法。这类讨论总的说来也显然对音乐学家比对演唱、演奏者和听众更具有意义。分类上的明确固然对我们认识世界上各种音乐的共性与个性有帮助,可是对它们的分类还是宜于使用宽泛的方法,即使偶然有模棱两可的地方。再说,世界上许多种文化其本身就存在着对民间的、艺术的、流行的

  • 标签: 流行音乐 非西方 析论 分类方法 共性与个性 民间音乐
  • 简介:数千年来,中外哲人围绕美的本质、美学研究的哲学基础等哲学前提进行了不懈的探讨,撰写了大量的著述,至今还没有哪一家之说被公认为真理。因此,当代西方美学界,对这类形而上的命题的兴趣已转移到审美经验、美感等具体研究中,突破点已经移位。我国美学界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似乎也不太执着于这种形而上的讨论,从抽象的哲学思辨与宏观规律的把握转向审美现象的分析。尤其是某青年学者提出“美的本体否定论“认为”美的本体,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美感”,更加

  • 标签: 当代西方美学 美的本质 音乐美学 哲学前提 美学界 审美现象
  • 简介:曲艺与哲学都是人类在精神领域的创造,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的密切联系。哲学是人类理性认识的最高形式,是带有普遍规律的方法论,其影响力是通过对人类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潜移默化,进而扩展到文化、宗教、科学、风俗、教育等方方面面。而中国文化因从古至今不间断的传承,受传统哲学的影响尤其明显。细数曲艺、文学、绘画、戏曲、建筑等艺术形式,无一不是在传统哲学的影响下发硎成长。

  • 标签: 传统哲学 曲艺 人类理性 中国文化 相互作用 潜移默化
  • 简介:近代以来,中国音乐教育的基础是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时期借鉴西方工业文明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体系的建制。当今人类社会已开始出现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型,音乐教育也必然开始出现转型,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第二次建构。在此转型中,中国音乐教育与中华文明的归复(归属与复兴)以及文化身份的建构是具有方向性的问题。因为在新的轴心文明时代如果中国音乐教育不考虑中华礼乐文明的参照,中国音乐教育必然失却自身文明的立足点,乃至迷失自身而成为西方文明音乐教育的肤浅仿效者。同样,在反思工业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音乐教育之时,西方也在考虑音乐教育建构中文明的归复,正如当今音乐教育实践哲学讨论的兴盛,它是对希腊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返本开新。

  • 标签: 工业社会 生态社会 礼乐文明 实践哲学 轴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