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究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这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后对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判断研究。随机选定历城区人民医院就医者,随机选取2022年9月—2023年2月临床被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77例为糖尿病肾病组,统计被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77例为单纯糖尿病组;随机选定同院同期相应的77例健康体检者设定为健康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均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四项指标的检测,三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加以评定。经检测研究发现,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各项水平相对于健康对照组明显提升(P均<0.05)。健康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血清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相对提高,各组之间检测的生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对以上四项指标共同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研究。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同型半胱氨酸  糖化血红蛋白  C反应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 作者: 曹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4-1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2期
  • 机构: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54
  • 简介:随着糖尿病的研究发展,人们围绕血糖相关指标进行了诸多研究,除了血糖水平之外,学者还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治疗以及并发症预防的重要指标,该指标的正确检测与监测对于糖尿病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能够协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预防各类并发症。很多人对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变化之间的关系认知不足,未掌握正确的检测方法,这样得到的结果不能够作为疾病治疗的依据,若患者采取了错误的检测方法,那么就会影响其血糖的调控与疾病的治疗。本文将介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概念与意义,分析影响人体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因素,同时讲解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注意事项。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注意事项;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血红蛋白细胞显微图像分割是显微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良好的血红蛋白细胞显微图像分割结果可以提高目标检测、信息分析等后续显微图像处理任务的准确度,帮助专家进行更精确的分析。以往血红蛋白细胞图像分割工作以人工为主,这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同时专家的专业程度以及疲劳程度也会影响识别的准确度,无法稳定地提供高质量的分割结果。同时,血红蛋白细胞显微图像有着血红蛋白细胞尺寸变化大、血红蛋白细胞形状不规则、血红蛋白细胞边界不明显及噪点较强等特点,这些特点进一步提高了人工识别的难度。因此,对血红蛋白细胞显微图像分割工作进行自动化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深度学习 血红蛋白细胞显微图像分割 非局部模块 语义分割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观察抗坏血酸、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对临床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01月-2022年01月间100例接受体检的健康受检者作为观察对象,采静脉血,加入干扰指标,分析其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 当ASC(抗坏血酸)<0.12g/L时,与GLU(血糖)呈正相关;当ASC<0.20g/L时,与Cr(肌酐)、TC(总胆固醇)、UA(尿酸)呈正相关;当DBIL(胆红素)<308μmol/L时,与GLU、TC呈正相关;当<DBIL410μmol/L时,与Cr、UA呈正相关;当Hb<5g/L时,与GLU呈正相关,<3g/L时。与Cr、UA和TC呈正相关。结论 抗坏血酸、胆红素、血红蛋白的加入,对部分生化指标存在明显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提高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应注意上述影响因素,结合多项指标,提高准确性。

  • 标签: 抗坏血酸 胆红素 血红蛋白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检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另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均实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实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检测,能够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控制血糖,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患者疾病诊断和治疗中起到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5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时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5例群众为对照组,对两组展开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检测,之后根据两组检测结果来分析这些检测工作对糖尿病患者治疗带来的效果。结果:通过检测结果分析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糖蛋白与空腹血糖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诊断和治疗中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以及空腹血糖检测能够明确了解患者疾病程度,并能根据检测结果为患者制定合理性和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因此这两项检测工作的进行能够实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检测结果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血标本存放时间及温度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0年8月我院采集的4例患者静脉血标本,对其进行研究,分别存放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状态下,对HBA1c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血标本在15~25℃存放三周、2~8℃存放三个月、-20℃存放三个月的HbA1c值与基准值比较的变化幅度比较明显(P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温度 全血标本 检测结果 存放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和空腹血糖(FPG)检测对糖尿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2年12月在肥城市某医院收治的50名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50名健康查体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比较糖化蛋白检测、空腹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检测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8.56±1.77%,空腹血糖8.52±2.79mmol/L;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5.89±0.33%,空腹血糖5.65±0.81mmol/L。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灵敏度92%,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2.59%;空腹血糖检测灵敏度76%,特异度84%,阳性预测值82.61%,阴性预测值77.78%;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检测灵敏度96%,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6.1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测定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比单独测定一种方法更为准确。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血糖及肾功能各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情况,分为病变组(46例)和无病变组(44例),并均予以HbA1c、FPG、Cr、Urea、TC、TG、LDL‐C检测。结果:90例糖尿病患者中病变组患者 HbA1c、FPG、Cr、Urea、TC、TG、LDL‐C等指标均显著高于无病变组(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血糖及肾功能各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诊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血脂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肾功能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检验在2型糖尿病诊断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次研究的病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观察组的选取对象为我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选取对象为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且体检结果健康的50名人员,两组均进行血糖检测和血脂检测,并比较其血糖检测结果和血脂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和HbA1c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对照组高,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与体检健康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和血脂检验结果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临床可通过检测HbA1c水平和血脂水平的方式进行诊断,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检测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血红蛋白Santa Ana (Hb Santa Ana)患儿进行遗传学分析,明确其致病原因。方法选择2013年8月4日因"发现贫血、脾大伴尿色加深5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一例Hb Santa Ana患儿为研究对象,并收集其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进行血常规检查。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儿及其父母的红细胞参数,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技术检测患儿及其父母的血红蛋白组分,利用跨越断裂点PCR及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患儿的常见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利用二代测序(NGS)检测患儿的珠蛋白基因变异,并通过Sanger测序对候选变异进行验证。结果患儿表现为轻中度溶血性贫血,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含量(90 g/L)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267 g/L)均偏低,网织红细胞比值(0.141)偏高,提示为低色素性增生性贫血。血红蛋白组分分析提示患儿血红蛋白F升高至10.7%,提示β珠蛋白肽链合成存在异常。患儿HPLC分析图谱可见异常峰,面积占总面积的4.5%。患儿父母的血常规和血红蛋白组分分析结果均未见异常。未在患儿中检出中国人常见的地中海贫血基因变异,珠蛋白基因测序结果提示患儿存在HBB:c.266T>C杂合变异,其父母未见相同的变异。依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相关指南判定为致病变异。结论患儿存在HBB:c.266T>C杂合变异,以溶血性贫血为主要临床表征,可确诊为Hb Santa Ana。

  • 标签: 血红蛋白Santa Ana 珠蛋白基因 溶血性贫血 基因变异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我院属于基层乡镇医院,承担学龄前儿童定期体检及常规血红蛋白化验任务。检验科负责儿童抽血、验血工作,结合日常检验情况,统计了本院就诊的0~3岁儿童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为预防儿童贫血提供干预依据。方法:依据血细胞分析仪,分析测定2022年5月-2022年7月至我院就诊的300例儿童的血红蛋白,并对血红蛋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0-1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1.88%,1-2岁儿童贫血率为33.33%, 2-3岁儿童贫血率为31.31%。结论:应重视纯母乳喂养婴儿的辅食添加,积极开展营养知识宣传及健康教育,进行儿童系统化管理,降低儿童贫血的患病率。

  • 标签: 血红蛋白检验 检验方法 儿童贫血
  • 简介:【摘 要】目的:深入剖析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诊断过程中运用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所涵盖的对象是79例因糖尿病肾病来我院诊治的患者与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0例患者,将糖尿病肾病患者设置为本实验甲组,将健康体检者设置为本实验乙组,实验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20年9月-2021年7月,给予两小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而后对比相关指标,同时比对甲组1期与4-5期患者相关指标。结果:统计数据表明,甲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指标高于乙组患者,甲组中4-5期患者较之1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更高,P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早期糖尿病肾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深入剖析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实践中的适用性。方法:本研究所涉及的对象是我院收治的7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与同期于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79例患者,实验开始时间为2020年9月,实验完成时间为2021年9月。对所有患者均展开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综合对比两小组患者相关检测指标,同时比较观察组1期患者与2-3期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与尿微量蛋白指标。结果:数据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指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2-3期患者较之1期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尿微量蛋白指标更高,P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早期糖尿病肾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血常规及血红蛋白(Hb)电泳联合检测在产前筛查的意义。方法:抽选168例疑似地中海贫血孕妇,分成两组,常规组行基因检测,实验组行血常规联合Hb电泳检测,比较两组检测情况。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之下,基因检测确诊73例,确诊率86.90%;血常规及Hb电泳联合检测确诊70例,确诊率83.33%,两组检测确诊率无较大差异。结论:血常规及Hb电泳检测对产前地中海贫血筛查效果良好,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进一步提高医院整体检测质量和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血常规 Hb电泳 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