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生物医学研究发现,免疫细胞也存在正反两方面的功能,如自身的NK/CIK/DC-CIK细胞在正常免疫调控网络的支配下,能杀灭、清除细菌、病毒、某些原虫、肿瘤细胞、炎性细胞、变异细胞、衰老、退化等各种异常细胞,并对受损伤的组织细胞进行修复。如免疫细胞在负调控作用支配下,所起的作用是相反的,不但不能维持机体健康,还要参与超敏反应和免疫病的发生。

  • 标签: 免疫调控网络 免疫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因素,为临床上注射乙肝疫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在本院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的825例新生儿,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对新生儿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进行检测,同时对家长进行调查,分析新生儿出生状况。结果男性患者无应答率为1.24%,女性患者无应答率为1.65%,女性患者无应答率高于男性患者,但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12月龄患者无应答率为0.25%,13-18月龄患者无应答率为4.03%,13-18月龄患者无应答率高于7-12月龄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重患者无应答率为4.66%,正常体重和超重患者无应答率分别为1.91%和0.72%,低体重患者无应答率高于正常体重及超重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患者的无应答率高于足月儿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的月龄、是否早产、母体孕期乙肝表面抗原情况等因素对于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情况具有很大的影响,对早产儿等免疫应答高危新生儿应进行乙肝抗体监测。

  • 标签: 新生儿 乙肝疫苗 免疫无应答 影响因素
  • 简介:据统计,世界有1/3的人口曾经感染乙肝病毒,约有3.5亿人是HBV携带者。如何预防和治疗乙肝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医学与数学等交叉学科的重要课题。基于Nowak模型,建立了具免疫时滞因素HBV感染时滞微分方程模型,对该模型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并应用Routh-Hurwitze定理及Lyapunov-Lasalle定理讨论了该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了免疫时滞对系统动力学性质产生的影响。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到的结果。

  • 标签: 乙肝病毒 免疫应答 LYAPUNOV函数 稳定性分析 时滞微分方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饲料蛋白(如:鱼粉、豆粕等)短缺现象愈发严重,价格不断上涨。在人们努力寻找这些蛋白替代物的过程中,一种“人见拍之”的小昆虫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它就是苍蝇。

  • 标签: 饲料蛋白源 蝇蛆 替代物 鱼粉 豆粕 苍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蛋白样受体与肿瘤免疫治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78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我院常规体检中无血缘关系的随机健康个体78例为正常对照组。进行DNA提取及KIR基因型分析。结果在所研究的78例肿瘤个体和78例正常个体中共检出了目前已知的18个KIR基因。且肿瘤患者的KIR基因频率与正常个体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癌症患者中,KIR的阻滞有可能成为切实可行的治疗选择以促进NK细胞介导的对肿瘤的细胞毒性反应。

  • 标签: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肿瘤免疫治疗
  • 简介:本刊讯2012第二届饲料蛋白应用新技术研讨会暨蛋白大会.于5月17日在南京市白宫大酒店拉开帷幕。此次盛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饲料与畜牧·新饲料》杂志、华牧先行网主办.上海杰隆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特别联办.北京金泰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科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办、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大会吸引了300多位来自全国畜牧行业技术精英出席。

  • 标签: 新技术研讨会 饲料蛋白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应用 畜牧行业 生物科技
  • 简介: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1模拟表位7肽在体外刺激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后的细胞增殖情况。方法选用经7肽皮下多点免疫和脾内直接注射两种免疫途径的免疫小鼠,无菌条件下分离脾淋巴细胞后,实验组分为刺激组与未刺激组,刺激组脾细胞再经7肽刺激,应用单溶液细胞增殖检测法体外检测7肽对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在不同浓度和不同培养时间点增殖的影响。结果体外7肽刺激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后,刺激组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与未刺激组比较存在促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出现了明显的增殖反应。结论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1合成肽在体外对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具有一定的促增殖作用。

  • 标签: 模拟表位7肽 淋巴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肿瘤患者血清免疫蛋白水平检测,了解肿瘤患者血清IgG、IgA、IgM的含量。方法选择肿瘤患者175例,同时以健康对照组做对照分析,测定血清IgG、IgA、IgM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癌组血清IgG、IgA、IgM含量差异显著(P<0.05);结肠癌组血清IgG含量差异显著(P<0.05);卵巢癌组血清IgG、IgA含量差异显著(P<0.05);而IgM含量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肿瘤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但与免疫蛋白含量不成正相关。

  • 标签: 肿瘤患者 免疫球蛋白 分析
  • 简介:草鱼,生活在上层水域的大型鱼类,群居,一群鱼的个体差不多大小,不存在大小年龄鱼合群生活的习性,以个大、力猛、劲长而闻名,深得垂钓爱好者的青睐。

  • 标签: 草鱼 大型水库 海竿钓 初夏 爱好者 生活
  • 简介: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芦苇开发公司三支渠高老板一池塘主养草鱼.池塘水面150亩.平均水深1.6m.养殖密度1000尾,亩,草鱼平均规格300g,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同时搭配混养鲫鱼及花自鲢。2011年6月17日起发现草鱼出现死亡(其他鱼无死亡),每日死亡量从十几尾逐渐增加至上百尾.寻求某水产厂家技术员帮助.诊断为真菌引起的烂鳃。使用硫醚沙星全池泼洒后无效,第八日死亡增至800尾。笔者接到高老板求助电话后赶往现场。

  • 标签: 主养草鱼 复口吸虫病 实例 治疗 平均水深 养殖密度
  • 简介:自从《中国钓鱼》杂志2011年第九期发表了我写的文章《云竹湖钓草鱼方法》一文后,我这个无名小卒被逼上了前台,有了点小名气。其实文章所写内容,都是我失败的总结。

  • 标签: 补充说明 草鱼 玉米 《中国钓鱼》 文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单阳性以及HbeAg也为阳性的双阳性孕妇进行产前注射HBIG和非注射HBIG两组对照,以及产后新生儿采用HBIG联合乙肝疫苗双重免疫,从而探讨免疫方法对阻断母婴乙型肝炎传播的效果,以及主、被动联合免疫的效果是否科学有效。方法选用产前健康查体结果为乙型肝炎HBsAg、HBeAg单阳性或双阳性的孕妇在产前3个月(妊娠28周)起每月注射一次HBIG和对照组产前不注射注射HBIG作为研究对象。新生儿均在出生时及15天时肌肉注射HBIG,满月、2个月和7个月龄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结论乙肝母婴传播有宫内感染、产时传播、产后传播3种方式,不论是单阳或双阳性孕妇及其婴儿,多次注射HBIG并联合接种乙肝疫苗进行主、被动联合免疫,是目前用于HBV母婴阻断的较好方法。

  • 标签: 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注射 阻断 感染
  • 简介:摘要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通过对窒息死亡组与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HSPs)表达的定量分析,表明窒息死心肌呈现出HSP60的强表达,为认定窒息死亡提供依据。

  • 标签: 窒息 热休克蛋白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左归丸及其有效成分对T细胞的免疫调控免疫调节作用机理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用Balb/c小鼠50只,平均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左归丸高中低剂量组。经处理后7天,对左归丸及其有效成分对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Balb/c小鼠经过不同剂量的左归丸进行处理后,其脾细胞中的IFN-γ、IL-2、IL-4、IL-10mRNA的表达水平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左归丸能够使活化状态下的小鼠T细胞对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能力受到抑制而降低;能够使小鼠的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斑的形成得到减轻,对T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抑制。

  • 标签: 左归丸 有效成分 T 细胞 免疫调控
  • 简介:孔子曰“为师不易,但从教不难。”此言是以学生和教师数量都很有限为前提的“问学时代”而论的。对于我们已踏入教师岗位的人来说,此言论可转化为“为师不难,但从教不易。”特别是对于从事学前教育的我们来说,

  • 标签: 教师数量 有效策略 应答 教师岗位 学前教育 不易
  • 简介:摘要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与机体的免疫系统有密切的关系,目前中西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机制的认识及免疫调控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中西医 调控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血清免疫蛋白在乙型肝炎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健康者、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测定血清免疫蛋白(IgG、IgM、IgA)同时对血清总胆红素(TBIL)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乙肝患者IgG、IgM、Ig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恶化组IgG、IgA、IgM以及TBIL水平显著高于好转组,同时PTA值明显低于好转组。结论血清免疫蛋白水平能直接反映出乙肝患者肝细胞受损的程度。临床血清免疫蛋白的检测对乙肝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免疫球蛋白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注射免疫蛋白(INIG)临床治疗儿童癫痫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至2011年期间患儿童癫痫的患者74例,设为治疗组。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免疫蛋白治疗,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以及患者疾病治疗的耐受性、安全性等免疫指标的改变进行了解,并且进行分析。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通过使用免疫比浊法对患者的血清免疫蛋白进行检测。同时,取53例健康体质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应的免疫指标的对比。结果患者在进行免疫蛋白的静脉注射的治疗后,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并且与正常儿童的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B淋巴细胞亚群指数相比较,在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有改善的趋势,并且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儿童癫痫患者进行免疫蛋白的静脉注射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疾病得到相对有效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积极意义。

  • 标签: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IG) 儿童癫痫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