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Orexin-A对肥胖大鼠摄食和自由活动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下丘脑外侧区(LH)置管,预先测量体重(BW),脂体重(FM)和瘦体重(LM),据此对大鼠分组并分别提供高脂(HF)和低脂(LF)饮食饲喂,通过置管向大鼠LH注射人工合成脑脊液(aCSF)或orexin-A(OXA)。在饲喂前后监测OXA对大鼠自发动态运动(SPA)以及摄食量,体重(BW),脂体重(FM)和瘦体重(LM)的影响,以及每日LH注射OXA是否能够抵抗高脂饮食引起的摄食诱导肥胖(DIO)。结果:高脂饮食饲喂之后,高摄食诱导肥胖(DIO)大鼠和低DIO大鼠间体重增加量(ΔBW)、摄食量和高脂饮食饲喂后的体重无差异(P〉0.05),但与低脂饮食组大鼠相比,上述各指标均显著增加(P〈0.05)。低DIO大鼠的24hSPA和活跃期SPA显著高于高DIO大鼠(P〈0.05)。LH注射OXA可使严重DIO降低而轻微DIO增加,DIO程度对LH注射OXA后的SPA的影响呈非线性的。每日双侧LH注射OXA可抑制早期DIO但并不改变大鼠摄食量。LH注射OXA使大鼠SPA增加,影响能量消耗,有助于DIO抵抗。结论:Orexin-A可通过增加大鼠活动量,调控肥胖大鼠的摄食和DIO抵抗作用。

  • 标签: OREXIN 下丘脑 高脂饮食 神经肽 能量平衡
  • 简介:在水温为16~20℃、盐度28.2±2.1、溶解氧为(7.5±0.7)mg/L、pH为8.0±0.3的条件下,研究了3种规格多棘海盘车(Asteriasamurensis)对4种规格魁蚶(Scapharcabroughtonii)的摄食量、摄食选择性和摄食昼夜差异。研究表明:多棘海盘车对不同规格魁蚶摄食数量均随魁蚶底播密度的增加而上升;不同规格多棘海盘车对同一规格魁蚶摄食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不同规格魁蚶摄食数量存在一定差异,对于最小壳长组的摄食数量最大;多棘海盘车对不同规格魁蚶软体部摄食量与魁蚶规格呈成显著正相关;多棘海盘车对不同规格魁蚶摄食数量均存在一定的昼夜差异且夜间的摄食数量大于昼间,魁蚶规格越大,多棘海盘车对魁蚶最大摄食数量时间出现的越晚。结果表明:魁蚶适宜底播密度在30ind/m2左右,底播规格越大越能有效防御敌害。根据多棘海盘车对贝类捕食特点,可采用浅水低值贝类作为诱捕生物对多棘海盘车进行清除。

  • 标签: 多棘海盘车 魁蚶 摄食量 摄食选择性 昼夜差异
  • 简介:摘要TLR家族广泛的存在于生物体中,参与调控机体的先天性免疫应答和获得性免疫应答。TLR10是该家族中唯一一个没有明确配体来源和未知生物性功能的孤儿受体,本文将阐述该受体的结构,分布以及潜在的配体,通过对不同病毒,细菌感染产生的免疫应答,初步表明了它的生物学功能。

  • 标签: TLR10 生物学功能 配体 流感病毒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蛋白的临床检验,以供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选取49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中选取49例作为对照组,探究4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49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免疫蛋白水平(lgG、lgA、lgM)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血清免疫蛋白水平(lgG、lgA、lgM)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蛋白水平与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免疫蛋白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临床检验血清免疫蛋白水平,可以有效判断患者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促进治疗效果,可应用推广。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免疫球蛋白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其中轻中度患者50例,重型患者50例。另选同时期我院健康体检者5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其血清免疫蛋白水平。评价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未好转组与好转组的总胆红素(TBIL)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与免疫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免疫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患者的IgM、IgA、IgG分别为(2.77±0.72)g/L、(2.68±0.62)g/L、(17.83±3.47)g/L,高于轻中度患者分别为(2.15±0.34)g/L、(2.25±0.67)g/L、(14.25±2.75)g/L,P<0.05;好转组的PTA、TBIL、IgM、IgA和IgG的水平低于未好转组,PTA水平高于未好转组,P<0.05。结论免疫蛋白水平越高,提示患者病情越严重,或治疗效果较差。可以和TBIL、PTA相结合,综合判断患者病情。

  • 标签: 乙型肝炎 预后效果 重型患者
  • 简介:摘要慢性乙肝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厌食、腹胀、劳累等形式,它主要是通过母婴或是血液等途径进行传播。慢性乙肝的发展情况较为复杂,如果急性向慢性转化之后,将会给后期的治疗带来极大的障碍,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肝癌、肝硬化等疾病的出现。为了研究给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免疫蛋白检验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多名患者以及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免疫比浊法测定研究对象的免疫蛋白水平,并将结果进行对比。为疾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有效地依据。

  • 标签: 慢性乙肝 免疫球蛋白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尿白蛋白免疫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对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设成观察组,选择同期来该院健康体检的60例人员设成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尿白蛋白免疫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比较检测含量及阳性检出率。结果对照组人员的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免疫蛋白G检测含量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免疫蛋白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15.0%、10.0%,低于观察组患者的73.3%、61.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免疫蛋白G的含量检测及阳性检出率结果,可为临床诊断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G Β2微球蛋白 老年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后静脉注射人免疫蛋白对胆管炎发生时间、发生率和发生次数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行Kasai手术治疗的胆道闭锁患儿38例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就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术后采用抗生素、激素、胰高血糖素、熊去氧胆酸、肝泰乐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在术后次日加用人免疫蛋白2.5g/次,1次/d,连用3d。观察两组患儿1年内胆管炎发生率、发生时间和发生次数。结果两组胆管炎发生率,对照组发生胆管炎10例,发生率为52.63%,研究组发生胆管炎8例,发生率为4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2,p=0.516。对照组发生胆管炎的时间平均为(42.05±13.63d),研究组平均为(66.16±15.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平均发生次数为(1.53±0.82)次,研究组为(3.68±1.7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注射免疫蛋白可延缓Kasai术后胆管炎的发生时间,减少1年内患儿胆管炎的发生次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胆道闭锁 人免疫球蛋白 肝门空肠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蛋白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乙肝病毒双阳性孕妇,然后将其随机分为了人数均为30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孕28、32与36周时,研究组取300IU的HBIG行肌肉注射,对照组未注射;出生后,实验组于24h内给予HBIG肌肉注射,并连续几个月注射,对照组未进行注射,仅接受常规疫苗。结果1岁时,实验组的乙肝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乙肝病毒母婴传播过程中,乙肝疫苗与免疫蛋白联用,能够起到良好的阻断作用,大大降低了双阳性母亲子女感染HBV的可能性,效果显著。

  • 标签: 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 乙肝疫苗 乙肝免疫球蛋白 阻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蛋白进行临床检验分析,探究其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在我院进行乙肝治疗的128例患者,按照病情将其分为A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及B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另选取正常健康体检人群作为C组,比较其免疫蛋白水平。再将128例患者按照治疗效果分为好转组及未好转组,比较其免疫蛋白水平及TBIL及ALT。结果A、B、C3组IgA、IgM、IgG等免疫蛋白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A组最高,C组最低。结论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免疫蛋白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可根据其检测结果判断患者病情。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免疫球蛋白 检验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免疫蛋白在小儿重症肺炎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入院的10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基本治疗方法,进行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治疗,对缺氧患者进行吸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额外的免疫蛋白治疗,观察、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好,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符合医学临床统计学标准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发热、咳嗽逐步消失,X光胸片显示炎症吸收较好,IgG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差异符合统计学研究标准。结论免疫蛋白对小儿重症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小儿退热、啰音消失、0058射线显示的炎症逐步减退等效果,患儿的血清中IgG水平明显减少,因此在临床中使用免疫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小儿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衰竭患者应用血清免疫蛋白检验的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肝衰竭患者67例,同时选择医院同期收治的慢性肝炎患者70例,均给予血清免疫蛋白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免疫蛋白水平,观察肝衰竭患者不同发病阶段的血清免疫蛋白水平。结果肝衰竭组患者的血清免疫蛋白水平均高于慢性肝炎组患者,肝衰竭患者发病11~20d时,血清免疫蛋白水平高于发病时间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通过血清免疫蛋白检验,可准确的判断患者肝细胞损伤程度,提升治疗方案制定的针对性,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 肝衰竭 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63-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静注人免疫蛋白(PH4)联合喜炎平对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56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入院时编号分组,双号为观察组,采用PH4联合喜炎平治疗,单号为对照组,单用喜炎平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及各项观察指标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各项生化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及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的时间少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麻疹合并肺炎患儿联合PH4和喜炎平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喜炎平注射液 麻疹 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