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房穿刺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状态下应用的疗效。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30眼)随机分为前房穿刺组15(15眼)及药物治疗组15(15眼),观察两组治疗眼压控制情况及视力恢复程度。结果前房穿刺患者眼压控制、视力水平优于药物治疗患者。结论前房穿刺可快速有效降低眼压,减轻眼压持续状态对视力的损害,青光眼的进一步治疗提供良好条件。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前房穿刺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前房穿刺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药物不能控制眼压中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情况.方法对212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在应用常规降眼压药物治疗未能有效降压,采取表麻下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前房穿刺放液,观察眼压控制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眼压≥50mmHg,所有患者穿刺放液,症状缓解,眼压下降,平均21.5mmHg,视力提高,角膜水肿及睫状充血明显好转,8患眼术后次日复查眼压复上升,于原穿刺切口再放液,眼压控制予以相应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前房穿刺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眼压持续状态的有效方法,损伤小,反应轻,并发症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并且能够改善其预后.

  • 标签: 前房穿刺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前房穿刺在急性青光眼中降低眼压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5急性青光眼患者应用前房穿刺结果35急性光眼患者应用前房穿刺,有31能快速降低眼压,无操作意外和并发症。结论前房穿刺可以作为急性青光眼中降低眼压一种方法,避免或减少应用甘‘露醇的全身毒副作用,降低医疗风险。

  • 标签: 急性青光眼 前房穿刺 降低眼压 医疗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术后眼压升高的原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2 211(2 860眼)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眼压的原因。结果术后眼压127眼(4.44%);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术后眼压发生率1.74%(32/1836),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发生率10.00%(11/110),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发生率11.92%(62/520),外伤性白内障发生率7.93%(10/126)。眼压发生原因:黏弹剂残留42眼(33.07%),炎症反应39眼(30.71%),囊破裂、皮质残留15眼(11.81%),玻璃体脱出10眼(7.87%),前房积血5眼(3.94%),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4眼(3.15%),人工晶状体嵌顿、移位、脱位3眼(2.36%),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3眼(2.36%),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眼(1.57%),囊袋阻滞综合征1眼(0.79%),其它原因3眼(2.36%)。根据术后眼压的原因进行相应处理。结论黏弹剂残留和炎症反应是引起超声乳化术后眼压的主要原因。合并有糖尿病、陈旧性葡萄膜炎及眼外伤患者比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容易出现术后眼压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高眼压 术后
  • 简介:摘要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中并发眼压和浅前房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对3存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中发生眼压,浅前房患者处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论中睫状环阻滞和灌注液玻璃体逆流引起的突发性眼压,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时竟可能地缩短晶体乳化和注吸皮质的时间,可避免大量灌注液逆向流向玻璃体,缩短晶体取出玻璃体前段和晶状体隔与虹膜睫状体接触时间,将有助于防止此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并发症 高眼压 浅前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青光眼滤过术后眼压性浅前房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79青光眼患者青光眼滤过术后,有28发生低眼压性浅前房,探讨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针对临床治疗对策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共有28(34眼)发生低眼压性浅前房,发生率28.6%(28/98),其中I级21眼,II级9眼,III级4眼。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前患者眼压情况与患者术后出现低眼压性浅前房关系密切,因此在术前有效控制眼压,可降低患者眼压性浅前房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 标签: 青光眼 滤过术后 低眼压性浅前房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出现浅前房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2011年119(128眼)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患者,对术后35(39眼)患者发生浅前房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35(39眼)患者发生浅前房的最主要原因是滤过过畅所致。采取保守治疗及再次手术重建前房恢复前房。结论针对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前房的原因,在中及术后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均可达到治疗目的。

  • 标签: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 浅前房 原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眼压症的临床疗效,临床治疗眼压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眼科接受治疗的高压症患者60,根据患者的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划分为2组,分别为30,给予对照组患者曲伏前列素+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眼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1、3、6个月,观察组的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眼压患者,针刺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眼压,稳定患者眼压水平,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针刺 高眼压症 疗效 眼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眼压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观察67外伤性眼压的分类及治疗方法,将外伤性眼压分为(1)前房积血继发眼压;(2)晶状体脱位继发眼压;(3)房角后退继发眼压;(4)外伤性白内障继发眼压;(5)原因不明的眼压增高。结果外伤性眼压积极合理的治疗,随访结果眼压正常者占87.50%。结论对眼部受伤伴眼压患者,应尽早就医,根据不同病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以避免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

  • 标签: 眼外伤 高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94(94眼)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观察。结果发生术后早期眼压共9所有病人给予药物降眼压治疗,其中2给予前房穿刺放出,次日所有病人眼压正常结论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由于不同原因可导致眼压,应于术后注意观察眼压,及时处理,对高危病例术后予预防性降眼压治疗,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前房发生的各种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青光眼患者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患者213中39眼发生低眼压前房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措施。结果青光眼术后发生低眼压前房39眼占总数18.31%,观察时间术后1-5天。浅前房发生的主要原因如下房滤过过强者20眼(占51.28%);结膜瓣渗漏10眼(占25.65%);脉络膜脱离者9眼(占23.07%)。36眼用保守治疗及3眼用手术治疗恢复前房患者预后良好。结论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前房发生率较高,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滤过过强。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浅前房
  • 简介:外伤性前房出血是眼科常见的眼外伤。前房出血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前房穿刺清除积血常常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正确选择前房穿刺的方法和时机,对改善前房出血的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传统前房穿刺的方法一般是在球后麻醉下做角膜缘3—5mm切口进行冲洗。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用简化前房穿刺治疗Ⅱ级及以上前房出血取得理想疗效。现将1998—2007年行前房穿刺治疗前房出血34报告如下。

  • 标签: 常规药物治疗 前房穿刺术 前房积血 外伤性前房出血 球后麻醉 临床工作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改良小梁切除与传统小梁切除治疗眼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100眼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50眼),A组给予传统小梁切除,B组给予改良小梁切除,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A组50患者治愈32,好转15,无效3;B组50患者治愈42,好转8,无效0。A、B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达0.6或以上的分别为6,15,两组患者各自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治疗眼压青光眼能取得较好效果,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高眼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对比观察
  • 简介:目的:通过与非接触式眼压计(non-contacttonometer,NCT)的比较,评价Diaton眼压计(DT)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前后眼压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LASIK术前及术后1mo,分别使用NCT和DT测量患者眼压,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mo时,NCT眼压测量值较术前下降(5.76±2.31)mmHg,DT眼压测量值则无显著差异(t=0.70,P=0.487);NCT与DT读数测量值差值与中切削量呈正相关,与术后中央角膜厚度呈负相关。结论:Diaton测量眼压不受角膜厚度的影响,因此更适用于LASIK术后患者眼压测量。

  • 标签: Diaton眼压计 非接触式眼压计 眼压测量 角膜磨镶术 眼压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一视网膜脱离术后眼压合并尿路结石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一视网膜脱离术后眼压合并尿路结石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 王某,男,66岁,主诉右眼视力明显下降伴黑影遮挡7天,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口服药物治疗,眼科专科检查示右眼远视力:CF/眼前,左眼远视力:无光感,眼压:R:19mmHg,L:19mmHg。右眼玻璃体混浊,眼底朦胧,隐见高度近视眼底改变,极部大部萎缩,网膜青灰色隆起,黄斑白孔可见,巩膜葡萄肿。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眼压、疼痛、睡眠形态紊乱、感染、口服乙酰唑胺并发尿路结石等,通过评估进行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尿路结石等相关护理。结果视网膜脱离术后眼压合并尿路结石患者经过治疗和个性化护理,术后恢复良好,目前无尿路结石及视网膜脱离等眼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视网膜脱离术后眼压有效治疗和护理干预,可减轻疾病和并发症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高眼压 尿路结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眼压早期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收诊的250患者,观察玻璃体切割与硅油填充术后眼压情况。结果250患者,47眼压,占18.8%(47/250),统计分析,术后眼压与性别、年龄无关,与有无晶体眼、有无联合巩膜环扎有关。结论玻璃体切割与硅油填充术后,易发生眼压症状。因此,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尽早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改善预后,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玻璃体切割 硅油填充术 高眼压 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