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临床资料1.1基本情况:患者,司机,男性,21岁,因头痛2月,发热1周,昏迷1d,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于2008年10月11日入院,既往有慢性胃炎史,无有养鸽子史。2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额部及两颞部隐痛,呈阵发性,病后曾在外院给予抗菌、抗结核、抗病毒治疗10d,病情加重转入我院。入院时查体:T39.20C,P90次/min。神志清,双瞳孔等大、等圆,

  • 标签: 剧烈头痛 雷尼替丁 慢性胃炎史 抗病毒治疗 临床资料 胃内容物
  • 简介:<正>老年人如遇剧烈头痛,可能患有以下六种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80%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有颅内压增高,头部呈现胀痛,炸烈,缓慢发生者早期仅在晨起后发生,以后逐渐为持续性。在咳嗽、用力后因颅压突增,头痛加重,并有呕吐、视乳头水肿、癫痫等症状。高血压脑病原有高血压,当血压急骤升高时,舒张压可达

  • 标签: 颅内占位性病变 剧烈头痛 老年人 高血压脑病 持续性痛 颅内压增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9例肌麻痹(THS)患者临床资料。方法对患者发病年龄、季节、性别、起病形式、颅神经受损、肌麻痹、实验室检查及激素疗效进行观察、分析、讨论。结果发病季节和性别无明显差异,头痛先于肌麻痹者为多,第Ⅲ、Ⅳ对颅神经同时受累较多,实验室和MRI、CT检查无异常发现,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结论肌麻痹是一种排除性诊断,皮质类固醇治疗后眼部症状缓解最迟需三个月,故不宜过早停药。

  • 标签: 痛性眼肌麻痹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肌麻痹,亦称TolosaHunt综合征。是一种因海绵窦非特异性炎症肉芽组织引起眼眶疼痛并出现动(Ⅲ)、滑车(Ⅳ)、外展神经(Ⅵ)和三又神经第一支(V1)功能障碍。临床上较少见,且病因多样,容易误诊。本文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1月-2003年6月住院诊治26例患者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痛性眼肌麻痹 肉芽组织 HUNT综合征 非特异性炎症 海绵窦 展神经
  • 简介:78岁邢奶奶夜间突然头痛、恶心,呕吐不止,家人以为是奶奶胃肠不好,带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卫生院医生给奶奶用药后症状没有任何改善,头痛胀加剧,左眼视力丧失。

  • 标签: 头痛 恶心 青光眼 视力丧失 卫生院 用药后
  • 简介:1病例资料飞行教员,男,32岁,总飞行时间2300h。6个月前因工作紧张出现头痛,主要为额部胀痛,每周疼痛4~5d,每次持续数小时,飞行噪声可导致头痛加重,休息后可缓解。头痛大汗。同时因头痛导致睡眠差,入睡困难,每天睡眠6h左右。2014年9月入体系医院,查头颅CT等未见异常。该院诊断为"头痛",给予双氯酚酸钠、中药辅助治疗,头痛有所缓解,飞行暂不合格出院。

  • 标签: 青光眼 误诊 飞行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颅宁颗粒治疗偏头痛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2月到2020年11月期间收治126例偏头痛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电脑随机编号法把其分成观察B组和对照A组,各63例,对照A组使用常规药物正天丸进行治疗,观察B组使用颅宁颗粒进行治疗,并对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B组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发作天数等均显著低于对照A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A组高,两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偏头痛过程中,使用颅宁颗粒进行治疗,能够显著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和天数,能够有效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颅痛宁颗粒 偏头痛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角膜屈光手术盛行,术后并发症也日益受到重视。其中干是最常见并发症,且部分患者存在慢性,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满意度。近年来研究发现泪液功能单位障碍在角膜屈光术后干发病机制中起核心作用。同时,研究者逐渐关注角膜神经痛与角膜屈光术后关系,试图从此角度理解角膜屈光术后病理机制。(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54-459)

  • 标签: 角膜屈光手术 干眼 角膜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