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医学高校开设体育舞蹈教学对医学生艺术素养的作用,通过对体育舞蹈的调查研究,主要从音乐及舞蹈方面对医学生心理及生理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使开设体育舞蹈向更优化、更完善的方向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医学生 体育舞蹈 艺术素养 开设课程 高等教育
  • 简介:摘要漫画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方式,它能够通过通俗易懂且趣味横生的画面表现引人发笑,漫画的表现形式也受到了世界范围的喜爱。在医学传播领域,利用漫画将科普知识通俗化、趣味化,让艰涩难懂的医学知识也能够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被人们接受,深入人心。医学科普漫画是一种传播健康生活理念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从医学科普漫画的内容表现,幽默风格和创意构思等方面入手,对创作更加有趣的医学科普漫画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漫画创意,幽默手法,设计,医学科普
  • 简介:偏侧舞蹈症是由多种不同病因所引起的不自主舞蹈样动作,是相对少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多样化,但以脑血管病最多见。本文通过对25例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其临床特点与治疗的认识。

  • 标签: 偏侧舞蹈症 临床分析 中老年 舞蹈样动作 临床综合征 脑血管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国西部创伤急救中心”医疗大厦,位于友谊东路以北,泛美大厦以东,占地面积13亩。主体高25层,群楼6层,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投资2.5亿元。由创伤急救、门诊、骨科住院部、层流手术室四部分组成,是适应日趋发展的医疗市场需求而建造一所现代化的创伤急救智能化医疗综合大厦。落成使用,将形成一条急诊抢救便捷的绿色通道,体现“救死扶伤”这一神圣主题。

  • 标签: 急救中心 中国西部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医疗市场需求 创作 创伤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非酮症性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7年2月我科收治的10例患者。结果10例患者均在血糖控制均欠佳的情况下发生急性舞蹈样症状,累及单侧肢体和/或面部,症状轻重不等,所有患者在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及对症支持治疗后3-4天后症状消失。结论糖尿病合并偏侧舞蹈症与血糖控制不佳相关,积极控制血糖及使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是治疗的重要方法。

  • 标签: 舞蹈症 糖尿病 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总结1例糖尿病非酮症性偏侧舞蹈症患者的护理。该病症状一般在活动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入睡后消失。重点为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安全护理、环境护理等基础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偏侧舞蹈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基因检测和肌电图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并进行讨论。结果:患者为男性,35岁,因“下颌不自主运动9+月”入院。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显示红细胞大小不等15.0%,裂红细胞0.7%,棘红细胞8.4%,刺红细胞8.2%。肌电图表现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基因检测发现VPS13A基因有3个杂合突变,包括剪接突变、移码突变和整码突变。诊断为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对症治疗后,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得到改善。结论: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神经系统综合征,表现为锥体外系症状和棘红细胞增多。通过血涂片、电生理检查和基因检测等方法可以明确诊断。目前尚无特殊有效治疗,但对症治疗对锥体外系症状具有一定临床效果。

  • 标签: 舞蹈病 临床 棘红细胞增多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育舞蹈对初产妇产时的疼痛程度及分娩控制感的影响。方法:以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接收的98例处在活跃期的产妇,作为本次医学研究中心内容,并且按照产妇到我院咨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使用常规的待产方法,研究组产妇使用生育舞蹈练习法进行待产。对比患者组间的VAS疼痛评分情况,分娩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初产妇的疼痛评分情况与对照组初产妇疼痛情况数据相比较差异较大,研究组分娩控制情况(171.59±1.56),对照组(165.59±1.70)(P<0.05)。结论:初产妇产时使用生育舞蹈干预,对产妇的疼痛有很好缓解作用,并且提升分娩控制感,值得在产妇生产过程中推广。

  • 标签: 生育舞蹈 初产妇生产 疼痛程度 分娩控制感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了儿科护理中护理沟通技术的运用。方法:选择了从2022年6月—2023年6月之间入我院儿科门诊进行治疗的100名儿童,按照入院顺序,可以将一百名儿童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是对照小组与观察小组,两个小组分别由50名儿童。对照小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小组则开展护理沟通艺术干预方式,比较两个小组的儿童护理依从概率、护患纠纷概率、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概率。结果:观察小组的依从率比对照小组更高,两小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概念。比较两小组的护患纠纷概率,观察小组比对照小组更低,统计学数据差异明显。比较两小组的护理满意度,观察小组比对照小组更高,统计学差异明显。两小组的不良反应概率中观察小组比对照小组更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护理中使用护理沟通艺术方式将进一步提升儿童的护理依从水平,大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缓和护患关系,具有较好的临床借鉴价值。

  • 标签: 护理沟通 儿科护理 具体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沟通艺术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评估其效果并得出结论。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0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儿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沟通艺术,比较两组患儿情绪状态以及合作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情绪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合作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沟通艺术是一种有效的儿科护理方法,可以促进儿童的康复和发展。通过艺术形式的表达和交流,儿童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同时,护理沟通艺术还能够缓解疼痛和焦虑、提供积极的治疗体验,并促进家庭的参与和支持。

  • 标签: 儿科护理 沟通艺术 应用研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