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脑膜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占成人颅内肿瘤的10%~20%,此肿瘤的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2倍。对比之下,儿童脑膜较少见,文献报道仅占儿童颅内肿瘤的1%~4%,具有与成人脑膜不同的特征。现将本院一例儿童脑膜的影像表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儿童 脑膜瘤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后病理证实脑膜患者行CT诊断的表现,以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手术后病理证实脑膜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CT诊断,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90例患者均为良性脑膜,71例表现为广基征(79.2%),19例为骨破坏(20.8%);12例(13.3%)为重度水肿,16例(18.3%)为中度水肿,61例(68.3%)为轻度水肿;6例(6.7%)为低等混杂密度者,28例(30.8%)为等密度者,56例(62.5%)为高密度者。结论脑膜患者行CT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CT诊断 脑膜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脑室脑膜的MRI表现,并结合文献,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侧脑室脑膜的MRI表现。结果15例中,年龄最小13岁,最大58岁,平均33岁,其中女性14例(14/15),男性1例(1/15)。肿瘤以侧脑室三角区多见,本组14例(14/15),侧脑室体部1例(1/15)。例病理均为WHOⅠ级,其中纤维型12例(12/15),纤维上皮型1例(1/15),血管脑膜1例(1/15),过渡型1例(1/15)。结论侧脑室脑膜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及发病部位、年龄、性别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脑膜瘤 侧脑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膜手术患者的手术前后护理。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脑膜患者22例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措施进行分析。结果22例脑膜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治愈17例,病情好转5例,术后并发症患者2例经临床对症护理病情缓解。结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让患者及家属相信通过手术治疗和正确护理,疾病预后好。提高本科护士对脑膜治疗和护理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患者提供正确及时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脑膜瘤 手术治疗 手前护理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诊断脑室内脑膜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36例,均为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到我院门诊就诊的脑室内脑膜患者,采用MRI检查诊断,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次研究选择的患者均为单发,发生在侧脑室30例,其中体部3例,三角区27例;21例为左侧,右侧9例。6例位于第四脑室。病理类型33例为纤维细胞型,3例为细胞型。MR表现为病灶边缘清晰、规则,呈分叶状4例,呈椭圆、类圆形32例。T1W1肿瘤稍低信号6例,等信号30例。T2W1肿瘤稍高信号15例,等信号18例,稍低信号3例。增强扫描33例均有明显强化。患者脑室均有程度不等的扩大,周水肿12例。结论脑室内脑膜采用MRI诊断,可显著提高确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 标签: MRI 脑室内脑膜瘤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显微手术对于嗅沟脑膜的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对于我院以显微手术进行诊治的共10例嗅沟脑膜患者,对其方法还有疗效做出总结和分析。结果10例患者Ⅰ级切除的有9例,Ⅱ级切除的有1例,没有手术死亡的病例发生。结论显微手术切除中采取双额下入路还有单侧额下联合翼点入路这两个方法,局限嗅沟者宜采用双侧额下入路,侵犯蝶骨平台者宜采用单侧额下联合翼点入路手术,对于嗅沟脑膜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

  • 标签: 嗅沟脑膜瘤 显微手术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显微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20例,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过程及疗效。结果20例患者肿瘤切除程度按Simpson法分级,Ⅰ级切除8例,Ⅱ级切除10例,Ⅲ级切除2例,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到2年,4例视力降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改善,术前头疼、头晕等颅内压增高的12名患者症状均好转,4例癫痫患者中3例再无癫痫发作,另一例患者术后随仍有癫痫发作,但发作次数及程度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复发2例,均为肿瘤Ⅲ级切除患者。结论显微手术切除蝶骨嵴脑膜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是临床切实可行的方法。

  • 标签: 蝶骨嵴脑膜瘤 显微手术 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脑膜的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膜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MRI表现特点和病理关系。结果在T1WI上表现为等信号的有12例(26.1%),稍低信号的有8例(17.4%),低信号的有22例(47.8%),高信号、稍高信号的只占4例(8.7%);在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的有20例(43.5%),稍高信号的有10例(21.7%),等信号的有11例(23.9%),稍低信号的有3例(6.5%),低信号的有2例(4.4%)。组织分类中医上皮型和纤维型为主要的发病类型。结论脑膜的MRI表现特点较为明显,其中T2WI的信号强度的差异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脑膜病理分类。

  • 标签: 脑膜瘤 MRI表现 组织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蝶骨嵴脑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5例蝶骨嵴脑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的显微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外侧型全切除,10例内侧型中7例全切除,2例近乎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未见死亡。3个月至2年的随访,12例全切除未见复发,近乎全切除与大部分切除的2例出现变大,1例未发生变化。结论显微镜下切除术能够明显增加手术全切除率,外侧型蝶骨嵴脑膜予以显微手术切除具有较高全切除率,而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的治疗仍属于一项难题。

  • 标签: 显微手术 蝶骨嵴 脑膜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膜的发病部位和MRI信号特点,探讨MRI对脑膜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01-2013.05本院收治并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26例脑膜病例,对脑膜的MRI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26例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结果26例患者皆为颅内单一病灶,其中上矢状窦10例,大脑凸面6例,大脑镰旁4例,小脑2例,桥脑1例,侧脑室1例,桥脑小脑三角1例,鞍结节1例;T1WⅠ表现为等信号16例,稍低信号9例,低信号1例;T2WⅠ表现为稍高信号12例,等信号3例,低信号1例,混杂信号10例;增强扫描均匀强化23例,不均匀强化3例,其中19例见“脑膜尾征”。结论脑膜的MRI表现具有较高的特征性,对脑膜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脑膜瘤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脑膜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对30例原发性脑膜患者根据脑膜大小及位置,分别采用全切除手术以及次全切除术(部分辅助放射疗法)的方式治疗,比较不同术式术后的整体情况,以及次全切除术中,进行放射疗法与未进行放射疗法患者的治疗情况,同时对并发症的具体发生情况统计评定。结果行次全切除术较之全切除手术患者在痊愈率上明显要低,在复发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要高;行此全切手术并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较之未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整体情况更佳;共出现7例并发症患者,次全切除手术患者发生率更高。以上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性脑膜行全切除术治疗效果优于行次全切手术。行次全切手术时辅以放射疗法等辅助疗法,效果更佳。

  • 标签: 原发性脑膜瘤 临床诊断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脑膜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8例脑膜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4例,研究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相关评分均无明显差别(t=-0.408,-0.399,P>0.05),护理后发现研究组抑郁量表(SDS)、焦虑量表(SA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且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低(t=-10.988,-15.405,-4.526,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改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26,11.257,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维持良好医患关系。

  • 标签: 应用价值 脑膜瘤 手术 舒适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28例矢状窦旁脑膜患者。结果I级切除9例(32.14%);Ⅱ级切除15例(53.57%);Ⅲ级切除4例(14.29%),无手术死亡;所有的患者进行0.5—2年的随访,27例恢复良好,有1例复发。结论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显微手术 矢状窦旁脑膜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矢状窦旁脑膜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矢状窦旁脑膜的临床表现、诊断方式和显微手术方法。结果按照Simpson切除分级标准I级切除11例(32.3%);Ⅱ级切除19例(55.9%);Ⅲ级切除4例(11.8%)。无手术死亡,随访1~36个月,仅有l例术后2年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后并放射治疗。结论上矢状窦旁脑膜的手术治疗应力争达到SimpsonI级切除,彻底的肿瘤切除、良好的血管保护是提高矢状窦旁脑膜手术全切率与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上矢状窦 脑膜瘤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矢状窦旁脑膜的手术治疗的技术与方法进行了分析。方法对本院20例矢状窦旁脑膜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手术均全切肿瘤;其中,13例为SimpsonI级切除(65%),4例SimpsonII级切除(20%),3例行SimpsonIII级切除(15%)。术后随访60个月,无手术死亡者。结论通过显微技术进行手术,控制出血,妥善处理保护上矢状窦,避免由脑皮质引流造成的静脉损伤,争取SimpsonI级切除肿瘤。

  • 标签: 矢状窦 脑膜瘤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侧型蝶骨嵴脑膜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将我院此次收治的120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非显微手术治疗;试验组对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侧型蝶骨嵴脑膜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能够提高切除效果,降低患者的致残和脑肿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 标签: 显微手术 内侧型 蝶骨嵴脑膜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显微镜下手术的颅底脑膜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以提高其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按肿瘤生长部位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在切过程中常规使用Zeis显微镜进行手术操作。部分未能全切者术后辅以γ-刀放射治疗。结果26例病例中全切除23例,大部分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本组术后无死亡病例。神经功能及症状体征加重1例。3例原术前有癫痫发作患者经手术及术后行抗癫痫治疗后痊愈。余全部都有不同程度恢复、好转或痊愈。结论颅底脑膜是血运异常丰富的实质性肿瘤,且颅底解剖复杂,凹凸不平,视野视角狭小多变,仍是专科的技术难点、热点之一。笔者认为对血管异常丰富、风险较大者,术中使用高速磨钻扩大视野,骨窗要尽量贴近颅底,降低颅压及充分暴露肿瘤,使用显微操作技术,才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显微技术是手术成功、安全的关键。

  • 标签: 颅底肿瘤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和伽玛刀治疗窦汇区脑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9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并获得完全随访资料的61例窦汇区脑膜患者的治疗情况。30例患者肿瘤体积较小,最大直径小于1~2cm,无明显颅内压增高表现及神经系统症状,选择行伽玛刀治疗。31例患者肿瘤体积较大,脑组织受压严重,或伴有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及颅内高压症状,先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残余者补充伽玛刀治疗。结果随访36~96个月。30例直接行伽玛刀治疗患者中,有2例经伽玛刀治疗后分别于12及19个月出现水肿反应,有1例患者于治疗5年后复发。31例手术患者,4例全切患者无一例复发;27例术后肿瘤残余补充伽玛刀治疗患者,1例于第4年复发。结论全切窦汇区脑膜十分困难。对于体积较小而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窦汇区脑膜,单纯伽玛刀治疗效果好,可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体积较大的临床症状显著的窦汇区脑膜,利用显微外科手术配合伽玛刀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保持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窦汇区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伽玛刀治疗 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