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40例胆道手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护理,细致地研究和分析以寻求达到最佳疗效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术后并发1例切口感染,2例胆漏,2例胆道出血均经非手术治愈,临床随访和近期观察效果良好。结论术后胆道引流管在肝胆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有着重要的作用。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正确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措施之一。

  • 标签: 胆道外引流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两种不同引流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132例行PTBD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TBD引流管前端是否置入肠道内,将132例患者分为外引组(n=81)和内外引组(n=51)。对比两种引流方式的减黄效果(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及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等术后情况。结果共纳入132例患者,其中男性91例,女性41例,年龄18~85岁。与术前相比,外引组患者术后总胆红素[(190.2±41.8) μmol/L比(294.9±38.3) μmol/L]和直接胆红素水平[(155.4±30.9) μmol/L比(242.1±39.6) μmol/L]以及内外引组患者术后总胆红素[(179.3±37.1) μmol/L比(288.1±35.4) μmol/L]和直接胆红素水平[(147.7±32.5) μmol/L比(233.7±36.1) μmol/L]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内外引组患者再次手术调管、重新置管或双侧置管[15.6%(8/51)比3.7%(3/81)]、胆道感染[50.9%(26/51)比27.1%(22/81)]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外引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胆道感染导致的死亡率相比,内外引组高于外引组[7.8%(4/51)比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杆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肠道来源细菌为两组患者胆道感染的主要细菌。内外引组患者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外引组[(34 928.0±3 693.0)元比(29 360.0±3 219.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BD外引术和内外引术都能迅速有效的缓解黄疸症状,两者引流效果相当。

  • 标签: 黄疸,阻塞性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胆道感染
  • 简介:摘 要 : 目的:探究经皮肝穿刺胆道外引术后护理相关问题;方法:随机选取 78 例患有阻塞性黄疸疾病的患者,对其进行皮肝穿刺胆道外引术治疗;结果: 78 例患者接受皮肝穿刺胆道外引术治疗,其中 4 例患者出现引流管渗透、 6 例患者出现血性胆汁、 7 例患者出现胆道感染;结论:患有阻塞性黄疸疾病的患者在接受皮肝穿刺胆道外引术治疗时极易发生并发症,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认真护理,以取得良好的治疗与护理效果。

  • 标签: 皮肝穿刺 胆道内外引流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种不同的胆道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的短期疗效及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按其治疗术式将其分为三组:ERCP组、PTCD组、EUS-BD组。采用统计软件SPSS 24.0进行数据处理。患者住院时间、肝功能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三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各项临床症状均得以缓解。三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EUS-BD组<ERCP组<PT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7 d三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患者总缓解率为74.3%(26/35),PTCD组及EUS-BD组分别为77.3%(34/44)、77.8%(21/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3%,PTCD组34.1%,EUS-BD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ERCP、PTCD及EUS-BD三种引流方式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短期疗效相当,其中EUS-BD并发症较少、恢复更快、优势更大。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道穿刺引流 肝功能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胆道科的历史源远流长。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无数前辈从认识胆道开始,由胆囊切除发展到肝外胆管探查,取得显著进步。黄志强院士首次采用肝叶切除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病,将胆道科从肝外胆管发展到肝内胆管。精准胆道科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成熟,标志着胆道科迈入“段”的时代。然而,由于诊断与治疗全流程中理念与技术的诸多不确定性,胆道科仍然是目前腹部外科最复杂,预后亟需改善的领域之一。未来的胆道科将突破现有的肝段水平,通过与各领域的专家合作,作出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背景的医疗决策并开展更加精准的手术作业。笔者通过回顾胆道科的历史,分析现状,旨在探索未来胆道科的发展趋势及目标。

  • 标签: 普通外科 胆道外科 精准医学 大数据 人工智能
  • 简介:内窥镜技术的问世是医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之所以如此高度地评价内窥镜技术,是因为在诊断方面它能直视腔内病变,且可以行病理检查以帮助确诊;在治疗方面,它可以代替某些传统外科手术,免除了开刀之苦,开创了内镜外科的新时代。如今内镜技术又分为内镜内科和内镜外科,成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重点学科之一。内镜外科技术是高科技,在胆道科临床方面影响尤深,使胆道科临床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仅就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技术在肝胆胰外科治疗方面的应用简单介绍如下。

  • 标签: 内窥镜技术 胆道外科 治疗进展 十二指肠镜技术 内镜外科 传统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内镜微创技术对胰周坏死感染外引术后残余病灶清创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1例胰周坏死感染经外引术后未愈患者,采用胆道镜经引流窦道进入病灶内部直视下识别并清除坏死组织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胆道镜下清创术治愈64例,治愈率90.1%,3例因经费原因中途退出治疗,4例患者分别在胆道镜下清创1~3次后因技术原因改行剖腹手术。64例胆道镜辅助清创治愈者接受胆道镜下清创2~9次,平均5.1次,87.5%的患者需4~6次清创;第一次镜下清创至治愈拔管时间为18~125d,平均71.3d。胆道镜下清创并发出血3例,肠瘘2例,均经非手术治愈。结论通过已建立的引流通道对胰周坏死感染残余病灶行胆道镜下清创术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胰腺 坏死 清创术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胆道外引术对恶性阻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DSA引导下对39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实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并置放内外引管或同时放置支架。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外引术及胆道支架置入术对不能外科手术的恶性阻塞性黄疸是较好的选择。

  • 标签: 阻塞性黄疸 介入治疗 内外引流 支架置入
  • 简介:由于传统经验外科理论和技术的局限性,肝内胆管病变的手术治疗遗留为腹部外科领域跨越世纪的难题,其复杂性主要源自肝内胆管在解剖、生理和病理学改变以及治疗技术上存在的高度“不确定性”。笔者团队集成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传统医学方法,系统优化和创新胆道科理论和技术.构建了以可量化、可视化、可控化为基本技术特征的精准胆道科范式,显著提高了胆道科实践的“确定性”。精准胆道科技术体系的创立破解了肝内胆管病变手术治疗的关键技术难题,推动胆道科从肝外胆道、肝门区胆道向着肝内胆道纵深挺进.迈入了以在肝段水平精准处理肝内胆管病变为标志的胆道科新时代。

  • 标签: 肝内胆管疾病 肝段 胆道外科 精准外科
  • 简介:摘要胆道疾病在临床上以胆石症、胆道感染及胆道蛔虫病最为常见。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重症胆管炎)最为严重,而且死亡率较高。胆道感染可引起胆石症,胆石症也可导致胆道梗阻而诱发感染。胆疲乏蛔虫病又是引起胆道感染和胆石症的重要因素。因此,蛔虫、胆石和感染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 标签: 胆道疾病 外科手术 护理
  • 简介:近代胆道科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基础研究的深入,临床上、影像学、手术与微创技术、介入医学和腔镜外科,生物制剂与生物材料的进步,胆道科成为一个既是综合的又是独立的学科及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随着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为主体的现代生物技术的突起,生物学与其他科学的广泛渗透与交叉,

  • 标签: 胆道外科 手术治疗 发展趋向 影像学 解剖学 生物制剂
  • 简介:摘要脑室外引是颅脑外伤、脑出血、急性脑积水常用的引流方法,经颅钻孔脑室穿刺,使脑脊液外引减压将脑脊液颅内出血排除体外,此方法可以降低颅内压、引流血性脑脊液、颅内给药,控制颅内压;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创口小,主要用于脑出血;以往的方法常用硅胶管接引流引流,易滑动、时间短、易感染,引流水平不易控制等缺点。方法我科引用威海村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颅脑外引器,通过虹吸原理用于脑室外引。结论归纳我科使用该引流器,病人的护理经验此种引流器适用于对于人体脑积液、脑出血等导致颅内压增高疾病需进行颅脑外引的患者,取代的以往的引流装置的不足,及时有效的观察病情,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术后的正确护理,取得更好的疗效。

  • 标签: 脑室外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脑室外引装置在脑室钻孔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08月37例采用一次性颅脑外引装置的患者为观察组,并以2008年1月—2009年12月39例使用一次性无菌引流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管道堵塞、颅内感染、气颅、低颅压发生率。结果采用一次性颅脑外引器进行引流,管道堵塞、颅内感染、气颅、低颅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颅脑外引器进行引流,既解决了使用传统的引流袋存在的不足,缩短了引流管留置时间,又减少了可能引起的引流管堵塞、颅内感染、气颅、低颅压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大大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 标签: 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 脑室外引流 并发症
  • 简介: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老年人将逐年递增(以中国办老年证65岁计算)。老年病人及老年急腹症将越来越多。我院1980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急慢性胆道疾患病人3119例,其中65岁以上的胆道疾患病人191例占3.8%。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人 手术探讨 外科患者 胆道 疾患病人 老年急腹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胆道科疾病的手术前护理措施。方法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根据需要进行静脉补液、体位、积极保肝、预防和控制感染、对症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治愈56例,病情危重自动放弃治疗7例,死亡1例。结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积极治疗伴随疾病,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健康指导,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胆道外科疾病 手术前护理
  • 简介:摘要胆道科常见的急腹症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急性胆囊炎发病率高,腹部超声已成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病情评估和严重程度分级用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轻度急性胆囊炎,早期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重度急性胆囊炎,应积极支持治疗,改善症状后,择期行胆囊切除手术。对于不能耐受手术风险、保守治疗无效的重度胆囊炎患者,应及时行胆囊引流治疗。急性胆管炎发病急,病死率高。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是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急性胆管炎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进行胆道减压、抗生素应用和一般支持治疗。常用的胆道减压方法包括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胆管引流、内镜超声引导下胆管引流、手术放置T管引流等。

  • 标签: 胆道 感染 胆囊炎,急性 急性胆管炎 诊断 治疗应用
  • 简介: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种先进的用于微创手术的器械不断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微创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其特点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痛苦较轻,又具美容效果,故易被医患两方接受。从国外的发展趋势来看,近年来随着该技术在普外科领域的普及,几乎绝大多数的开腹手术均可以由腹腔镜下手术来完成。国内尽管腹腔镜技术起步稍晚,但发展还是比较迅速,目前在数量、质量和手术技巧方面已达到较高水平。胆道科作为腹腔镜技术发生和发展的发祥地,在这一领域目前的情况究竟如何,或者说腹腔镜外科在这里有多大的潜力与作用,是应当受到胆道科同道们认真评价和定位的。本文仅以个人经验结合当前国外、国内的现状做一简述。

  • 标签: 腹腔镜下手术 胆道外科 腹腔镜技术 腹腔镜外科 科学技术 微创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