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中发病率、病死率较高之一的肝细胞癌,其非手术治疗整体效果不佳。CXCL17作为目前最后被发现的 CXC 家族趋化因子,当前随着CXCL17受体以及相关功能的不断研究,发现其在干细胞癌中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 标签: CXCL17 肝细胞癌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Gln)对肝硬化大鼠模型肝细胞线粒体凋亡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70 只,随机分为N组(N)、C组(C)、C组(G),观察各组大鼠生存情况、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肝细胞凋亡情况、 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 结果:G组大鼠的存活率明显高于C组;C组大鼠血清 肝功能水平显著高于N大鼠,而G组大鼠肝功能水平较C组降低;G组大鼠肠凋亡较C组减轻;C组大鼠肝组织中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较N组升高,C组肝组织中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低于C组。 结论:Gln可以提高肝硬化大鼠模型的生存率,改善其肝功能,抑制肝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Caspase-3途径来实现的。

  • 标签: 肝硬化 大鼠 谷氨酰胺 肝细胞 线粒体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3月到2018年7月间选取40例患有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患者来进行这次实验研究,研究中有20例患者采用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称为观察组;有20例患者没有采用放射治疗,称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中位生存期以及1年生存率。结果经过临床实验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要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且1年生存率,观察组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增加中位生存期时长,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1年生存率,因此,在临床上可以大力推广这种临床方法。

  • 标签: 原发性肝细胞癌 门静脉癌栓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CT与MR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实施在肝细胞肝癌临床诊断中发挥的价值。方法:研究选择我院接诊的64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纳入本次检查研究中,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将患者均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单组是32例。研究组接受MR检查,对照组接受CT检查,对比指标:检查确诊率。结果:检查确诊率:研究组是96.88%,对照组是84.38%,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CT MR 肝细胞肝癌 影像学检查 价值对比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普美显在早期肝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纳入本院于 20 16 年 2 月到 2020 年 2 月阶段,接收的行病理检查确诊的早期肝癌患者 92 例以及 48 例肝硬化患者。对比两种疾病予以不同 Child-Pugh 分级患者 HEF 差异,比较 MRI 平扫和普美显 MRI 检查早期肝癌的敏感度。 结果: 早期肝癌的 HEF 值>单纯肝硬化组( P<0.05 );早期肝癌的不同 Child-Pugh 分级>单纯肝硬化组( P<0.05 );早期肝癌 MRI 平扫敏感度 65.38% ( 34/52 )、特异度 55.00% ( 22/40 )和准确度 60.87% ( 56/92 ) ; 普美显 MRI 诊断敏感度 95.12% ( 78/82 )、特异度 80.00% ( 8/10 )和准确度 93.48% ( 86/92 ) 。 结论: 普美显 MRI 诊断早期肝癌的效果要高于 MRI 平扫,且普美显 MRI 定量评定 HEF 值可作为诊断早期肝癌的指标。

  • 标签: 普美显 MRI 早期肝癌 MRI平扫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安罗替尼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2月我院50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等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标准治疗,实验组接受安罗替尼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疼痛症状疗效、生活质量以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这为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安罗替尼 复方苦参注射液 晚期肝细胞癌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3月到2018年7月间选取40例患有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患者来进行这次实验研究,研究中有20例患者采用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称为观察组;有20例患者没有采用放射治疗,称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中位生存期以及1年生存率。结果经过临床实验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要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且1年生存率,观察组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增加中位生存期时长,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1年生存率,因此,在临床上可以大力推广这种临床方法。

  • 标签: 原发性肝细胞癌 门静脉癌栓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介入联合甲磺酸仑伐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不良反应及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肝动脉介入联合甲磺酸仑伐替尼治疗,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06例患者不良反应以高血压57.55%最为多见,另外胃肠道反应34.91%,肝脏毒性31.13%,手足综合征10.38%、甲状腺功能低下9.43%、皮疹7.55%,其中Ⅲ-Ⅳ级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6.66%最高,其次为高血压5.66%、肝脏毒性4.72%、手足综合征0.94%。结论: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采取肝动脉介入联合甲磺酸仑伐替尼治疗会出现较多不良反应,以高血压、消化道反应等较为多见,需密切监测及针对性处理。

  • 标签: 肝细胞癌 肝动脉介入 甲磺酸仑伐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SDPL1在肝细胞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预测SPDL1基因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GEPIA2.0、HPA、UALCAN及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SPDL1表达对H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利用LinkedOmics、GeneMANIA数据库探讨SPDL1在HCC发生中的可能机制。结果:SDPL1 mRNA在HCC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P53突变型HCC中SPDL1mRNA表达在较未突变者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在不同民族、性别、年龄、BMI、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等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PDL1mRNA高表达组HCC患者的总体生存期、无病生存期、肿瘤无复发生存期、疾病特异性生存期均低于低表达组(P<0.05)。PPI分析显示NEK9、KNTC1、ZW10、UBXN1、YLPM1等蛋白与SPDL1具有明显的相互作用,KIF18A、LMNB1、BUB1B、TTK和SGOL2等蛋白在HCC中与SPDL1共表达,这些蛋白能够促进染色体分离、染色体定位、DNA复制、细胞周期、同源染色体重组等,引起肿瘤染色体不稳定性。结论:在HCC中,高表达的SPDL1可能通过引起肿瘤的染色体不稳定,促进HCC的发生及发展,并成为判断HCC患者预后新的生物学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红细胞保存液(MAP)洗涤红细胞和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市输注洗涤红细胞患者100例,时间范围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和观察组(输注红细胞保存液(MAP)洗涤红细胞),各50例,对比两组输血效果。结果:输血后两组Hb、RBC水平均明显升高,但组间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小(P>0.05)。结论:在临床输注效果、安全性方面,MAP、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生理盐水 红细胞保存液 输血反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IL-3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心房颤动患者的关系。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7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为对象,另取同阶段健康体检人员35例纳入对照组;检测IL-1β、IL-33水平,测定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射血分数(LVEF),分析IL-1β、IL-33、NLR与心脏结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房颤组IL-1β、NLR、LAD均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IL-33、LVEF比较(P>0.05);NLR与LAD为正相关。结论:与窦性心律者相比,心房颤动患者血清IL-1β、IL-33、NLR水平明显升高,同时NLR与LAD呈相关性,为临床评估判定房颤发生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33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心房颤动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外周血细胞形态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诊断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本院在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04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资料,记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1例,记为对照组,对所有儿童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记录并对比两组受检者检测结果。并将研究组患儿随机均分成甲组和乙组,甲组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乙组基于甲组采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诊断,对比甲乙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 除RDW之外,研究组Hb、RBC、MCH、MCV、MCHC、铁元素水平和铁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乙组诊断准确率高于甲组(P<0.05)。结论 外周血细胞形态与全自功血细胞分析仪针对小儿缺铁性贫血联合诊断效果显著,可有效区分不同受检者的血液指标水平,在血液疾病检查中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 标签: 外周血细胞形态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联合诊断 小儿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外周血细胞形态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诊断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本院在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04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资料,记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1例,记为对照组,对所有儿童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记录并对比两组受检者检测结果。并将研究组患儿随机均分成甲组和乙组,甲组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乙组基于甲组采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诊断,对比甲乙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 除RDW之外,研究组Hb、RBC、MCH、MCV、MCHC、铁元素水平和铁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乙组诊断准确率高于甲组(P<0.05)。结论 外周血细胞形态与全自功血细胞分析仪针对小儿缺铁性贫血联合诊断效果显著,可有效区分不同受检者的血液指标水平,在血液疾病检查中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 标签: 外周血细胞形态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联合诊断 小儿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记忆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检测对胃癌的临床价值,同时分析两种T细胞对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本次研究将通过对照实验的形式实施,将纳入32例胃癌患者参与实验,将其命名为患者组,于同期再次选取32例健康者进行对照实验,命名为对照组。实验开始后抽取2组研究对象外周血样本,通过荧光标记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抗CD4、抗CD8、抗CD45RO、抗CD62L进行染色,随后分别检测记忆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并探析记忆T细胞和调节T细胞与胃癌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外周血记忆性T细胞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从数据显示可见,患者组与对照组的CD8+T、CD8+TCM、CD8+TCM/CD8+T、CD8+TEM/CD8+T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余指标差异不大(P>0.05)。其次,针对患者组的CD4+T细胞、CD4+TCM、CD4+TEM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进行了分析,在CD4+T细胞方面,患者组性别、TNM分期差异明显(P<0.05),CD4+TEM方面性别方面男性高于女性,(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不大(P>0.05)。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记忆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与健康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有利于提升为胃癌病理情况的检测,有助于提高对胃癌的预后治疗。

  • 标签: 胃癌 外周血 记忆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胃癌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时应用骨髓细胞学检查能够更有效判断出具体病因,提高诊断时的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选自2017年3月至 2022 年5月某院接诊治疗的243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根据病因不同区分成造血性系统疾病组 (简称甲组)( 68例) 和非造血系统疾病组(简称乙组) (175例),对他们的血红蛋白(HGB)、血小板 ( PLT ) 和白细胞(WBC)水平值进行对比, 另外对造血性系统疾病组患者的骨髓样本进行采集然后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对疾病类型患者的网织红细胞(RET)水平值与骨髓异常增生 (MDS) 程度分级。 结果 发现非造血性系统疾病组的HGB、PLT与WBC的水平参考值均高于造血性系统疾病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发现造血性系统疾病组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与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RET低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而AL患者低于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非造血性系统疾病与造血性系统疾病引致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检查的血液各项数值存有差异,不同类型造血性系统疾病患者RET水平参考值与骨髓增生异常分级也有显著不同,因此在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时骨髓细胞学检查可以明确病因、避免误诊,为辩证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骨髓细胞学检查 全血细胞减少症 诊断应用
  • 简介:摘要: 在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HIV潜伏库 是重要的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她对治疗效果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CD4+T细胞在 HIV潜伏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 包括了很多种类的细胞亚群, 正是这些细胞亚群对 HIV潜伏库 进行了重要的维持。 所以对于这些细胞亚群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对这方面的免疫学机制的研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章就这些方面的内容展开了研究。

  • 标签: HIV潜伏库 CD4+T细胞 免疫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复发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检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间收治的1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检验的结果进行分组,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B组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结果:在流式细胞术检验后,A组在敏感性、特异性方面均高于B组,在预测阳性率方面低于B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测阴性率方面,A组和B组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情况方面,MRD阴性患者复发率为27.27%,MRD阳性患者复发率为79.48%,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白血病复发外周血白血病细胞中,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查,能更好、更准确的预测出急性白血病的复发,从而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外周血白血病细胞 流式细胞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复发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检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间收治的1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检验的结果进行分组,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B组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结果:在流式细胞术检验后,A组在敏感性、特异性方面均高于B组,在预测阳性率方面低于B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测阴性率方面,A组和B组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情况方面,MRD阴性患者复发率为27.27%,MRD阳性患者复发率为79.48%,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白血病复发外周血白血病细胞中,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查,能更好、更准确的预测出急性白血病的复发,从而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外周血白血病细胞 流式细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