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加颌间牵引法治疗下颌骨骨折的可靠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下颌骨骨折行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加颌间牵引法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的咬合关系、伤口的愈合以及骨折的复位、愈合情况。结果43例患者创口均1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患者颌面部形态得到较好的恢复。咬合关系、咀嚼功能及张口度均恢复良好。结论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加颌间牵引法即联合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效果可靠,是较为理想的下颌骨骨折治疗方法。

  • 标签: 下颌骨骨折 微型钛板 内固定术 颌间牵引 联合固定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膜固定联合医用胶(COMPONT)提眉术在眼周年轻化美容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实施提眉术的60例患者,分为医用胶(COMPONT)联合骨膜固定组(治疗组30例)和传统7-0尼龙线外缝合组(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7d内伤口的疼痛情况、伤口愈合等级、伤口美观满意度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3~6个月随访,两组均未出现伤口感染、严重瘢痕反应等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伤口疼痛、伤口愈合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伤口美观满意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膜固定联合(COMPONT)和传统7-0尼龙线外缝合法相比,操作简便易行,术后渗出少,效果满意,能消炎杀菌,更能减少瘢痕形成,且术后美观度优于传统的外缝合,是提眉术中无痕化较理想的一种治疗方式,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医用胶 骨膜固定 提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新固定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我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住院且行气管切开的患者156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分别对气管切开的固定方法研究,实验组采用海绵系带固定,对照组气管切开采用双根压脉带系带固定。结果对照组11例发生颈部皮肤破损,实验组3例发生颈部皮肤破损,对照组更换固定带平均时间8分钟,实验组更换固定带平均时间5分钟,两组在更换固定带平均时间,颈部皮肤破损发生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根压脉带系带固定可有效预防颈部皮肤破损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护士更换固定带的工作量,提高效率。

  • 标签: 双根压脉 气管切开 固定 海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观察改良型胃管固定结合(圆角鼻贴)结合“工”字胶布高举平台法在胃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神经内科留置胃管病员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3M胶布制作的鼻贴固定,观察组使用3M胶布制成的圆角鼻贴结合“工”字形胶布在面颊部用高举平台法加固。结果观察组病员卷边率、胃管脱落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鼻贴更换时间显著延长,留置胃管时间延长。结论圆角鼻贴结合“工”字形胶布的高举平台法应用于胃管固定具有双重保护作用,增强了固定效果,提高了病员的舒适度。

  • 标签: 胃管固定 改良鼻贴 高举平台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研究在PICC维护贴的固定当中使用等号式固定的效果以及具体的应用情况。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2019年1月到9月在我院肿瘤住院部PICC进行导管维护的患者一共选择了3065名,根据患者使用的固定方法进行分组处理,其中使用传统方法需要固定PICC患者一共613名,将其作为对照组,使用创新固定的方法一共2452名,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出现皮肤损伤,松脱等情况以及舒适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医用黏胶出现皮肤损伤,贴膜松脱以及感觉舒适的情况都是明显超过对照组的,差异明显,P

  • 标签: 等号式固定法 PICC维护 贴膜固定 应用
  • 简介:AS流沙固定是一种化学固沙新方法,可以固定大面积修筑公路等形成的流沙和两侧斜坡,使沙兵表面形成保护层,具有归沙力。

  • 标签: 公路 固沙 路域化学防沙 AS流沙固定法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住宅楼混凝土柱中线盒固定展开分析,思考了住宅楼混凝土柱中线盒固定的具体的内容和应用的方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可供今后的住宅楼混凝土柱中线盒固定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住宅楼,混凝土柱,线盒,固定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四肢骨折已有100余年历史,内固定器材主要有钢板、髓内针、螺丝钉等。它能使骨折端取得解剖复位,具有可早期负重、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主要适用于斜形、螺旋形骨折手法复位不满意及骨折伴血管神经损伤的病例。

  • 标签: 内固定法 治疗 胫骨下段骨折
  • 简介:静脉内治疗是近代医学的组成部分,约50%患者接受此治疗,而输液程序中的胶布固定是主要的一个环节。胶布的固定效果关系到输液顺利与否。目前输液针头的固定方法及标准尚无确切的报道。我们通过多年对我院门诊成年患者输液操作观察,总结出仅用两条胶布就可固定妥当。这样,既减少患者因固定不当、针头滑出,造成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又减轻了护理人员操作的繁琐。替代了传统的3—4条胶布固定

  • 标签: 浅静脉输液 固定法 静脉内治疗 胶布固定 成人 输液针头
  • 作者: 盛春晨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4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苏州215300
  • 简介:目的:探讨徒手颅骨固定联合颈托制动在颈椎损伤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收治的46例颈椎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观察组使用徒手颅骨固定联合颈托制动。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情绪反应、2次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颅骨固定联合颈托制动干预可有效改善颈椎损伤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状态,有利于提高急救成功,降低不良情绪反应、2次损伤发生率,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徒手颅骨固定法;颈托制动;颈椎损伤;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的头皮静脉针固定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前后两个月份在我科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的婴幼儿分别采用老方法和改良后的固定,前者作对照组,采用改良固定的为实验组。结果两组固定输液过程中发生针体移位滑脱例数相比较,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实验组固定提高了一次固定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

  • 标签: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固定 观察面 减少刺激 重力作用 阻止滑脱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和研究减轻和避免静脉补钾引起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90例需静脉补钾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B、C三组先实行常规穿刺法,进行不同浓度、滴速、时间和剂量补钾的疼痛测定,然后进行A组常规穿刺法、B组抬高针尾法和C组翻转针柄法穿刺固定补钾测定结果的疼痛情况,并进行A、B两组补钾疼痛病人实行再次翻转针柄固定的方法,并测定其疼痛缓解情况。结果含钾浓度、滴速明显影响静脉补钾疼痛程度;持续补钾时间和持续补钾的每日剂量对静脉补钾的疼痛影响不大。而三种穿刺固定方法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90%、83.3%和16.6%,具有显著差别;发生疼痛后的患者实行再次翻转针柄后缓解率达95%且缓解时间为1—2分钟。结论钾离子是致痛因子,单位时间内流经血管的钾离子数目和疼痛的发生呈正比。钾离子和血管组织的距离及药物流向与疼痛发生有明显关系,翻转针柄法是减轻和避免静脉补钾所致疼痛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减轻 静脉补钾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安全、有效的固定方法。方法将18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3组,试验A组采用寸带固定的方法;试验B组采用F型-气管插管固定固定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用胶布固定方法;对三组气管插管固定牢固度及护士操作所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B组F型-气管插管固定器在牢固度、舒适度、口腔并发症均优于其他两组(P<0.05),在护士操作所需时间方面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F型-气管插管固定固定更安全、美观,且口腔并发症少,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 标签: 气管插管 固定方法
  • 简介:目的评价张力带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锁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后张力带固定治疗,术后随诊分析.结果所有骨折均在半年内愈合.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结论张力带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手术方法.

  • 标签: 治疗 锁骨远端骨折 张力带固定 术后随诊 患侧 肩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高举平台固定在护理管道中的运用性。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需实施管道护理120例患者(在2016年5月22日至2017年5月22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高举平台固定,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管道固定方法,有6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管道渗漏率(0.00%)、管道移动率(1.67%)、管道脱出率(1.67%)、管道平均固定次数(3.62±1.42)次、VAS评分(1.15±0.32)分、舒适度(100.00%)、压疮率(5.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管理护理运用高举平台固定效果显著。

  • 标签: 高举平台固定法 护理 管道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拇指Ⅰ区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固定方法,避免指间关节长期固定后导致关节僵直,避免反复穿针固定对指间关节关节面的损害。方法2008年8月—2010年7月我们共收治24例拇指Ⅰ区指伸肌腱损伤且不合并撕脱骨片的患者,均采用骨膜外固定的方法固定修复伸指肌腱。结果术后3个月均得到随访。患者拇指伸指功能满意,远侧指间关节活动范围指过伸5°~屈70°,无肌腱再次断裂及指间关节僵直、未遗留远侧指间关节疼痛、创伤性关节炎的表现。结论不经过指间关节行骨膜外穿针固定拇指Ⅰ区伸指肌腱损伤的修复,促进伸指肌腱的愈合,避免术后远侧指间关节僵直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有助于伸指肌腱修复术后患指功能的康复。

  • 标签: 骨膜外固定法 锤指畸形 拇指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蝶翼固定器结合"S"形固定固定腹腔穿刺引流管的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穿刺术病人60例,按病人入院日期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均按常规方法置入腹腔穿刺引流管(即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选用胶布、纱布常规粘贴法固定引流管,观察组使用蝶翼固定器采用"S"形固定固定引流管,比较两组病人管路滑脱情况、病人舒适度、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引流管脱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舒适度、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蝶翼固定器的使用增强了引流管的固定强度,有效防止管路滑脱;"S"形固定可减少过长的引流管的重力拖垂,进一步防止管路滑脱;蝶翼固定器的使用可提高病人舒适度,改善睡眠质量。

  • 标签: 蝶翼固定器 “S”形固定法 腹腔穿刺 引流管 管路滑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