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应用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检验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入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80例作为对照组,均收集清晨尿液样本,检测尿蛋白、尿微量蛋白两项指标,并统计两组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的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以及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检验 尿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早期肾脏疾病诊断应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 62例早期肾脏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 6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观察比较两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 54例, 阳性率为 90.0%;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 1例, 阳性率为 1.7%;两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 65.2±2.1) mg/L, 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 8.1± 1.3) mg/L;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早期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良好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早期肾脏疾病 ;尿微量白蛋白 ;诊断    引发人体出现肾脏疾病的因素较多, 在临床上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主要为水肿、尿少、尿频尿急、高血压、血尿或者尿出泡沫增多等, 还有可能伴随着腰酸背痛和其他全身性症状 [1]。当人体肾脏受损后, 患者尿液中微量蛋白的种类或者含量也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在临床诊断中, 对患者尿液中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能够了解患者肾功能的变化情况, 能够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更为有效的依据 [2]。本文研究分析早期肾脏疾病诊断应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 2016年 6月~ 2017年 6月本院收治的 62例早期肾脏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其中肾炎 11例, 肾病综合征患者 10例, 尿路感染患者 6例, 肾小球疾病患者 8例, 糖尿病肾病患者 5例, 高血压肾病患者 10例, 肾囊肿患者 12例 ;男 37例, 女 23例 ;年龄 47~ 69岁, 平均年龄( 58.0± 3.7)岁。另选取同期 6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男 37例, 女 25例 ;年龄 47~ 68岁, 平均年龄( 57.5±3.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样本选择为中段尿液, 将其吸取到试管中, 然后进行定性检测, 同时对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进行检测。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其中尿微量白蛋白 /肌酐比值正常范围为 0~ 3;当尿微量白蛋白 /肌酐比值 >3为阳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 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 54例, 阳性率为 90.0%;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 1例, 阳性率为 1.7%;两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 65.2±2.1) mg/L, 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 8.1± 1.3) mg/L;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目前, 尿微量白蛋白在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中是较为常见的检查手段之一, 其准确性较高 [3]。肾脏疾病对人体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 病情严重时会造成血尿, 而对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能够了解肾脏疾病的病情, 为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    在人体器官当中, 肾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 能够将人体内部的各种有毒物质排出体外, 同时还能帮助调节人体内部水电平衡, 因此肾脏具有重要的生理方面功能 。当人体出现肾脏方面的疾病, 则会对多种生理功能产生影响, 导致各种并发症。当肾脏出现病变会导致人体机体抵抗力降低, 影响有毒物质排出, 严重时会患尿毒症或者肾衰竭等, 对人体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在临床上需要对肾脏疾病进行及早诊断 。    在一定生理条件下, 人体尿液受到影响会出现少量白蛋白, 该现象表明人体白蛋白的代谢出现异常, 从而反应机体肾功能出现问题, 导致部分蛋白质的渗漏 。除此之外, 尿液中发现微量白蛋白也表明机体中整个血管系统发生明显改变 。根据有关临床报道表明,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肾疾病诊断中最为敏感和可靠的标准之一, 通过检测可以明确患者发病的具体情况、发病症状, 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的检测依据 。在检测过程中, 当发现尿微量白蛋白 /肌酐阳性几率较高, 则表明肾疾病患者机体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尿微量白蛋白变化, 与正常健康检查人群相比, 其阳性几率所占明显偏高 。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 54例, 阳性率为 90.0%;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 1例, 阳性率为 1.7%;两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 65.2±2.1) mg/L, 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 8.1±1.3) mg/L;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早期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良好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薛峰 .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肾脏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 世界临床医学, 2017, 11( 5): 34.     [2] 李东千 .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四川医学, 2013, 34( 7): 1083-1084.     [3] 陈励勋, 孙晶 . 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诊断早期糖尿病腎病的临床价值 . 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 20): 99-1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7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各取50例,分别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1组、观察2组、对照组。全部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分析检验结果以及阳性率。结果:观察1组与观察2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2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观察1组,P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 高血压 阳性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5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组,再选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作为此次的参照组,并对两组采取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分析尿糖、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以及尿糖检验阳性率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阳性率。结果 对比两组的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结果(p

  • 标签: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检测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快速检测的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检验科住院及门诊患者100例,依据疾病类型分为糖尿病组、高血压组两组,各50例,另回顾性选取同期本院检验科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健康组,运用免疫浊度法对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进行测定,运用Jaffe’s法对肌酐水平进行测定。最后将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计算出来,统计分析三组人员的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阳性情况。结果:糖尿病组、高血压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糖尿病组、高血压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临床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快速检测的意义大。

  • 标签: 临床诊断 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 快速检测 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疾病特点,总结他克莫司对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8月-2020年6月期间治疗的>60岁的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者,总计66例。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常规治疗)、观察组(n=33,常规治疗+他克莫司治疗)。比较2组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白蛋白、24h尿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3.93%vs72.72%)、白蛋白、24h尿蛋白水平差异显著,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他克莫司 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 治疗情况 白蛋白 24小时尿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对晚期肺鳞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9月 -2020年 3月我院收治的 104例晚期肺鳞癌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 52例,观察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化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优于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的治疗疗效。

  • 标签: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晚期肺鳞癌 奈达铂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在采取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时的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45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作为甲组,另取45例健康者作为乙组,采取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比数据差异。结果 甲组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与乙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 肾损伤 检出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缺血预适应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脑梗死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 103例,依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所有患者分组为 A组( n=52例)和 B组( n=51例)。其中 B组接受常规治疗,而 A组则在 B组的基础上联合实施缺血预适应的治疗,并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及脑梗死问题的发生情况。结果:在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方面, A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 B组的治疗效果,而在脑梗死问题的发生情况方面, A组的发生率 7.69%显著低于 B组的发生率 23.53%。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并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为帮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减少受到脑梗死问题的影响,促进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缺血预适应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缺血预适应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缺血预适应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脑梗死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 103例,依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所有患者分组为 A组( n=52例)和 B组( n=51例)。其中 B组接受常规治疗,而 A组则在 B组的基础上联合实施缺血预适应的治疗,并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及脑梗死问题的发生情况。结果:在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方面, A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 B组的治疗效果,而在脑梗死问题的发生情况方面, A组的发生率 7.69%显著低于 B组的发生率 23.53%。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并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为帮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减少受到脑梗死问题的影响,促进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缺血预适应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缺血预适应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在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患者 ( n=80),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 1组和实验 2组,每组 40例。实验 1组的患者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实验 2组的患者 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式,对两组患儿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与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 实验 2组的患者 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实验 1 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式 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缺血性肠炎主要指结肠或小肠因供血不足发生的缺血性肠道改变,是临床较少见的急腹症,一般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情评估不充分,易误诊,严重时耽误病情。本文主要针对肠镜检查后出现缺血性肠炎进行讨论。结论:对于有血管基础基础疾病的病人在肠镜检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反复牵拉。

  • 标签: 缺血性肠炎,肠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3月至 9月收治的 52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26)和观察组( n=26),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FMA评分(( 61.36±6.47)分)和生活质量评分(( 65.84±6.37)分)均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时使用益气活血法能够取得十分优良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益气活血法 缺血性中风偏瘫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患者给予 CT诊断及 MRI诊断的临床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收治的 102例疑似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就诊 7d内均完成 CT诊断及 MRI诊断,并观察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102例患者中,共有 I期股骨头坏死 41例, II期股骨头坏死 61例。其中 MRI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 CT诊断,经统计学分析,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对 II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 I期股骨头坏死,但 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给予 MRI诊断准确性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MRI CT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缺血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8月为时限,以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对象,依据不同干预方案分设2组对照研究,各为3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方案,试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护理 循证护理方案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