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线粒体具有氧化供能以及维持细胞内外钙离子稳态等作用,线粒体线粒体损伤后的修复机制。我国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发生率约为11%~13%,我国乃至全球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肾脏疾病的发生及进展中,线粒体可能参与其中,这也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肾脏疾病及线粒体机制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对肾脏疾病中线粒体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线粒体自噬 肾脏疾病 进展
  • 作者: 吴长艳 胡婷 段恬筱 任仙 简文 罗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贵阳 550025,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贵阳 550025 贵州医科大学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 贵州省食品营养与健康工程研究中心,贵阳 550025,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贵阳 550025 贵州医科大学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竹荪多糖(DIP)对亚砷酸钠(NaAsO2)诱导人肝细胞(L-02细胞)中PINK1/Parkin途径介导的线粒体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且状态良好的L-02细胞分为对照组、NaAsO2组(10 μmol/L)、DIP组(80 μg/ml)、DIP + NaAsO2组(80 μg/ml DIP + 10 μmol/L NaAsO2)、活性氧(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5 mmol/L)、NAC + NaAsO2组(5 mmol/L NAC + 10 μmol/L NaAsO2)。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相关蛋白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PINK1、Parkin的表达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结构及体,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aAsO2组p62、LC3Ⅱ/LC3Ⅰ、PINK1、Parkin蛋白表达量均较高(P均< 0.05);与NaAsO2组比较,DIP、DIP + NaAsO2、NAC、NAC + NaAsO2组p62、LC3Ⅱ/LC3Ⅰ、PINK1、Parkin蛋白表达量均较低(P均< 0.05)。透射电子显微镜下,与对照组比较,NaAsO2组L-02细胞线粒体损伤明显,小体数量增多;与NaAsO2组比较,DIP + NaAsO2组线粒体肿胀程度减小,空泡变性减少,小体数量减少。与对照组(33 110.00 ± 2 191.28)比较,NaAsO2组细胞内ROS水平较高(48 000.00 ± 2 395.31,P < 0.05);DIP + NaAsO2组细胞内ROS水平(38 670.00 ± 2 620.56)与NaAsO2组比较明显降低(P < 0.05),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改变(P > 0.05)。结论NaAsO2可以诱导L-02细胞内PINK1/Parkin途径介导的线粒体发生,DIP可以缓解NaAsO2诱导的线粒体。DIP可能通过对ROS的调控来影响NaAsO2诱导的PINK1/Parkin途径介导的线粒体

  • 标签: 竹荪多糖 亚砷酸钠 线粒体自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地苯醌是否通过抑制素2(prohibitin 2,PHB2)介导的线粒体改善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小鼠行为学障碍。方法第一个小实验选取30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观测艾地苯醌对帕金森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第二个小实验选取20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对照组、MPTP组、shRNA-PHB2组及shRNA-PHB2+MPTP组4组,每组5只,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脑组织酪氨酸脱氢酶(TH)的改变。第三个小实验选取30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shRNA-PHB2组、MPTP+idebenone组、shRNA-PHB2+MPTP组、shRNA-PHB2+idebenone组和shRNA-PHB2+MPTP+idebenone组,每组5只,观测艾地苯醌对小鼠脑组织线粒体的作用机制。将C57BL-6小鼠腹腔注射MPTP构建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然后给予200 mg/kg艾地苯醌灌胃21 d,侧脑室显微注射腺相关病毒9(AAV9)shRNA-抑制素2(PHB2),抑制脑内PHB2的表达。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抑制PHB2对酪氨酸脱氢酶(TH)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LC3、PHB2在小鼠中脑黑质中的蛋白表达。采用GraphPad 7.0和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第一个小实验中的水迷宫测试数据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测试1~7天小鼠逃避潜伏期组别-时间交互效应显著(F时间×组别=20.51,P<0.01);通过简单效应分析,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第5、6、7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测试第7天,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5,-21.81,28.14;均P<0.001)。第三个小实验中水迷宫测试数据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间及组别交互作用显著(F时间×组别=42.11,P<0.01)。通过简单效应分析,与MPTP+idebenone组相比,shRNA-PHB2+MPTP+idebenone组潜伏期均明显延长(均P<0.05);与shRNA-PHB2+MPTP组相比,除第4天(P<0.05)外,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7天,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与MPTP+idebenone组小鼠相比,shRNA-PHB2+MPTP+idebenone组停留时间明显增加(t=-34.36,P<0.01),而shRNA-PHB2+MPTP+idebenone组与shRNA-PHB2+MP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94,P>0.05)。(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MPTP组、shRNA-PHB2组、shRNA-PHB2+MPTP组四组小鼠中脑组织中TH的相对表达值分别为(41.03±3.01)、(24.20±4.18)、(38.39±3.31)和(13.12±2.65);与对照组小鼠相比,MPTP组小鼠TH的表达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8,P<0.01);与MPTP组小鼠相比,shRNA-PHB2抑制组中的TH的表达下调(t=-6.73,P<0.05)。(3) 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shRNA-PHB2组、MPTP+idebenone组、shRNA-PHB2+MPTP组、shRNA-PHB2+idebenone组和shRNA-PHB2+MPTP+idebenone组小鼠中脑组织中LC3的相对表达值分别为(0.86±0.07)、(0.77±0.08)、(0.42±0.05)、(0.21±0.05)、(0.66±0.09)和(0.27±0.07);PHB2的相对表达值分别为(1.13±0.14)、(0.56±0.11)、(1.08±0.14)、(0.27±0.07)、(0.68±0.14)和( 0.24±0.10)。与MPTP+idebenone组相比,shRNA-PHB2+MPTP+idebenone组LC3和PHB2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 t=3.54,11.06,均P<0.01)。结论艾地苯醌能够通过PHB2增加PD小鼠线粒体水平,从而改善行为学障碍。

  • 标签: 艾地苯醌 帕金森病 行为学障碍 线粒体自噬 抑制素2 小鼠
  • 简介:摘要:细胞的生命周期中,线粒体的质量和数量需要保持平衡,这对于细胞维持生存和代谢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过程离不开线粒体。哺乳动物体内的关于线粒体途径有多个通路,其中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较为新颖和受热。pink1是parkin的上游蛋白,pink1通过一些列磷酸化以及泛素化过程,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parkin以及后续下游蛋白,从而调控线粒体进程。本文对近年来报道的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在改善鼠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工作记忆能力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线粒体自噬 pink parkin
  • 简介:摘要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物质循环的一种高度保守的过程,对细胞的存活和维持起重要作用。在圆锥角膜、干眼、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2型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等角膜疾病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在角膜新生血管和纤维化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240-245)

  • 标签: 自噬 角膜疾病 纤维化
  • 简介:摘要(autophagy)是一种特殊的细胞过程,可通过将自身受损的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转运至溶酶体并降解,参与调控细胞存活、生长、分化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在生命过程的各个方面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协同作用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和细胞修复,且可能在肿瘤对抗血管药物治疗耐药机制的产生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以为靶点的靶向治疗,可能是未来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新方向,旨在提供多靶点协同治疗使患者受益。

  • 标签: 自噬 肿瘤 血管生成 抗血管生成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TANK结合激酶1(TBK1)过表达对小鼠高糖离体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及其与线粒体的关系。方法正常培养的对数期小鼠HL-1心肌细胞,以1×106个/ml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对照组(C组)、高糖组(HG组)、高糖缺氧复氧组(HG+H/R组)和TBK1过表达组(TBK1组)。细胞密度达到50%时使用含1%胎牛血清+1%双抗培养基孵育细胞24 h,细胞密度达到80%时,以pcDNA3.1(+)为载体进行TBK1过表达。采用高糖培养基(33 mmol/L)培养24 h,37 ℃培养箱缺氧(94%N2+5%CO2+1%O2)24 h,37 ℃含5%CO2培养箱复氧12 h,制备高糖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细胞复氧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LDH试剂盒检测上清液LDH活性,采用Mito-Tracter绿色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BK1及线粒体相关蛋白PINK1、Parkin、LC3B和P62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HG组和HG+H/R组小鼠心肌细胞活力降低,上清液LDH活性增加,线粒体含量减少,TBK1、PINK1、Parkin和LC3B表达下调,P62表达上调(P<0.05);与HG组比较,HG+H/R组小鼠心肌细胞活力降低,上清液LDH活性增加,线粒体含量减少,TBK1、PINK1、Parkin和LC3B表达下调,P62表达上调(P<0.05);与HG+H/R组比较,TBK1组小鼠心肌细胞活力升高,上清液LDH活性减少,线粒体含量增加,TBK1、PINK1、Parkin和LC3B表达上调,P62表达下调(P<0.05)。结论TBK1过表达减轻小鼠高糖离体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机制与其恢复线粒体有关。

  • 标签: 蛋白激酶类 糖尿病 心肌细胞 低氧 线粒体 自噬
  • 简介:摘要是真核细胞重要的物质降解系统之一,小体将待降解物质包裹于其中并与溶酶体融合,以-溶酶体的方式完成对物质的降解。作为一个动态循环系统参与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代谢并维持细胞稳态。在内耳发育异常、衰老、耳毒性药物、噪声暴露等多种因素引起听力损伤过程中均可能发挥保护作用,有成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治疗靶点的潜力。但也有研究指出耳蜗细胞中的亦是导致细胞死亡的原因之一。我们回顾了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相关文献,总结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作为干预靶点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防治中的潜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内环境的稳态以及细胞器和蛋白质的质量控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缺失或过度激活,则可能导致一系列病理状态。子宫内膜癌作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近10年来,其与的研究也逐渐增多,证实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耐药等与的关系密切且复杂。因对抗肿瘤治疗的敏感性及效果存在一定影响,相关抗肿瘤药物在子宫内膜癌治疗方面也有较好的前景,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渐进性死亡及其轴突慢性退化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即细胞自我"消化",是一种细胞降解、回收机制。过度受损均可能导致细胞功能障碍,甚至死亡。近年的研究表明,与不同因素导致的青光眼小梁网细胞功能异常和RGCs凋亡及视神经退行性改变密切相关,其中主要包括氧化应激、机械性刺激、眼压升高、轴突损伤、遗传因素等。调控保护RGCs可能为青光眼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本文就的定义及分类、的调控、在氧化应激及机械性刺激过程中对小梁网细胞的作用、在高眼压环境下及RGCs轴突损伤后对RGCs的作用和在RGCs中与凋亡的关系、与遗传性视神经变性、基因及药物调控治疗青光眼的最新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 标签: 自噬 青光眼 小梁网细胞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凋亡
  • 简介:摘要衰老始于生命早期阶段,是机体各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出现普遍的、逐渐下降的不可逆过程。血管衰老作为机体衰老的一部分,在血管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通过降解受损、变性或衰老的蛋白质和细胞器来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研究发现,基础水平的在调节正常血管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异常与血管衰老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旨在综述在血管衰老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血管衰老 自噬 衰老相关疾病
  • 简介:摘要SS是以累及外分泌腺为特点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是维持细胞周转、细胞稳态和决定细胞命运的重要机制,在自身免疫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关于在SS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从的功能和特点出发,探讨在SS发病机制的作用,并提出猜想与思考,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路。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自噬 涎腺上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黄素在D-氨基半乳糖胺(D-galactosamine,D-GalN)/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n=8),对照组、大黄素组、D-GalN/LPS组、大黄素+ D-GalN/LPS组和抑制剂3-MA+大黄素+ D-GalN/LPS组。经小鼠腹腔注射D-GalN (700 mg/kg)/LPS (10 μg/kg)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3-MA(15 mg/kg)和(或)大黄素(20 mg/kg)腹腔注射于模型建立前30 min,6 h后在麻醉下处死小鼠并采集血、肝组织标本。采用比色定量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蛋白LC3-Ⅱ、Beclin1的表达量,并分析实验动物生存率。定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SNK-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方差不齐时采用Games-Howell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GalN/LPS组AST、ALT、TNF-α、IL-6水平和MPO活性[(2 476.80±263.14)U/L、(271.71±47.15)U/L、(537.92±89.35)pg/mL、(169.74±25.52)pg/mL、(1.37±0.22)U/mg]显著升高(P<0.05)。与D-GalN/LPS组相比,大黄素+D-GalN/LPS组AST、ALT、TNF-α、IL-6水平和MPO活性[(1 248.01±380.70)U/L、(142.59±34.63)U/L、(288.91±67.21)pg/mL、(61.83±13.64)pg/mL、(0.80±0.21)U/mg]显著降低(P<0.05)。与D-GalN/LPS组相比,大黄素+D-GalN/LPS组可明显减轻肝组织肝细胞的病理损伤,提高小鼠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D-GalN/LPS组肝组织LC3-Ⅱ、Beclin1表达下降;而与D-GalN/LPS组相比,大黄素+ D-GalN/LPS组肝组织LC3-Ⅱ、Beclin1表达升高。联合抑制剂3-MA后大黄素的肝保护效应被逆转,AST、ALT、TNF-α、IL-6水平和MPO活性[(2 398.78±233.57)U/L、(242.79±43.46)U/L、(505.07±67.89)pg/mL、(151.46±14.11)pg/mL、(1.27±0.15)U/mg]升高(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加重。结论大黄素减轻D-GalN/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这可能与激活LC3-Ⅱ、Beclin1蛋白恢复有关。

  • 标签: 大黄素 脂多糖 急性肝损伤 自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神经元凋亡与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16只,6~8周龄,体重250~27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54):对照组(C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H2S组、H2S+3-甲基腺嘌呤(H2S+3-MA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H2S+3-MA组于再灌注前15 min时腹腔注射3-MA 10 mg/kg,余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H2S组和H2S+3-MA组于再灌注即刻腹腔注射外源性H2S供体0.25% NaSH 10 mg/kg,余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1、3和7 d时行神经功能评分和corner实验(计算左侧转身百分比);取脑组织,确定脑梗死体积百分比、Bax、Bcl-2和caspase-3阳性细胞率、神经元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PINK1和Parkin的表达,计算LC3-Ⅱ与LC3-Ⅰ表达的比值(LC3-Ⅱ/LC3-Ⅰ)。结果与C组比较,I/R组再灌注各时点神经功能评分降低,左侧转身百分比、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脑组织Bax、Bcl-2和caspase-3阳性细胞率、神经元凋亡率及LC3-Ⅱ/LC3-Ⅰ升高,PINK1和Parkin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H2S组再灌注各时点神经功能评分和Bcl-2阳性细胞率升高,左侧转身百分比、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脑组织Bax和caspase-3阳性细胞率、神经元凋亡率降低,PINK1和Parkin表达上调,LC3-Ⅱ/LC3-Ⅰ升高(P<0.05),H2S+3-MA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2S组比较,H2S+3-MA组再灌注各时点神经功能评分和Bcl-2阳性细胞率降低,左侧转身百分比、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脑组织Bax和caspase-3阳性细胞率、神经元凋亡率升高,PINK1和Parkin表达下调,LC3-Ⅱ/LC3-Ⅰ降低(P<0.05)。结论外源性H2S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神经元凋亡的机制与增强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有关。

  • 标签: 硫化氢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线粒体 自噬 PINK1 Parkin
  • 简介:摘要是细胞维持稳态的一种重要机制,不仅在细胞正常的生理过程中起"管家"作用,而且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都有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在疾病的发病阶段,还是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就在前列腺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前列腺炎 前列腺肿瘤 自噬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细胞在瓦斯爆炸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于2018年2月,通过大型巷道爆炸实验系统模拟煤矿井下瓦斯爆炸,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6个距离组(40 m、80 m、120 m、160 m、200 m、240 m),每组18只。于爆炸前、爆炸后24 h检测各组大鼠呼吸功能,麻醉处死大鼠后,通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标志蛋白B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原位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基因12(Atg12)、LC3B、P62、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Bcl-2)和Bcl-2相互作用蛋白(Beclin-1)的表达水平。结果瓦斯爆炸后,80 m距离组大鼠死亡率最高(13只,72.22%),肺组织损伤程度最严重,组织病理学评分为(4.00±0.00)分。瓦斯爆炸后,大鼠每分通气量(MVb)、最大吸气流速(PIFb)和最大呼气流速(PEFb)均低于爆炸前(P<0.05),80 m、200 m和240 m距离组大鼠呼吸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0 m、80 m、120 m、160 m和200 m距离组大鼠肺组织LC3B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距离组大鼠肺组织中Atg12和LC3BⅡ/Ⅰ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40 m、80 m、120 m和160 m距离组大鼠肺组织中Beclin1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80 m、160 m和200 m距离组大鼠肺组织中P62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除240 m距离组外其余各距离组大鼠肺组织中Lamp2和Bcl-2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瓦斯爆炸致ALI大鼠肺组织中细胞作用增强,细胞及其信号调控通路参与了瓦斯爆炸致大鼠ALI的病理生理过程,且损伤越重,程度越为明显。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大鼠 大型巷道 瓦斯爆炸 细胞自噬
  • 简介:摘要耳蜗毛细胞的正常功能依赖于细胞内稳态的维持,细胞被耳毒性药物如顺铂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损伤后会发生坏死和凋亡,不易再生。和凋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两种方式,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和正常发育有重要意义,这两者拥有一些共同的调节蛋白,因此存在交互作用。在早期具有促细胞存活,在晚期具有促细胞死亡的双重作用,机制复杂,研究毛细胞被耳毒性药物损伤后与凋亡的关系以及转化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耳毒性药物作用下耳蜗毛细胞中的作用及其与凋亡可能的关系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耳蜗 毛细胞 自噬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基因表达特征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基因型-组织表达研究项目(The 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 GTEx)数据库中分别得到所有HCC和正常肝细胞组织的基因转录表达数据,并将每个样本的基因转录表达数据统一转化为log2(FPKM值+1),消除数据库之间测试平台的数据差异。根据人类基因库中获取的人类基因列表筛选出TCGA-GTEx整合后序列中每个样本对应的基因的表达量。采用R语言limma包以错误发现率(FDR)<0.05及差异倍数|logFC|>1为筛选标准,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采用R语言clusterProfiler包对差异表达基因以P<0.05为筛选标准,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富集分析。根据基因的差异表达量和患者的临床信息,采用R语言survival包进行单因素的Cox回归分析。进一步将单因素的Cox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基因纳入到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以每个差异表达的基因表达量和相对应的回归系数coef值为基础,构建HCC的基因预后模型:expmRNA1×βmRNA1+expmRNA2×βmRNA2+…+expmRNAn×βmRNAn(exp:基因表达量;β: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的回归系数coef)。绘制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模型预测价值。结果从TCGA-GTEx数据库中共得到HCC样本374例和正常肝组织样本160例的基因转录表达数据及临床信息。从整合后的样本序列中共筛选出205个基因的表达数据,其中SPNS1、DIRAS3、TMEM74、NRG2、NRG1、IRGM、IKBKE、NKX2-3、BIRC5、CDKN2A、TP73为符合筛选标准的差异表达基因。差异表达基因GO主要富集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调控、ErbB 2信号通路、蛋白激酶调节活性、激酶调节活性等功能。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Hippo信号通路等KEGG通路。整合并删除生存信息缺失的样本后,共418例样本表达纳入到Cox回归分析中。通过单因素、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后,筛选出NRG1(HR=1.5565,95%CI:1.1793~2.0543)、IKBKE(HR=1.7502, 95%CI:1.2093~2.5330)这两个基因并建立预后预测模型:(0.44247×NRG1的表达量)+(0.55977×IKBKE的表达量)。预测模型的ROC曲线显示7年总体生存的AUC为0.711。结论基于NRG1和IKBKE表达量构建的HCC预后模型,对HCC患者远期生存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标签: 癌,肝细胞 自噬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缓激肽后处理对心肺复苏(CPR)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搏骤停组(CA组)、缓激肽后处理组(BK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Compound C+缓激肽后处理组(CP+BK组),每组最终取8只大鼠进行后续实验。采用窒息法诱导大鼠心搏骤停模型;Sham组仅给予动静脉置管、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等有创操作,未用窒息法诱导心搏骤停。心搏骤停前30 min,CP+BK组大鼠腹腔注射Compound C(250 μg/kg),其余各组大鼠经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二甲亚砜(DMSO),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48 h BK组和CP+BK组经腹腔注射缓激肽150 μg/kg,其余各组经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ROSC后72 h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量表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p62的表达;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小体形成情况;采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试验(TUNEL)检测各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CA组NDS评分明显降低(分:60.75±5.80比80.00±0.00,P<0.01),LC3、p62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多〔LC3(A值):1.04±0.64比0.40±0.14,p62(A值):2.75±0.57比0.36±0.12,均P<0.05〕,小体明显增多,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39.00±8.00)%比(3.87±1.90)%,P<0.05〕。与CA组比较,BK组NDS升高(分:67.75±6.32比60.75±5.80,P<0.05),LC3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A值:1.60±0.34比1.04±0.64,P<0.05),小体数量增多,p62蛋白表达量及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62(A值):1.51±0.32比2.75±0.57,细胞凋亡率:(23.03±1.91)%比(39.00±8.00)%,均P<0.05〕。与BK组比较,CP+BK组NDS降低(分:59.00± 8.19比67.75±6.32,P<0.05),小体数量减少,相关蛋白LC3表达量明显降低(A值:0.62±0.41比1.60± 0.34,P<0.05),p62表达量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62(A值):3.50±0.47比1.51±0.32,细胞凋亡率:(44.53±10.15)%比(23.03±1.91)%,均P<0.05〕。结论缓激肽后处理可以通过激活、减少神经元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心搏骤停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缓激肽后处理 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