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细胞是指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成分的过程,被降解的成分包括细胞质以及细胞器。线粒体特异性攻击的主要靶标之一,线粒体的过程,被称为线粒体线粒体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正常情况下,帮助维持合成、降解和细胞产物循环之间的平衡,在细胞生长、发育和稳态中发挥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异常在神经变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和亨廷顿病等)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 标签: 自噬 线粒体自噬 神经变性疾病
  • 简介:摘要足细胞是维持肾小球功能的基本结构单位,对维持肾小球滤过作用具有关键意义。细胞有助于维持足细胞的完整性。线粒体作为细胞供能的主要细胞器,对细胞生存与死亡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线粒体作为一种特异性,能够适时清除细胞内受损老化的线粒体,从而保证细胞内正常线粒体的数量和功能,对细胞的生长代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多种肾脏疾病中均出现足细胞损伤,同时伴有线粒体功能紊乱或细胞异常等现象,足细胞线粒体活动可通过PINK1/Parkin、Nrf2/Keap1等信号通路调控足细胞内环境稳态。本文总结线粒体和足细胞的生理病理表现,综述线粒体稳态在足细胞病中作用的可能机制途径,有助于探索足细胞病新的治疗路径。

  • 标签: 足细胞 线粒体自噬 稳态 调控 机制
  • 简介:【摘要】线粒体具有氧化供能以及维持细胞内外钙离子稳态等作用,线粒体线粒体损伤后的修复机制。我国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发生率约为11%~13%,我国乃至全球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肾脏疾病的发生及进展中,线粒体可能参与其中,这也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肾脏疾病及线粒体机制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对肾脏疾病中线粒体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线粒体自噬 肾脏疾病 进展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是内质网膜包裹并降解异常蛋白质和细胞器的细胞途径,对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线粒体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器,主要参与能量生成和氧化还原反应等重要细胞过程。线粒体是一种选择性清除损伤线粒体过程,是维持线粒体功能和数量正常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线粒体在COPD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本文将线粒体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支气管炎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自噬增强剂 线粒体自噬抑制剂
  • 简介:摘要真核细胞会在基因干扰、营养缺乏、衰老、氧化应激和毒性环境性受损,细胞中由一种高度自律的“自食”程序负责处理相关异常细胞,其过程被称为能及时清除异常线粒体,并以此保证细胞的能量供应正常。线粒体的调节与细胞衰老、基因组稳定、肿瘤形成、缺血性病变等有关,本文尝试描述细胞在缺氧环境下所发生的线粒体的相关调节机制。

  • 标签: 缺氧 自噬 线粒体自噬 缺氧诱导因子 动力相关蛋白
  • 简介:线粒体是细胞通过清除破坏的线粒体的过程,是线粒体质量控制的重要机制。近年来研究表明,缺血性卒中后存在明显的线粒体。因此在卒中过程当中,调节控制线粒体数量和质量的线粒体过程,可能对治疗卒中、延缓细胞死亡、保护神经元有十分关键的意义。本文主要对线粒体在缺血性卒中病理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以及其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线粒体对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作用进行展望。

  • 标签: 自噬 线粒体自噬 缺血性卒中 PINK PARKIN NIX/BNIP3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AD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均处于探索阶段。针灸作为一种副作用极小的绿色疗法,近年来已被医学工作者应用于AD的防治和治疗中。本文查阅近十五年来针灸疗法对AD线粒体的研究文献,进而阐述针灸在调节线粒体中的作用。

  • 标签: 阿尔兹海默病 线粒体自噬 针灸
  • 作者: 吴长艳 胡婷 段恬筱 任仙 简文 罗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贵阳 550025,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贵阳 550025 贵州医科大学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 贵州省食品营养与健康工程研究中心,贵阳 550025,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贵阳 550025 贵州医科大学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竹荪多糖(DIP)对亚砷酸钠(NaAsO2)诱导人肝细胞(L-02细胞)中PINK1/Parkin途径介导的线粒体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且状态良好的L-02细胞分为对照组、NaAsO2组(10 μmol/L)、DIP组(80 μg/ml)、DIP + NaAsO2组(80 μg/ml DIP + 10 μmol/L NaAsO2)、活性氧(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5 mmol/L)、NAC + NaAsO2组(5 mmol/L NAC + 10 μmol/L NaAsO2)。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相关蛋白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PINK1、Parkin的表达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结构及体,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aAsO2组p62、LC3Ⅱ/LC3Ⅰ、PINK1、Parkin蛋白表达量均较高(P均< 0.05);与NaAsO2组比较,DIP、DIP + NaAsO2、NAC、NAC + NaAsO2组p62、LC3Ⅱ/LC3Ⅰ、PINK1、Parkin蛋白表达量均较低(P均< 0.05)。透射电子显微镜下,与对照组比较,NaAsO2组L-02细胞线粒体损伤明显,小体数量增多;与NaAsO2组比较,DIP + NaAsO2组线粒体肿胀程度减小,空泡变性减少,小体数量减少。与对照组(33 110.00 ± 2 191.28)比较,NaAsO2组细胞内ROS水平较高(48 000.00 ± 2 395.31,P < 0.05);DIP + NaAsO2组细胞内ROS水平(38 670.00 ± 2 620.56)与NaAsO2组比较明显降低(P < 0.05),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改变(P > 0.05)。结论NaAsO2可以诱导L-02细胞内PINK1/Parkin途径介导的线粒体发生,DIP可以缓解NaAsO2诱导的线粒体。DIP可能通过对ROS的调控来影响NaAsO2诱导的PINK1/Parkin途径介导的线粒体

  • 标签: 竹荪多糖 亚砷酸钠 线粒体自噬
  • 简介:[目的]探讨脂肝方对NASH肝细胞线粒体及其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8w正常组、8w模型组、12w正常对照组、12w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脂肝方低剂量组、脂肝方中剂量组、脂肝方高剂量组,8w正常组及8w模型组在8w末处死,其余组大鼠均于12w末处死。正常组及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给药组给药4周后取血用HLPC检测血清AMP/ATP比值,ELISA法检测血清AMPK含量,取肝脏组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微结构改变。[结果]与12w模型对照组比较,西药对照组、脂肝方高剂量组、脂肝方中剂量组的AMP/ATP比值降低(P〈0.05),而AMPK含量升高(P〈0.05);用药组中,脂肝方高剂量组的AMP/ATP比值最低(P〈0.05),AMPK含量最高(P〈0.05)。透射电镜观察发现12w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较8w模型组严重,线粒体体较8w模型组增多;而用药组肝细胞线粒体结构受损程度较12w模型对照组明显改善,且体较12w模型对照组减少,以脂肝方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结论]脂肝方能改善肝细胞能量代谢,防止线粒体损伤,激活AMPK,可能促进了线粒体降解的快速完成,以减缓或阻止肝细胞炎症坏死的发生和加重,脂肝方对NASH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 标签: 脂肝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自噬 线粒体微结构
  • 简介:【目的】观察世居平原男性青年高原习服各时程淋巴细胞线粒体生物合成和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27例世居平原武警新兵急进高原,分别在移居高原3、7、90d检测淋巴细胞线粒体DNA(mtDNA)中8-oxodG含量、mtDNA拷贝数、PGC-1α、Tfam、Bnip3和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与平原阶段比较,移居高原3d和7d,mtDNA拷贝数、8-oxodG含量、PGC-1α、Tram、BniP3和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0.01);移居高原90d,mtDNA拷贝数、PGC-1α和Tfam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Bnip3和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O.01)。与移居高原7d比较,移居高原90d,mtDNA拷贝数、8-oxodG含量、PGC-1α和Tfam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O.05~0.01),Bnip3和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高原低氧习服初期,淋巴细胞线粒体重构主要依赖于线粒体生物合成增加以提高线粒体数量;而在高原习服后期主要依赖于线粒体增加以提高线粒体质量。

  • 标签: 高原习服 线粒体生物合成 线粒体数量 线粒体自噬 氧化损伤
  • 简介:摘要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在体内沉积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内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急慢性关节炎、反复痛风石沉积,严重者可导致肾脏损害,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是真核细胞中高度保守的保护机制,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而痛风与的关系尚不明确,但越来越多的实验证实痛风与关系密切。现通过与信号通路、与痛风中性粒细胞的关系、通过调控治疗痛风,3个方面做一综述。

  • 标签: 痛风 自噬 中性粒细胞
  • 简介:摘要糖尿病心肌病(DCM)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心血管病并发症。线粒体功能异常是DCM的重要病理基础。DCM易合并线粒体异常,明确二者的相关性对寻找DCM的新靶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线粒体包括起始和降解两个过程,可选择性地清除受损线粒体从而实现对糖尿病心肌内环境稳态和代谢平衡的调节,因此有必要了解线粒体在DCM病理机制中的作用、糖尿病对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

  • 标签: 线粒体,心脏 糖尿病 心力衰竭 自噬
  • 简介:摘要近年来,脓毒症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是引起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心功能抑制是引起脓毒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因素,功能紊乱的线粒体作为持续炎症刺激,诱发细胞凋亡,导致心肌功能障碍。线粒体是对脓毒症引起炎症反应的代偿机制之一,能够特异性清除因氧化应激、钙超载、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等引起的受损线粒体,维持细胞活力和呼吸,为机体提供足够的ATP。PINK1/Parkin及线粒体受体(BNIP3L/NIX、FUNDC1等)是主要的线粒体途径,通过控制线粒体质量可一定程度上保护细胞生命、促进细胞修复。本综述主要关注近年来线粒体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线粒体对脓毒症心肌的影响,以及线粒体途径的信号传导途径,揭示线粒体参与心肌保护的作用机制,为寻找靶向性调节线粒体的分子或药物提供参考,为预防和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脓毒症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 心肌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讨人前梯度蛋白2(anterior gradient-2,AGR2)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的肠黏膜屏障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人结肠腺癌细胞株Caco-2细胞建立肠黏膜屏障模型,预先转染AGR2质粒和对照质粒,24 h后实验组加入TNF-α刺激细胞,通过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AGR2表达,通过跨膜电阻检测细胞膜通透性,透射电镜下观察线粒体的发生。结果Caco-2细胞培养21 d,跨膜电阻值(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大于600 Ω·cm2,趋于稳定,证实体外肠黏膜屏障模型成功构建。在TNF-α诱导的肠上皮屏障损伤模型中,AGR2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TEER下降至200 Ω·cm2左右,透射电镜下显示线粒体形态破坏。而预先转染AGR2质粒可抑制TNF-α引起的跨膜电阻值下降,TEER维持在400 Ω·cm2左右,透射电镜下可见线粒体小体产生。结论体外实验证实AGR2基因可抑制TNF-α诱导的肠黏膜屏障损伤,保护线粒体功能,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线粒体发生实现的。

  • 标签: 人前梯度蛋白2 肠黏膜屏障 肿瘤坏死因子-α 线粒体自噬 炎症性肠病
  • 简介:摘要是细胞由溶酶体降解细胞内蛋白和细胞器的过程。破坏正常细胞的过程可以促进诱导肿瘤的发生,近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可以保持细胞的健康状态,进而抑制肿瘤的发生。作为细胞的基本生理过程,其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着肿瘤的发生与治疗,鉴于现有的肿瘤治疗方法大多是激活的过程,所以进一步研究及其调节机制对提供新的肿瘤预防和治疗手段显得异常重要。

  • 标签: 细胞自噬 肿瘤发生 细胞代谢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在胞内复制、宿主间传播和机体内致病机制等方面均受到细胞的影响,本文依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以DENV与细胞的关系为重点展开综述。是一种真核生物普遍具备的、用于应对外界压力和维持细胞内稳态的程序性蛋白降解途径,其在保护细胞免受病毒等外源病原体侵染的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DENV的复制过程中发挥了相反的作用。不仅为病毒复制提供了复制场所,而且为其提供能量来源,细胞还参与了部分DENV致病过程。总之,有助于DENV的复制。

  • 标签: 自噬 登革病毒 脂滴 病毒复制
  • 简介:是溶酶体降解途径之一,细胞利用维持着胞内大分子和细胞器的循环利用。的功能主要是在营养缺乏状态下维持着细胞代谢的平衡以及在环境压力下清除损伤的细胞器以利于细胞的存活。如今,又显示出其抑制肿瘤的作用。的缺失经常伴随着肿瘤的发生,比如在乳腺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中出现调节基因beclin1的缺失,而beclin1基因敲除的小鼠更表现出癌变倾向。是怎样抑制肿瘤发生的是当前生命科学界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到目前为止,人们已发现细胞自发机制(涉及染色体完整性和稳定性的保护)和非细胞自发机制(涉及坏死和炎症的抑制)参与其中。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也非常复杂,一方面,由于肿瘤细胞能够依赖功能来缓解由药物和射线诱导的压力而利于自身存活,所以,在化疗和放疗的同时应用的抑制剂被视为当今癌症治疗的一个新手段,另一方面,诱导可以维持细胞内蛋白质和细胞器的更新、抑制DNA的损伤和染色体的突变并且能限制由坏死引起的炎症而实现细胞的适应性,因而,诱导可能在癌症的预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标签: 自噬 癌症治疗 细胞死亡 细胞存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脊髓线粒体在姜黄素减轻小鼠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DNP)中的作用。方法选择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月龄,体重20~25 g,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130 mg/kg方法制备DNP模型。取DNP建模成功的小鼠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n=12):DNP组、DNP+姜黄素组(DPR组)、DNP+姜黄素+环孢素A组(DRC组)。另取12只正常C57BL/6小鼠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为正常对照组(NC组)。DPR组给予姜黄素200 mg/kg灌胃,1次/d,持续7 d;DRC组每次姜黄素灌胃前,鞘内注射线粒体抑制剂环孢素A 10 mg/kg,1次/d,持续7 d,NC组和DNP组于同时点灌胃等容量生理盐水,1次/d,持续7 d。于灌胃前、灌胃1、3、5、7 d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最后1次行为学测试完成后,取L4-6段脊髓组织,采用JC-1法和DCFH-DA法分别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ROS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轻链蛋白3(LC3)、Beclin1和P62的表达水平,计算LC3-Ⅱ/Ⅰ比值,透射电镜检测线粒体小体,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LC3-Ⅱ与线粒体外膜转位酶复合体蛋白20(TOM20)共表达情况。结果与NC组比较,DNP组MWT和线粒体膜电位降低,ROS含量和LC3-Ⅱ/Ⅰ比值升高,Beclin1表达上调,P62表达下调(P<0.05),线粒体小体形成增加,LC3-Ⅱ和TOM20共表达增加。与DNP组比较,DPR组MWT和线粒体膜电位升高,ROS含量降低,LC3-Ⅱ/Ⅰ比值升高,Beclin1表达上调,P62表达下调(P<0.05),线粒体小体形成增加,LC3-Ⅱ和TOM20共表达增加。与DPR组比较,DRC组MWT和线粒体膜电位降低,ROS含量升高,LC3-Ⅱ/Ⅰ比值降低,Beclin1表达下调,P62表达上调(P<0.05),线粒体小体形成减少,LC3-Ⅱ和TOM20共表达减少。结论姜黄素减轻小鼠DNP的机制可能与上调脊髓线粒体水平,改善线粒体功能有关。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姜黄素 线粒体 自噬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抑制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ras-related C3 botulinum toxin substrate 1, Rac1)表达对高糖诱发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接种于6孔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4组(每组3孔):正常浓度葡萄糖组(C组)、高浓度葡萄糖组(HG组)、高浓度葡萄糖+慢病毒抑制Rac1组(HG+shRac1组)、高浓度葡萄糖+慢病毒阴性对照组(HG+NC组)。C组以葡萄糖浓度为4.5 g/L的DMEM完全培养基培养PC12细胞24 h, HG组以葡萄糖浓度为45 g/L的DMEM完全培养基培养PC12细胞24 h, HG+shRac1组以葡萄糖浓度为45 g/L的DMEM完全培养基培养用Rac1 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的PC12细胞24 h,HG+NC组以葡萄糖浓度为45 g/L的DMEM完全培养基培养用阴性慢病毒载体转染的PC12细胞24 h。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 LC3)Ⅰ、LC3Ⅱ、Bcl-2/腺病毒E1B相互作用蛋白3 (Bcl-2/adenovirus E1B protein-interacting protein 3, BNIP3)和p62蛋白水平,并计算LC3Ⅱ/LC3Ⅰ;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二氢溴化乙啶法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相关基因7 (autophagy-related gene 7, Atg7)、三磷酸腺苷酶6 (adenosinetriphosphatase 6, ATPase6)和60S核糖体蛋白L13 (60S ribosomal protein L13, Rpl13)相对表达量,并计算ATPase6/Rpl13。结果与C组比较,HG组和HG+NC组ROS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活力下降(P<0.05);与HG+NC组比较,HG+shRac1组ROS水平和细胞凋亡率降低(P< 0.05),细胞活力升高(P<0.05),Atg7相对表达量和BNIP3蛋白水平升高(P<0.05),p62蛋白水平降低(P<0.05),LC3Ⅱ/LC3Ⅰ升高(P<0.05),ATPase6/Rpl13降低(P<0.05)。结论抑制Rac1可减轻高糖诱发的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增强线粒体有关。

  • 标签: 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 GTP结合蛋白质 高糖 线粒体自噬 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