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从整体论研究方法出发,从词汇意义的结构、语用要素与交际要素、词的语义结构与义子的现实化三个方面入手,揭示相应语言现象及其运作机制中的主观。研究发现:第一,学术界有关词汇意义的有些结论未必合适,有必要重新研究;第二,词语的世界实际上不是世界,而是人认知现实世界的方式,属于人的意识世界。

  • 标签: 词汇意义的结构 语用要素与交际要素 词的语义结构与义子的现实化 主观性
  • 简介:"分分钟"是一个来源于我国南方方言的时间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借由粤语的流行、网络传播等途径扩展至全国,呈现出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的特点。"分分钟"不同于普通的时间名词,不是对时间的客观描述。它的语义内涵丰富,由基本"短时义"引申出多种用法,表达了说话人强烈的主观态度,具有情态意义。"分分钟"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 标签: 分分钟 时间名词 语义引申 情态意义
  • 简介:主观是冗余否定构式的特征之一。从情感上来说,冗余否定比常规形式更能表达说话人强烈的主观情感;从认识上来说,与常规形式相比,冗余否定的主观在于它是说话人进行主观减量或增量的语言表现;从视角上来说,相对于常规形式,冗余否定构式体现说话人视角的变化。在言语交际中,冗余否定因其主观特征,较相应的肯定形式而言,有时能更好地维护听话人的积极面子。

  • 标签: 主观性 冗余否定 主观情感 主观认识 视角变化
  • 简介: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意义体验论和主观理论,我们以“打”字的语义演变为出发点,重点讨论“打+N”动宾结构的主观本质。研究发现:“打”字的语义演变路径为“原型义→引申义→构式义”,整体呈现以原型义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发散趋势,语料分析显示“打”字仍保持较强的原型义;依据“打+N”动宾结构语义的主观判断,“打”字的语法意义可分为获取义和丧失义两大类,两者之间通过意义体验论和主观理论相互关联,形成该结构语法意义的连续统,凸显施事者的显性情感和隐性情感。

  • 标签: “打+N”结构 语义演变 意义体验论 主观性理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章基于“三域”理论,对汉语中6个常用因果连词的使用域进行统计,考察其主观大小,结果为:“可见”〉“所以”〉“因此/因而”〉“于是”〉“结果”,并发现连词主观大小对句子的认知和合法会产生影响。其次,发现零形式标记比显性标记使用频繁,常用于“非意愿性行域”“非因果知域”和“言域”。研究结果有助于汉语教学中对结果连词使用域的解释和结果连词的区分。

  • 标签: 三域 结果连词 主观性 零形式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耳鸣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听力学特点,比较不同类型耳鸣的掩蔽试验效果,探索耳鸣的个性化治疗。方法随机选择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主观耳鸣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病史调查,同时行纯音测听、耳声发射、耳鸣检测及掩蔽,分析耳鸣患者的临床特征,评估各类耳鸣掩蔽试验的情况。结果耳鸣发生以左侧最常见,双侧耳鸣次之,右侧耳鸣最少。城市人口及脑力劳动者居多,病程中以慢性耳鸣患者(病程>1年)最多。耳鸣高频及低频耳鸣患者掩蔽最为有效,有效率分别为71.6%及73.6%,而中频耳鸣掩蔽有效率仅有52.2%。结论耳鸣患者各项特征与掩蔽试验、耳鸣频率等有较大相关,可作为耳鸣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 标签: 主观性耳鸣患者 临床特征 分析讨论
  • 简介:本文考察了“V上去/上来”立足点的主观。首先在垂直空间上,“V上去/上来”动作行为者为第一(第二人称)时,立足点是句子中的“我(或者你)”,反应了“我”的主观。句子使用第三人称(或称谓)时,叙述人一般把自己的视点(立足点)设在该(他)人物位置上,它们是叙述人要描写或强调的对象,这个视点反应了叙述人的主观。这种按人称表现出来的特征在水平空间上也有相似的特点,只是使用第三人称(或称谓)时,叙述人也常常把视点设在叙述人要重点描写的处所、对象、抽象概念等,而不仅仅是“V上去/上来”动作行为者,显示出一种视点转移现象。

  • 标签: 上去/上来 立足点 人称 主观性 说话人 叙述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干部不作为问题在党的十八大后受到社会关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不作为分为主观和客观不作为,区别了不愿(不想)为、不敢为、不能为三种形态,对不同形态的不作为的形成进行了分析,认为增多的不作为现象主要是主观不作为而非客观不作为,建议通过调整和完善问责和惩治政策、增强公职人员岗位的竞争、让岗位权力与责任对等、合理设置干部追责与权利保护机制等措施来解决。

  • 标签: 廉政学 不作为 主观性不作为 客观性不作为 问责 追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前庭康复训练应用于慢性主观头晕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主观头晕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早期前庭康复训练。比较患者治疗后晕眩残障程度评定量评分,并对患者治疗后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早期前庭康复训练应用于慢性主观头晕治疗的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早期前庭康复训练 慢性主观性头晕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观耳鸣行耳周三穴深刺与浅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80例主观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40例。对照组进行耳周三穴浅刺治疗,研究组进行耳周三穴深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THI评分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观耳鸣行耳周三穴深刺治疗有利于减轻患者的耳鸣症状,缓解疼痛程度,实现更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主观性耳鸣 耳周三穴 深刺 浅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治疗方式,探讨慢性主观头晕患者单纯治疗及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6月—2017年8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12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例数将小组进行划分,随机分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前庭康复训练组(A组),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组(C组),每组各40例。采用头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比较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前庭康复训练,相对单纯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对慢性主观头晕患者治疗的差别以及治疗影响。结果A组、B组、C组患者的DHI评分以及HAMA评分进行比较发现,A组患者的DHI评分、HAMA评分是最低的,说明A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最加优良,而B组患者的DHI评分、HAMA评分是最高的,说明B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最差,而C组患者的DHI评分、HAMA评分在两组之间,各组之间的评分,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38/40),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5%(31/40),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0%(34/40),(P<0.05)。结论慢性主观头晕患者通过前庭康复训练以及服用司西酞普兰进行联合医治,能够产生优良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各方面的改善情况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前庭康复训练 艾司西酞普兰 慢性主观性头晕
  • 简介:目的评估倍他司汀联合Brandt-Daroff习服训练治疗主观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subjective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S-BPPV)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90例符合S-BPPV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倍他司汀药物治疗)40例和联合组(倍他司汀联合Brandt-Daroff习服训练治疗)50例,分别观察治疗1周、2周、3周后的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S-BPPV患者1周、2周、3周后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药物组3周后有3例(7.50%)患者复发。结论倍他司汀联合BBrandt-Daroff习服训练治疗S-BPPV的总有效率优于单一药物治疗,并且可能降低S-BPPV的短期复发率。

  • 标签: Brandt-Daroff训练法 主观性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倍他司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慢性主观头晕(SC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及其在该病中治疗意义。方法选取34例患者及30例对照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HCY水平,评估受试者者的头晕程度、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并分析血HCY水平与头晕程度、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随后,通过甲钴胺降低血HCY水平,并与传统的抗焦虑抗抑郁治疗,分析甲钴胺对SCD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SCD患者血HCY水平、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2)SCD患者血HCY水平与头晕严重程度、焦虑抑郁评分呈正相关,与生活质量负相关;(3)通过甲钴胺降低血HCY水平后,与传统的抗焦虑抗抑郁治疗相比,患者头晕程度、生活治疗及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更加明显。结论本研究首次从生化改变方面研究SCD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本研究结果提示血HCY是导致CSD患者症状持续的重要因素,降低血HCY是促进CSD患者症状改善的重要措施。血HCY是临床上治疗SCD患者重要的监测指标及治疗靶标。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慢性主观性头晕 焦虑 抑郁 甲钴胺
  • 简介:诗意地理解生活、理解我们周围的一切——是我们从儿童时代得到的最可贵的礼物。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是一部极为抒情的艺术札记,对中国的艺术家有深刻的影响;而中国的文艺青年则把它作为艺术的圣经膜拜不止。如果你跟文学青年聊天,他们会把书中的精彩章节丝毫不差地给你背出来。我正是受了这些赤子的感染,才阅读这部著名的著作的。

  • 标签: 艺术家 情怀 文学青年 《金蔷薇》 中国 诗意
  • 简介:拍摄前的构思两个男孩是兄弟两,亲密无间,一直处于嬉戏打闹的过程中,他们的情绪饱满,因此也不需要用任何道具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的注意力就在对方的身上,所以他们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默契感和亲密感。单色背景与单色套头衫,这样不至于让背景和服饰分散视线,人们会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两个孩子的情绪上。为了表现兄弟两温馨亲密的关系,我选择了低饱和的黄色和粉色作为背景,他们的服饰也是浅色,这样在整体上形成了一种柔和的对比,充满了活力。

  • 标签: 肖像 双人 注意力 兄弟 情绪 单色
  • 简介:我的教育梦是成长为纯粹的教育人。第一次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我曾以为自己圆了梦。现在才知道,那一刻只是刚刚入梦,要深入梦境直至梦网,需要时间的沉淀。未来,我将不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 标签: 教育人 成长 完善自我
  • 简介:古时候,受限于地域,这样集中交流的机会比较少,相应的,人也最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所以形成了风格互相浸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域书风,如'吴门书风''华亭派'等。这对于顶级艺术家而言,有个金字塔式的拱绕,产生的影响就可能被放大。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牺牲掉的那一部分。当然,当前跨地域交流不成问题,学习途径也丰富,地域书风就比较少被提及。不过,新的问题来了,就是跟风。一件获奖

  • 标签: 和而不同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