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院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临床要点,及时诊断并给以正确疗法。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于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已确诊为Tdp患者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进行治疗后心律失常得以终止,其中10例患者予以硫酸镁治疗,6例患者予以异丙肾上腺素,4例患者予以临时心室起搏器以提高心室率,1例患者死亡。结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引起住院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临床医师应迅速做出诊断并给予补镁补钾、安置临时心室起搏器等多种治疗手段,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心率失常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7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8例,分别采取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结果A组有效率92.11%,不良反应发生率13.16%;B组有效率94.74%,不良反应发生率15.79%;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转复时间较B组延长(P<0.05),两组每分钟心率比较(P>0.05)。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时,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普罗帕酮 胺碘酮 急诊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主因"头晕恶心1d"入院。患者晨起活动后感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未引起重视及就医,无明显心悸及胸闷憋气等症状,无黑矇晕厥,后患者乏力症状加重,下午就医,行头颅CT显示,双侧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脑桥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灶。考虑脑梗死入院。入院后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心率155次/min。

  • 标签: 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 乏力症状 老年 入院后 临床资料 胸闷憋气
  • 简介:摘要目的就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就按照回顾分析的方式展开,共计纳入样本56例,对该部分患儿综合恢复情况加以统计。结果统计可知,在常规疗法的作用下,本组患儿仅6例得到恢复,而后续给予药物治疗的作用下,本组患儿均得到有效恢复,有效率达100.00%。结论针对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结合其具体情况展开药物治疗,可促使患儿得到有效恢复。

  • 标签: 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以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6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通过基础处理后行手法及药物复律,如药物控制不理想再采取电生理治疗。结果药物治疗转律62例(95.38%),其中43例单药复律、联合2种用药12例、联合3种及以上用药7例;电生理转律3例(4.62%),其中2例(3.08%)食道调搏后转律、1例(1.54%)进行了射频消融术转律。随访65例PSVT患儿6月无复发。结论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应及早诊断,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治疗,药物疗效不佳再行电生理转律。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儿童 药物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室性心动过速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60例,采用按随机分组分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两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76.67%,不良反应发生率胺碘酮治疗的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用于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室性心动过速 胺碘酮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实施急诊治疗,分析临床效果。方法自我院随机选取5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就诊时间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利用抽签法分组,观察组27例采取普罗帕酮治疗,对照组27例采取三磷酸腺苷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转复率、复律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给予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实施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药物选择普罗帕酮,值得临床普及。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急诊治疗 临床效果 普罗帕酮 三磷酸腺苷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2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总计31例应用ATP静脉通道接三通方法进行治疗;B组总计31例应用异搏定进行治疗;C组总计31例应用心律平进行治疗;D组总计31例应用西地兰进行治疗。然后将四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复律时间、复律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2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A组复律时间最短,D组最长(P<0.05)。A组复律率最高,B组最低;A组不良反应最多,其他三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各组间复律率以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时候,最好依据患者自身状况以及具体疾病情况进行急诊治疗药物的筛选,对我国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阵发性 室上性 心动过速 急诊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1月收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00例,根据双盲法将10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三磷酸腺苷治疗,观察组应用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转律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普罗帕酮抢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急诊治疗 普罗帕酮 三磷酸腺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40例,分别给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和三磷酸腺苷治疗,并根据治疗给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即对为普罗帕酮组和三磷酸腺苷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治疗三磷酸腺苷组转律成功率(95.83%)高于普罗帕酮组(89.17%)(P<0.05),转律时间三磷酸腺苷组短于普罗帕酮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三磷酸腺苷组多于普罗帕酮组,但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较少(P<0.05)。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采用三磷酸腺苷治疗效果显著,转律时间短,成功率高,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三磷酸腺苷 普罗帕酮组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17年2月到我院急诊就诊的22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分两组,胺碘酮治疗组(172例)胺碘酮150mg用生理盐水20ml或5%葡萄糖20ml稀释后静脉推注,注射大约10分钟以上;心律平对照组(54例)心律平70mg加生理盐水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观察监护仪上约半小时,如果未恢复窦性心律,再使用原药物静推,累计最大量胺碘酮为450mg,心律平为210mg。计算1天内转复的情况。失败者建议转院做射频消融术。对于1天内复律成功的病例,在离院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再来院复查心电图。结果复律成功率1天内胺碘酮治疗组成功91.9%,心律平对照组成功66.7%,两组复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转复速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大部分患者在4小时内复律;转复后随访维持窦性心律疗效胺碘酮治疗组的维持窦律情况均明显好于心律平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胺碘酮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转复率高于较心律平,而且胺碘酮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胺碘酮 室上性心动过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射频消融(RFCA)治疗老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C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l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心动过速患者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院后均行心电图检查并经心腔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快速性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功能下降,在三维标测系统(Ensite)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观测患者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结果,治疗前后心脏超声指标变化与并发症。结果6例患者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显示1例为持续性右侧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3例为持续性右心房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上述4例患者术中即刻转为窦性心律;另2例为起搏器术后患者,1例出现持续性心房颤动,1例出现持续性心房扑动,药物治疗不能控制心室率,因患者高龄,心功能差,不能耐受长时间房扑、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故给予房室结消融,术后为起搏心律。随访3个月,6例患者LVEDD、LVESD、LAD均有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有显著上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诊断成立;6例患者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无病例复发。结论心动过速可以诱发心肌病,老年患者尚易与其他心肌病混淆。如果及时采取射频消融治疗,心脏结构和功能可以完全或部分恢复,可使预后明显改善。

  • 标签: 老年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射频消融 疗效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45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急救治疗期间均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将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急救和护理干预后,45例患者中,自动转律12例,占26.7%;转为窦性心律31例,占68.7%;近期效果不佳2例,占4.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急救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与体征,对促进患者心律复平及改善预后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射频消融术,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给予精心护理。结果8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成功率1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25%,均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术后舒适度评分(102.2±6.3)分。结论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制定完善的护理计划,预见性处理各种问题,减少并发症发生,保证手术安全,促进术后康复。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诊断中运用食道心房调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那年3月期间收治的65例PSVT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IEPS)和食道心房调搏(TEAP)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本组的65例患者中,3例为AT,占4.62%,1例为O-AVRT(双旁道),占1.54%,8例为O-AVRT(右侧旁道),占12.31%,25例为O-AVRT(左侧旁道),占38.46%,1例为AVNRT(F-S),占1.54%,27例为AVNRT(S-F),占41.54%;与IEPS相比,TEAP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65例患者中,6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成功率为92.31%,但是两种检查方法的房室结不应期、诱发频率以及诱发窗口等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PSVT患者TEAP诊断具有较高的确诊率,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经食道心房调搏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治疗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10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纳入研究中,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参照组(63例)患者采用维拉帕米干预治疗,研究组(63例)患者采用三磷酸腺普干预治疗,观察两种不同的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取得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转复时间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5.2%82.5%),数据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转复时间短于参照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6.3%20.6%),两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急诊治疗,使用三磷酸腺普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及转复时间均优于维拉帕米,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维拉帕米 三磷酸腺普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急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应用食道新房调搏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PSVT患者,并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主要以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以食道心房调搏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转复成功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同时其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于临床PSVT采用食道新房调搏的方法治疗,不仅可提升患者转复的成功率,同时对于抑制毒副反应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作用,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食道心房调搏 普罗帕酮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并研究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52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26例)进行胺碘酮治疗,对照组(n=26例)进行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心率、复律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呈现出P<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胺碘酮药物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心率,提升复律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胺碘酮 普罗帕酮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