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阻滞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并无差异(P>0.05),经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阻滞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阻滞将有效缓解并减轻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并对临床疗效果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应当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并推广。

  • 标签: 肩胛上神经阻滞 痛点阻滞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神经阻滞注射治疗冻结肩的疗效。方法将所诊治的肩周炎患者中的冻结肩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神经阻滞(肩胛上神经阻滞、腋神经阻滞)及注射;对照组TDP照射及注射组。治疗效果分IV级优、良、好转、无效。结果神经阻滞注射组优84.1%,良12.7%,优良率96.8%。TDP照射及注射组优30.2%,良41.3%,优良率71.4%。两组间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阻滞注射用于冻结肩疗效明显优于TDP照射加注射。

  • 标签: 神经阻滞痛点注射冻结肩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激(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MTrPs)针刺疗法和外周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 CE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就诊的64例CE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激针刺治疗组(A组)和外周神经阻滞治疗组(B组),每组32例。A组行MTrPs针刺疗法治疗,B组行外周神经阻滞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周期结束后(以下简称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颈部关节活动度(cervical range of motion, CROM)、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同时记录住院期间补救药物使用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NRS、N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CROM较治疗前增加(P<0.05)。A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NRS、NDI评分较B组降低(P<0.05),CROM较B组增高(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补救药物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rPs针刺疗法和外周神经阻滞均能显著缓解CEH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颈部活动度和生活质量。MTrPs针刺疗法1个月后临床疗效优于外周神经阻滞治疗。

  • 标签: 颈源性头痛 激痛点 细银质针 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肩周炎患者采用针灸推拿 +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 80例肩周炎患者,按“治疗方式差异性”随机分观察组 (针灸推拿 +注射 )与对照组 (注射 )各 40例,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无差异, 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较低;有效率较高, P< 0.05。结论:针灸推拿 +注射治疗能肩周炎患者能提高整体疗效、稳定病情。

  • 标签: 肩周炎 针灸推拿 痛点注射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肩周炎应用体外冲击波联合阻滞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22年9月-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70例肩周炎患者为对象,利用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体外冲击波治疗,研究组采取体外冲击波联合阻滞治疗,比较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前屈、内旋、外旋等肩关节活动度治疗后均比对照组高,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阻滞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可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痛点阻滞 肩周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臭氧关节腔注射加阻滞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1年7月5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关节腔臭氧注射加阻滞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者总有效率96.6%。结论关节腔臭氧注射加阻滞为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损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骨性关节炎臭氧 痛点阻滞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激联合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就诊的CS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激联合神经阻滞组(试验组)和单纯神经阻滞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试验组在对照组单纯神经阻滞疗法的基础上联合针刺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的VAS疼痛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及颈部关节活动度(cervical range of motion, CROM)差异,比较两组患者补救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时VAS疼痛评分、NDI及CROM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时VAS疼痛评分、N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CROM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时VAS疼痛评分、NDI及CROM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补救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局麻药中毒、感染、神经损伤及气胸等不良反应。结论针刺激联合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CSR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神经阻滞治疗。

  • 标签: 针刺 激痛点 颈神经根阻滞 神经根型颈椎病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穴疏导配合揉拨手法治疗方式应用在肩周炎患者中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我院所收治的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1月到2021年3月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硬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为5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及经穴疏导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经穴疏导配合揉拨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肩周炎患者临床疗效果(94.00%)与参照组(70.00%)相比较高,组间差异性确切(P<0.05)。结论:针对肩周炎患者,应用经穴疏导配合揉拨手法治疗的方法,疗效确切,有效改善肩周活动度,在临床中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经穴疏导配合痛点揉拨手法治疗 肩周炎 侧支循环
  • 简介:让游戏运营商限制自己的用户,并不是恰当的监管方式。对于游戏行业,应该建立统一而系统的监管标准,并由监管部门督促运营商实施2017年7月14日,16岁的《王者荣耀》游戏玩家何聪(化名)在自己的朋友圈发了一张截图,配了个"无奈"的表情。截图显示:[健康系统]您今日的游戏时间已经很长了,根据健康系统规则,您在一段时间内无法登录游戏。

  • 标签: 游戏时间 防沉迷系统 游戏行业 游戏运营商 游戏业 游戏玩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平衡针灸配合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联合组和对比组,各60例。其中联合组采用平衡针灸配合注射治疗法,对比组则采用注射法,对比两种方法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且经过治疗后联合组的肩关节的活动度好于对比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灸配合注射对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肩周关节的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平衡针灸 痛点注射 肩周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肩周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中医针灸按摩方式治疗,治疗组使用神经阻滞辅以肩功能康复锻炼的方式进行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从治疗结果上来看,治疗组患者治愈人数为36例。好转者5例,无效者2例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治愈人数为20人,好转者10人,无效者13人。有效率为69.77%,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神经阻滞辅以肩周功能锻炼方法治疗肩周炎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阻滞 肩周炎 肩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品对于产程中宫颈阻滞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分娩并出现宫颈阻滞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用单用治疗此类情况的常规药物地西泮的对照组(n=30),与在地西泮基础上加入阿托品的观察组(n=30),对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宫口全开时间以及自然分娩率等情况。结果:加入阿托品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25/30),p

  • 标签: 阿托品 产程 宫颈阻滞 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中药治疗胃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2年1月由于胃脘而进入我院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实验组除常规西医治疗外,还联合中药展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痊愈例数比对照组多,实验组的治疗总效率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