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上神经联合痛点阻滞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 1

肩胛上神经联合痛点阻滞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董继美

董继美(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河南滑县456400)

【中图分类号】R68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1-0133-01

【关键词】肩胛上神经痛点阻滞肩周炎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治疗方法较多。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对6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肩胛上神经联合痛点阻滞以及辅助功能锻炼综合治疗肩周炎,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0例,男16例,女44例;年龄47—62岁,平均年龄52岁;病程2个月至2年,平均1.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疼痛治疗学肩周炎的治疗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肩关节拍片等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肩关节病变。

1.2临床检查患者肩关节周围有明显压痛点,肩关节活动受限而限制上肢内收、外旋、上举。3例患者有三角肌萎缩。1例患者肩峰下滑囊有积液。

2、方法与结果

2.1方法

2.1.1肩胛上神经阻滞:患者取坐位,骑坐于椅子上,双手自然下垂,确定穿刺点。先确定肩胛骨之肩胛冈,从肩胛骨脊柱缘至肩峰顶端,在冈上缘画一线,并将肩胛骨下角的分角线延长与冈上线交叉,此两线形成的外上角再作两等份,在此分角线上1.5cm做标记作为穿刺点[1]。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用7号腰穿针经穿刺点与皮肤垂直刺入,向内、下、前方向推进,达肩胛上切迹,多数患者同时诉有酸胀或向上臂放射感觉,即穿刺成功,回抽无血、无气,注入0.5%—1%盐酸利多卡因7—8ml。

2.1.2痛点阻滞:先确定肩部痛点位置,用记号笔作标记,消毒后,戴无菌手套,每个痛点回抽无血后注入消炎镇痛液2—3ml,7—10天治疗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

2.1.3消炎镇痛液配方:曲安奈德40mg、利多卡因100mg、生理盐水14ml。

2.1.4功能锻炼:①双手爬高法:患者面向墙直立,双手上举,沿墙壁慢慢向上爬动。②双手抱颈法:两肩部外展,双手抱住颈部,然后做肩部外展内收活动,反复多次。③肩部旋转法:以肩关节为中心,做小幅度快速内、外旋运动,交替进行。④搭肩法:左右交叉甩臂后抱于胸前。⑤健肢辅助法:健侧手握患侧指抬高过肩及背后方交叉上提运动。一般每日至少锻炼1次,每次30分钟左右,肩关节活动幅度以患者可以忍受为限。

2.2结果

2.2.1治疗效果:本组患者治疗后均满意,1周后复诊疼痛明显减轻,1个疗程后患者基本治愈,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2.2.2疗效评价:①临床治愈。患者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肩关节活动达到功能位,恢复正常工作生活。②显效。患者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但肩关节活动时某部位仍有不适。③好转。患者症状改善,肩关节功能尚未完全恢复。④无效。肩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与治疗前无变化。

2.2.3随访:本组病例治疗全疗程后分别在3个月、6个月、1年、2年进行随访评价,治愈39例(65%),显效16例(26.7),好转5例(8.3%)。无效0例(0%)。

3、讨论

肩周炎主要是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包括肩关节囊、肩周滑囊、肩周肌肉、韧带等发生退行性变、出血、水肿、渗出、增厚等炎性改变继而纤维化和粘连,最终导致肩关节活动功能丧失[2]。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许多痛苦和不便。

肩胛上神经是臂丛的一个分支,它穿过肩胛切迹处的骨纤维管到达冈上窝,支配冈上肌,另一分支继续绕过肩胛颈支配冈下肌,还有感觉支分布到肩关节及其周围结构[3]。曲安奈德是长效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局部充血减轻,水肿消退,阻止炎症介质发生反应,减轻症状。我们应用肩胛上神经联合痛点阻滞,可阻断疼痛恶性循环,解除肌肉痉挛,改善肩关节周围局部循环,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减轻肿胀,解除周围组织对神经的压迫,恢复肩关节的外展动作,配合功能锻炼,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肩胛上神经联合痛点阻滞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损伤小,能够较快地缓解疼痛,辅以功能锻炼,增加关节活动度,延缓疾病的进程。只要严格无菌操作,是一种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64-65.

[2]任成坤.痛点注射与臂丛阻滞加无痛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实用疼痛学杂志,2007,3(2):132.

[3]宋文阁,傅志俭,主编.疼痛诊断治疗图解.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