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世界最古老、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英国牛津大学今年出了一道这样的考题:“你愿意当吸血鬼还是僵尸?”此题让见多不怪的英国人也跌了眼镜,《泰晤士报》称之为“世上最惊恐的考试”,《卫报》说这是“最难”的考题。

  • 标签: 牛津大学 《泰晤士报》 高等学府 《卫报》 英国人 吸血鬼
  • 简介:[目的/意义]全面梳理国内外《鲁迅全集》版本的发展历程.[方法/过程]1938年,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首次出版《鲁迅全集》20卷本),多次重印和再版.由于时间仓促,难免遗珠,后来出版有三编《〈鲁迅全集〉补遗》.建国后,1956-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10卷本的《鲁迅全集》.从1956年到文革结束前出版的《鲁迅全集》,虽在设计排版上各有不同,但内容基本延续了1956年版的风貌.文革以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对《鲁迅全集》进行重新编辑,“增补不足,修正错讹”,于1981年出版了16卷本,2005年又出版了18卷本.1981年版出版后,台湾谷风出版公司、台湾风云时代出版公司和日本东京学习研究社以它为基础出版了各自的《鲁迅全集》.[结果/结论]国内《鲁迅全集》的出版,大致可按新中国的建立为界限划分为两个时期.2011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大全集》33卷本),是迄今为止最新的-个版本.除日文版外,海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鲁迅全集》,都是选集.

  • 标签: 《鲁迅全集》 版本
  • 简介:《泉志》是中国现存的最早记录钱币的专著。王贵忱、艾俊川、屠燕治等学者对其版本进行过研究,或混淆版本,或只言及刻本,或单独研究抄本,或只研究国内的版本,不免有憾。笔者蒐集存世《泉志》诸本,以时间为主线,以文献著录、书籍版本为主要分析对象,希冀全面地展示《泉志》版本,为后面的研究提供更为丰富、有价值的材料。缺漏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 标签: 《泉志》 《津逮秘书》
  • 简介:朱有燉以有明宗室贵胄,生当承平之世,雅善吟咏.有诗文集《诚斋录》《诚斋新录》《梅花百咏》《玉堂春百咏》《牡丹百咏》《元宫词》传世,另有散曲集《诚斋乐府》,虽残缺不全,然今存散曲作品之多,仍为明人翘楚。

  • 标签: 朱有燉 版本 杂剧 诗文集 散曲 宫词
  • 简介:《战争和战略问题》是毛泽东1938年11月6日在扩大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结论之一。此文最早收入中共中央书记处1941年印的《六大以来选集》(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收入人民出版社1952年3月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此文的版本较多,可以划分为1949年以前的各种版本和1949年以后的各种版本,两个时期的版本差别较大。

  • 标签: 《战争和战略问题》 版本 研究
  • 简介:沈从文的著名长篇小说《长河》,自1938年开始在《星岛日报·星座》连载以来,曾先后出现过4个版本。遵从“善本”的原则,对其中最关键的初刊本和初版本进行校勘,发现沈从文在文字校改上具有精雕细琢的功力,且看到在特殊政治的环境下,《长河》这部作品多舛的命运,以及它被意识形态化的写作态势。

  • 标签: 沈从文 《长河》 版本
  • 简介:《花草粹编》有十二卷本和二十四卷本两种版本系统。十二卷本刊刻之初即曾补版32叶近162首词。今日所见十二卷本系统中,以国图本保存明本面貌最为准确和完整,故适合作为校勘底本使用。而《著录》本乃是据国图本及陶风楼本拼合影印而成,故亦有一定价值。二十四卷本系统有明末坊刻本、《四库》本及评花仙馆本三种,经过考察,明末坊刻本虽已不存,但却是《四库》本及评花仙馆本的共同源头,直接影响了《四库》本及评花仙馆本的特点和价值。

  • 标签: 《花草粹编》 陈耀文 国图本十二卷本 二十四卷本
  • 简介:简介《能改斋漫录》及其作者吴曾,考证其版本与流传情况,认为有宋本四种,其中京镗删节本的内容得以流传后世;明本为明人从内阁抄出的残本,后由焦竑将存卷割裂开来,凑足十八卷;清本较多,有抄本、刻本、活字本等,大都源于焦竑十八卷本。兰州文理学院图书馆藏《能改斋漫录》为清乾隆间临啸书屋活字印本,曾为近代陕西名人李岳瑞家藏本。

  • 标签: 《能改斋漫录》 版本 考证
  • 简介:郭沫若的诗集《女神》自1921年出版以来,历经作者的数次改易,其版本、文本的演变已经成为文学史研究一个不能忽视的课题,作为文学记忆存在的各个版本的《女神》镌刻着历史和时代的痕迹,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思想变迁和语言文化发展的需要.在作者的数次改订中,尤以28版、53版、57版改动最大,这些改订成为分析《女神》作为历史中的文本的重要史料,与《女神》文本一起共同构成了郭沫若《女神》的全貌.本文从初版本、28版、53版、57版的版本、文本演变中分析出版本、文本演变的八种类型,继而探求这些演变类型背后的深层原因,在更大的历史维度下分析《女神》作为一个历史中的文本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时代的裹挟,对郭沫若《女神》的全貌获得更深刻的认识.

  • 标签: 郭沫若 《女神》 版本演变 演变原因
  • 简介:《天净沙·秋思》是元朝马致远的一首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迄今已有许多英译版本。本文选取其中三个英译文本,主要从语言、韵律、意境等方面对英译诗歌进行分析,探讨中诗英译的特点和难点。

  • 标签: 《天净沙·秋思》 诗歌英译 意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祥麟現》是現存楊家將故事中唯一一部明傳奇。探討此劇在明清戲曲目録中的著録、名目、作者及現存版本,可知杜穎陶舊藏《祥麟現》鈔本當接近於“文人原本”,傅惜華舊藏《祥麟艷總綱》、程硯秋舊藏《串本祥麟現》等,係“梨園鈔本”或“臺本”,幾種《祥麟現》的“單折本”,則是清中葉以來《祥麟現》折子戲演出的縮影,從中大略可見《祥麟現》傳奇自明末清初至晚清民國的傳抄與搬演。此劇與清代宫廷大戲《昭代簫韶》關係密切,通過比對,可知宫廷劇作家對於楊家將戲曲“前文本”的利用、改造與新創。

  • 标签: 楊家將 祥麟現 版本 昭代簫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阳明夫子亲传弟子与阳明夫子"致良知"学的传承首先表现在对夫子文集特别是《传习录》的编订收集工作。只要是原始的记录并传承阳明夫子语录的学者,不论出身,不论所得境界,更不论其后来官位大小,都应该一视同仁,同情的理解,给予表彰。

  • 标签: 阳明学 传习录 版本
  • 简介:關於明代鄭和下西洋的歷史記載,在三部基本文獻中,首推馬歡《瀛涯勝覽》。其書初稿本問世最早,作者是通事,記述親歷南海至印度洋二十國事迹,屬於第一手資料,鞏珍《西洋番國志》是其别本。《瀛涯勝覽》版本流傳情況錯綜複雜,法國伯希和分爲原本和改編本兩個版本系統,筆者認爲原本系統又可分爲初稿本和定稿本兩部分,還可分爲鈔本和刻本兩種類型。本文在對存世五種明鈔本和明刻本校勘的基礎上,廣泛收集明清版本十七種,民國迄今版本十二種,以明鈔、刻本演變過程爲主綫,結合歸納明刻本,兼及清代版本;大致以諸本問世年代爲序,參考明代其他相關文獻,特别是明清藏書目録、題跋,揭示《瀛涯勝覽》現存諸本的版本特徵,釐清鈔本與刻本之間的關係,梳理《瀛涯勝覽》一書的流傳與遞藏軌迹。

  • 标签: 明代 馬歡 《瀛涯勝覽》 版本
  • 简介:历代冠以《东坡诗话》之名的书籍至少有四部:日本近藤元粹编《萤雪轩丛书》本《东坡诗话》(本自陶宗仪《说郛》)及其《续编》、元代陈秀民《东坡诗话录》、清代无名氏诗话小说《东坡诗话》及今人王文龙《东坡诗话全编笺评》。此外《纪诗》《东坡志林》《东坡题跋》等都与之关系密切。《东坡诗话》在早期四部书目的著录中一般归入子部小说类,反映了早期诗话多闲谈纪事,与小说间的界限模糊的特点。《东坡诗话》历代名称、内容不一,原因是多方面的。诗评体《东坡诗话》由历代不断辑录散见在东坡文集中的论诗条目而成。早期著录在小说类的《东坡诗话》实际是诗评体的《东坡诗话》,真正有情节的小说体《东坡诗话》是明清通俗小说兴盛之后出现的。

  • 标签: 《东坡诗话》 诗评 小说 苏轼 目录
  • 简介:“倭玉篇”是日本室町时期出现的一系列按部首排列、以字形为检索对象的字书的统称,无论是对于域外汉字的研究,还是《玉篇》在海外的流传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却尚未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本文拟在前人(主要是日本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倭玉篇”的类型、版本及相关研究情况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以期得到学界更多的关注。

  • 标签: “倭玉篇” 日本辞书 版本 《玉篇》
  • 简介:摘要“中国文学史”作为一门学科,从1910年公开出版林传甲著《中国文学史》开始,这一学科呈现出一派百花竞放、万木争荣的景象。中国文学史版本著作已经使人目不暇接,对中国古代文学版本的述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主要对于建国以后的一百五十余部通代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著作的版本作简要述评。

  • 标签: 中国文学史 古代 版本 述评
  • 简介:《称心如意》自初刊本至文集本,历经三次修改。修改主要是细部的微调,包括用语规范化、清晰准确化、流畅化、细密化以及对口语式比喻的删削。总体上,修改堪称成功:经过修改,剧本的错别字、病句减少;表意更清晰准确,写人写事,更入情理;剧本亦更趋流畅;细密程度亦更佳。然而,亦有不成功的,乃至于失败的修改:用词的规范化造成了台词时代与地域特色的弱化;口语式比喻被大量删改,这使得台词的生活气息淡化,表现力削弱,幽默性降低。

  • 标签: 《称心如意》 版本 修改 优点 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