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FromAlice'sAdventureinWonderland(《爱丽丝梦游仙境》)toHarryPotter(《哈利·波特》),discoverthefactsandfictionbehindOxford-theoriginalstudenttown(OxfordUniversityissaidtobetheoldestintheEnglish-speakingworld)!

  • 标签: 牛津 the From to BE
  • 简介:《武备志》是明末茅元仪所辑综合性军事著作,在我国军事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天启元年,茅氏自刻成书,其侄茅尚望在明末重订有崇祯抄本。清代,随着刻书业的发达,《武备志》先后出现过清初刻本、日本宽文刻本、清道光木活字本(三种)等多种版本,不仅在国内流传较广,还远传海外多个国家。本文对《武备志》现存各种版本做了较为详细的考订,进而比较了各版本的具体特征及其文字差异,并考察了其后世流传情况。

  • 标签: 茅元仪 《武备志》 版本 流传
  • 简介:王世贞编选的《艳异编》当为45卷,刊印后出现众多精选本及效仿的内容不同的《艳异编》。这些传世本可以分为三大系统:一是45卷本系统,包括《艳异编》45卷本、《新镌玉茗堂批选王奔州先生艳异编》40卷本和《玉茗堂摘评王弁州先生艳异编》12卷本;二是不分卷系统,包括57卷本和53卷本《艳异编》;三是12卷本系统,包括国图本《艳异编》和《安雅堂重校(古艳异编)》。只有45卷本系统可归于王世贞名下,其他系统的本子盖为书坊主所为,不能题署王世贞编选,这应引起目录学、版本学、图书馆学界的重视。

  • 标签: 王世贞 《艳异编》 版本 效仿
  • 简介:针对元大德以来,《宣和画谱》作于何时之学术公案,本文较为详细地考察了该书宣和二年(1120)成书以来于宋元之刊刻、流传情况,认为: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古本《宣和画谱》(学界普遍认为是元大德本)应为宋刊本,甚至可能是宣和年间初刊本;《宣和画谱》"非宣和所集",为元大德年间吴文贵"裒辑","必系众手之所杂作,或经后人之所窜易"等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 标签: 《宣和画谱》 宋刊本 元大德本
  • 简介:苏轼《和陶诗》的编集与刊行在宋代是一个重大的文学现象,为后世和陶带来了一种风气。《和陶诗》四卷为苏轼晚年亲手编订,在宋代多次刊行,并引发宋人关注苏轼和陶诗的兴趣。宋代即有蔡正孙、施元之、顾禧、蔡梦弼、傅共等多人注《和陶诗》,并传播到海外。明代编刻《和陶诗》出现混编现象,将单行成集的四卷本打散,以分类本和编年本为主,逐渐失去宋刊本的本来面目。清代在编刻《和陶诗》上采取各种方法,《和陶诗》主要随苏诗全集注本出现,但已逐渐混入各卷之中,《和陶诗》至此失去独立地位,影响日渐式微。苏轼《和陶诗》在历代的编纂与刊行,与当时的文艺思潮、批评标准、欣赏水准等因素密切相关,是历代对苏诗的真实接受,具有多种文学史意义。

  • 标签: 苏轼 《和陶诗》 编集 刊刻 流传
  • 简介:"戊戌六君子"中为人熟知的林旭,其诗歌在清末光宣诗坛的"闽派"中占中坚位置。政变后其稿多散失,后经李宣龚等的搜集,才恢复其面貌。《晚翠轩集》以李宣龚民国二十五年丙子(1936)刻本为最全,以此本为主简要介绍各本的情况。

  • 标签: 《晚翠轩集》 林旭 陈衍 李宣龚
  • 简介:“赵氏孤儿”的故事,经过两千多年的演绎,尤其通过影视剧的传播,不仅国人耳熟能详,而且传到国外。因了《史记》的记述,国内还出现了三处“藏孤处”。一处是河北井陉县北孤台村前赵孤山东麓的赵孤园。园内错落有致地排布着藏孤古刹、启蒙园、程婴祠、藏孤洞、教孤亭、望都龛、思亲龛、诫孤台、习武场、迎孤轩等,还有据说是程婴教赵武劳作所用过的舂米石臼等“文物”。

  • 标签: 赵氏孤儿 版本 《史记》 影视剧 井陉县 故事
  • 简介:京剧《女起解》这出传统剧目,是梅兰芳先生重要代表作之一,梅兰芳先生前后演出这个剧目41年之久,在当年《女起解》得到市场认可的客观事实前,他进一步的引领市场,让各流派的《女起解》都发展起来。梅兰芳先生的《女起解》和《会审》是梅氏唱腔发展中的里程碑。本人演出《女起解》以梅兰芳先生和萧长华先生全部《女起解》的录音为范本学习,从零开始将这出戏的唱腔、旋律、气口、劲头,按照梅兰芳师爷的标准来练。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梅兰芳先生演唱艺术的形成,以及他对唱腔发展规律的理解深度的体现。

  • 标签: 梅兰芳 《女起解》 唱腔 表演
  • 简介:朱松是南宋朱熹之父,其诗文集《韦斋集》对于研究其生平学术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对于《韦斋集》的版本源流一直缺少细致的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今人对《韦斋集》和《玉澜集》的合刻时间存在一些问题;对于《韦斋集》的一些宋、元本的鉴定,前人存在一些失误;部分公立图书馆所藏旧题宋元本皆是明代刊本。对于以上问题,本文一一进行了考辨。

  • 标签: 朱松 《韦斋集》 版本源流
  • 简介:现在,世界各地大学都办校庆,可也有例外,那就是著名的牛津大学。据记载,牛津创办于1167年,确切的成立日期却至今仍是谜。几百年来,人们虚构了各种有关牛津大学起源的故事。有个著名的传说:牛津大学在公元1000年以前就已由阿尔弗雷德国王建立。不过据历史记载,牛津作为一座千年古城的存在可追溯到11世纪中期,牛津大学可能是在城市出现100年到150年后才成立的。

  • 标签: 阿尔弗雷德 学术机构 贝利奥 教育理念 一所 亨利二世
  • 简介:1.参观牛津城堡牛津城堡始建于1071年,曾先后用作军事要塞、法庭、市政厅和监狱。后来整个区域被重新规划为牛津城堡区,这里有许多餐馆和酒吧,还有一所艺术馆和一家由旧时监狱改造而成的豪华酒店。

  • 标签: 牛津 大学 军事要塞 豪华酒店 城堡 市政厅
  • 简介:陈家桅杆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天鹅村,系清代咸丰年间翰林陈宗典及其子武举陈登俊所营建,始建于1864年,经8年竣工,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园林于一体的综合性庭院式建筑群。门前原竖立双斗桅杆,故俗称为'陈家桅杆'。陈家桅杆可称得上是川西民居的'大观园'。占地7282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院内建筑为穿斗木结构,大小12院,组合精巧紧凑,布局大方合理,砖雕、石刻、泥塑十分精湛,祠内拥有两

  • 标签:
  • 简介:元代笔记《山房随笔》是一部品评宋元士人诗文的笔记,记载的一些史实也较正史为详,值得关注。此书在流传过程中,作者名字在著录时有了变化,实际应为蒋子正。此书散佚较为严重,经过各家重辑和抄录,内容已经有了一些出入。其中保存的大量史料较为可信,可以为研究宋末元初文人的心态、创作提供文献依据.尤其是有部分史料不见于其他文献,仅《山房随笔》有载,极有学术价值。

  • 标签: 《山房随笔》 蒋子正 版本流传 文献价值
  • 简介:通过对记载于不同文献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进行考校,选取较为通行和权威的版本进行探讨。考察版本的文献来源并寻找相关资料甄别其可信度,得出4个比较可信的版本。按照其祖本来源分为以下几个版本:明代毛晋汲古阁版,宋黄庭坚手书版,影印元待延佑本《东坡乐府》版和《苕溪渔隐丛话》版。

  • 标签: 念奴娇 赤壁怀古 版本 字句 异同 苏轼
  • 简介:蔡震先生的《郭沫若著译作品版本研究》2015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读后收获良多,现作短文以记之。《郭沫若著译作品版本研究》共分为五章,近30万字,全书系统全面的"考察梳理郭沫若著译作品的版本情况",正如本书的内容介绍中所说该书"是通过对于郭沫若著译作品版本情况的考察梳理,去做一些返现历史的工作。"既然是去作历史的工作,那么简单朴素便应该是该书最基本的特征。

  • 标签: 郭沫若研究 版本研究 版本情况 内容介绍 出版发行 《女神》
  • 简介:有清一代,在《广西通志》修纂史上,出现了康熙二十二年(1683)郝浴主修的《广西通志》,雍正四年(1726)李绂主修的《广西通志》,雍正十一年(1733)金貘主修的《广西通志》,嘉庆五年(1800)谓十启昆主修的《广西通志》。郝志四十卷,当时是为了应付康熙皇帝令各省要上交《通志》的旨意,以两个月时间,将明代残缺旧志略加补苴,

  • 标签: 《广西通志》 版本源流 修纂 嘉庆 雍正四年 康熙皇帝
  • 简介:《林将军传》是朝鲜小说史上最为着名的历史演义小说之一,由於朝鲜将军林庆业反清尊明、蒙寃死亡的生平事迹富有传奇色彩,此书在朝鲜半岛广为流传。笔者在梳理林庆业传记史料的基础上发现,朝鲜英祖年间,《林将军传》小说最早以谚传的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现存的汉文本小说出现於谚传本之後,主要分为两个系统:一是谚传小说的汉译本,一是无名氏独立创作的汉文小说。本文以韩国所藏九种《林将军传》抄本作为研究对象,比勘诸本异同,考证其相互关系,对汉文小说《林将军传》诸抄本之间的关系做了较为系统的辨析。

  • 标签: 《林将军传》 谚文汉译本 壬午抄本
  • 简介:摘要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已用过十多年,为了更加突出教材的教学、育人功能,需要结合实践,对教材使用过程中的特点、问题和导向进一步梳理,进行反思和再认识,从而更加突出教材的使用价值,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能。

  • 标签: 教材理念交际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