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肠淋巴扩张症患儿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3例小肠淋巴扩张症的患儿,采取以中链三酰甘油酯饮食为主导的肠内营养支持和以静脉高营养为主的肠外营养支持。结果3例小肠淋巴扩张症患儿水肿基本消退,低蛋白血症得以纠正,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长期随访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良好。结论正确使用调节肠道菌群药物促进肠功能康复;积极做好护患沟通,提高患儿和家长的就医依从性;同时做好健康教育和出院随访等有针对性护理。

  • 标签: 儿童 淋巴管扩张 小肠 护理
  • 简介:摘要对1例婴儿颈部淋巴瘤手术前后的护理的总结。手术前给予皮肤、呼吸道护理,完善术前检查;术后24h持续心电监护,保持气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及切口情况,做好预防感染。经过15天的治疗与护理,患儿痊愈出院。

  • 标签: 婴儿 颈部淋巴管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淋巴对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并发症及精液的影响。方法我院分别对A组60例行未保留淋巴和对B组55例行保留淋巴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术后均随访12个月。结果术后睾丸鞘膜积液在A组出现8例,B组出现1例。阴囊疼痛在A组出现12例,B组出现3例。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保留淋巴的术式能够有效防止术后睾丸鞘膜积液、阴囊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明显改善精液质量参数。

  • 标签: 腹腔镜 精索静脉 淋巴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生成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8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原发病灶及据肿瘤病灶5-10cm的正常对照组织中VEGF-C及D2-40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C在结直肠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263,P<0.001);VEGF-C在有无淋巴转移组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4.300,P<0.001);结直肠癌及正常组织中的LV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163,P<0.001);有无淋巴转移组的LV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71,P<0.001);VEGF-C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的LV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34,P<0.001)。结论VEGF-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可能促进其淋巴生成及淋巴转移。

  • 标签: 结直肠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D2-40 淋巴管生成 淋巴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西环素治疗小儿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护理。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给予36例患儿瘤体内注射多西环素溶液,1次/月,治疗前后测量瘤体直径结果注射后并经相应护理小儿淋巴瘤均消退或明显缩小,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多西环素 淋巴管瘤 注射疗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后腹腔镜行肾蒂淋巴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70例乳糜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病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结扎术对乳糜尿患者进行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乳糜尿 肾蒂淋巴管结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D2-40标记的淋巴浸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收集的30例乳腺良性病变及50例乳腺癌组织中D2-40的表达及其与淋巴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D2-40阳性表达率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乳腺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组淋巴浸润阳性率显著高于为转移组(P<0.05)。结论D2-40标记物染色效果好,标记淋巴特异性较强,是可靠的淋巴标记物。淋巴浸润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依据。

  • 标签: 乳腺癌 D2-40 淋巴管浸润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淋巴平滑肌瘤病(PLAM)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PLAM的CT表现、临床特征、肺功能及肺穿刺检查结果。结果2例均为育龄期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CT显示两肺弥漫分布的多个大小不一的囊状透亮区,囊腔直径3~l8mm,壁厚约1mm,且薄壁显示清晰,分布均匀,无明显的间质纤维化和结节影。结论PLAM在CT上有特征性表现,同时结合临床特征可诊断该病。

  • 标签: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计算机体层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后腹腔镜与开放肾蒂淋巴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份到2015年6月份接收的乳糜尿患者1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例。对照组给予开放肾蒂淋巴结扎术治疗,实验组给予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结扎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拔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出血量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结扎术对乳糜尿进行治疗,安全性高,出血少,创伤性小,值得普及。

  • 标签: 后腹腔镜 开放肾蒂淋巴管结扎术 乳糜尿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抗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和抗肿瘤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03年4月至2013年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并治疗的早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52例的病例资料。对Hp感染的患者进行抗Hp治疗。对抗Hp治疗失败的患者进行抗肿瘤治疗。结果52例早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中,Hp感染率为88.4%。抗Hp治疗的有效率为91.3%。18例患者进行抗肿瘤治疗,有效率为66.7%。52例患者5年的总生存率为92.3%,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为83.1%。结论对于早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抗Hp治疗是合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抗Hp治疗失败的患者应进行抗肿瘤治疗,从而使患者得到长久的获益。

  • 标签: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幽门螺旋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肺粘膜相关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相关治疗,并初步探讨如何合理的运用各种治疗手段.方法本文通过我院2006-2014收治的10例肺粘膜相关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6例,中位年龄58岁.ⅠE患者5例,ⅡE患者4例,ⅢE患者1例,其中2例ⅠE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2例ⅠE患者接受放射治疗,1例ⅠE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并术后化疗,3例ⅡE患者接受单纯化疗,1例ⅡE患者支持治疗,1例ⅢE患者接受化疗.结果中位随访47.5月,全组患者均存活,全组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为80%,5年总生存为100%.结论肺粘膜相关淋巴瘤恶性程度较低,为惰性淋巴瘤,预后较好,因此采用创伤小、代价小而获益大的治疗手段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关键词淋巴瘤;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临床特征;治疗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3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置期间发生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有效的临床干预措施降低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PICC患者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给予循证护理模式,旨在降低导管堵塞率。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统计得出,所有PICC患者中18例未发生堵情况,其余12例患者出现导管堵塞且经过对症处理后成功解除。结论对PICC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继发导管的堵率,应作为临床优先采用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并应用。

  • 标签: PICC 相关因素 堵管 分析
  • 简介:摘要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为了提高重症新生儿的生存率,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因此,研究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14年我科收治的机械通气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关于新生儿PICC置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36例PICC置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研究所选取的36例新生儿中未出现死亡,出现各类置问题共计6例(16.67%)。结论新生儿PICC置管及其并发症有相对独立的特点,由于并发症对新生儿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所以其护理要求也更高。

  • 标签: PICC 外周静脉中心置管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