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9 个结果
  • 简介:鸦片战争期间,金门岛上有位爱国诗人、刻书家林树梅,他是金门后浦人,生卒不详,本姓陈,后被安平镇副将林廷福收为养子,改林姓,自号"啸云山人"。后更号为"铁笛生"。林树梅平生极爱读书,好游山水,喜吟咏,工篆刻,曾师从清代著名学者周凯及玉屏书院掌教高澍然学诗文,卓有成就。一生著有《啸云山人文钞》十二卷、《啸云山人诗钞》八卷、《啸云铁笔》一卷、《文章宝筏》一卷、《静远斋文钞》一卷、《沿海图说》、《战船战测》、《云影集诗文续抄》、《啸云日记》等若干卷。另有《说剑轩余事》未刊稿,现藏于福建省图书馆。林树梅所作诗文大多关于台湾掌故、鸦片战争政事、金门古迹等。后人称其文"笔意严洁,切于时务,诗立卓然名家。"

  • 标签: 爱国诗人 刻书家 金门 山人诗 清代 斋文
  • 简介:铁人王进喜被新华社杂志评选为"百年中国十大人物",与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鲁迅、雷锋、焦裕禄、李四光、邓稼先、袁隆平成为20世纪十大名人,这是当之无愧的.铁人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民族脊梁,铁人精神是油魂、国魂和民族魂.他还是名副其实的诗人哩.

  • 标签: 王进喜 诗人王进
  • 简介:提起闻捷,今天的人们对这个名字或许感到十分陌生,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我国著名的诗人,闻捷在社会上和文学青年中的知名度却是非常的高。他的名字,和贺敬之、郭小川等著名诗人一起,在当代中国诗坛上闪耀着光环。他创作的大量反映新社会、新生活的诗歌,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 标签: 诗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中国文学史 文学青年 当代中国 新社会
  • 简介:诗人从恋人身上编织语言与思想认识冥想的对象虚构感情的实体作家绝对不会将自己的著作当成一种手段。作品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目的。无论是对作家本身来说,还是对其他的人来说,著作绝对不是一种手段。因此,在必要的时刻,作家可以为了著作的生命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 标签: 创作过程 讽刺性 兰格 莱辛
  • 简介:一、《清代地方政府》简介及研究清代地方政府的必要性《清代地方政府》一书是瞿同祖老先生写的关于中国清朝时期地方政府如何运作、处理地方行政的一部巨著,原书是在1962年以英文写就的,同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1〕出版以后获得国外学术界尤其是汉学界的一致推崇。书中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为我们展示出清代地方的司法、税务、行政、杂务等是如何在各种人员的配合下发挥作用的。清朝存在了二百多年,其中历经康雍乾盛世,其存在时间之久,曾经之繁荣必然有赖于地方政府职能的充分合理运作,其地方政府运行的逻辑必有值得现代人借鉴之处,地方制度之利弊,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 标签: 地方政府职能 清代 大学出版社 清朝时期 地方行政 合理运作
  • 简介:清代从监察体制、监察运行机制、监察范围以及监察官职责、监察官员的管理等方面全部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作为中国古代监察法制发展的最高阶段,清代监察法的技术性成果值得借鉴。对清代监察法的考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政治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与监察法之兴废;立法的目的决定了法律的执行效果;没有民主政治,就没有充分有效的监督。

  • 标签: 清代 监察法 镜鉴
  • 简介:我国书院制度历史悠久。它发端于唐,规制渐备于五代,极盛于宋元明清。台湾因地理位置较为特殊,且开发较晚,直到清代康熙年间才开始出现书院。此后二百多年间,台湾共设立了数十所书院。这些书院无论是组织管理、教学内

  • 标签: 清代 台湾 书院 教育史
  • 简介:<正>古今中外,焚书毁籍之事,屡见不鲜。在中国以清代乾隆朝尤为酷烈,其借编纂《四库全书》之机,十年内奏准禁毁书籍近三千种,总数在十万部左右,收缴和销毁书板近五万余块。至于安徽,清一代的禁书,据笔者粗步统计,不包括数量庞大的小说,单备类文集就有二百余种,作者(含辑选者)一百余人,涉及十八个县。以下就安徽禁书略加考述。

  • 标签: 禁书 清代安徽 《四库全书》 乾隆朝 文集 小说
  • 简介:虽然法律史学界已经在古代是否存在地方立法这一问题上基本达成共识,关于古代地方立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目前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细致,没有进一步挖掘古代地方立法的背后蕴含的经济、文化、社会因素。清代的地方立法数量众多,立法技术成熟完善。笔者将选取清代地方制定颁布的禁毁戏剧法律为研究对象,尝试揭示清代地方立法的特点,并深入分析文化意蕴。

  • 标签: 地方立法 人存政举 法律多元 清代
  • 简介:柳永建,江苏省如皋市公安局三级警长、一级警督。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十年军旅,三十年职业警察。喜欢阅读、写作,诗歌作品主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工人日报》《法制日报》《人民公安报》《检察日报》《广西日报》《天津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报纸杂志发表,并被国内多家知名网站转载。

  • 标签: 灵感胸怀 警察诗人 诗人灵感
  • 简介:唐代诗歌繁荣和独特形态的呈现有许多缘由,其中之一就是贬谪诗人的大量涌现及其辛勤创作。对唐代贬谪诗人进行分类研究不仅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掌握唐诗的发展历程,还能考察出唐诗独特魅力产生的深层心理原因,更能看出人类为追求幸福、实现人生价值所作的不懈努力。

  • 标签: 唐诗 贬谪诗人 类型
  • 简介:魏庆之(生卒年不详),字醇甫,号菊庄,南宋建安(今福建建阳)人。据清道光《建阳县志》载,其墓葬位于县邑崇化里奏仙坛,惜已无存。魏庆之系宋代江湖派著名诗人,著有诗歌理论批评著作《诗人玉屑》和诗集《菊庄吟稿》,在当时很受重视,流传很广。

  • 标签: 诗人 诗歌理论批评 生卒年 福建 建安 南宋
  • 简介:漕运对清王朝至为重要,乃“天下之大命所系”。作为清朝征集漕粮的重要省份之一,漕运问题一直是江西的重中之重。漕运的变迁与江西地方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本文对建国以来国内清代江西漕运的研究作一个简单概述。

  • 标签: 清代 江西 漕运
  • 简介:清正廉洁,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是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清廉曾被古代贤士尊奉为"国之四维"之一,又被作为"仕者之德",处己自律之道。所谓清正廉洁,指的是为官当政要立公去私,不徇私情,不贪财物,立身清白。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清正廉洁",特别是"廉"的含义,作过多方面的规定和阐述,其基本精神是循礼行法,见利思义,反贪拒贿,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历来是"为政之本"、"为官之宝"。在传统道德中,清廉之士,被载入史书,传之民间,尊为清官。官吏不廉,危害极大,以权谋私,必然会败坏政坛和社会的风气。清正廉洁,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和道德的一种精髓;今天,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仍然需要大力提倡。本篇辑录的清代廉吏于成龙和郑板桥的故事,值得今人借鉴。

  • 标签:
  • 简介:科举制度发展至清朝,已历1300余年,一直是男性所独有的文化权利。但是,贤妇作为列女种类中的一种,对科举却产生了重要影响。贤妇自身有着良好的文化修养,可以亲自课子读书,使儿子保持了课业的提前性和连贯性,许多女性最终将儿子培养成为科举制度中的成功者。贤妇对儿子在心理、经济、课业上都给予了支持和影响。贤妇自身作为一个群体,也存在地域性、家传性和阶层性的特征。

  • 标签: 清代 贤妇 科举
  • 简介:<正>官吏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对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统治,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建立一整套较为完善的选官制度,选拔人才充当各级官吏,是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在入主中原之前,满清政权的各级官吏主要是由满族贵族和投降的明代官员来充任的。1644年,清王朝建立后,为了保证对广大汉族人民的统治,在仿效明代选官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选官制度。清代选官的主要途径——科举考试顺治二年(公元1645),清王朝采纳了汉族知识分子的建议,于是年八月举行乡试,这标志着清代科举考试的选官制度从此正式开始了。清代的科举考试主要分为三级:第一级是小试;第二级是乡试和复试;第三级包括会试和殿试。1.小试

  • 标签: 选官制度 科举考试 知识分子 清代 重要组成部分 清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