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基层医院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通过开展健康宣教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健康宣教。结果:健康知识知晓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68.42%,P<0.05;液体依从性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78.95%,P<0.05。结论:对于基层医院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通过开展健康宣教,可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以及液体依从性。

  • 标签: 维持性血液净化 健康宣教 液体入量
  • 简介:国际热钱就是要赚取市场波动的钱,绝不会顾及给市场和其他投资者带来多大风险。对于这一点必须有清醒认识。各个国家对于资本项目之所以迟迟不愿意放开,就是担心国际热钱给汇市、债市、期市以及股票市场带来的大波动风险国家外汇局9月30日发布了2015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这份报告中引人瞩目的是关于外资流入中国资本市场,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上半年中国股市牛市格局的进出表现。

  • 标签: 国际热钱 境外机构投资者 中国国际收支 资本项目 国家外汇 外资流入
  • 简介: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DSC法测定液体的比热,详细叙述了DSC法测定液体比热的注意事项,并对测定蓝宝石线时蓝宝石偏移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液体试样在坩埚中的分布状态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以及称样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 标签: 比热 DSC仪 测定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液器死腔液体残留对小儿静脉输液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静脉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使用普通输液器和精密输液器输液患儿各80例,对输液完毕后各输液器死腔液体残留进行测定。结果Y型精密输液器各部位死腔液体残留和合计液体残留高于普通输液器,各部位死腔液体残留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计液体残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型精密输液器和普通输液器均有大量液体残留,造成小儿静脉输液减少;静脉输液器输液时应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减少死腔内液体残留,保证用药剂量充足,充分发挥药物疗效。

  • 标签: 输液器 死腔 输液量 患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导向休克治疗在休克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绍兴市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休克患者82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PICCO监测,研究组患者予PI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导向休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液体管理相关指标[24 h液体、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及乳酸]、治疗转归相关指标[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24 h病情缓解率、28 d病死率、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结果研究组24 h液体[(2 516.98±254.78)mL]、乳酸[(0.60±0.05)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 920.02±295.33)mL、(1.34±0.15)mmol/L](t=16.573、3.837,P<0.001、P=0.041)。研究组CVP[(13.38±1.41)mmHg]、MAP[(82.34±8.22)mmHg]、氧合指数[(224.06±23.21)mmH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53±0.85)mmHg、(70.92±7.18)mmHg、(192.30±19.70)mmHg](t=5.152、6.754、-2.498,均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7.54±0.72)d]、ICU入住时间[(11.46±1.1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1.72±1.13)d、(18.29±1.73)d](t=4.727、5.224,均P<0.05)。研究组24 h病情缓解率[85.37%(35/41)]明显高于对照组[63.41%(26/41)],28 d病死率[7.32%(3/41)]明显低于对照组[29.27%(12/41)](χ2=5.185、6.608,均P<0.05)。研究组SOFA评分[(6.86±0.6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1.05±0.91)分](t=4.814,P<0.05)。结论PI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导向休克治疗在休克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液体,明显改善患者治疗转归相关指标。

  • 标签: 休克 脉搏 心排血量 超声检查 补液疗法 中心静脉压 序贯 衰竭 危险性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产程中利用管理的方式,对妊娠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之间收录的472例产妇为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236例和对照组2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程管理,实验组采用管理结合常规管理,观察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生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新生儿出生时血糖、脐动脉血。结果:实验组的分娩方式中剖宫产率为8.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73%,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产后出血量为170.66±41.03,明显低于对照组215.64±4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新生儿评分、新生儿出生时血糖以及脐动脉血等指标两组差异不明显,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程中利用管理,可以提升产妇认知水平,降低剖宫产率,减低产妇产后的出血量,保证母婴安全。

  • 标签: 产程 入量管理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产程中利用管理的方式,对妊娠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之间收录的472例产妇为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236例和对照组2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程管理,实验组采用管理结合常规管理,观察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生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新生儿出生时血糖、脐动脉血。结果:实验组的分娩方式中剖宫产率为8.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73%,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产后出血量为170.66±41.03,明显低于对照组215.64±4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新生儿评分、新生儿出生时血糖以及脐动脉血等指标两组差异不明显,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程中利用管理,可以提升产妇认知水平,降低剖宫产率,减低产妇产后的出血量,保证母婴安全。

  • 标签: 产程 入量管理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受施肥情况影响较大。以“菏麦28”为试验材料,在2022年种植季进行了田间试验,设置0、5、10、15、20 kg/亩5个不同钾肥施处理,研究钾肥施加对小麦产量、 品质及钾肥利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施用钾肥的CK组相比,施用钾肥的K1~K4处理的产 指标、品质指标及钾肥利用率均显著增加(P<0.05),在施钾为15kg/亩时“菏麦28”小麦增产效果最佳。说明适量施加钾肥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品质及钾肥利用率,但施用过量实际产量反而降低。

  • 标签: 钾肥 小麦 产量 影响
  • 简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中频率(流量、转速)数据曲线不规整,存在着“毛刺”。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采用仿真方法优化频率信号采集模式,并用实际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方法优化频率信号采集模式能有效地减少频率曲线中的“毛刺”。

  • 标签: 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 数据处理 系统仿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程中进行管理对分娩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22.1-2023.1收治的7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管理,观察组管理。对比临床指标、产程情况、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产程情况、分娩结局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是一项消耗大量体力的过程中,许多产妇在分娩期间由于体力严重匮乏而出现不良结局。临床中常规管理无法帮助产妇补充精力与体力,本次实验中采用了管理方式,发现产妇的临床指标、产程时间以及分娩结局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入量管理 产程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最佳注入液体量。方法将384例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在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1-8ml或12-30ml不等。观察组在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8-12ml,结果观察组病人导尿管自行脱出、漏尿和术后不适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时,在气囊内注入的最佳液体量对减少导尿管的自行脱出、尿道外口漏尿、减轻病人不适感均有明显的作用,应选择在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8-12ml。

  • 标签: 一次性气囊导尿管 液体注入量 气囊内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生后第1周的实际液体摄入和给药途径。方法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包含了从2005年到2013年在赫尔辛基大学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953例出生胎龄<32周且体重<1 500克的早产儿。我们通过病人信息系统获得所有肠外和肠内给药的液体及其来源。所有早产儿按胎龄分为3组:23~26周、27~29周和30~31周。结果前3 d的液体摄入超过了欧洲指南。在第1~7天,超早产组的总液体摄入最高,该组的总液体摄入中位数在第3天达到177 ml/(kg·d)(IQR:154~209)的峰值。血管冲洗提供了相当多的液体来源,超早产组的中位摄入峰值为26.4 ml/(kg·d),占总液体摄入的15.6%。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总液体摄入在生后前3 d高于欧洲指南。其中相当一部分液体来自于像盐水冲管这些不为人注意到的来源,我们在计算总液体摄入时应考虑到这一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滴注低温液体对颈髓损伤并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效果。方法2013年11月~2015年6月选择10例颈髓损伤并中枢性高热的患者在给予物理、药物降温后体温仍在39℃以上者,静脉滴低温液体0~10℃,40~60滴/分进行降温,观察降温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10例患者滴注前后体温比较,差异显著(P<0.05)。滴注前后10例患者额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本组患者中有2例在输液过程中主诉静脉穿刺局部疼痛、1例主诉输液肢体有冷刺激,统一更换穿刺部位后症状缓解。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静脉炎或静脉痉挛的症状。结论静脉滴注低温液体临床护理简单、易于操作,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降温方法。

  • 标签: 静脉滴入 低温液体 颈髓损伤 中枢性高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对烧伤犬血管通透性和液体需求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比格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乳酸林格氏液复苏组(LR组),乳酸林格氏液复苏+血必净组(LR+XBJ组)和对照组(OC组),每组8只。所有犬麻醉后行颈主动脉和静脉置管并插入尿管。3组犬均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进行全身麻醉,OC组犬仅进行颈动静脉置管,未致伤;LR组和LR+XBJ组犬进行颈动静脉置管后,取背部50%总体表面积,备皮后3%凝固汽油均匀涂抹并点燃,持续燃烧30 s,致50%总体表面积全层烧伤。伤后12 h,给予犬丁丙诺啡(10 μg/kg)止痛。LR组根据Parkland公式静脉输入乳酸林格氏液(1%总体表面积为4 mL/kg,前8 h输入1/2,后16 h输入另1/2);LR+XBJ组在输入乳酸林格氏液(输入和时间同LR组)的基础上,在伤后即刻和伤后4 h分别给予血必净注射1次,每次2 mL/kg。OC组仅输入与LR组和LR+XBJ组等量的乳酸林格氏液。检测伤后即刻,伤后1、2、4、6、8和24 h 7个时间点各组犬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血浆容量、红细胞压积、尿累积与累计净输入、各脏器组织(心脏、肺脏、肾脏、小肠)含水率、血管通透性、中性粒细胞浸润数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活性。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伤后即刻,3组间MAP、CI、ELWI、PV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伤后1、2、4、6、8和24 h,LR组和LR+XBJ组的MAP、CI、ELWI、PVPI比OC组均明显降低,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伤后1、2、4、6、8和24 h,LR组的MAP和CI与LR+XBJ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伤后1、2、4 h,LR组的ELWI和PVPI与LR+XBJ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而伤后6、8、24 h LR组的ELWI和PVPI与LR+XBJ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伤后即刻,3组间血浆容量和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伤后1、2、4、6、8和24 h,LR组和LR+XBJ组的血浆容量和红细胞压积比OC组均明显降低,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伤后1、2、6、8、24 h,LR组的血浆容量与LR+XBJ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伤后4 h LR组的血浆容量与LR+XBJ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1、6、8、24 h,LR组的红细胞压积与LR+XBJ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伤后2、4 h LR组的红细胞压积与LR+XBJ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伤后即刻,伤后1、2、4、6、8、24 h, LR组和LR+XBJ组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大于0.05);伤后即刻,伤后1、2 h,LR组的累积净输入与LR+XBJ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而伤后4、6、8、24 h LR组的累积净输入与LR+XBJ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伤后24 h,LR组和LR+XBJ组的心脏、肺脏、肾脏、小肠中的含水率、血管通透性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数量比OC组均明显增加,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伤后24 h,LR组心脏、肾脏中的含水率和血管通透性与LR+XBJ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肺脏、小肠中的含水率和血管通透性与LR+XBJ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伤后24 h,LR组肾脏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数量与LR+XBJ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肺脏、小肠中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数量与LR+XBJ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伤后24 h,LR组和LR+XBJ组的心脏、肺脏、肾脏、小肠中的MPO和NE含量比OC组均明显增加,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伤后24 h,LR组心脏、肾脏组织中的MPO含量与LR+XBJ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肺脏、小肠中的MPO含量与LR+XBJ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伤后24 h,LR组肾脏组织中的NE含量与LR+XBJ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肺脏、小肠中的NE含量与LR+XBJ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蛋白酶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升高和组织水肿,明显降低烧伤犬复苏液体需求

  • 标签: 烧伤 血流动力学 血必净注射液 脏器组织
  • 简介: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阶段护理干预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万盛经开区人民医院在2023年 5 月-2024年 2 月常规透析的5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阶段护理干预方法),每组均为25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并发症(水肿、感染以及穿刺渗血等)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体重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前体重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体重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和血液透析期间体重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阶段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体重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 液体摄入量依从性
  • 简介:瓶子本是用来盛东西的一种极普通的容器,然而学了密度知识之后,我们发现利用它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测液体的体积、质量、密度等,甚至还可以测固体的密度.例1一个瓶子质量为m,装满密度为ρ甲的甲液体后总质量为M1,装满乙液体后总质量为M2.求液体乙的密度ρ乙。分析:此题中有一个关键的概念——瓶子的容积.容积是容器最多所能容纳的液体的体积,对于一个特定的容器来说,它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不论它装什么液体,体积都相等.因此,

  • 标签: 中学 物理教学 液体 密度 物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