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焦作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地处黄河以北、太行山以南的黄、沁河冲积的牛角川平原之上,隋为河内郡,唐宋为怀州,与洛阳隔黄河相望,是黄河以北通往洛阳的重要交通要道和门户。因与隋唐时期东都洛阳的地缘关系,焦作与大运河结下了不解之缘,为隋唐大运河永济首所在。

  • 标签: 永济渠 焦作地区 渠首闸 大运河 黄河 卫河
  • 简介:我国河流众多,水系庞大,皆东西流向,而水系之间又有分水岭相隔。但古代各天然河道冲积平原之间,有许多相互交错的港汉湖泊,可以南北开凿运河,沟通各水系及天然河道之间的联系,如在今河北、山东、江苏等省境内的运河工程就是充分利用其地理环境而开凿的。公元七世纪初,隋代南北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北达涿郡(今北京)。沟通了长江、黄河、淮

  • 标签: 余杭 洛阳 运河 隋代 北大 地理环境
  • 简介:在我的家乡杜文秀起义的策源地小围埂村旁有一座古桥——永济桥。永济桥为明朝万历年间薛希周所建,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这一座古桥镶嵌在童年的往事中,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 标签: 杜文秀起义 万历年间 古桥 明朝
  • 简介:银杏小学位于永济市东环路.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19个教学班.821名学生.60名教师。新课程改革中.学校确立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制定了“办有特色学校.建有文化校园,培有专长教师.育有个性学生”的办学目标.形成了科学发展思路.创造了独特的办学模式。

  • 标签: 永济市 银杏 小学 特色学校 新课程改革 建筑面积
  • 简介:普救寺在永济县西北12公里蒲洲镇西厢村附近的峨嵋塬上,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址高耸,松柏满垣;九曲黄河自北而南绕流于寺庙西侧,水势汹涌澎湃;东南近中条山,犹如屏障飞峙,视野广阔而开朗。明《重新普救寺浮图碑》记载,寺“创自隋唐”。清乾隆二十年版《蒲州府志》云,普救寺“在郡城东六里,唐时名‘西永清院’。五代时汉遣郭威讨李守贞于河中,周岁,城未下。威召院僧问之,对曰:‘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威折箭为拆,翌日果破,乃不戳一人,因改院曰‘普救’。明初,并广化、旌勋、藏海、乾

  • 标签: 《西厢记》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条山 大雄宝殿 《西厢记诸宫调》 特殊的建筑材料
  • 简介:一九五七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八个年头,教育事业正在起步。在运城一带,初级中学县县都有,而高级中学只有五所:康杰中学、运城中学、解州中学、闫景中学和永济中学。临猗县是由原临晋县和猗氏县合并的一个大县,人口不少,但只有两所初中。一所是猗氏中学,位居县城,距行署所在地运城只有二十公里;另一所是临晋中学,资格较老,座落在县西的临晋镇上。临晋镇是原临晋县城,距永济中学所在地也不过三四十公里。我是在临晋县长大的,上初中就在临晋中学第九班。一九五四年入学,一九五七年毕业。

  • 标签: 初级中学 生活 新中国成立 教育事业 高级中学 运城
  • 简介:自1933年始,刘永济先生通过开设课程和著书立说两种方式,在珞珈山下传播龙学。从教学方面看,他在33年的执教生涯中,为武汉大学培养了一批龙学人才,并为珞珈龙学的发展树立起优良的学风,珞珈龙学注重整体性、现实品格以及与教学相结合的“学统”也就此形成;从学术研究方面看,他的《文心雕龙校释》等著作文章,奠定了珞珈龙学在龙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并激励着后世学者为珞珈龙学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 标签: 刘永济 珞珈龙学 学统 传播
  • 简介:永济(1887—1966),字弘度,湖南长沙人,著名中国文学史专家,原武汉大学一级教授。弘老对中国古典文学有很深的造诣,尤擅词学,一生教词、写词、论词,颇有建树。他的《词论》、《微睇室说词》、《唐五代两宋词简析》、《屈赋通笺》、《<文心雕龙>校释》、《唐人绝句

  • 标签: 书评 刘永济 < > 考据 推理
  • 简介:永济市中远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永济市栲栳镇212业园区,是以芦笋收购、加工、出口为主的一体化外向型龙头骨干企业。公司始建于2007年11月,注册资本2000万元,占地面积3.3万m2,建筑面积1.6万m2,年可加工各类果蔬罐头7000t,主要产品包括自芦笋罐头、黄白桃罐头等30多个品种。

  • 标签: 永济市 食品 果蔬罐头 芦笋罐头 骨干企业 注册资本
  • 简介:隋唐永安首的福堰遗址吕卓民永安是隋唐长安城在城南的主要引水工程之一。引交水,经赤兰桥、第五桥等地至郭城南侧,再自大安坊流入长安城内。其具体流向大致是:从首先西北流,引水上岸,待渠水援高之后,又转趋东北流以入京城。宋敏求《长安志》载永安首有...

  • 标签: 遗址 隋唐 永安 长安城 引水工程 石堆
  • 简介:古人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文当属此类,河小名声大,细流泽万家,贯穿着清江浦的历史文脉。她从城西蜿蜒而来,向城东逶迤而去,不张扬,不暴躁,千百年来在古老的淮阴城就是这样默默流淌,滋润着这块美丽的土地,造就沿途旖旎风光。清康熙帝《晚经淮阴》诗云:“淮水笼烟夜色横,栖鸦不定树头鸣。红灯十里帆樯满,风送前舟奏乐声。”当时的繁华由此可见一斑。

  • 标签: 变迁 历史文脉 康熙帝 淮阴
  • 简介: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乐观豁达的健全人格,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近年来,永济市十分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全过程,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方位,取得了一定成效。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永济市 中小学生 心理素质 心理品质 健全人格
  • 简介:摘要: 永济村是东至县的一个村落, 取名于 村内的 永济亭。永济村现在总人口 1786 人,面积 9.7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500 亩,沿 325 省道呈带状分布。 这些年永济村逐渐被人熟知,是一个有名的“富裕村” 。经笔者深入探究,重在剖析其乡村振兴过程,以期为新时期的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

  • 标签: 乡村振兴 村党组织 创新
  • 简介:从文化视野看,刘永济主张中西文化的融合;他以"参稽外籍"、"比附旧说"作为《文学论》的著述方略,即是这种文化视野的展现。从文学史视野看,刘永济虽然承认"感化之文"、"学识之文"都可以纳入文学之中,但更为重视"感化之文"。他对中国文学史上的浪漫时代和写实时代的确认,表明他对"感化文学"发展的历史确有深刻把握。从文学批评史视野看,《文学论》已初步确立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核心理念与格局,对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创建者郭绍虞产生过显著影响。

  • 标签: 文学论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史 郭绍虞 中国大文学史 三重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郑国是古代关中的一项著名水利工程.它沟通泾洛两河,与渭水并行东流,全程300华里,灌田400万亩.战国末年,郑国的建成,为秦王政的统一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也支撑了历代建都关中的封建王朝.在后来两千多年的沧桑岁月里,它一直为关中的农业服务,使关中成为闻名遐迩的“天府之国”.然而,有谁知道,如此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郑国,竟是一场阴谋的产物,这恐怕在古今中外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奇闻.要知这段奇闻,还须从战国谈起.

  • 标签: 战国时期 秦昭襄王 农业服务 赵括 韩桓惠王 白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