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产后乳是妇产科的常见并发。近年来,产后乳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成果,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主要将中医对产后乳的认识、乳的诊断标准、目前临床的催乳方法、中药治疗产后乳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为临床治疗产后乳症状提供一些有用信息。

  • 标签: 产后缺乳 中医治疗 进展
  • 简介:【摘 要】产后乳是妇女产后多见的一种疾病, 中医认为妇女产后多见 以亡血, 伤津、瘀血内阻、元气受损为病因的一种疾病 ,长久 以来中医推拿 治疗产后 乳是一大特色,深受产后乳患者认可 。

  • 标签: [ ] 产后缺乳 推拿 按摩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乳产妇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影响进行分析。 方法:样本即为来源于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入院的产后乳产妇 124 例,并分为参照组(采纳传统护理)和观察组(采纳中医护理干预)各 62 例,对比两组的效果。 结果:就开孔数、 乳汁清稀程度,乳房充盈度,乳汁黏稠度等评分而言,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就母乳喂养率而言,观察组为 77.42% ,显著高于参照组的 56.45% ,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产后乳产妇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干预 产后缺乳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根据经络辨证理论,研究穴位按摩对哺乳期产妇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我国母乳喂养率。 方法: 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 60 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予以产科术后常规护理,指导产妇母乳喂养,进行产后健康宣教;试验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经络的辨证分型选取相关穴位进行按摩, 1 次 /d ,连续 5 d 。干预后于次日上午 8 点对两组产妇的泌乳量、乳房充盈度、乳汁的浓稠度、乳汁淤积程度进行评分,出院当天上午进行总体疗效的评定及安全性评定。 结果: 研究第 1 天产妇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第 2 ~ 5 天试验组泌乳量、乳房充盈度、乳汁淤积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乳汁黏稠度到第 5 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基于经络辨证的穴位按摩可以有效改善剖宫产术后患者的乳症状,在促进乳汁分泌,提高乳房充盈度,降低乳汁淤积程度上疗效显著,但对于提高乳汁黏稠度临床效果一般。穴位按摩疗效确切、显效快,安全无痛,产妇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穴位按摩 产后缺乳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分析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其产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8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9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康复效果及涨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7.257 6、5.536 9、4.320 7、5.891 3,均P=0.000 0);观察组产妇术后1、3、5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716 3、3.705 2、3.452 7,均P=0.000 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96%比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7 3,P=0.000 0),而产后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6.418 6,P=0.000 0)。结论剖宫产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产后恢复时间、降低了疼痛度及涨率,显著地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产妇 剖宫产 优质护理干预 术后康复 涨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点穴按摩配合中药塌渍在初产妇产后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本院收治的产后乳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中药塌渍组、点穴按摩组和联合组,各30例。中药塌渍组采用中药塌渍治疗,点穴按摩组采用点穴按摩治疗,联合组采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塌渍治疗,均治疗4 d。对比三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乳房肿胀、乳房硬度及新生儿体重增长情况。结果联合组泌乳始动时间为(24.63±9.29)h,中药塌渍组为(25.75±10.43)h、点穴按摩组为(27.93±10.06)h,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泌乳量优于中药塌渍组、点穴按摩组,治疗4 d后乳房肿胀程度、乳房硬度明显低于中药塌渍组和点穴按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4 d体质量为(3.18±0.42)kg,中药塌渍组为(3.15±0.41)kg、点穴按摩组为(3.16±0.47)kg,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穴按摩配合中药塌渍治疗初产妇产后乳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泌乳量,减轻乳房胀痛、硬度,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 标签: 产后缺乳 初产妇 点穴按摩 中药塌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剖宫早期产妇应用中医适宜技术的泌乳效果。 方法: 研究样本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6 月时间段内的 100 例剖宫产妇按手术顺序分组,对照组实验组各 50 例。对照组剖宫产后采用常规母乳喂养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耳穴贴压、穴位按摩以及乳房按摩等中医适宜技术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初乳分泌时间以及产后 3 天的泌乳量。 结果 :实验组产妇初始分泌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产后 3 天的泌乳量分别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价值, P<0.05 。 结论: 对于剖宫产后实施中医技术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防止产妇出现早期乳,促进初乳的快速分泌,提高产后泌乳量。

  • 标签: 中医技术,剖宫产,泌乳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 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治疗产后乳的临床效果 进行分析。 方法 研究选取了 52 例在本院治疗了产后乳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来院治疗时间在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间,使用计算机将所有参与研究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 (n=26) 及观察组 (n=26) 。对照组患者使用局部热敷按摩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进行治疗,在患者治疗之后对比两组别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泌乳量。 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两组别间数据对比存在意义 (P < 0.05) ; 治疗前,两组患者泌乳量对比无意义,治疗 5 天后,对照组患者泌乳量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别间数据对比存在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治疗产后乳患者过程中,采取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治疗方式能够显著增加产妇泌乳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产后乳产妇,评价耳穴压丸法联合乳房按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产科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录的82例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实施常规干预以及耳穴压丸法联合乳房按摩治疗,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泌乳开始时间、平均24h泌乳量以及泌乳增加量较对照组均更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耳穴压丸 乳房按摩 产后缺乳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发生脓毒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产后脓毒血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并生产的产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99例产后患脓毒血患者作为病例组,应用简单随机方法选取同期不伴有产后脓毒血患者212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查阅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脓毒血的危险因素。结果99例产后脓毒血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生殖道、呼吸系统,分别占28.28% (28/99)、26.26%(26/99);99例产后脓毒血患者血培养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比例最高,占58.59%(58/99),其中以链球菌为主,占23.23%(23/99)。革兰阴性菌占38.38%(38/99),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31.31%(31/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糖尿病(OR=2.643,95% CI 1.123 ~ 6.276)、合并生殖道感染(OR=7.542,95% CI 3.571 ~ 15.959)、阴道试产(转剖宫产)(OR=1.218,95% CI 1.008 ~ 1.493)、胎膜早破(OR=1.152,95% CI 1.019 ~ 1.449)、产后出血(OR=1.562,95% CI 1.263 ~ 1.881)及剖宫产分娩(OR=2.074,95% CI 1.442 ~ 2.993)是产后脓毒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产后脓毒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生殖道感染、阴道试产(转剖宫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及剖宫产分娩,针对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加强预防,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防治产后脓毒血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脓毒血症 产后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催乳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乳的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方法 以 产后乳者 90 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分为参照组 45 例与研究组 45 例,参照组实施穴位按摩,研究组实施 催乳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泌乳量、补乳量优于参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参照组, P<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 产后乳者采用 催乳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有效增加泌乳量,应用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产后缺乳 催乳汤 穴位按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半刺配合按摩的方法治疗肝郁气滞型产后乳的疗效。方法;于 120名肝郁气滞型产后乳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半刺按摩治疗组 (半刺按摩组 )和针刺对照组 (针刺组 ),每组各 60例。半刺按摩组采用胸、背部腧穴半刺配合乳房局部按摩的方法 ;针刺组采用毫针针刺少泽、内关、太冲、膻中及乳根的方法,测量两组治疗前后泌乳量及血清雌二醇 (E2)、催乳素 (PR L)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泌乳量均增加,但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血清 E2、 PR L的含量均明显降低,组间同期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半刺配合按摩法相比针刺法痛苦小、适应性好,是无毒副作用的绿色疗法。

  • 标签: 缺乳 半刺 按摩 肝郁气滞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