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残余性斜视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8~2011年于我院收治的9例残余性斜视进行检查和再手术治疗。结果术后近、远期观察,斜视度数皆≤10△,正位率100%,1例术后复视,1月后症状消失。结论残余性斜视通过再次手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 标签: 残余性斜视 手术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残余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收治的100例人工流产后宫腔内组织残留物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行清宫术的治疗,对照组实行米索前列醇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分别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率达到96%,对照组则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和16%,差异也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处理上,应当根据患者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病情较重,阴道流血较多的患者,最好实施清宫手术,从而降低患者痛苦,并预防感染。但是,在不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中,可以给予米索前列醇等药物治疗,不仅效果相对确切,而且避免了手术带来的疼痛和风险。

  • 标签: 人工流产 清宫术 米索前列醇 残余处理
  • 简介:摘要总结腹腔镜治疗胆囊术后残余胆囊结石的手术经验。收集、分析15例残余胆囊发生的原因,明确诊断并再次使用腹腔镜治疗。15例患者应用腹腔镜将胆囊术后残余胆囊再次切除均痊愈,疗效满意。在用腹腔镜行胆囊术后残余胆囊切除术时,应注意术前评估的重要性,术中注意穿刺点的位置,避免损伤腹腔内脏器,术中仔细分离粘连,解剖残余胆囊,处理好三管关系,避免损伤胆总管;必要时术中可用超声技术确定残余胆囊及结石的准确位置;术后根据术中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

  • 标签: 胆囊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后胆道镜治疗胆道残余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98例术后胆道镜治疗胆道残余结石的住院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98例患者中有90例痊愈,治愈率91.8%,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后胆道镜治疗胆管残余结石是目前较有效的措施。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密切的观察治疗,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同时,还能及时发现、合理处理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胆道镜 胆道残余结石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残余胆囊合并胆系结石的诊治和预防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收的84例残余胆囊合并胆系结石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实验组对患者采用二次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在进行第一次手术后,采用保守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6.67%,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47%,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远远大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P<0.05)。结论残余胆囊合并胆系结石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二次手术,通过二次手术可以处理好患者胆囊中胆囊管和胆总管之间的关系,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余胆囊合 诊治 预防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管结石的临床诊治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3月—2016年03月收治的20例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管结石的资料。结果20例术前诊断为残余胆囊管结石的患者经二次手术后均成功切除残余胆囊管取出结石。术后轻微胆漏2例,肠粘连3例,在保守治疗后恢复,20例患者随访5个月至1年,术前症状全部消失。结论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管结石须采取手术治疗,早期治疗、严格精准的手术操作才是预防残留胆囊管结石发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残留结石 胆囊管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复位后残余头晕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并寻求有效的临床治疗预后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10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复位后30例残余头晕患者,在进行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分析后将其分为对照组15例(选用药物治疗)以及观察组15例(药物治疗联合前庭康复操锻炼治疗)两组,比对两组不同治疗方式下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年龄与复位前眩晕持续的时间与复位后残余头晕有着密切关联,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1(73.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5(100%),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位后残余头晕患者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以药物治疗联合前庭康复操锻炼进行残余头晕的预后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病症状况,且无严重的毒副作用出现。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残余头晕 前庭康复操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残余羊水过少与合并羊水过少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20名初产妇,临产前行B超检查羊水指数(AFI≤80mm),根据病因将产妇分为二组,A组60例为胎膜早破残余羊水过少,B组60例为合并羊水过少,观察分析二组产妇的胎儿窘迫率,胎头位置异常,剖宫产率,新生儿发病率,宫内感染率。结果二组在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在胎头位置异常,新生儿发病率,宫内感染率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残余羊水过少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

  • 标签: 羊水过少 残余羊水过少 胎膜早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皮穿刺置管在B超引导下对腹腔内残余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腹腔残余感染的48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采取经皮穿刺置管技术进行治疗。结果在48例患者中,一次穿刺治愈的有28例,2次穿刺治愈的有12例,3次穿刺治愈的有8例。全部患者无脏器损伤、出血等并发症现象。结论B超引导下,采取经皮穿刺置管对腹腔残余感染的治疗效果比较满意,创伤很小,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并发症发生的机率极小,适合于基层医院的应用及推广。

  • 标签: B超引导 经皮穿刺置管 腹腔残余感染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镜联合体内微爆破在胆道术后残余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06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胆道术后残余结石患者102例,先经T管窦道送入胆道镜,证实无法以取石网篮将结石取出,后应用体内微爆破碎石仪在胆道镜引导下将残石击碎,再以网篮分次取出或注水冲出。结果84例一次性清除胆管结石,16例间隔1周后再次予前述治疗后清除残余结石,2例失败。取石成功病例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胆道镜联合体内微爆破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具有创伤小、精准、效率高、安全有效优点,可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胆道镜 体内微爆破 胆道术后 残余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莫匹罗星联合“东方一号”作为创面局部外用药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32例患者采用同体对照的方法,每例患者随机选取2处面积、深度相近的残余创面,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方法,A组将莫匹罗星和“东方一号”混合后用于创面,B组单纯将莫匹罗星用于创面。两组分别于第一次换药后4天、10天、16天、22天测量并记录创面愈合情况,第一次换药前及换药第10天分别取创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并观察肉芽改善情况。结果与B组相比,用药第10天、16天、22天,A组的创面愈合率明显大于B组(P﹤0.01),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提前约5d(P﹤0.01),创面肉芽情况改善明显(P﹤0.01)。结论两药联合应用于烧伤后残余创面,未发现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能显著改善创面肉芽情况,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是安全的、有效的。

  • 标签: 莫匹罗星 &ldquo 东方一号&rdquo 烧伤 残余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身痛逐淤汤治疗残余期布鲁氏菌病(下文简称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残余期布病患者5例,均为男性,给予患者服用身痛逐淤汤,观察研究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全部患者的脾、肾、肝各项功能的逐步恢复,布病的临床症状逐步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感显著减轻,运动系统达到正常状态,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备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淤汤对治疗男性残余期布病患者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身痛逐淤汤 临床疗效 关节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人进行成功复位后残余头晕发生率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已复位成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90例,对筛选患者进行随访至头晕完全缓解。残余头晕的特点分析及相关临床因素。结果90例患者中27例男性,63例女性,平均年龄为(55.5±6.2)岁,其中43例有复位后产生残余头晕。残余头晕症状持续的头昏目眩或在头部运动、站立或行走时发生的短暂头晕不稳感。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人在成功复位后发生残余头晕率较高,而未经特殊治疗的在三个月内均可自行缓解。在早期阶段进行成功复位可降低残余头晕的发生率。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成功复位 残余头晕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联合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结石术中降低胆道残余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其中对照组48例接受单纯纤维胆道镜治疗,观察组48例接受B超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残余结石情况。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31.25%)(P<0.05)。两组术后2~3周复查B超、T管造影等,治疗组的残余结石率(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22.92%)(P<0.05)。结论B超联合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结石术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胆道残余结石率,并发症少,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B超 纤维胆道镜 肝胆结石术 胆道残余结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动脉自旋标记(ASL)MRI技术在肾癌部分切除术后残余肾功能评估中的作用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将20例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肾癌患者纳入此次研究,研究时间范围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患者术前1周、术后3个月分别对其进行ASL扫描,记录扫描数据,通过对比患者在术前与术后患侧与健侧肾血流量(RBF)比值,分析ASL在肾癌部分切除术后残余肾功能评估中的作用。结果研究显示多数肾癌部分切除术患者的患侧残余肾组织RBF值均高于术前,而健侧残余肾组织RBF值均少于术前(P<0.05)。结论ASL可反应肾癌部分切除术后残余肾脏的血流灌注水平,在残余肾功能评估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 标签: ASL MRI 肾癌部分切除术 残余肾功能 评估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炭肾串联、血液透析过滤与通透析三种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9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患者。A组采用炭肾串联血液透析法进行治疗,B组采用血液透析过滤进行治疗,C组采用普通透析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对A、B、C三组患者透析前和透析后3、6、9个月的残余肾功能及血液指标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透析效果优于血液透析过滤,血液透析过滤效果优于普通透析。A组的血液指标低于其他两组。结论炭肾串联血液透析较血液透析过滤与通透析能更好的保护患者的残余肾功能。

  • 标签: 血液透析 炭肾串联 残余肾功能
  • 简介:摘要骨折愈合经过血肿期、机化期、骨痂期3个重要阶段,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影响骨折愈合存在诸多因素,其中应力与微动是主要的因素,两者既是独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应力能产生微动,同时微动能改变应力1。应力与微动对骨折愈合不仅需要骨折端良好的接触,骨折周围基本的血运,而且力学和微动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

  • 标签: 骨折愈合 应力 微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白令胶囊联合复方ɑ-酮酸片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残肾肾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6年11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百令胶囊+复方α-酮酸)(25例)、治疗组(百令胶囊)(25例)和对照组(低磷饮食)(20例),疗程6月。比较三组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及营养状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联合组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白蛋白(?albumin,ALB)、残余肾功能最高(P<0.05);血磷最低(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复方ɑ-酮酸片有保护腹膜透析患者残肾功能和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百令胶囊 复方ɑ-酮酸片 残余肾功能 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