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西汉武陵的地望,《汉书·地理志》标于索县。但清人阎若璩据《元和志》主张在义陵,清儒和近代学者多从之,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亦沿袭标于义陵。本文根据考古和文献资料等考辨,西汉一代武陵应在索县,只是新莽时期曾迁义陵。

  • 标签: 西汉 武陵郡治 历史地理 义陵 索县
  • 简介:自秦汉始,“九原”之名便屡见于史籍,其重要性逐渐引起后人关注。而九原的出现时间、地望、治所在等即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田野考古材料和历史文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九原治所在做了进一步的讨论。关于九原治所在大体有三种观点:一是位于巴彦淖尔市黑柳子乡的三顶帐房古城,该观点提出时间较早,影响亦较为深远;二是包头市九原区哈林格尔乡孟家梁古城,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在一段时间很有影响;三是今包头市九原区的麻池古城,提出较晚,但有较广泛的认同。本文依据最新考古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认为三顶帐房古城说和孟家梁古城说存在疑点:二者规模均不能达到级设置的标准,所处位置也与文献记载不符。麻池古城不仅是目前该区域规模最大的古城,而且形制也符合《水经注》所载“接对”特征,且地理位置与文献记载基本一致,故应为秦之九原及西汉之五原治所在。

  • 标签: 九原郡 五原郡 三顶账房古城 孟家梁古城 麻池古城 《水经注》
  • 简介:西汉武帝末年,太常始辖陵县,这标志着“太常”的出现,由于太常所辖陵县的数目不断增加,所以“太常”的辖地也在增加,而其边界亦随之变化。由于诸陵县呈点块分布,所以“太常”的辖地从未有连为一体。从地理分布上来看,诸陵县散布于三辅内,而在行政上却隶属于太常。汉元帝永光年问,废除陵县制度,“太常”随之消失。

  • 标签: “太常郡” 陵县 长陵 地理分布
  • 简介:楚怀王灭越置江东之说,缺乏可靠的文献和考古学材料作为支持,因而疑点颇多。杨宽先生所持楚灭越于吴越故地设置江东的说法,难以成立。

  • 标签: 楚越 江东 江东郡
  • 简介:<正>秦始皇二十六年始分天下为三十六。此三十六的名称,说者不一。九原是否在此三十六数中,也是历来争论的一个焦点。首创九原不在三十六之中的说法,始于全祖望。全祖望于《汉书地理志稽疑》中说:“<匈奴传>,赵有雁门、代、云中三

  • 标签: 秦始皇 十三年 匈奴 全祖望 赵武灵王 云中
  • 简介:历史时期武陵山区丹砂产地的分布经历了由产地不具体,到产区形成、迅速扩展及小有扩展的历史过程;产区数量从有明确记载的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的1州,到唐宋增至7州,至元明清再增为8州;产区中心从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朝的今渝东南,至唐宋转移到今湘西地区再到明清又转移至今黔东北地区。武陵山区丹砂产地分布的历史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本区丹砂生产的历史进程。丹砂产地分布变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丹砂资源的主导,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和商贸,以及丹砂勘探和开采技术的影响等。

  • 标签: 历史时期 武陵山区 丹砂产地 分布 变迁
  • 简介:<正>《晋书》卷四六《李重传》及卷五七《张光传》,皆言为江夏钟武人。《晋书》卷一五《地理志》,江夏所统七县中竟无钟武县,与两《传》不符。据《李重传》所载,重于“永康初,赵王伦用为相国左司马以忧逼成疾而卒,时年四十八”。永康为晋惠帝年号,只有一年,为公元300年。由这

  • 标签: 地理志 赵王伦 晋惠帝 晋书 年号 公元
  • 简介:江州寻阳置于西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初领寻阳、柴桑二县,境兼跨长江南北今黄梅、武穴、九江一带地,在柴桑;永嘉元年(307年),增领彭泽、上甲、九江三县,统辖地域向东、南扩展至今湖口、彭泽县;永嘉二年至五年间(308-311年),原在江北之寻阳县治南移至江南之湓口城,寻阳遂失去江北地,同时,九江县废入柴桑;安帝义熙八、九年间(412-413年),省寻阳、上甲,原在寻阳县境内的松滋、弘农二侨降为县,隶寻阳.这一系列变化,是政局变动、区域政治格局、地方政治势力、经济兴衰以及军事行动、策略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寻阳郡 辖区 晋代 《晋志》 地方政区
  • 简介:传统观点认为约今湖南范围在秦代存在着长沙、黔中二,里耶秦简的出土,证实存在的是洞庭、苍梧二.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并就洞庭与后世史家所持的长沙、黔中二的关系以及洞庭治所在,同陈伟先生、王焕林先生商榷.

  • 标签: 里耶秦简 长沙郡 黔中郡 洞庭郡 苍梧郡
  • 简介:本研究以武陵源世界遗产地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对武陵源旅游的网络进行构建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武陵源旅游已经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开放的、具备创新特征的网络,而这种具备创新特征的网络的形成对于武陵源旅游的集群化发展和保持持续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文章提出促进目的地旅游网络发展的建议。

  • 标签: 旅游目的地 网络 武陵源 创新
  • 简介:汉匈间的军事行动显示,汉初地处北部边疆的九原地区大部分辖域仍在汉中央政府的统治之下,汉廷于此地设置了一系列重要城邑。汉初,中央在此应未设置级行政建制,这些城邑很可能东属云中管辖。直至元朔二年(前127),汉武帝击匈奴、收"河南地"、置朔方时,该地区很可能才析自云中而设置为五原。北部边疆地区在汉代的交通与军事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汉王朝与匈奴之间军事竞逐的核心区域。

  • 标签: 汉初 北部边疆 郡县设置 汉匈关系
  • 简介:西汉时代的太常因一度管辖陵邑而兼具民政的职能,以往学界认为太常已具备行政区划的某些特征。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重新解读,集中探讨西汉政区研究领域中,与“太常”相关的三个问题,指出西汉并不存在“太常”的称谓;太常管辖陵邑始于高帝时期,长陵邑的设置约在高帝九年;西汉的太常既不具有明确的辖域,也不具有管理地方政务的完备官员建制,只是一个具有部分民政职能的中央官署,不应视为级政区而加以讨论。

  • 标签: 太常郡 陵邑 肩水金关汉简 西汉政区
  • 简介:与现代论著主要论述宁夏泾源县的建置沿革不同,本文主要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泾源县治所从宋到清迁徙、废弃和复置的原因。北宋陇山东西两侧道路的变迁、金代陇山川原开发和陕西地缘格局转变、元明陕西政治交通格局变化以及清代安置回民,都对泾源县治所的变化产生了影响。

  • 标签: 安化县 化平县 化平川厅 治所研究
  • 简介:清朝末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互为师徒、相互礼让的和好关系开始发生变化,两大活佛系统的矛盾日益加剧.清朝中央政府和驻藏大臣也介入其中,从对达赖、班禅都有所猜忌到明确支持班禅系统、压制达赖系统,使两大系统的矛盾不断激化,达赖方面与清政府、驻藏官员的矛盾也不断加深.这些矛盾在清朝崩溃前夕全面爆发,并对以后40多年的西藏治理产生了消极影响.

  • 标签: 清朝末期 达赖 班禅 治藏政策
  • 简介:乐先生对气候变化研究提出许多意见,认为这是今人研究古气候存在的通病。但文中指出的所谓意见,主要来自赵先生对历史气候研究的不熟悉,其中涉及气候基本概念、天气现象与平均气温的关系、气候事件与气候温度平均值的统计关系等基础内容,在物候资料应用中,也缺乏限制因素的考虑。

  • 标签: 赵治乐 历史气候 气候温度平均值 物候资料
  • 简介:自1980年代初以来,管(Cover-nance)思潮已经在西方社会汹涌澎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受到其巨大冲击.在城市规划的具体实践中,如何在众多利益共同发挥作用的领域中取得一致的认同,这有赖于对管的认识与理解.作为管重要理论之一的元管(meta-govemance)理论在西方社会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规范化的自组织协调机制--元管的探究,试图以元管为理论基础建立我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组织形式和保障机制,从而在规划决策中发挥持久作用.

  • 标签: 管治 元管治 城市规划 公众参与
  • 简介:清朝统治者攻占台湾的目的是为了铲除反清势力在海上的根据地,而非开发台湾的自然资源、利用台湾的地理优势.因此,清廷采取了消极的台政策.本文分析了清廷消极台政策的产生过程,以及由此导致台湾行政区划设置迟缓等恶劣结果.

  • 标签: 清廷 治台政策 行政区划
  • 简介:海禁政策是清廷出于与明郑势力政治军事斗争需要,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海疆管理措施,通过限制与海洋社会的交往以达到维护政权稳定之目的。清代前期,政府的海疆策经历了从"开海"到"禁海"、从"禁海"到"有限开海"的变化过程。其间,虽然有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海洋经济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并积极推动统治者采取一些积极的海洋管理措施,但总体而言,海疆政策依然带有浓厚的被动和消极色彩。

  • 标签: 清代前期 海禁政策 海疆治理
  • 简介:在理解转型中国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时,管的理念提供了一个较为完备的理论框架。管的研究与其他关于政府的研究不同,它强调政府与市民社会以及市场的互动关系,探讨政府角色的定位和市民社会的责任,构建和谐社会。本文综述十余年来内地以及港澳人文地理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适当结合国内其他社会学科的有关研究,回顾管研究的发展,追踪其前沿,以期对我国管研究做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首先回顾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管研究被引入我国人文地理学界以来,其兴起和进展两个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与贡献以及存在问题。文章接着围绕尺度的概念,对当下各相关学科在管领域的研究做了横向比较,指出人文地理学在管研究中从尺度切入的优势。进一步地,文章介绍了管研究的一个新探索一协作管。文章指出,无论是城市还是区域尺度,地理学界对于“管”的研究可以继续有所贡献。

  • 标签: 管治 尺度 协作管治 人文地理学
  • 简介:1937年12月至1949年10月,在民族多难、国家危亡的背景下,九世班禅圆寂后的致祭、部属安置、法体返藏、灵童寻访和十世班禅坐床不仅是西藏地方和国民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西藏地方因班禅方面与达赖系统、噶厦的分歧、斗争而出现复杂的情况,相关事务涉及青海、西康等邻近省份及其地方势力,而且英帝国主义也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干预。在这一背景下,国民政府在九世班禅圆寂后把致祭、转世等事务置于治理西藏、维护西南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大方略"之中,有关政策、措施与当时中央政府有关藏、安边的其他政策、措施相互协调,努力稳定西南边疆局势、维护国家统一。而且,国民政府在九世班禅圆寂后把褒扬、奖励与法制约束结合起来,对于爱国的班禅系统给予明确支持、有力保护,又不放松管理,从而有效地激励了西藏地方的爱国力量。在处置九世班禅灵童寻访、十世班禅坐床时,国民政府坚持把宗教仪轨与历史定制结合起来,坚决维护中央政府的主导性和权威性,在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变化中有力地维护了中央政府在边疆地区的权威。

  • 标签: 九世班禅圆寂 致祭 坐床 国民政府 治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