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梁漱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著名人物。他以“特立独行、一代直声”饮誉后世。在学术思想上,他自认思想的根本是儒家和佛家。从他为什么会信佛和他对印度佛学研究的贡献及对于儒佛异同的比较等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梁漱溟佛学思想不只是他终身服膺的一种思想学说,也是他一生践履的根本动力。

  • 标签: 梁漱溟 儒佛 佛学 阿赖耶识 印度佛教 出入世
  • 简介:本文在研读梁漱溟先生的著作、传记和回忆录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概括出梁漱溟先生"自觉学习"的学习心理特征:"为己之学"是梁漱溟先生的学习意义和价值;"自觉力学"是其对学习过程的阐释和对学习条件的把握;"善学"是其学习的策略;"向上心"是其学习的动力。对梁漱溟先生学习历程的探析,具体描绘20世纪早期国人的"中式学习"。

  • 标签: 自觉学习 梁漱溟 中式学习
  • 简介:先生一八九三年生于北京,祖籍广西桂林;名焕鼎,字寿铭,后以漱溟行世。一九八八年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五岁。一八九八年先生开蒙于家塾,适逢光绪变法维新。次年入当时第一所『洋学堂』——中西小学堂,不读四书,而读《地球韵言》,习英文。这自然是先生先翁巨川老先生的意思,因他很早即倾向维新。此后,先生又先后就读于蒙养学

  • 标签: 变法维新 广西桂林 梁漱溟 蒙养 祖籍 北京
  • 简介:选编此书(按:此书系指《梁漱溟先生手迹选》),一是因为有一些爱好书法者,从书法角度对先父手迹常有所评说,似有保存与流传的价值;二是因为『书如其人』。一个人的手迹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性格和人品,所以一个人的手迹也可以说是此人生命的一种痕迹。选编此书的用意,主要是愿借此使先父的生命痕迹多留存一点于世间。至于从书法角度来考虑先父手迹,并非选编时最关心的所在。可是先父的手迹又终究

  • 标签: 梁漱溟 中国书法 手迹 四十年代 中国问题 书如其人
  • 简介:“向里用力”、“尚情无我”、“乐天知命”、“团体精神”是现代新儒家人物梁漱溟(1893-1988)的四大基本伦理范畴。“向里用力”指个人以反躬自省的方式来寻求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平衡。“尚情无我”指个人以感情为重进行人际交往而不斤斤计较自身得失。“乐天知命”指个人以无忧无虑的精神状态对待生活并按客观规律而行动。“团体精神”指个人在集体生活下所必备的关于“公共观念”、“纪律习惯”、“法治精神”、“组织能力”等公德意识。梁漱溟不仅从文化学的角度肯定了儒家伦理的巨大价值,而且为儒家伦理现代化确立了“继承”与“发展”的两大主线,同时对中国文化步入核心层并进行精神蜕变这一客观历史过程做出了首次回应。

  • 标签: 梁漱溟 现代新儒家 伦理 范畴
  • 简介:梁漱溟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国学大师,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他一生追求两个问题:一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另一个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什么。

  • 标签: 梁漱溟 儒家 中国问题 国学大师 人生问题 思想家
  • 简介:梁漱溟能成为与众不同的大学问家,对他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他的父亲梁济(虽然梁漱溟本人不这样说)。梁济对子女的教育方法非常独特,可称古今罕见。现在的父母虽然未必能按照他的方法去做,但起码可以得到很大的启发。

  • 标签: 梁漱溟 教育方法 学问家 梁济
  • 简介: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所发起的对乡村教育理论的探索,不但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注重吸取西方文明的精华,而且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从定义、对象、目的、意义及内容和手段几个方面,我们试着对梁漱溟乡村教育理论展开研究.

  • 标签: 梁漱溟 乡村教育 内容
  • 简介:梁漱溟作为中国"最后的儒家",在其早期的教育与乡村建设实践中,形成独特的德育思想。文章在论述了其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目标、内容及方法后,简要分析了其德育思想对当今社会德育工作的启示,以期对现代德育工作有所裨益。

  • 标签: 梁漱溟 德育思想 启示
  • 简介: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在农民问题的探索中,毛泽东(1893--1976)和梁漱溟(1893--1988)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人物。

  • 标签: 农民观 梁漱溟 毛泽东 中国历史 农业大国 农民问题
  • 简介:梁漱溟的文化民族主义内涵丰富、意蕴深厚。他不仅对传统文化充满信心,以复兴传统文化为己任,对西方先进文化有极大的包容性,并致力于乡村教育以改造国民性。在对民族和文化的双重危机的体认中,梁漱溟衍生出对民族国家和文化前途的强烈的忧世情怀。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民族主义成为解构梁漱溟思想的基本点。

  • 标签: 梁漱溟 文化民族主义 传统文化
  • 简介:梁漱溟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尤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他对毛泽东的那次'公开发难'.在1953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扩大会议上,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梁漱溟发言说:'近几年来,城里的工人生活提高得快……有人说,如今工人的生活在九天,农民的生活在九地,有‘九天九地'之差.'毛泽东听后大为震怒,直斥其为'骗子'、'野心家'、'伪君子'.但梁漱溟面对这一顶顶足以将他的政治生命置于死地的'帽子',非但没有认错,反而在其后的会议上继续质问毛泽东:'我还想考验一下党,想看看毛主席有无雅量……'这样做的后果可以想见,还没等他把话说完,'梁漱溟滚下来'的吼声就已经将他淹没,一场深揭狠批梁漱溟的运动也就自然在等着他了.

  • 标签: 教育家 梁漱溟 乡村教育 中国 教育史
  • 简介:梁漱溟本着文化立国的立场,高度重视农村和农民问题,提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应以乡土社会的重组为基点,依靠伦理本位之乡村教育的重建,借助乡农学校的组织形式,走一条“老根发新芽”的文化复兴和社会结构重建的道路,以此来推动国家的工业发展和民族振兴。其乡村建设理论对当前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 标签: 梁漱溟 乡村建设理论 乡村教育 文化复兴
  • 简介: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开展的乡村教育实验拥有完善的组织结构,其学校式教育实验包括成人部、妇女部和儿童部,为所有村民提供课堂教育;其社会式教育实验涉及经济建设、乡村自卫、社会风俗、公共卫生,寓教育于其中。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当今的农村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梁漱溟 邹平 乡村教育实验 特点
  • 简介:梁漱溟的教育哲学思想是以其文化理论为哲学基础的。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冲撞中他提出了文化三路向说,并进而援生命科学入儒,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重建。正是在此基础上,梁漱溟肯定了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并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作出了价值选择。梁漱溟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标签: 梁漱溟 教育哲学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教育理论 人文价值
  • 简介:【摘要】在我国著名教育家梁漱溟先生极其丰富的教育思想中,人生情谊教育思想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对梁先生相关著作的梳理,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人生情谊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注重对人的情感情操、伦理道德、人格修养等方面的培养,以达到受教育者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发,使其所学知识得到充分发挥,并具有高尚的人格。"人生情谊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情感教育和向上教育。实施前者的主要方法是身心教育、寓教于乐、贴近情理、交友交流、潜移默化、避免赏罚;实施后者的主要途径是自觉的道德教育和向上的道德教育。

  • 标签: 人生情谊 思想探析 情谊教育
  • 简介:梁漱溟在“教育救国”的主张下,倡导教育实践和乡村改革运动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乡村成人教育思想。成人教育生活化的价值取向、社会性的目标追求、终身化的理念导向、生命化的哲理诉求彰显了梁漱溟成人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对目前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梁漱溟 成人教育思想 启示
  • 简介:梁漱溟是在半殖民地的语境中寻找中国复兴之路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要向中国传统文化的咽喉着刀时",他肯定了儒家文化的价值,在进行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希望把西方的民主制度种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力图在儒家基于人性的政治制度基础上建立民主的社会秩序。在今天政治全球化的背景下,建立保持民族性的民主政治已成共识,梁漱溟对中国民主之路的探索是非常有益的。

  • 标签: 梁漱溟 民主观 儒家精神
  • 简介:梁漱溟赞成本然的知行合一论——情意之知和情意发动之行的合一。他在吸收克鲁泡特金的本能说、柏格森的生命冲动说等的基础上,发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和致良知说。梁漱溟对知行合一论的诠释主要采取功夫论的进路;他劝人致知践行,实质上是在教导一种功夫,而不仅仅是教授一种认识;从默会知识论的角度看,他对情意之知的理解带有默会整合的向度。但梁漱溟也有偏失之处,他相对忽略了知解之知与行动的关系。

  • 标签: 知行合一 默会知识 情意之知 本能 功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