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经济学帝国主义"往往会带来对功利最大化的推崇,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对效率的崇尚。因此经常有人将"经济学帝国主义"与功利主义、物质主义和效率主义等混为一谈。但就其实质而言,"经济学帝国主义"与这些主义有关联但却本质不同,更不能相互替代。所以有必要在厘清"经济学帝国主义"理论表现的基础上,将"经济学帝国主义"与上述主义区分开,以便对"经济学帝国主义"进行更好的认识和反思。

  • 标签: 经济学帝国主义 功利主义 物质主义 效率主义
  • 简介:集体主义话语的确立受着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同时也与自身的内在张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多元文化、集体主义逐渐回落到社会道德层面,都对其话语形成了极大挑战。集体主义话语的重构在于其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指向性的统一、坚实的利益基础和正确的衡量标准。集体主义话语的重构是一个集体和个人双向作用的过程,需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需要不断实现由社会到个人、理论到实践、外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

  • 标签: 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话语权 集体利益 个人利益
  • 简介:人际伦理观下的资源物立法的理论与实践局限,导致了人与资源的紧张关系。资源物立法应凸现生态伦理观的价值取向,并具体贯彻生态限制、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环境权限制以及强化资源物的生态义务等原则。加强生态伦理观的价值取向在我国资源物立法中的渗透力度,确立有关资源物立法的一般生态原则,为防止生态伦理成为生态乌托邦,特别应将资源物的生态义务类型化、内化。

  • 标签: 资源物权 生态伦理 生态义务
  • 简介:在我国,街头官僚(Street-LevelBureaucrat)行政裁量的控制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容易被人们忽视,即使有少数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其研究也总是遵循立法一执法一司法的“法制主义”思路,使得研究具有明显的“单点注入”特点。对街头官僚行政裁量进行法律控制,在立法、司法等方面均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境。街头官僚行政裁量本质上是一种伦理性裁量,对其实施有效而合理的伦理限制与伦理控制,应当是街头官僚行政裁量之合理行使的根本。

  • 标签: 街头官僚 行政裁量权 法律控制 伦理控制
  • 简介:奥本默的名字是和"曼哈顿计划"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奥本默在"曼哈顿计划"中的杰出贡献,而被誉为"原子弹之父".但是奥本默又是个悲剧人物,奥本默自参与研制原子弹工作到战后的政治活动是科学家从政的悲剧结局.从中可以获得的启示,是科学家必须具有科学良心和社会责任.这就是,科学不仅仅是要追求真理,同时也要为人类造福.

  • 标签: 奥本海默 曼哈顿计划 原子弹
  • 简介:江苏宜兴"双独"夫妻身亡,通过试管婴儿遗留四枚冷冻胚胎应该如何处置引发争议。人的生育应该是一种自然权利、人权和人格,胚胎应该具有"准人格"道德地位。"宜兴案例"的判决启示我们,应该从生命伦理学的视角,反思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儒家家庭主义价值决定着生育主体具有家庭性。因此,应该赋予家庭处置遗留胚胎的权利。

  • 标签: 遗留胚胎 自然权利 人权和人格权 “准人格” 儒家家庭主义 处置权
  • 简介:相对主义是伦理学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1975年,吉尔伯·哈曼(GilbertHarman)提出了相对主义的一个辩护,论证了内部道德判断的道德相对主义。此后,这个辩护招来了许多批评和质疑。本文论证了哈曼的道德相对主义是一个融贯的道德理论体系,它能够应对各种批评和质疑。论文的前两个部分,笔者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完整地论述了哈曼的相对主义立场及其论证;论文的后两个部分,笔者重新解读了哈曼的相对主义论证,指出哈曼的相对主义理论不完全是一种内部主义的道德动机理论。在此基础之上,笔者研究了对哈曼道德立场的两个反驳,指出它们都不令人信服。最后,笔者指出哈曼道德相对主义的道德立场。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最终得出以下的结论:得到自然主义论证支持的道德相对主义是一个融贯的道德理论体系;道德不是迷信和幻影,它是自然世界中的一员。

  • 标签: 哈曼 内部判断 动机理由 内部主义
  • 简介:本文试图同情地理解《理想国》第一卷中的拉叙马库斯,论证他提出的两个有关正义的论题,即正义是强者的利益和正义令人受损是前后一致的,他也很好地抵抗了苏格拉底最初提出的挑战。苏格拉底最终"驯服"拉叙马库斯的论证其实存在诸多问题,但拉叙马库斯最终放弃抵抗也并非不可理解。本文最后讨论了苏格拉底与拉叙马库斯的论辩对整部《理想国》的对话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柏拉图特 拉叙马库斯 正义德性 灵魂功能论证
  • 简介:<正>本书由美国著名学者VergilusFerm任主编。组织全美60余位专家、学者编撰而成。本书用文章形式全面介绍、分析各种伦理学基本理论、观点和人物,每篇文章后边附有详尽的参考文献。同时。还以英文字母排列方式列出上千条参见条目,凡与道德有关的理论、观点、学派、人物、概念,乃至风格、习俗、宗教等,都尽量收录其中。全书共60万字左右。

  • 标签: 伦理学 百科全书 文章形式 基本理论 排列方式 宗教学
  • 简介:马基雅维从现实的政治生活出发,深刻洞察到政治事件中的主客分殊、政治情境的生成流变、政治行动的复杂多变,描述了政治行动中善性与恶行的对立统一、相互转化和运动发展,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本文试图通过具体考察马基雅维的政治德性条目,并以仁慈与残酷这一对具体德性范畴为例,揭示马基雅维善恶观的德性效果论实质,并对其善恶观进行评析。

  • 标签: 马基雅维利 善恶辩证法 德性 仁慈 残酷
  • 简介:康德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分配正义为根本内容。他的"人应从自然状态走入法权状态"的理论,突出了分配的正义,并将其作为持有的正义的基础和根本保证。他的以权力的分配为中心、以人民对人民的义务为特征的正义理论,是对亚里士多德、霍布斯、孟德斯鸠、洛克、卢梭等人的理论以及新教小宗派思想加以吸收融合后形成的,对当代哲学家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 标签: 自然状态 法权状态 分配正义
  • 简介:雅克·马里坦的"位格"理论(源自"三位一体")是关涉人的本体论存在的非常有特色的思想。"位格"是具有神圣性、超越性的实体,其界定着眼于人的精神中高尚神圣的一面,与着眼于肉体及其欲望的"个体"范畴相对。从位格与共同善的关系来看,共同善着眼于位格人的共同福祉,对于世俗共同善而言,作为上帝形象的位格超越于世俗社会。位格理论是马里坦回应基督教世俗化浪潮的理论根基,对于纠正现代人过于注重物欲享受的偏向有一定积极意义。

  • 标签: 马里坦 位格 个体
  • 简介:众所周知,由于克里普克的工作,弗雷格的涵义理论被普遍认为是无效的。但事实上,弗雷格的理论真的被克里普克决定性地反驳了吗?这是一个有趣而富于挑战的问题。本文认为,克里普克对涵义理论的典型反驳并没有击中涵义理论的关键;毋宁说,克里普克树立了一个反驳的目标并将其归到弗雷格身上,但问题在于,这个被设想的目标并不能恰当地归于弗雷格。本文通过对弗雷格涵义理论之所以被提出的论证的重构,以及对克里普克反驳的评述,来解释为什么克里普克并未真正击倒弗雷格。以之为基础,本文论证了涵义概念是可以辩护的,但不是在"新弗雷格主义"的路径上去辩护,而必须以"约定"概念为核心来对其给予辩护。

  • 标签: 涵义 克里普克 新弗雷格主义 约定
  • 简介:<正>科技道德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保证科学技术沿着健康道路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运用道德规范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间的科技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关于科技道德的研究对象与定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啊了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科技道德问题越来越成为每个国家理论界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 标签: 科技道德 若干理论问题 科技活动 科技工作者 学行 个人与社会
  • 简介:<正>作为一个生物体的人从母胎里分娩出来,一开始就被置身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任何时代的社会都会使用种种方法对它施加影响,使他成其为一个符合该社会要求的成员。个人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其自身的独特方式作出种种反应,反作用于环境,从而表现出人的主动性。这种经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实现的个人对于社会事物的认识与掌握的程度,通常被人们称为“社会化的过程”。道德社会化是这种社会化全过程的具体表现。一个人生长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该社会有它的道德标准。社会通过各种手段要求个人成为一个符合该社会道德标准的人。个人也相应地以各种方式积极地做出反映。换句话说,就是人从生来是无

  • 标签: 道德社会化 玩具 年幼儿童 道德判断力 皮亚杰 判断是非
  • 简介:贻庭教授的《中国传统道德哲学6辨》,基于当今中国现实,究天人之际,明古今通理,察源辨流,举纲张目,勾勒出现代“中国伦理学”轮廓体系。“中国伦理学”是立足中国历史与现实,用中华民族的语言,提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用特殊的概念、义理逻辑、话语体系所表达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学说体系。“中国伦理学”似乎“说”的是中国“事”与“话”,实乃是从“中国”的角度“说”人类大家庭的普遍之“事”与“理”。“中国伦理学”不是单数的,而是复数的。富有个性的精神活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伦理学”繁荣昌盛的光明大道。

  • 标签: 朱贻庭 《中国传统道德哲学6辨》 中国伦理学 再写中国伦理学
  • 简介:虽然近些年有关美德伦理学的研究已经逐渐为国内伦理学界所关注,但从总体来看,国内美德伦理学的当代研究仍处在复苏初期。考虑到美德伦理学曾经长期是以儒家伦理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形态和学理进路,在现、当代中国伦理学语境中重释、乃至重构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德伦理学理论,似乎更有理由要求更多更高的理论关注和学术探究。因此,本文主要对美德伦理学研究所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探究,主要涉及关于美德伦理学的身份再确认;关于美德伦理学的基本方法论问题;关于美德伦理学与“现代性”问题;关于美德伦理学所面临的几种指控。

  • 标签: 美德伦理学 现代身份 基本方法论 “现代身份”确认 指控
  • 简介:湛若水以“天理”为道德根据,为其由参差不齐之现实人性回复到本然之性的德性修养理论奠定了基础。在湛若水这里,作为规范理性的天理并不与主观对立,它植根于吾人心中自然发出的道德感,因而能为道德努力提供动力支持。他以“随处体认天理”为核心的德性修养理论,将认知、实践与境界融为一体,兼具境遇性、亲身性与习熟性等品格,体现出他对道德实践的审慎思考与复杂体察,并向细密化和深层化迈进。

  • 标签: 人性论 德性修养 知行并进 境遇性 亲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