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一、经不起实际检验论述“粤剧怎样从外来剧种‘为本’,到‘另创一格’,怎样从外来剧种的支流到分道扬镳?始终没有作出证据充足、言之成理、经得起实际检验的论述。”(郭秉箴《粤剧古今谈》)郭氏这段话,是对几十年来研究粤剧史的评价。这个评价是客观的,也是准确的。陈非侬先生认为南宋时已有粤剧,根据是“南戏传入广东,成为最早的粤剧。”所以,粤剧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此说虽然至今仍未发现有文字资料支持,但有一有力物证,就是佛山祖庙的石戏台(这个戏台现仍存在)。佛山祖庙(在广东南海县佛山市内)有八百多年历史,南宋时已经建成。试问如何当时没有戏剧演出,又怎会有戏台?(《粤剧的源流和历史》)对于陈先生这一观点,我们有不同的看法:首先,“南戏传入广东,成为最早的粤剧”这一命题似乎难以成立。因为南戏传入广东仍然是南戏,不能当作为“最早的粤剧”,只能说明南宋时广东已有戏剧活动,并不意味粤剧已经产生。南戏是中国最早的戏曲,在其影响下,才形成四百多个地方剧种,故此,各地方剧种都跟南戏有渊源,不是剧种本身。其次,把佛山祖庙的石戏台当作“粤剧有七百多年历史”的证据,是悖于史实的。有戏台,有戏剧演出不一定是演粤剧。

  • 标签: 地方剧种 陈非侬 丝弦戏 下四府 佛山祖庙 戏剧演出
  • 简介:中原现代早期绘画因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现代美术教育、写实主义绘画、中原农耕文化、战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浑厚、粗犷的阳刚之气及浓郁的乡土气息的绘画风格。其阳刚和乡土之气具有粗中有气、朴而有神、浑朴相融的文化内涵。它反映了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生活内容.表现了雅俗共赏的审美观念.成为20世纪中国繁荣的大众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绘画风格 中原 早期 “五四”新文化运动 解析 成因
  • 简介:近年来,“西部”以及“西部形象”“西部话语”,似乎成了人文诉求的热门议题,更有甚者,“西部”简直成了传统文化或者儒家文化的生产基地。就是说,现如今我们想要的意义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差不多都能在“西部”得到,这也就意味着,“西部”及其拥有的一切,包括空间、人心、生产生活节奏等,能恰当地拯救人们普遍性的焦虑、无助、无奈、迷茫和不确定性、不安全、危机感。在那里,发展主义、经济主义所导致的问题,好像完全得到了解释,进而文化现代性的问题也大有让位给宗法文明模式的理由了。情况是否真如此呢?

  • 标签: 西部电影 形象 早期 文化现代性 人文诉求 生产基地
  • 简介:张艺谋导演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他的民俗电影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对外的一个象征符号。在早期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中,浓郁的民俗色彩成为它的标识特征之一。研究者普遍认为,自《英雄》开始,张艺谋将几乎一直着眼于中国广大农村的镜头转向了武侠领域,淡化了时空环境的建构,对视觉化效果的追求日臻极致,与之前朴素深沉的乡土影片格调形成鲜明的对比,

  • 标签: 民俗色彩 张艺谋 呈现策略 电影 早期 《大红灯笼高高挂》
  • 简介:鲁迅与周作人早年人生道路的选择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是紧密相关的,兄弟二人共同选择了文学救国的道路,他们相信文学能改变国民精神,译介国外先进的文学思想、文学创作,抨击中国落后的传统观念,将自己的人生与国家民族的事业相关联,表现出爱国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和责任。

  • 标签: 鲁迅 周作人 文学救国 人生道路 人性
  • 简介:在中国话剧史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一个响亮的名字。自1930年代中后期起为更多人知晓,他在中国声誉日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后来还一度发展成为支配性的存在。两相对比,堪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并称的另一位俄苏舞台艺术家梅耶荷德的形象,则要黯淡许多。不仅译介文字相当零星,追摹的实践似乎也尤其稀少。

  • 标签: 梅耶荷德 左翼文学 声誉日隆 中国话剧史 中文译本 俄苏
  • 简介:<正>田间,原名童天鉴,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由于时代色彩浓,战斗性强,曾被人们誉为“时代的鼓手”、“战斗的号角”.然而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身价大跌,有人从“主体性”出发说他的诗早已陷入“危机”,“越写越黯淡无光”.诗歌鉴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不足怪,笔者也无意去辩白其中的是非曲直.不过,我倒乐意既顾及诗人的全部生活经历和创作背景,又顾及创作主体的内在心理机制,从而全面把握他在各个时期诗歌创作的总体特征.

  • 标签: 早期诗歌 农民 田野 牧歌 中国诗歌会 叙事诗
  • 简介:本文将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织工马南》之早期传教士译本《马赛勒斯》作为研究宗教与翻译文学关系的模板,以此考察传教士翻译文学中的普遍现象和规律。译者亮乐月受制于美以美会传教士的身份.通过改写、增删、刻意误读等方式强化作品的基督教色彩.与原著的人本主义思想有很大出入,体现了宗教对文学翻译的操控。译者甚至不惜为抬高自身所属差会地位,进行与原著背道而驰的改写。该译本还对儿童给予了女性特有的关注.显示了性别意识与宗教因素对翻译的双重干预。译著凸显了女婴的形象及其对灵魂的救赎作用,以基督教的儿童观重新定位儿童的社会地位,有助于推动近代中国儿童观念的转变。译著强化了小说的宗教寓言性质,具有明显的现实指向性。它反映了近代来华传教士试图借助文学翻译传播宗教思想.对处于剧变中的中国近代社会进行基督教的引导,以确立基督教信仰的有效性,促使其被中国社会广泛接受。

  • 标签: 《织工马南》 翻译 基督教 《马赛勒斯》
  • 简介:英国诗人丁尼生的叙事诗《公主》,最初以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体例被译介到中国,题为《公主之提倡女学》。这一译本较之于原诗,在文体、内容、审美风格等诸多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既与原诗内容和译者的翻译主旨相关。也与“小说”这一文体的特征和功能密不可分.同时反映了晚清到“五四”前后中国小说的文学地位和文学处境的变化。《公主之提倡女学》为译者如何合理利用本民族的文学传统,从而使译文与原著在审美上相映成趣、更好地与译入语文化相融合.提供了诸多启示及成功的翻译范本。

  • 标签: 丁尼生 《公主》 跨文体翻译
  • 简介:20年代末,“身体”由五四时期反传统伦理道德、伸张个人欲望的意义系统发生了转向,这一转向主要是社会发展由文化革命到阶级革命的变迁所造成的。五四时期对身体的认同从属于反封建文化运动,身体并没有获得独立的意义,对人缺乏生命层面的关注使得个人在面对人性的许多问题时仍充满着困惑,由此也形成了五四时期浪漫而感伤的文学风格。

  • 标签: “身体” 革命文学 书写 早期 想象 传统伦理道德
  • 简介:丁玲早期对女性解放的思考立足女性自身,强调女性人格的独立,凸显"强己"意识。她认为,女性只有独立自强,才能解放自己,像男性一样做"人"。但由于自身经历及当时思想和阅历的局限性,丁玲早期还没有考虑到经济独立对女性解放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女性解放 人格独立 “强己”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