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众所周知,是人类和动物的神经毒物.无数的研究证据表明,慢性低水平暴露能够引起实验动物、人类特别是儿童的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而铅中毒事件却仍然在许多国家时有发生.但目前对铅中毒的有效治疗方法非常有限,因此目前急需寻求一种能够有效拮抗铅中毒的替代疗法.本研究通过观察发芽糙米对发育期大鼠低水平暴露引起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损伤的拮抗作用,探索一种拮抗毒性尤其是对于发育期机体学习和记忆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将刚断奶(21日龄,PND21)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AIN93G饮食,去离子水),醋酸组(AIN93G饮食,2g/L醋酸去离子水),醋酸+白米组(白米饮食,2g/L醋酸去离子水),醋酸+糙米组(糙米饮食,2g/L的醋酸去离子水),醋酸+发芽糙米组(发芽糙米饮食,2g/L醋酸去离子水).不同饮食组大鼠在喂养60天后终止实验.2通过水迷宫和被动回避实验检测发芽糙米对刚断奶大鼠的导致学习记忆能力损害的拮抗作用.3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大鼠血清和海马组织含量.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含量.5大鼠氧化应激状态测定结果:1喂以发芽糙米后暴露大鼠血清和海马中含量的减少.2喂以发芽糙米类后暴露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强3喂以发芽糙米后暴露大鼠海马组织中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含量的增多.4喂以发芽糙米后暴露大鼠氧化应激能力增强.结论:1喂以发芽糙米和糙米后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在体内的蓄积.2喂以发芽糙米后能够拮抗低水平暴露对发育中大鼠的学习记忆的损伤作用.3喂以发芽糙米后能够拮抗低水平暴露对发育中大鼠的学习记忆的损伤作用的原因可能与其富含GABA、减轻引起的氧化应激有关.

  • 标签: 发芽糙米铅 中毒
  • 简介:目的探讨Uncv毛小鼠的毛性状与毛基因(hairlessgene,hr)的相关性。方法参照Gen-Bank上公布的小鼠的hr序列,设计5对引物,用RT-PCR方法对本单位培育的Uncv毛小鼠hr的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克隆与分析。结果获得了Uncv毛小鼠及野生型hr的全部编码区序列(3546bp)。Uncv毛小鼠hr基因与野生型小鼠hr基因的长度及序列完全一致,同源性为100%。与GenBank上发表的国外小鼠hr基因序列(Z32675)相比,同源性为99.7%,共10个碱基发生了突变,其中2个碱基突变导致了相应的氨基酸突变;和昆明小鼠的hr(AY547391)相比,同源性为99.6%,共12个碱基发生了突变,其中3个碱基突变导致了相应的氨基酸突变;但这些突变是由种属差异造成的。结论Uncv毛小鼠的毛性状产生与hr基因无关。

  • 标签: Uncv小鼠 无毛基因 分子克隆 序列分析
  • 简介: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血清的存在能满足细胞的生长繁殖需求,但实际生产中血清提取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给大规模生产带来困难,不利于商业化开发。常见细胞源疫苗血清残留对疫苗免疫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而无血清培养基避免了血清所带来的血源性污染等问题,其成分和含量明确,制备流程简易,提高了实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生物产品,与天然培养基等传统的培养基相比有着许多优势。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细胞血清培养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已成为生物工程重点研究课题。我们简要综述了无血清驯化细胞的发展历程、应用,及血清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优缺点等内容,以期对未来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进程提供助力。

  • 标签: 无血清 培养 细胞株
  • 简介:采用常规的和分别含Cd2+、Pb2+的马丁氏培养基,对云南省会泽县废弃铅锌矿区圆叶无心菜(Arenar-iaorbiculata)根际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将分离的菌株分别接种在含不同浓度Pb2+(0,0.1,1,10mmol/L)和Cd2+(0,0.05,0.5,5mmol/L)的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PSB)中,研究废弃铅锌矿区圆叶无心菜根际真菌的镉耐性,结果表明:从铅锌矿区圆叶无心菜根际共分离获得6个属的真菌,其中青霉属(Penicillinm)真菌为优势种群;Cd2+和Pb2+显著减少根际真菌在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量,抑制菌株的生长;含Cd2+和含Pb2+的马丁氏培养基分离的根际真菌镉耐性强于常规马丁氏培养基分离的菌株。

  • 标签: 铅锌矿区 圆叶无心菜 根际真菌
  • 简介:目前,几乎所有的植物遗传转化都要通过使用选择标记基因,如抗生素或除草剂抗性基因等来筛选转化子,虽然没有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标记基因影响人类健康或环境安全,但近年来也引发了人们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担心.为了消除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顾虑,选择标记的转基因植物应运而生.本文综述了共转化系统、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包括FLP/FRT、Cre/lox、R/RS及Gin/gix系统)和转座子系统(Ac/Ds转座子系统)在培育选择标记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 标签: 转基因植物 无选择标记 共转化 位点特异性重组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绿藻病的发病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对国际及国内已报道的绿藻病相关文献的分析,归纳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对病原菌的分类、鉴定及体外药敏试验作描述。结果根据众多对绿藻病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导致人与动物致病的绿藻现被确认为有3个种:大型绿藻、中型绿藻及小型绿藻。而与人类疾病相关的仅是中型及小型两种。绿藻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分为3类: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滑膜炎及其纤维组织炎、系统性感染。结论随着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缺陷患者的增多,绿藻病的发病在全球有上升趋势,此病呈慢性、无痛性,未发现有自愈倾向。我国绿藻病的诊断率可能远低于实际感染率,绿藻病的治疗至今尚无明确的方案及标准。

  • 标签: 无绿藻 抗真菌药物 真菌鉴定
  • 简介:目的研究绿藻是否能够影响小鼠Th17细胞的分化,影响Th17细胞分泌相关的细胞因子.方法体外培养绿藻,用尼龙毛柱法分离培养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按照1∶5的比例将两者在transwell培养板上共培养,培养2h、4h、8h、12h、24h、48h,分别收集T淋巴细胞,留取培养上清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h17细胞表型,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7的水平.结果从共培养2h开始,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延长Th17细胞所占比例逐渐降低,共培养8h后趋于稳定(P<0.05);从共培养2h开始,培养上清液中IL-17的水平逐渐升高,8h后出现下降,24h后趋于稳定(P<0.05).结论在与T细胞共培养的条件下,绿藻抑制了小鼠Th17细胞的分化,但是在最初2~8h可以促进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的释放.

  • 标签: 无绿藻 TH17 流式细胞术 细胞因子
  • 简介:对双歧杆菌凝固型糖酸奶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接种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3菌株进行发酵。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双歧杆菌发酵剂接种量5%、木糖醇6%于39℃条件下培养8h后,再接入接种比例为1:1、接种量为4%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剂,于42℃条件下培养3h。在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酸奶风味纯正,凝乳状态良好,口感细腻,具有天然的奶香味。

  • 标签: 双歧杆菌 无糖 酸奶 二次发酵
  • 简介:绿藻是直径3~30μm不等的单细胞微生物,进行无性繁殖,内含特征性内孢子。绿藻病是一种罕见、散发疾病,目前认为小型绿藻、中型绿藻、P.blaschkeae和P.cutis对人有致病性。直接镜检、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是绿藻分型鉴定的传统方法,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将菌株鉴定至亚种或变种,成为绿藻分型鉴定又一重要手段

  • 标签: 无绿藻 分类 药物敏感性 鉴定 分子生物学鉴定
  • 简介:目的BALB/c突变毛小鼠的皮肤和被毛结构的突变是否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为此研究其免疫功能.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和ELISA方法.对特异性免疫指标CD4+、CD3+、CD8+、CD19+、IgG进行检测.结果各项指标雌雄之间差异不显著,毛小鼠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其他表型的指标.各组之间方差分析结果:CD8+差异显著,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IgG抗体的吸光度的结果,三种表型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该小鼠的皮肤和被毛突变对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小鼠 近交HRs 细胞 抗体生成 流式细胞仪 免疫功能
  • 简介:以正常四瓣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系ZH004为母本、花瓣种质APL01为父本杂交,对花瓣及矮秆等性状进行多代定向选择,育成APL03新种质。该种质群体花瓣株率迭100%,单株花瓣度〉90%,植株高度130—140cm,单株有效角果数〉400个,种子含油率高达43%-47%,兼有抗倒伏、抗耐菌核病等特性,成为培育适于全程机械化作业栽培油菜新品种的基础材料。

  • 标签: 甘蓝型油菜 无花瓣 矮秆 种质 选育
  • 简介:目的探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张力疝修补手术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11月我院收取的腹股沟疝气病人共87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4).对照组给予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手术,观察组给予前入路腹膜前间隙张力疝修补手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治疗中,前入路腹膜张力疝修补手术具有手术持续时间短、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气 前入路腹膜 无张力疝修补术 疝囊高位结扎术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从酵母、绿藻及丝状真菌中提取DNA以用于PCR反应的方法。方法所用菌种包括临床分离的未知菌株和保藏菌株共23株:未知酵母菌(5株)、真皮毛孢子菌(1株)、糠秕马拉色菌(1株)、季也蒙念珠菌(5株)、未知丝状真菌(6株)、绿藻(1株)、烟曲霉(2株)、拟青霉菌(1株)、茎点霉(1株)。用溶细胞酶(lyticase)结合Biospin真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A260/A280检测纯度并计算质量浓度,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扩增真菌核糖体基因(rDNA)内转录间区ITS基因,经PCR扩增检验所提取的DNA质量。结果成功提取所有23株真菌基因组DNA,其纯度及质量浓度能满足PCR反应的要求。结论用溶细胞酶结合Biospin真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从酵母菌、绿藻及丝状真菌提取的DNA可用于PCR反应。

  • 标签: DNA提取 真菌 DNA提取试剂盒 溶细胞酶
  • 简介:目的:研究入院时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to-LymphocyteRatio,PL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1infarction,STEMI)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共收集190例急性STEMI患者,发病12小时内并且行PCI(primarycoronaryintervention)术。按术中TIMI血流分级将病人分为2组:正常复流组(138例)和复流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PCI结果,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复流的预测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论证得到PLR预测复流的最佳临界值及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复流组PLR显著高于正常复流组(246±98VS169±108,P〈0.01)。当PLR=188时,预测复流的敏感度为70%,特异度为72%。结论:入院时PLR是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复流的预测因素。

  • 标签: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动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