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308nm准分子激光在斑块银屑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2016年的80例斑块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用药组,每组40例;用药组患者给予外擦0.03%他克莫司乳膏,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照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以银屑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积分为评定标准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08nm准分子激光用于治疗斑块银屑病临床效果显著,未见不良反应明显增多的情况,值得临床采用。

  • 标签: 308nm准分子激光 他克莫司乳膏 斑块状银屑病
  • 简介:本研究以高达干酪、脱脂乳粉、无水奶油、乳化盐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多指标正交试验,通过对产品硬度、弹性等物性的影响,确定块状再制干酪最佳配方组成。

  • 标签: 块状再制干酪 物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Hcy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及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及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病人80例,根据有无斑块分为斑块组与无斑块组,再将斑块组分为稳定斑块组与不稳定斑块组。测定患者血清中Hcy水平,并通过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的内膜厚度、观察血管内是否有斑块斑块的部位、形态、数量、回声特征。结果1.稳定斑块组狭窄程度与不稳定斑块组的狭窄程度无明显的差异(P>0.05)。2.在65例有斑块的患者中,首次脑梗死的发病率稳定斑块组明显高于不稳定斑块组(P<0.01);复发脑梗死的发病率稳定斑块组明显低于不稳定斑块组(P<0.01)。3.血清Hcy浓度斑块组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1)。结论血清Hcy水平愈高,颈动脉斑块愈趋于不稳定,呈密切相关关系;颈动脉彩色超声通过观察斑块的形态及回声特征,能间接反映斑块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

  • 标签: 颈动脉 斑块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疗基层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颈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00例体检者行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筛查,在检出斑块中定义管腔狭窄20%~50%为轻度;狭窄51%~70%为中度;狭窄71%~99%为重度。轻度狭窄者保守治疗,中重度狭窄者建议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结果检出管腔狭窄51%以上100例,均建议转上级医院血管外科进一步诊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颈动脉斑块可判断血管的狭窄程度,有助于临床决定保守或外科处理,从而有效地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 标签: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 脑卒中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
  • 简介:目的观察紫草油走罐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88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空白组28例。治疗组采用紫草油走罐治疗,对照组采用紫草油外用治疗,空白组不施加走罐及局部外用治疗。3组均常规口服中药治疗。观察3组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3组治疗后PAS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3组治疗后PA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两两比较治疗组优于空白组(P〈0.05)。3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P〈0.01)。治疗组30例中无痊愈病例,显效12例(40.00%),有效14例(46.67%),无效4例(13.33%),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30例中无痊愈及显效病例,有效13例(43.33%),无效17例(56.67%),总有效率为43.33%;空白组28例中无痊愈及显效病例,有效10例(35.71%),无效18例(64.29%),总有效率为35.71%。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P〈0.01),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油走罐治疗斑块型银屑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紫草油 走罐 斑块型银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hs-CRP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为颈动脉斑块的预防和脑梗死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及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及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病人80例,分为斑块组与无斑块组,再将斑块组分为稳定斑块组与不稳定斑块组。测定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并通过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的内膜厚度、观察血管内是否有斑块斑块的部位、形态、数量、回声特征。结果1.稳定斑块组狭窄程度与不稳定斑块组的狭窄程度无明显的差异(P>0.05)。2.在65例有斑块的患者中,首次脑梗死发病率稳定斑块组明显高于不稳定斑块组(P<0.01);复发脑梗死的发病率稳定斑块组明显低于不稳定斑块组(P<0.01)。3.血清hs-CRP浓度斑块组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愈高,颈动脉斑块愈趋于不稳定,呈密切相关关系;颈动脉的彩色超声通过观察斑块的形态及回声特征,能间接反映斑块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

  • 标签: 颈动脉 斑块 超敏C反 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检查资料,探讨超声检查对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查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6例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相同的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斑块检出率98.48%,对照组斑块检出率84.84%,两组患者的斑块检出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稳定斑块49.23%,稳定斑块50.77%,对照组不稳定斑块50.00%,不稳定斑块50.00%,两组斑块稳定性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扁平斑18例,软斑20例,硬斑10例,混合斑17例,对照组扁平斑10例,软斑15例,硬斑13例,混合斑18例,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能够有效观察到患者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种类,对治疗起到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硬化斑块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透表逐瘀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案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含麻黄、桂枝药对的透表逐瘀方加减口服;对照组28例予桃红四物汤方加减口服;2组均配合外用黄芩油膏。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8周进行PASI评分,连续治疗8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8周后PA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3.33%和32.14%,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表逐瘀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为目前银屑病的中医治疗拓宽了思路。

  • 标签: 透表逐瘀法 斑块型银屑病 麻黄 桂枝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动脉斑块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伴有颈动脉斑块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试验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20mg治疗颈动脉斑块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瑞舒伐他汀10mg组,如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面积等,差异显著(P<0.05)。对试验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20mg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显著(P<0.01)。结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过程中,瑞舒伐他汀20mg可显著改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各项临床指标,加速患者的康复,应广泛推广。

  • 标签: 脑血栓 颈动脉斑块 他汀类药物 阿司匹林 效果
  • 简介: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是导致斑块破裂、脱落形成栓子引起急性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因此选用一种有效、精确、无创的影像学技术识别易损斑块,及早进行临床干预非常必要。目前,无创性影像学方法不仅可观察血管的形态学改变及对动脉硬化斑块的成分进行评价,还可进行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本文就超声、MSCT、MRI、PET、免疫闪烁成像等无创性影像学技术在颈动脉斑块评价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颈动脉 易损斑块 影像学
  • 简介:杭州市是中国最发达省份之一浙江省的省会城市。杭州的历史可追溯至2200年前,当时为中国的七大古都之一,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现今,杭州被视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文化、教育和旅游目的地之一。

  • 标签: 中国杭州 促进可持续发展 利用斑块
  • 简介:颈动脉管腔狭窄率一直作为评估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程度的指标,并依据颈动脉狭窄率来判断是否需要临床干预[1]。然而,国外学者证实,发生缺血性事件主要取决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即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后的因素是斑块的质而不是量[2,3]。目前,针对斑块易损性的研究仍无统一的客观标准。

  • 标签: 颈动脉狭窄率 动脉管腔狭窄 纤维帽 活化的巨噬细胞 脂质核心 狭窄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与CT评估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MRI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结果的差异性。结果MRI诊断血管平均狭窄程度为28±0.7%,CT为27±1.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471,P>0.05)。CT检查发现钙化63处,MRI发现47处;MRI检查可疑钙化但Ct未检出14处,CT检查可疑钙化但MRI未显示26处。CT和MRI检查成像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T未显示出斑块内的出血情况,MRI发现7处斑块内有出血点。结论MRI和CT检查均能够对颈动脉发生病变的管腔的狭窄程度进行诊断,但MRI在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方面更加准确和可靠,可以根据其对斑块的稳定性进行评判。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粥样硬化 MRI CT
  • 简介:摘要高血压的存在会对患者的心脏、血管中的血液运输产生较大的阻碍,严重者会出现血管破裂、脑溢血、脑血栓等病患。为了探讨高血压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具体影响情况,我院特地随机选取了260位来我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对其采取颈动脉超声检查,运用统计学原理实时检测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情况与发病几率。通过我们的检测发现,高血压的存在会直接导致颈动脉粥状硬化斑块的行程,并且其发病率与年龄呈现正相关态势。

  • 标签: 高血压 颈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彩色超声造影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在2011年2月~2014年8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20例作为治疗组,同期选择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常规超声与彩色超声造影检测,对比与观察两组的常规超声与彩色超声造影参数。结果治疗组的IMT值为(1.06±0.32)mm,对照组为(0.75±0.15)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EDV值明显低于对照组,R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超声造影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能有效显示血流情况与造影变化,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超声造影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