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口述是近年来史学界正在兴起的,以当事人或亲历者的口述回忆为基本研究材料的一种史学类型。原来的《教学大纲》和现在的课程标准提出过调查、采访等方法,但都没有出现过这个名称或概念。然而,2005年高考(上海)试题却以此为主题,命制了一道选择题:

  • 标签: 口述史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史学界 当事人 选择题
  • 简介:口述史学(0ralHistory),简单地说,就是搜集、传播口述史料,并以此进行历史研究利历史写作的方法。它是当代史学中正在兴起和迅速发展的一个分支学科。在现代口述的诞生地美国,其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口述史学步入了学校的殿堂,并从大学延伸到中学和小学。口述在其他一些国家也受到学生的欢迎。

  • 标签: 中学历史教学 口述史料 研究性学习 学校 搜集 学生
  • 简介:我今天想要讨论的主题是口述史学。我是《口述史评论》的编辑,它在美国是口述史学领域的主要刊物。当我写《中国的难题》(TheChinesePuzzle)这篇文章时我认为:在中国,口述就像'中国的难题'一样,难以寻找到所有的部分。我曾经对有组织的口述史学运动做过一定的考察。中国的口述史学强调几个主题如:领导者、妇女史、地方和城市。这些题目是口述史学最先开始应用的地方。

  • 标签: 口述史 史性质 性质意义
  • 简介:本文把口述置于新闻史研究的背景下,阐释了口述历史的相关理论,对其应用于新闻史研究的可行性和实际操作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新闻史研究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意义及其方法。

  • 标签: 口述史 口述史料 新闻史
  • 简介:2004年6月17日,随着一声正义的枪声,马加爵走完了他短暂的人生历程。社会各界拍手称快。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马加爵“最想对亲人们说声对不起”那句忏悔的话,使我想起了自己。我想起了5年前自己经历的那血灌脑际、杀念填胸的时刻。要不是父母那封及时的家书,我早就是犯下几条人命的凶手了,“马加爵”早就是我了。

  • 标签: 马加爵 2004年6月17日 口述史 人生历程
  • 简介:我在最近的一项关于乡村宅基地纠纷的研究中,接触到大量民事诉讼档案,在阅读法律卷宗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困惑,那就是诉讼当事人双方在提出权利主张时所表达的事实,常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且都会提供相关的人证、物证,这使人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从法官的角度看,"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尽力寻求最大限度的法律事实,以使纠纷获得公平的解决,法官所关心的是"法律事实".而法律人类学者所关心的是纠纷及其解决机制背后的秩序逻辑,是一种"社会事实",但具体到一个诉讼案件,法官对法律事实的选择也可能成为学者所关心的社会事实的一部分.苏力认为:"中国法官常常把在英美司法中的事实争议处理称作定性……中国法官特别是基层法官在处理事实争议时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在现有的制定法概念体系中为这些带刺的事实安排甚至挤出一个合适的位置."[1](p221)苏力的分析颇具洞见,他所关心的问题是基层法官在司法实践中的角色选择问题,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但我更为关注的是司法实践背后的法秩序问题,因此会透过所谓法律事实的争议去揭示其中蕴涵的社会事实.

  • 标签: 民事诉讼 法律事实 宅基地纠纷 诉讼当事人 权利主张 法官
  • 简介:记录口述者亲历回忆的口述历史是研究美国华人历史和族谱的一个重要资料来源。由于有关美国华人,特别是来自底层的华人资料的欠缺,口述历史往往成为唯一的来源。通过让人讲述他或她本人的历史,口述历史为认识美国华人历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局内人的看法。然而,由于口述历史是本人对自己历史的主观解释,且又赖于记忆,因而它需要对口述中的偏见、零碎、不确切成份等进行细心的甄别,这一过程包括借助于其它材料以参证,以及将个人的历史放在更大的视野中去把握。本文旨在为与美国华人进行口述历史采访,尤其是对族

  • 标签: 口述历史 美国华人 被采访者 历史学会 华侨华人研究 政治史
  • 简介:江苏地区的古代教育事业曾经经历了一个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活动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战争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因而教育的制度、形式、对象、内容、成效等各不相同,给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 标签: 江苏 古代教育 官学 私学
  • 简介:众所周知,现代教育的理论、制度和方法首先是从西方产生的,这就是说,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兴起、变革和发展,总是离不开对西方国家教育理论、制度和方法的引进与吸纳,而伴随这一过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中心环节就是各式各样的教育实验。因此,从教育实验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无疑是开辟了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和新的生长点,也是从历史研究角度来进行当代中国教育实验健康发展的一项十分有益的尝试。由熊明安教授、周洪宇教授主编的《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就是这样一部视角敏锐、集思广益、精心建构而成的教育新作。

  • 标签: 中国 教育实验史 《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 现代教育
  • 简介:游鉴明女士系台湾。中研院”近所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口述史研究,已出版过多种口述著作。经本人同意,本刊从其新著《倾听她们的声音——女性口述历史的方法与口述史料的运用》(台湾左岸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9月版)中选录此节,以飨读者。

  • 标签: 口述历史 口述史料 史著 研究员 著作 女士
  • 简介:吴为。原名吴畏,是山东一所农村中学的普通教师。学生时代可谓一帆风顺,参加工作后却连连碰壁,尝够了酸甜苦辣。他为人方正质朴,童心未泯,所以也就明显地有点不适应社会,对教育工作有许多想法,却无力见诸行动。这在他所处的生活环境中显得有点滑稽,因为教师那原本就低微的工资被学校拖欠已有数年,一年大约能领到三两个月的钱,其家境明显地日坠穷途了。

  • 标签: 工资 拖欠 山东 社会 想法 农村教育
  • 简介: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和教育科学研究所合编,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的教育。今年五月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深受广大教育界读者的欢迎。第一次印刷一万五千册,很快销售一空。现已决定明年上半年重印,以适应读者的需要。本书是编著者长期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成果。它的特点是:(一)观点较鲜明。自始至终力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探求新民主主

  • 标签: 中国现代教育史 大学教育系 教育科学研究所 新民主 编著者 教育思想
  • 简介:多民族国家对民族教育问题的深切关注,必然要延伸到对民族教育的考究。我国多民族的现实性决定了可以就某一民族或某一地区的某一民族教育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地探讨,如此才有可能更好地挖掘民族教育的深层理念。

  • 标签: 民族教育史 西北回族 多民族国家 评介 教育问题
  • 简介:日本中学科学教育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学说发展;二是有关事物的发展;三是实验技术的发展;四是科学家及其功绩;五是科学家们的团结合作事例。其形式和方法,大致上有以下几种:一是在绪言中,集中介

  • 标签: 实验技术 学史 教学目的 推理判断
  • 简介:口述档案的首次提出源自于1984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出版的《档案术语词典》;1988年8月在第十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塞内加尔档案工作者萨利乌·姆贝伊正式使用了“口述档案”一词。我国对于口述档案的认识正是来自于国际档案大会对于口述档案的有关介绍和论述。若从1984年算起,那么,我国对于口述档案的研究和建设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本文试以国外口述档案的发展为背景,在描述我国口述档案建档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档案馆开展口述档案建档不力的主要原因,并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 标签: 口述档案 国际档案大会 国际档案理事会 档案工作者 档案术语
  • 简介:口述(OralHistory),亦称口碑史学、口碑史料学、口头史学等。在中国,作为一种方法,古已有之,最早可上溯至先秦诸侯国的采风。作为历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肇始于1950年代。回顾中国口述史学的研究历程,认清中国口述史学的研究现状,展望中国口述史学的未来,不仅对于口述史学本身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应对“史学危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标签: 口述史学 史学危机 诸侯 历史学 史料学 年代
  • 简介:2004年3月16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九思口述史研究中心筹备组”举行口述史研究座谈会。除本所同人外,与会者中有许多是多年来一直从事口述史研究的著名学者和各界人士。座谈会中,大家就口述的学术定位、理论、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本文是当时的发言摘要。

  • 标签: 口述史 发言摘要 社会科学院 座谈会 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