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灌肠效果,减轻患者灌肠过程中不适,探索出一种高效、无痛的灌肠方法。方法将44例清洁灌肠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法;实验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一次性灌肠灌肠灌肠。结果使用传统灌肠灌肠的病人出现边灌边排现象,不仅污染床铺、衣裤,而且灌肠后不能做短暂的保留,既达不到灌肠的目的,又给患者造成不适。结论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一次性灌肠灌肠法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提高治疗效果,且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 标签: 传统灌肠法 双腔气囊导尿管灌肠法 效果比较Double cavity effect of balloon catheter enema with traditional enema metho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前清洁灌肠的最佳体位及插管长度。方法将妇科手术需行清洁灌肠的患者50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57例和对照组25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法头低臀高左侧卧位(臀部抬高30~35cm),肛管插入长度20~22cm;对照组采用传统左侧卧位,肛管插入长度7~10cm。比较2组患者清洁次数、肠道清洁度、不适感及灌肠入液量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灌肠次数、肠道清洁度、不适感及灌肠入液量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灌肠法能彻底清洁肠道,可减轻患者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

  • 标签: 清洁灌肠 体位 插管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清洁灌肠法在内镜检查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9例需要清洁灌肠的患者,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73例,观察组实施改良清洁灌肠法,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教科书提供的清洁灌肠法。结果改良清洁灌肠法在肠道清洁效果及减少患者的灌肠并发症增加患者舒适度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灌肠法。结论改良清洁灌肠法安全、实用、效果好。

  • 标签: 改良清洁灌肠法 安全性 实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后的保留灌肠术在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34例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4例,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肠方法,而实验组则采用改良后的灌肠方法。结果实验组保留灌肠后保留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后的保留灌肠方法能减少药液外溢,延长保留时间,充分发挥药效,增加患者舒适度。

  • 标签: 老年患者 保留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悬低切环形保留肛管皮肤的混合痔术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PPH术,实验组患者采用高悬低切环形保留肛管皮肤的混合痔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天及1周疼痛评分均,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和复发率均低于或少于对照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且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术及高悬低切环形保留肛管皮肤的混合痔术均为治疗环形混合痔的有效术。与PPH术相比,高悬低切环形保留肛管皮肤的混合痔术有疼痛感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改良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传统方法及改良剔除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恢复时间。结论子宫肌瘤改良剔除术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改良式剔除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清洁灌肠的方法,改善老年患者灌肠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方法用吸痰管和50ML注射器将磷酸钠盐灌肠液133ML经肛门注入肠道深部以刺激润滑肠壁导出大便。结果临床观察实验组30例,灌肠后30MIN内均解大便,肠道准备充分,术中无大便外溢。结论改良灌肠法改善了骨科老年患者清洁灌肠的效果,减少了不良反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减轻病人在灌肠过程中的痛苦,提高灌肠效果。方法对病人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方法改良—深度灌肠法,插入深度为20—25cm,作用于乙状结肠,提高灌肠效果。结果深度灌肠解决了病人灌肠不彻底,减少清洁灌肠的次数,提高了肠道的清洁度,提高灌肠效果。结论提高病人对灌肠耐受性,提高灌肠效果,减轻病人在灌肠过程中的痛苦。

  • 标签: 深度灌肠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切开术传统缝合法和皮内连续缝合法的特点、优越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01月至2011年06月我院采用会阴侧切术分娩产妇行传统法缝合205例,以及同期行皮内连续缝合法205例对照,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缝合时间、疼痛程度及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皮内缝合法操作简单、缝合时间短、疼痛程度轻、愈合快、切口美观、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会阴切口缝合方法 愈合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约束带的研制与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将患者手部或腿部放于小儿改良约束带内后,根据手腕或腿部的粗细调整尼龙粘扣并将布绳在腕部或膝部打一活结后系与同侧床栏。固定长度以患者手部不能抓到身上管道为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与试验,发现对治疗幼儿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舒适度大幅提高。可见改良小儿约束带的设计、制作、使用均极具人性化,安全有效,舒适方便,减少了护理人员、照护者的看护难度和因拉扯管道带来不必要的损伤,结论小儿约束带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易清洗、消毒,可反复使用,节约医疗成本,经济实用。

  • 标签: 小儿 腕部(膝部)约束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改良婴幼儿约束带在手术室的临床应用的分析与探讨。方法以改良婴幼儿约束带在临床应用为对象,就其改良的婴幼儿约束带在我院临床试验上应用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一系列的总结。结果改良的婴幼儿约束带对于约束婴儿行动来说具有很好的效果。结论不同的婴幼儿约束方式有着各自的约束优点,同时也有自己的约束范围,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婴儿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应用约束带,针对性的选择约束方式,以达到很好的约束婴幼儿晃动的效果。

  • 标签: 改良约束带 婴幼儿 手术室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更好的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月一2012年12月在涟水县人民医院就诊的需行保留灌肠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的保留灌肠方法。观察两组间药物在肠腔内保留的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改良保留灌肠法组无论药物在肠腔内保留时间还是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传统灌肠法组。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实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保留灌肠 护理
  • 简介:除尘器被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化工、建材、粮食及其他工业部门,最小可捕集0.1μm左右的粉尘,在大气污染、环境保护及人体健康、回收利用物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收尘器的发展有赖于滤料性能与技术的进步、清灰方法的刷新、整体设计的优化和自动化控制水平的提高。

  • 标签: 袋式除尘器 滤料 清灰方法
  • 简介:作者简介邬洪明(1974.10.13-),女,汉,重庆市南川区东城街道,大专,主治医师,妇产科学。摘要目的比较常规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与改良LAVH在较大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以上不同术大子宫切除术52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常规LAVH157例(对照组),改良LAVH169例(研究组),比较两组的间隙分离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排气时间等。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间隙分离时间及手术时间缩短(P<0.05),出血量减少(P<0.05),但排气时间接近(P>0.05),所有手术均在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近期随访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LAVH在较大子宫切除方面优于常规LAVH。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 LAVH 改良LAVHImprovement of the uteru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 auxiliary Yin type
  • 简介:摘要探讨改良硝酸甘油激发直立倾斜试验对不明原因晕厥的临床价值。硝酸甘油激发直立倾斜试验虽然用于临床很多年,但是一直采用长时间的检查时程,很少文献报道采用短时间的操作流程。改良的硝酸甘油诱发试验把基础试验缩短为10分钟,再进入硝酸甘油激发试验阶段。改良的硝酸甘油诱发倾斜试验对不明原因晕厥的临床诊断具有简单、安全、可靠、可重复性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导乐陪伴分娩在产科应用效果,为提升产妇顺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产科于2011年9月~2012年10月收治的98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98例产妇按照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产妇按照常规分娩方式,观察组产妇采用导乐陪伴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助产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0.01<P<0.05;观察组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1<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是一种人性化的助产模式,能够降低产妇心理焦虑及恐惧感,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妇与新生儿危险系数,应在产科进行大力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导乐式陪伴分娩 产科 分娩方式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肠吻合术中采用改良的套入端侧吻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中接诊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中选取18例,对其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无死亡病例,术中患者出血量为100-500mL,手术持续时间为160-260min,其中1例患者发生胰瘘,另1例患者出现腹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6(13-24)d。结论基于“以人为本”医学理念,对胰肠吻合术中胰肠吻合进行探讨,发现改良的套入端侧吻合具有非常好的吻合效果,在控制并发症上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胰肠吻合 改良的套入式端侧吻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皮瓣缝合改良术和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的效果,及相关并发症,判断其优劣。方法将2012年我科室收治Ⅲ期肛裂患者6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采用肛门带蒂皮瓣横移缝合技术,对照组32例,采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术后6个月跟踪随访,在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及肛门功能恢复等方面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全部治愈。但治疗组愈合时间短,疼痛程度轻、肛门功能恢复佳,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皮瓣缝合改良术治疗Ⅲ期肛裂疗效好,疼痛轻,恢复快,较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更具优势。

  • 标签: 皮瓣 缝合 改良